第3章 继母
婢子打起竹帘收回一阵轻响,一个姿势娴雅的妇人牵着个五六岁的女童,带着几个仆妇,施施然地穿过垂帷,绕过屏风,向床边走来。
宫里的娘娘……钟荟眼睛一亮,这句话实在是有大用处。今上后宫颇简省,宫里有位分的娘娘两只手数得出来,且多为世家女,钟荟年幼时隔三岔五去宫里玩,厥后病笃,便不太入宫了,她不熟谙的除了新近入宫的裴淑媛,便是……
“钟、卫、裴、荀是甚么人家?我们又是甚么人家?”曾氏皱着眉,悄悄拂了拂袖袖,仿佛要把四娘子的妄念一并拂落,“人最紧如果晓得本身有几斤几两重,多学学你阿姊,让阿娘省点心。”
钟荟晓得一些旧姓世家高标家世,自恃身份,外间民风越是嬗变,就越是因循保守,钟家倒是不兴这些,钟老太爷本人尚褒衣博带,若不是上了年纪畏寒,说不得也像时下京都少年一样袒胸露腹。钟家有这个底气,就是上御街裸奔也没人敢说他们不是当世衣冠。
女童梳着双丫髻,着一身半新不旧的衣裳,身上没甚么显眼的珠翠金饰,只手腕上戴了一对细细的素金镯子。她的面貌与曾氏有七八分类似,眉眼仿佛一个模型里刻出来的,那些不甚类似的处所却生得青出于蓝,兼之肤色白净,没有那块遗憾的胎记,虽比钟荟所占的这具身躯略逊一筹,也已是非常可贵的美人坯子了。
“不知天高地厚的丫头!”曾氏嘴上叱责,眼里却噙着一点高傲的笑意。
出身屠户的姜婕妤。钟荟想通此关不过一瞬,顿时如遭雷劈。
钟大才女感到本身被劈脸盖脸地摁了个不学无术的戳,颜面尽失却无能为力。
“看看这孩子,病了一场但是胡涂了,说的甚么胡话,你虽不是我亲生,倒是在我手底下长大,如何大了倒跟阿娘生分起来了。”曾氏轻笑一声,扯过四娘子道,“你不是经常念叨着你阿姊么?”
饶是钟荟也被她这气吞江山的气势震惊了,她虽有过目成诵之能,但倒背如流不难,真正融会贯穿却绝非易事,若知名师大儒指导和家学沉淀,不知要走多少弯路。钟荟是真逼真切下过苦功、结健结实捱过板子的,决然不敢说出轻易二字。
幸亏钟家十一娘苟延残喘十数年,那一点少年人的血气方刚被抽丝剥茧地抽了个一干二净,织成一片无边的耐烦,固然矫情的穷讲究和臭弊端很多,却很有几分堪破尘凡的缺心眼,天大的冤情沾上枕头便能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钟荟任由思路信马由缰地遛了一圈,坐起家瞥见横过窗前的杏枝不知何时已悄悄抽出几点新芽,枝头一只雏雀宛转啁啾,一颗心也不由随之轻巧起来。
刚要考虑着开口,却见曾氏伸出一根尖尖的手指导了点女儿的脑袋,责怪道:“瞎混闹,你阿姊哪晓得这个,觉得都像你,不爱花不爱粉,就爱读那劳什子书。我们阿婴可不兴学她如许,女子本就不必学富五车,能识得几个字,把一篇女诫读熟便罢了。”
“好孩子,你可别被你三妹带歪了,夫子夸两句尾巴就翘上天去了。”曾氏垂怜地抚了抚她的鬓发道,“对了,上元节宫中新赏了绢帛,开春你们姊妹做几身光鲜的衣裳穿,另有娘娘另赏的各色珠玉香粉,一并送过来与你玩儿。”
三娘子不情不肯地挪动了数寸,对付地唤了声阿姊,就垂着头玩弄起腰间的紫玉双鱼佩来,钟荟不瞎,天然看得出三娘子与她的手足情淡薄得很,还颇看不上她。
有道是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曾氏看起来不过三十许,肤色不如何白净,胜在匀净细致,五官美丽,只可惜左耳下一大块暗红胎记一向延长到脖颈,生生把个别有风味的美人变作了无盐。她的打扮家常又素净,一根白玉簪将满头青丝绾作妇人髻,暗紫襦衫,玄色下裾,内里罩了件浅紫地小茱萸纹锦裲裆,襦衫袖子局促,不是现在时髦的式样。
只一个继母心机手腕都不缺,仿佛不如何好相与,但世事又岂能尽如人意?不过兵来将挡水来土掩,见招拆招罢了。
她讲到这里撇撇嘴,对这个拖后腿的庶兄很不满,幸亏还比她年长一岁,像块顽石一样不开窍:“这几日摆布闲来无事,便先翻看起来,本日读到《八脩篇》“禘自既灌而往者,吾不欲观之矣’一节,却不太明白,阿姊可否为我释疑?”
当然厥后她晓得本身这定论下得太早,这就是后话了。
钟荟好轻易把这晴空轰隆克化了,赤色渐渐回到双颊上:“无妨事,只是方才有些头晕,让母亲忧心了。”
钟荟不至于和个小童计算,大人有大量地笑着酬酢道:“三妹这向可好?传闻前日夫子又夸奖你灵慧颖慧,孝经能够诵了?”说罢叮咛蒲桃去取果子和蜜水与她吃,又命阿枣搬胡床来。
第二天钟荟一觉醒来,那一腔愁绪已经化了个七七八八,展开眼睛感觉那朱红艳紫的帷幔还挺喜庆,看多了竟也扎眼起来,香药不钟意能够换,大不了重新合,归正方剂都是现成记在内心的。姜家固然顶着屠户之名,毕竟已经发了家,别的不说,阿堵物是尽有的。
钟家乃是四世三公的高门华族,世代簪璎,满门朱紫,钟老太爷虽已致仕,弟子故吏遍天下,将相岳牧悉出其门;钟太傅以当朝帝师执钧当轴,小辈中亦有多人退隐,平流进取,坐至公卿,指日可待。钟荟是钟太傅膝下独女,说是天之骄女也不为过。
从钟鸣鼎食的世家嫡女到屠户家的小娘子,不啻于从云端跌落泥潭,钟荟深切感遭到何谓造化弄人,差点一个想不开再死上一死。
这类话只能利用利用三岁冲弱,若没有父母师长决计指导,哪个孩童不爱嬉闹玩耍,偏疼之乎者也?她自认已经算是有定力的了,也非得日日靠着父母师长耳提面命才气安坐一时半刻。
面前这个又是和哪家沾亲带故的?钟荟在内心把数得上号的膏腴之族列举出来,将千丝万缕错综庞大的亲戚干系缕了缕,印象中并没有如许一号人。
“三妹真是志存高远,我这做阿姊的实在忸捏。”钟荟由衷感慨道,半点没掺假,她在阿谁年纪可没有这般鸿鹄之志,整天想着躲懒溜出去看百戏罢了。
钟荟看着她一脸不怀美意,感到莫名奇妙,她本身三岁开蒙四岁诵论语,猜想原身就算再不成器,毕竟已经八岁,断没有连论语都不通的事理。
三娘子还是七情上面的年纪,不觉得然地撅起嘴:“但是那钟十一娘、卫七娘……”
三娘子虽自视甚高,但并非不通情面,相反还非常早慧,灵敏地从她的问话里品出一分家高临下来,内心不屑又惊奇,她这个阿姊斗大的字不识几个,又称疾在床上赖了几个月,倒有脸提这一茬?故意看她出乖露丑,眸子一转道:“已经精通了。只是阿兄方学了《谏诤章》,秦夫子道待他学完才气接着讲论语。”
钟荟欲起家施礼,曾氏悄悄地按着她的双肩着她躺下:“跟母亲何必多这些虚礼,本日身上可利落些了?”
造化毕竟待她不薄,如果让她托生为黎元黔黎,纵使她诗书满腹,不还得土里刨食?她是读过春秋左氏传、国语和史记的,晓得民生多艰,碰到荒年更是卖儿鬻女,饿殍遍野,两厢这么一比较,姜家的确是块福地了,钟荟觉着本身定能把这个姜屠户家的二娘子当得风生水起。
曾氏从怀中取出绢帕,亲手替她擦拭额角沁出的薄汗:“定是说了那么久的话累着了,你好生安息,快些把病养好,眼看着快到上巳,你们姊妹也出去松快松快。”
“阿婴?”曾氏见她俄然目光板滞神采煞白,暴露担忧的神采,“但是那里不适?”
送走了曾氏母女,钟荟把头埋在锦被中悲观沮丧地躺了半晌,不幸她钟十一娘读了一肚子圣贤书,未曾学得半句粗语村言,不然还能谩骂两句排解一二。
钟荟本就是虚客气,便从善如流地躺了归去,毕恭毕敬道:“劳母亲惦记,晨起服了药,发了一身汗,现下好多了,女儿不孝,不能在母亲膝下承欢,反累得母亲与三妹看望,实在忸捏得很。”
钟荟的确不晓得这是在夸她还是在骂她,还没来得及说甚么,三娘子已经抢白道:“阿娘不消妄自陋劣,他们也不过是仪仗出身才负此盛名罢了,十岁诵五经又有何难?假以光阴,女儿一定比哪个差了!”
反观姜家,钟老太爷在朝堂上指导江山的时候,姜老太爷还在西市上屠猪宰羊。只因出了个倾国倾城的姜婕妤而突然繁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