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4,《科幻世界》的来稿
―――――――――――――――――――――――――――――――
“主任,看完跋文得拿给我看哈!”姚陆军对田子意说。
1997年,由中国科协主理,《科幻天下》承办的97北京国际科幻大会(97\'Beijing/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Science/Fiction),不但对科幻在天下的推行起到了极大的感化,更是让《科幻天下》的发行量翻番,从97年的不敷10万册激增到20几万册。
一并感激书友160509170644362,等待天然,来看看风景的,好人2020,铁木仙尺,**丝1哥,浩大宇宙无敌,高兴大大土豆,傲雪火焰,真原始人,判定雷少,俗人VIP群,王顺峰1987,Wei&wei,林牧场,110牛不牛,繁华落尽无悔矣,邪术门wog,低调三儿,被忘记的眼神20位兄弟姐妹的慨慷解囊!
对于每天大袋大袋的稿件,《科幻天下》的编辑们起首会遴选出直接投稿给指定编辑的老作者的来稿,剩下的那些大量的知名作者。则凡是会通过抓阄的体例,随便均匀分派。
拆掉信封开口,姚陆军取出稿件,顿时便愣住了。刚才在衡量信封的时候,姚陆军就猜想这来稿怕是有点多,取出结果不其然,竟然有两份稿件,每份的页数都很多,此中一份,起码有二十几页,别的一份,也有十六七页。
“好的好的。”田子意头也不抬的说。
姚陆军用本身特有的东北腔喊了几句,让两人从速看,看完后把稿子传过来,凑了几句热烈。随后就开端本身的事情。他先把分在本技艺里的二三十封邮件大抵浏览了一下,来稿作者东西南北中,到处都有,漫衍还算均匀。
隔壁的两个同事,俄然开端喝彩起来。他们的手中,别离接到了王金康和何西的来稿。何西是科幻圈的白叟,91年就开端颁发作品。是中国重生代科幻小说的代表作者之一;而王金康,更不消说了,完整能够说是《科幻天下》的台柱子,全部九十年代科幻圈的一面旗手。每次只要一有老王的来稿。全部编辑部就会如同发明了一个好吃的东西,大师抢先恐后,一睹为快。
拿起上面的一份稿件,信封很大,并且可贵的还是一封登记信。
作为天下硕果仅存且最大的科幻文学杂志,《科幻天下》开民风之先,早在1996刊载了一篇川大留美传授易丹的长文《我在美国的信息高速公路上》以后,就开端为杂志社上到社长,总编,下到浅显编辑装备计算机,推行无纸化办公。风俗了电脑的编辑们最但愿接到的当然是email电子稿件,如许不但便利他们浏览,审稿,连排版工人也简朴费事。可惜,到目前为止,莫说email,连他们接到的“纸mail”稿件,99%都是手写体。姚陆军看稿也有小半年了,稿件没有一万份也有一千份,除了山西娘子关水电站的阿谁“刘电工”来稿全数用电脑打印外,其他稿件,全数都是手写体。
明天的几大袋稿件中,并没有直接投给本身的老作者的稿件。姚陆军有些绝望。他最但愿的,还是被他看中的,他本身也是以而得福的科幻界黑马刘迟新的来稿。可对方自从玄月份来了篇引发颤动的《带上她的眼睛》以后,到现在都没稿件了,也不晓得甚么时候还能再来。
以后开端拆信,看稿。
“此人对本身的稿件倒是信心实足。”姚陆军心想,平时收到的稿件,绝大部分都是平信,寄登记信的少之又少――又不是饿死鬼投胎,没需求啊。
――――――――――――――――――――――――――――――――
但这不是让姚陆军发楞的启事,让他发楞的启事的是,这两份稿件,竟然全都是电脑打印稿,如同几个月前他接到的刘迟新的稿件。幸亏在阅稿之前他看了眼寄件人信息,不然,准得觉得是“刘电工”又来新稿了。
“SC省四方市四方中学高二,王子安――莫非是个教员?”姚陆军扫了眼寄件人和地点。拆搞拆很多了,姚陆军也拆出了些门道出来,比如,来搞者的职业,偶然候他凭对方的地点就能猜个一二三。这“四方中学高二”,姚陆军第一个想到的,对方能够就是一个教员,并且多数还是教语文的。因为如果是门生,断不至于不留详细的班级而只留一个高二。
感谢统统订阅,投保举票和投月票的朋友!(未完待续。)
感激“书友160520151921457”老弟588起点币的打赏!
1999年,科幻天下再次产生了一件大事,《科幻天下》又火了一把。主编阿来在《科幻天下》的漫笔题目《假定影象能够移植》成为了当年的高考题目,《科幻天下》顿时名声大噪,乃至于好多并不主张本身小孩子看科幻的家长也纷繁掏钱,给小孩订阅科幻杂志,乃至抢购积年的过刊和合订本。《科幻天下》的发行量,再次翻番,从20几万册激增到近40万册,一跃成为环球发行量最大的科幻杂志!《科幻天下》本身,也从最后的阿谁风雨飘摇,苦苦支撑。被省科协当弃儿一样丢弃,让其自大盈亏,开张就在朝夕之间的小杂志一举成为全部川省最赢利的杂志!到1999年底,《科幻天下》的产值已达两千万元。杂志社也开端置地建楼。
求保举票,求月票,责备订,各种求……
杂志的火爆赢利倒是其次,最直接的结果就是摆脱一向以来的稿荒的局面,带来了稿件的激增和井喷!现在,几近每天收到的作者来稿都要用麻袋装。仅凭杂志社有限的几个编辑,除非是在杂志社颁发过文章。留过大名的老作者,对于大量的新作者,要想一字一句的看完他们的来稿,几近不太能够,如同高考阅卷教员一样,看个一两百字的开首,是否持续看下去还是扔渣滓桶,根基上就能有个定论了。
姚陆军拿起两份稿件中最上面的一篇名叫《村落西席》的来稿,以比浏览前面稿件时都要当真的态度,开端浏览起来。
又拆了七八封,还是没发明能够让他眼睛一亮的作品。姚陆军揉了揉有些酸涩的眼睛,起家,去给喝了一大半的茶杯续了杯茶水。回本身办公桌的途中,看到王金康的新作《敬爱的机器犬》已经到了编辑部主任田子意的手里。年过半百的老田正翘个二郎腿,优哉游哉的沉浸在王金康缔造的设想天下当中,看得姚水兵这个科幻迷眼热不已。
回到本身坐位,持续拆信,连续三篇,姚陆军都只看了个开首,就扔进了渣滓桶。文笔过分低劣,如同中门生作文,哪怕创意点子再好,也是不敷颁发资格的。姚陆军伸了个懒腰,看了眼桌上的稿件,另有五六封;又飘了眼田子意的方向,对方的神采悠然得意,明显老王此次的稿件质量不错。姚陆军对待会儿的浏览更加等候起来。
作为目前中国大陆科幻界仅存的硕果,科幻文学的一面旗号,跟十年前那种没来稿,知名誉,为了节俭经费,连编辑们都需求推板车上街叫卖杂志的宽裕比拟,这两年的《科幻天下》,可谓蒸蒸日上,东风对劲。
蜀都群众南路4段11号,省科协大楼,《科幻天下》编辑部内,几个编辑正在分发从传达室送过来的一大摞来自于天下各地的稿件。此中一个编辑,30来岁,偏瘦,但目光却炯炯有神。此人不是别人,恰是因几个月后果偶然中发掘了科幻新人刘迟新而被主编阿来力排众议,破格从杂志社最边沿化的部分“读者俱乐部”调入编辑部的新晋编辑姚陆军。
连续拆了十封来稿子,姚陆军并没发明甚么优良之作。不过这也是常事了,编辑部每天接到的来稿几十上百,能够有一两封达到出版的标准,也就不错了。因为《科幻天下》的版面有限,每个月能够出版的文章,也就十来篇。而这十几篇文章中,还要留一两篇本国名家的译文,一些推介科普性子的文章,比如“主编专栏”――主编的漫笔,寄语;“图说科幻”――先容外洋科幻大牛;“科幻影视”――先容近期风行的科幻电影等等。以是,能够出版的海内作家的文章,也就堪堪八/九篇,十来篇,均匀算下来,统统编辑,三天赋气碰到一份够格的稿件。刚才来了老王和何西的两篇必定够格的稿件,坦白说,姚陆军并没希冀本身明天能有甚么收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