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小说
会员书架
爱看小说 >历史军事 >斗鸾 > 第二十五章 争粮

第二十五章 争粮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那卖米的虽是农户,却有些见地,他道:“我已经承诺把米卖给这小女人了,又怎能忏悔?我家另有些余粮,若你们要,转头我再运了来。”

那伴计也不满足于那批余粮,还要再劝,卖米的听了几句,皱眉道:“你此人如何回事?我都说了这车米不能卖你,你还要胶葛。我家是端庄明净人家,十里八乡都夸我为人实诚,万没有为个几百钱就坏了诚信的!”一怒之下,干脆发话说剩下的五百斤大米也都卖给明鸾了。

走着走着,她来到集市,眼瞅着有人担了自家种的余粮来卖,忙畴昔问了问,代价倒比店里买的还要便宜很多只是量有些少了,她估摸着也就两百来斤,但聊胜于无。茂升元想打军粮的主张,是必定了要亏钱的,本钱能少一点是一点。这么想着,她便上前跟那人搭话请他将装粮食的车推到茂升元去。

“这是谁编的瞎话?”马贵不觉得然隧道“谁会拦着军户后辈读书?不过是多数军户供不起后辈读书,才少有军户后辈得功名罢了。但若一家子里头真有人考中了生员,此人成了士大夫,天然就不能再做军户了,要改入民籍。只是有端方说,一家子军户只能出一个如许的,不能多了。不然你细心瞧瞧,那些品级略高些的武官家里,凡是不足力者,后辈都是要读书的,直到成人后,读书实在不成,才补入军中历练。”

这时候天气还早路上没甚么行人,只要沿街商店的伴计们忙着搬运货色、打扫店面。明鸾一起走着,也问了几家卖米面的店,成果都是存货未几了,只够自家卖上个把月的,刚好接上秋粮入库。她探听了几句,晓得这几家店的存粮都是卖给了华荣记,不由得撇了撇嘴。

章家高低一提起华荣记都是怨气冲天的,明鸾天然也不会有好印象。

明鸾大喜,说了一车好话,满脸堆笑地阿谀着,还一起帮他推车,嘘寒问暖,偶一转头瞥见华荣记的伴计悔怨不迭地在背面顿脚,便忍不住对劲地翘了嘴角。

不过她固然〖兴〗奋,还是没忘叮嘱马贵:“你先去找柳同知探个口风,他跟我们熟些,就算不乐意也不会给我们穿小鞋,万一他说不可,我们也不必勉强。这回出的主张本是为了陈家与茂升元,可别助力没添,反而又扳连了你们。”

想到这里,明鸾委曲地看马贵一眼:“既然是不成的,马大哥你哄我做甚么?”

那伴计却没那么轻易畏缩,冲她笑了笑,便对那卖米的道:“这位大哥,我们店主急等一批粮食入库呢,你若肯卖,代价定不会亏着你的,一石米五钱银子,你感觉如何?”

华荣记财大气粗,到小处所开分号,本就不是为了挣钱来的,那伴计满不在乎,只是对卖米的说话:“如何样?这就挑到我们商号里去吧?”

生员?章敞吗?!

马贵笑着点头:“鸾女人放心,我天然理睬得。”

想一想,章家在德庆也算是顺利了,当初因章放勤练箭术,在军中比武得了彩头,才升上了小旗;升总旗则是冒险陪柳同知去了一趟瑶寨后,柳同知心生感激而破格升的;至于百户衔,更是因为德庆千户所需求派人出征安南,但中基层武官少有人情愿离乡背井,江千户一是因为私心…二是为了鼓励将士,才再度破格升了章放。

明真立时插嘴:“大哥若另有米,我们店里也一样包了去!”

一石米五钱银子,完整就是店里卖的时价了,这清楚是想耍款项守势呢。明鸾急得跺顿脚:“你此人如何如许?商家无信不立,你仗着钱多就想坏了端方,谁家还情愿跟你打交道?!”

明鸾忙问:“这是如何回事?我当初刚来时,但是传闻军户后辈不能读书的。”

那人喜滋滋地跟着她走了,才离了本来的地儿,便有人从前面叫着“那卖米的住一住脚”追了上来,倒是也想买他的米的。明鸾睨着后者身上的衣裳,感觉跟华荣记伴计的打扮非常相象,如何肯让他抢了粮食去?便抢上一步:“这些米我已经买下了,你还是找别家去吧!”

眼看着快到手的粮食没了,华荣记的伴计唉声感喟地转过身,筹算再找其他卖米的人,不想劈面瞥见店主走了过来,忙迎上去:“四爷,都是小的没用,您刚才看中的那车粮食叫别人抢先了!”

明鸾听得心下蠢蠢欲动:“真的能行吗?”想了想,她又担忧起来:“如果说一家军户里只能有一名后辈从科举转入民籍,那我父亲转了,文虎是不是就不能了?”如答应不妙-了,她内心清楚得很,章敞的才学有限,当初能中生员,也不知是真材实学还是靠了南乡侯府的面子,就算真能考得生员…做了秀才,想要再走远些,就很难了,但文虎平时读书还是挺尽力的,年纪虽小,用上一二十年苦功…一定不能出头,可别因为章敞挡了他的路。

明鸾必须承认,她心动了,做个军户,固然能够免役,但也要承担呼应的任务,还一辈子不能分开驻地,又不能与民籍通婚,实在是太受限定了,如果便宜老爹真能考中生员,转入民籍,不知能不能让章家搬到好一点的处所去?去不了广州,肇庆也成啊!祖父章寂的风湿病更减轻了,搬到前提好一点的处所去,也能够让他白叟家过得舒畅些,自家要挣钱养家糊口,也有更多的门路。只是不晓得能不能行。

能够说,章放能升到现在这个位置,有一半是本身的尽力与魄力…也有一半是靠的干系,但这不代表章家便能够不守法则了。

明鸾拍了拍额头:“我如何胡涂了?没错,就是如许!固然军户是不能分开驻地的,但既然东莞的军户能够转到德庆来,德庆的军户又为甚么不能转到广州去?更何况,我二伯父是立了功的!”她越想越〖兴〗奋,忙道:“我这就回家跟祖父说去!”

她如许问了马贵,马贵笑道:“鸾女人,你又想忿了不是?若不是为了这个,我跟你提这事儿做甚?生员是要入官学读书的,如果姑爷争气些,入得府学,天然要去广州长住了。他去了,家眷要跟去也是理所当然。而老爷子年纪大了,谁也不能拦着做儿子的接老子到身边奉侍。虎哥儿年纪小,跟着祖父叔婶更是人之常情。只要二爷一家难堪些,二爷还是德庆的军户呢。但你方不是说,认得广东都司的副使大人么?请他帮帮手,等二爷返来了,借着军功换个地儿,想必也不难?”

明鸾听得有些郁郁:“看来是了,我们家跟普通的军户还是有差别的,刚来那两年,我们想要分开九市进城逛逛,都要上报百户所,然后百户所再派个兵士陪我们同业呢,去悦城上个香,也跟百户所胶葛了好几天赋放行。厥后是走动很多了,我二伯父又做了小旗,在卫所里分缘不错,才没人再过问。文虎至今还入不得镇上的书院,只能在家让祖父和父亲教着,我也没听祖父说过让文虎考科举的事。”

想那华荣记本是都城来的背后店主就是之前的欧阳驸马,章家与太孙、朱翰之对他都没甚么恶感,乃至非常尊敬只是深恨他的未亡人安庆大长公主与弟子。回想当年都城政变,如果不是安庆大长公主站在越王那边,对悼仁太子动手,现在龙椅上坐的是谁,还是未知之数呢。

“哦?”郭钊挑了挑眉“我不过是从那边茶馆走到这里,才多暂工夫,就被人抢了去?是谁抢的?”

“真真冤枉,我可没哄鸾女人。”马贵笑道“你们家的人想要进端庄书院天然是不可的,但如果自学成了才…考中了生员,官学天然不敢不收。按理说,你们家既是因罪放逐来的,又才过了四年风景,处所上也不敢等闲让你们得了利,但我们茂升元既然为官府与都司立了大功,讨得小小的好处又有甚么?又不是让他们直接给姑爷个官做,不过是讨个参考的资格罢了…能不能考中,还要看姑爷的本领。如果考中了,官府多得一个生员…政绩添得一笔,脸上也有光彩。”

话虽如此,马贵还是想出了明鸾当初传闻的传言的来源:“想必普通的军户与章家这放逐来的分歧。放逐放逐来的,又被革了功名,是以才不准他持续考学吧?本地的官学与私学,也是不收罪人家后辈入读的。”

马贵听了她这话便哂道:“鸾女人,你二伯父已经做了百户,膝下只要这一个儿子,今后天然是希冀他担当正军名额的,除非再添新丁,不然虎哥儿就算读书再好,也进不了学啊!姑爷却分歧,他现在只是个余丁,不过是借了二爷的力在百户所里谋个差使罢了,军户不能分炊,他没法单成一户,若能考中生员,立时就能转入民籍。何况姑爷转军为民,对姑奶奶与你也有好处,今后要寻别的谋生,又或是说亲,都少了毛病。姑爷的脾气为人,你最是清楚不过的,与其让他持续在百户所里做那抄誊写写的闲差,荒废工夫,还不如让他再考一回学,挣个读书人的面子返来呢,即便一辈子没法回归客籍,也可护得女人一家过点安生日子。”

马贵筹算第二天赋去见柳同知,明鸾固然心急着要回家奉告这个好动静,但还是按捺住性子等覆信。只是这一夜她借住在茂升元的客房里,翻来覆去的就没睡好,第二早天刚亮就起来了。看着马贵在商号里走来走去,批示伴计搬运货色清算货架,她不美意义去催他,又怕叫他看出本身心急,胡乱吃过早餐,便对马贵说:“我出去逛逛,帮你问问另有没有哪家粮店不足粮。”马贵应了,她便出了店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