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小说
会员书架
爱看小说 >玄幻奇幻 >海上升明帝 > 第110章 表动则影随

第110章 表动则影随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刘伯温身后,由他的孙子秉承爵位,后因靖难之役等启事,一度停封。直到嘉靖十一年,刘伯温九世孙刘瑜才秉承了诚意伯爵位。

刘瑜身后,爵位由他的孙子刘世延秉承,万历三十四年,刘世延坐罪论死,最后死于狱中,按常理他的爵位该当由他的嫡孙刘莱臣秉承。

朱以海这番话一出,虞大复哑口无言。

这两股人马,大多数都是原明朝的正规兵,固然是崩溃之兵,但小两万人呢,朱以海岂会放过,必定要趁机兼并。

老刘家仿佛有个奇特的规律,就是常常世子早死,最后爵位得由孙子秉承,如刘伯温爵位传孙子,九世孙刘瑜爵位又传孙刘世延,刘世延的儿子刘尚忠也是早死,以是才当传刘莱臣。

可谓是跟东林势如水火的人,东林党也把刘孔昭称为阉党的第三号人物,毕竟脾气火爆,又是勋臣,还手握着长江海军,这类人东林党既恨又无可何如。

如这个刘孔昭,身为大明的勋臣,是第六代诚意伯,他袭爵后为大明镇守南京,实在也向崇祯提过很多有效的建议,比如他曾上书崇祯,请举采矿、盐法、钱法、屯田诸议,以充国用。

只是清军南下,略施工战略就骗过镇江守将郑彩,轻松的过江,郑彩等不战而逃,最后南都城中的刘孔昭也只得逃窜。

听到鲁王台州即位监国,乃至敏捷站稳脚根,便也立马又带兵赶来。

监国俄然抛出这么一个题目,让虞大复等都有些不测。

“谁再提那些,就是要搞内哄,搞分裂,就是民贼。”

而本身不是崇祯和弘光这些天子,以是也就不消担忧刘孔昭他们成为奸佞。

“虞公,你说的这些都是官方传闻罢了,究竟上孤查过,朝廷之前也针对此事做过调查,最后得出结论是查无实据,纯粹官方讹传罢了。以是,就不要以讹传讹了。”

嘉兴,海盐。

这是一个果断的抗清派,恰是朱以海需求的。

至于他跟东林党人的斗争,朱以海底子不觉得意,因为东林党又不是甚么无辜的小白兔,那些东林嘴炮实在也是误国的多,刘孔昭一个勋臣中的异类,比东林党更能打嘴炮,乃至还能拔刀子,实在挺脾气的。

恰在此时,两支人马自海上而来。

固然崇祯没采取,但也表扬了他,乃至加封少保。

马士英还曾保举刘孔昭入阁办事,遭到东林党个人反对,要不是没有先例,刘孔昭还能成为入阁的勋臣。

刘孔昭秉承诚意伯爵后,也常例接任了提督南京海军的职位,也就是武操江大臣,崇祯朝刘孔昭还加封为少保。

厥后他们也一起拥立了福王继位,在弘光朝也一度权倾朝野,只是因为诚意伯是跟首辅马士英、兵部尚书阮大铖他们站一边,对东林党打击不遗余力,以是东林党对马士英阮大铖恨之入骨,对刘孔昭那也是痛斥为奸佞。

楚王好细腰,宫中则多饿死。

朱以海却持续本身答复,“实在几千年以来,裴矩如许的官员很多,一言以蔽之,裴矩如许的臣子,实在就是跟天子态度始终分歧。有甚么样的天子,就有甚么样的臣子,正所谓君明臣直,并不是裴矩变了,而是天子变了。”

直到终究,也未曾降清。

当时弘光朝在长江打造了海军六镇,由黄蜚、黄斌卿、郑彩等六位总兵官分地划界戍守,由武操江刘孔昭统领。

“君恶闻其过,则忠化为佞,君乐闻直言,则佞化为忠。是知君者表也,臣则影也,表动则影随。”

从南京到姑苏,再到海上,刘孔昭流落海上几个月,却也一向找机遇跟清军兵戈,传闻义阳王监国崇明,也曾经前去拥立,只是义阳王君臣以刘孔昭名声不好拒不采取。

朱以海放低了些腔调,“卿等都是饱读经籍,你们都就当晓得隋唐时的裴矩此人,宋朝司马光在他的资治通鉴中曾如许评价裴矩,佞于隋而忠于唐,”说裴矩在隋朝时,是驰名的大奸臣,称为四奸之一。可到了唐朝时,却又成了驰名的大忠臣,为何?”

朱以海的话越说越峻厉,虞大复头次见到监国如此起火。

向朱以海力谏的是通政使兼协办江南诸营粮台的虞大复。

上行下效,上梁不正下梁歪。

“殿下,刘孔昭奸佞,不成用,杨文骢亦是奸相马士英妹夫,此二人毫不成用。”

“那刘孔昭为兼并爵位,掩人耳目,先把叔叔刘莱臣殛毙,后又将嫡祖母胡氏害死,实足大逆不道的不孝子。”

刘孔昭跟东林党人的争斗确切是究竟,在弘光小朝廷里,也比较放肆,乃至清军南下时,也没有尽到操江的职责,但对朱以海来讲,这些都是罪恶,但眼下,刘孔昭带着一支人马,在对峙流浪抗清几个月后,赶来投他持续抗清,朱以海能回绝么?

他的儿子也在舟山保卫战中战死。

这时首辅沈宸荃站出来,“臣觉得监国说的对,这个时候皆当摒弃流派之见,放下昔日成见,一起联袂并肩共抗鞑虏,规复复兴。”

刘孔昭对东林党脱手乃至是从崇祯年间就开端了,当时他就与内阁首辅温体仁联手打击东林党人。

刘孔昭在弘光朝压的东林党抬不开端,却加官晋爵不竭,先升诚意侯,然后南都城破前,还跟黄得功一起晋封为国公,黄得功升靖国公,而刘孔昭升诚国公。

“别的,沈文忠和陈潜夫二位爱卿,你们前去海边刘杨二人虎帐,携酒肉犒赏将士们,每兵赏银五钱,然后将名字录入名册上呈。”

“召刘孔昭、杨文骢入见!”

虞大复就是个东林党人,以是现在刘孔昭和杨文骢带兵来投,他果断反对。

刘孔昭身为南京的武操江,统领海军,也还是比较用心的,并在拥立福王建立南明朝廷抵当清军上也很主动,虽说终究海军不战而逃,刘孔昭也一起东逃,但起码他从没想过投降清军。

朱以海却只是在嚼着块虾干。

杨广好大喜功,以是裴矩也天然报喜不报忧,运营征高句丽、开辟西域丝路这些事情来媚谄天子。到了唐朝,李世民倡导说实话办实事,且长于听取分歧定见,裴矩也就进谏了很多顺耳忠告。

“殿下,那刘孔昭实足奸佞,德行有亏,身为建国功臣诚意伯刘伯温后代,却品德废弛,卑鄙无耻,这类人毫不成用。”

不过对于朱以海来讲,他对待事情,不会从东林党人的角度来看,明末朝廷党争无处不在,很多时候一味党同伐异,已经没有半点公道可言,就为反对而反对。

虞大复进犯起刘孔昭不遗余力,他细数刘孔昭之罪,乃至还提及刘家的家史,话说刘伯温是建国二伯爵之一,被封为“建国翊运守注释臣、资善大夫、上护军、诚意伯,禄二百四十石”

朱以海挟祝家庄大捷,领兵东进海盐城下。

可刘莱臣太小,这才让宠妾莫氏所生的刘荩臣有机遇跟嫡母胡氏达成和谈,借袭爵位,将来再还给刘荩臣,这类借袭爵位的事情,其实在明朝很常见,首要也是为了安定爵位传承,毕竟老刘家这伯爵当初但是代了好几代。

当然,最后刘备借荆州有借无还,乃至刘荩臣、胡氏早亡,是以明间各种传说四起。

汗青上这位刘孔昭最后带兵打回故乡青田,在那边持续抗清,厥后还插手了鲁监国的步队中,曾经随张名振张煌言他们打到了南京四周,遥祭孝陵。

杨文骢这位马士英的妹夫,南京沦亡前是巡抚镇江常州等处所,并监军长江海军,部下有个直属的黔虎帐八百人,厥后一起往东南,还曾在姑苏城斩了多铎和钱谦益派出的招降使,沿途招募、收纳了很多明军,此时也有兵马五千余,另随军数千人。

刘孔昭这位诚国公、提督南京操江,兼领南京右都督府此次来投,部下有承平、火攻、伏波和后劲四营,兵马一万二千余,麾下总兵就十二员,另有很多家眷军属以及伴同官吏、百姓,人马浩繁。

不是满朝奸佞,实在是天子不可。

“至于畴昔的那些东林党、阉党等的争斗,孤也说过,国难当头,大师要摒弃流派之见,现在没有甚么阉党、东林党、甚么浙党楚党甚么顺逆等等,现在大师同心抗虏,别的的都不要提。”

在弘光小朝廷里,刘孔昭乃至直接搞出了殿臣之争,在朝堂上直接骂东林党的张慎言,乃至取出刀子要捅了他。当时弘光朝中的东林党人张慎言、高鸿图等都被他进犯。

朱以海实在还很赏识刘大炮,贰内心里也很恶感明末的那些东林党人,打着忠君爱国的灯号,实在有很强的君王节制、改革欲,甚么都想按他们说的做,可实际又光会打嘴炮,实**到家。

“孤之前便说过,只要一心抗虏复明,孤都情愿采取,不管山贼还是水寇,就连顺营、西营,孤都已经下旨招安采取了,刘孔昭为大明勋臣,孤又能不纳?”

但当时刘莱臣年纪尚幼,因而刘莱臣的庶兄刘荩臣借袭爵位,有借自当有还,但刘荩臣身后,爵位却由本身儿子刘孔昭秉承。

在南京勋臣中,刘孔昭跟徐家都是气力派。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