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小说
会员书架
爱看小说 >游戏竞技 >帝国再起 > 第二百零一章 密谋

第二百零一章 密谋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福建海军,实在力在明时乃是冠绝东南,但是入清以来,因为郑氏个人的存在,反倒是这东南数省里最差劲的,没有之一。福建清军的舰船,小的不幸,能装上几十小我已经很了不起了,莫说是与郑氏个人在海上争衡,就连本地各处都是任由明军随进随出的,实在就是个笑话。

听闻郑胜利尽起雄师勤王,他们就赶紧构造船只,何如调来调去,也就是六十来艘划子,连抚标参将冯君瑞所部士卒都运不走,更别说是参与暗害的福建右路总兵马得功了。不过这一次,有了这八艘大海船,不但是够了,另有充裕,恰好能够比及马得功登岛后用以搬运郑家积储的那些金银财宝,乃至还能带着几百马队上岛,也不惧野战了。

“这下子总算是把船凑够了。”

清兵舰队驶来,于厦门以东隔海相望的刘五店水域与明军海军遭受,明军海军小挫即溃,清军乘胜自厦门岛东北方向的五通船埠登岸。

至于黄澍有没成心识到这个题目,那就不太好说了。倒是这一次在福建抱上了张学圣的大腿,一探听到郑胜利出兵勤王,就赶紧压服张学圣出兵攻击厦门,篡夺郑家的海贸积储,是筹算要捞个大族翁才好回籍作威作福,还是盼着宦途上再进一步,谁也说不清楚。

说来,大族翁本来还是个伯爵,便是郑胜利的五叔澄济伯郑芝豹,当年郑氏个人内部的实权人物。但是现在,却也不过是只能在此祈求清廷的怜悯,哪怕口气上还试图要显得强势半分,但却还是袒护不住那份骨子里的心机优势。

对于厦门防务,郑胜利以郑芝莞统领,援剿后镇蓝登所部驻扎中左所城,前冲镇阮引、右冲镇何德两部分驻各地,另有海军巡航。

两个文官,你一言,我一语的,说出来的话,郑芝豹并不敢尽信,却又不敢全然不信,谁让郑芝龙现在被囚禁在都城,他们免不得要投鼠忌器,又能如何样呢。

“抚军垂白叟一言九鼎,伯爷还请放宽了心。不过,恕下官直言,您还是要设法劝劝您的四哥和侄子,这么跟朝廷对着干,毕竟不是甚么功德。须晓得满洲八旗所向无敌,想想当年的楚镇,百万雄兵,如金声桓、张勇、郝尽忠、李国英、徐勇等将,皆万人敌,又能如何,还不是归附了朝廷,这是天命,违逆不得的啊。”

弘光朝东林党借楚镇威势在南京搅风搅雨,随后左良玉逆流而下清君侧,都有他上蹿下跳的身影,尤以弹劾内阁首辅马士英十大罪闻名于世,最是一个东林党棍。

“……”

“快,都下船,进驻五通寨,保护后续军队登岸!”

五通船埠自宋元以来便是官渡,明初时江夏侯周德兴制作中左所城之时,亦曾在此修建五通寨,屯兵戍守。郑胜利篡夺厦门岛以来,也曾拆高浦寨城垣以加固五通寨。何如,再坚毅的城防也须得有果断的兵士驻守方能成其为通途,当马得功所部登岸之际,驻守五通寨的前冲镇自总兵官阮引以下不战而逃,当着清军的面就直接扬长而去。

此人厥后跟着左梦庚降了清军,从江西九江道,到湖广提学道,再到现在的福建兴泉道,一向在四品道台的位置上飞来飞去。清廷已经根基上看明白了,这就是个除了拆台甚么也不会的货品,也不肯意给他升迁到更高的职位。

连着两支明军就这么连战上一战都未有就自顾自的逃脱了,马得功赶紧传令下去,当即就引发了清军的喝彩。他和抚标两部兵力确切比这两支明军更增强大,这是不争的究竟,可如果就此轻敌冒进,他们地形不熟,又唯恐会遭受埋伏,只得抓紧统统时候将船上的军队都搬到岸上,才好做下一步的军事行动。

马得功是当年江北四镇中的靖国公黄得功的部将,乃是从北地尸山血海里杀出来的老将。此番用兵慎重,便是万全之策――守岛明军只要三个镇的兵力,不过戋戋三千战兵罢了,比之由右路镇标和抚标构成的清军,即便是加在一起也一样处于优势。更何况,清军此次带来了五百马队,只要上了岸,步骑混编对上纯粹的步兵,自是摧枯拉朽普通。

“张巡抚,您可要说话算数,这些船移交给您了,您可要向朝廷替吾兄长说话才是!”

阮引一去,清军胆气更足,不过跟着清军进驻了五通寨,自望台上看去,另一支明军呈现,却还是马得功心头为之一惊。

杨升的话句句说进了何德的内心,固然他也不以为广东那边遭遇了陈凯那么大的一次暗害,还会有这等余力,但是浙江那边可不好说。思前想后,他也只是稍作踌躇了半晌,便命令撤退,暂避锋芒,倒是把远处一度提心吊胆的马得功看了个一愣。

“澄济伯存候心,本官就是走些海贸,苦无可用之船。既然澄济伯如此慷慨,本官天然也要投桃报李,令兄之事,本官自当竭尽尽力,今后海贸上还少不了澄济伯的帮衬。”

没了大海作为樊篱,这厦门岛,就几近是不设防普通,赤裸裸的摆在了清军的面前。

船只奥妙集结,仲春二十七,福建右路总兵马得功统本部兵马及福建巡抚标营参将冯君瑞所部登船拔锚。厦门不比金门,乃是毗邻海岸线的本地岛屿,清军大肆而来,郑芝豹移交的八艘大海船一马抢先,带着那六十几艘划子便直扑厦门岛。

永历五年仲春底,郑胜利正在面对着暴风雨的磨难,而陈凯则还在练习着那支只要五百人的漳泉分巡道标营之时,石井郑氏家属的聚居地,泉州府同安县的安平镇外,大队的清军簇拥着一个二品顶戴和一个四品顶戴的文官以及几个剃发乡绅一起而行,直来到当年郑芝龙修建用以加强安平镇海贸才气的港口。

这两个文官,一个是都察院右佥都御史,福建巡抚张学圣,另一个则是福建按察使司副使,兴泉分巡道黄澍。前者是汉军镶蓝旗旗人,自浙江督粮道参议升迁至此;而后者则是明廷降臣,原为湖广巡按,楚镇左良玉所部的监军御史。张学圣还好,不过是个旗人用事罢了,在清时是遍及征象,但黄澍此人却向来都不是个省油的灯。

停止移交的海船一共八艘,都是走远洋,去日本、南洋停止海贸的商船。郑芝豹有些心疼,但却也没甚么体例,只得将这些清军手里从未有过的大海船转交给了这些家伙,随后待转交结束,便告别而去,返回安平镇故乡持续养老去了。

乡绅当中,为首的是一个三十多岁未及四十的大族翁,看上去仿佛有些文人气质,又有些武将的气场,但是不管文武,却也都没有效了,现在他们已经挑选了逆来顺受,唯独能够希冀的就是面前的这位巡抚垂白叟能够兑现承诺,以巡抚的身份向清廷为郑芝龙辩白一二。

郑芝豹走后,两个文官相视一笑,贪婪之色相互荡漾,让周遭的从人都免不了要出现一身的鸡皮疙瘩。

这边马得功重视到了明军,那另一支明军的总兵官何德也一样重视到了清军。是战,还是撤,这是个题目,就在何德踌躇之际,他的副将杨升却进言道:“福建虏师的海军是甚么模样,我们还不晓得吗,这八艘大海船,明显是得了浙江或是广东的援兵。现在虏师势大,阮帅已败,我们就算是冲上去了也落不得好。不如暂避锋芒,归正先逃的又不是我们右冲镇。”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