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小说
会员书架
爱看小说 >玄幻奇幻 >海上升明帝 > 第588章 金大帝

第588章 金大帝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就如张集,早有内心筹办,这个山西粮道兼邮驿道最多能当两年,到时这肥差就得让位的,以是现在从速捞啊,捞到了就换成金币,便利带走。

张集现在跟明军买卖,实在也不是甚么奥妙,起码山西的这些督抚、将军等也都是晓得的,乃至,张集就是他们推出来的一个买卖代表,万一真出事,到时也不过是个替罪羊罢了。

以是张集他们想把搜刮上来的各种铜钱、铜料拿来换金币,大明是很乐意换的。

要不是现在绍天朝实施的是银本位轨制,锻造银元为首要货币,若还跟唐宋一样用铜钱为主的话,那必定会有严峻的钱荒的,能够跟唐朝一样,又得拿绢布也兼充货币了。

一两黄金,得兑换十六两足银。不是九三五的纹银,也不是九四银,而得是百分百的足银。当然,实际足银很可贵,以是张集要银换金,他的银子到时就得按成色,升水。

兵士百姓都饥肠辘辘,可他们却还变卖粮食,乃至卖给清军的仇敌大明军队。

“杨将军公然取信。”

张集说这些的时候,涓滴不感觉惭愧。

铜钱、铜元,做为小额货币,实在比银币铸币利润高多了,现在发行的绍天通宝铜钱,重一钱二分,配比是铜百分之五十,白铅四十一点五,黑铅六点五,锡百分之二。一百六十四斤多铜铅锡,锻造时火耗百分之九摆布,最后出一百五十斤钱,合两万钱,刚好是每枚一钱二。

一两黄金,换十六两足银,这个比例极高了。

分歧的银子,升水降水。

“能够,一枚金大帝,换十六两足银。”

万一将来出事,他就是阿谁替死鬼顶罪羊罢了。

“黄金我们手里头也没多少,但能想体例兑换一些过来,只是也比较费事,并且乱世黄金,银换黄金别人也不太情愿,这内里本钱很多,”说着,杨国海拿出一张票据,上面详细列举着金银、金铜兑换的详细比例。

山西督粮道张集也带着本身的道标,押着很多车马前出关来买卖。

不但兑换的比例较高,本身就能赚很多兑换手续费,并且拿返来的银、铜,回炉重铸,又能赚上一笔铸币税,多多益善的事情。

“这个你固然放心,此次朝廷也有旨意要清缴清查,恰好能够把粮食都征上来,固然山西先前大乱,可现在也是次第安定,山西士绅豪强还是有很多塞子的,手里存粮还是有些的,这些老鼠洞挖一挖,粮食还是有的。”

太行山。

两边都很对劲,因而终究一手交粮马一手交盐,互换了物质,然后拱手告别。

而对张集等人来讲,这内里当然会有一些兑换手续费等,但银锭、铜钱、铜料,那里有一枚枚金灿灿的金大帝来的让人喜好呢。

陈述到东京后,上面答复说能够。

铜钱做为小额货币,是必不成少的,不然平常买卖很不便利。

当然,一千铜钱的铜含量,实在并不值一块银元,加上锡铅也还是留了铸币利润,就如银大帝一块,实在含银量才八九,加铜锻造,扣除统统质料和野生本钱,铸币实在另有约莫五个点利润,就相称于铸币税。

至于铜钱铜料兑换成金子,实在杨国海也不会亏。

晋商包管能供应杨国海想要的军器,不管是棉甲还是火枪,又或大炮、火药、弓箭盾牌等都能够。

以是对于这事,他很主动。

“有多少银、铜,我都要。”杨国海笑着说道,他经手做这买卖,转手是还能赚一笔的,换的越多,他能赚到的也越多。

另一方面,现在绍天朝铸的铜币、铜元,都是锚定银元,规定一银元折一千铜钱,以是按照铜料时价,会呼应调剂铜钱的重量、大小、含铜量,以尽能够让一千铜钱,差未几代价一银元。

他们乃至还想卖给杨国海辽东人参,说要多少就有多少。

而皇家铸币厂还锻造发行了金龙元,纯金金币,足一两,正面还是朱以海的头像,后背是金龙浮雕,边上另有齿纹防刮削等,这些金币锻造的也很精彩。

“杨将军莫不是筹办打真定府城不成?你们要这么多马,养的起吗?”

现在明军节制着盐,鞑子就背景西解池的盐和宁夏的一些盐池,那是完整不敷的,就算从他这里私运,代价高点,都要远比解池等盐本钱低,何况量还大呢。

“我们就一个要求,但愿兑换的黄金,能是南边的龙雕纹的金币。”

人饿急了,甚么事情都干的出来,百姓都会易子而食,这从戎的有刀有枪的,还会客气吗。

当官的要甚么耻辱心?

最后还要被杨国海扣一笔兑换手续费,张集也同意了。

“下一批甚么时候买卖?还是这个价和这个数量如何?”

杨国海跟那几个晋商的掌柜的聊了一会,又达成了几个订单,不但拿盐换马,还能够拿银元换军器。

杨国海也派人畴昔查抄,粟谷确切都是本年的新粮,马也都还不错,很精力。

“这个就不劳张大人操心了,我们做买卖,互惠互利,你不亏我有赚,至于别的的, 概不过问,不过你既然问起, 我便也不瞒你,我们筹办把井陉县城拿了,这天眼看着越来越凉,也总得找个处所避风过冬不是,张大人不会来打我们吧?”

大明绍天朝户部铸币局发行锻造的龙纹银元,仰仗着精彩的工艺,杰出的防伪技术,加上凭面额便于利用等,现在很受商家百姓喜好。

特别是足金一两整,利用时比较便利,不消再鉴定成色、兑换升水等,比大小黄鱼还好。毕竟一根小黄金,更轻易造价,而这类一两的一枚金币,有这些浮雕齿纹图案,想造假可没那么轻易。

张集此次还跟杨国海提出几个要求,就是除了盐换粮马外,他还筹算拿铜钱、银子换些黄金。

张集很对劲。

只要代价到位,他们就能供应所需。

扎开几包盐,从内里弄出些盐。

特别是崇祯那些年,鞑子抢了无数金银,成果自家却缺粮饥荒,这些晋商就给后金运去粮食、铁料,乃至战役用的筋角等等,调换后金手里的金银金饰以及牛马、貂皮人参等物,买卖一趟,就能赚得盆满钵满。

“杨将军莫开打趣,我是山西粮道,井陉县是北直隶的城,我哪管的了,再说我也不是带兵兵戈的将军,那些不关我的事。”

铜贵,就减少铜含量,铜跌,就增加铜含量,以保持银铜的汇率。

现在南边金银兑换比率,约莫是一金换十三银,在北方则约莫是一金换十四或多点,一金换十六银,这内里利润已经很高了。

张集嘿嘿一笑。

比如成色九四,那一百两,还得分外再加六两。

碰上张集这类官员,从戎的更倒八辈子霉,本来就因战乱、天灾等导致粮食产量不敷,成果这些人还把粮食弄去卖掉。

至于来源,他们只是笑着说自有来路。

杨国海跟土国宝也都是代北人,对这些晋商也是很晓得的,这就是群有奶便是娘,只要有银子赚,就是阎王爷他们都肯合作, 毫不会管甚么官还是匪,外族还是贼宼。他们之前跟蒙前人跟后金做买卖,赚发了。

张集挥手。

张集却只是踌躇了下便同意了。

明清两军, 在这军事重镇下公开买卖。

张集实在也晓得本身的风险,但是又想赚银子又不想担风险,哪有这类功德,他冒些险出来,辛苦两年,到时金盆洗手分开,带着兑换的黄金,也是功成名就,乃至能攒下几世都赚不到的财产。

“张大人,一万石盐,都在这了。”

“杨将军,我给你先容几个朋友,都是我们山西晋商,此次的马匹也都是他们弄来的,大师交个朋友,今后多来往。”

采买质料,铜百斤十余两,加上铅锡,另有运费,最后两万文制钱,一秤的铜本钱就是十二两摆布,铅三两摆布,锡五钱,加上运费、火耗本钱等,两万文钱,本钱一万七摆布,有约百分之十五的铸币利润。

对于这些人,杨国海反倒感觉能够信赖,他们眼里只要银子,以是不消担忧会跟清廷告发甚么的。

铜料则直接以铜价计算。

饿的都吃人了,不但吃俘虏,乃至偶然还会偷偷的去捕百姓,当作两脚羊吃。

张集派仆人畴昔检察。

大明实在一向挺缺铜的,特别是现在战乱,大明首要铜产地的云南深受影响,加上日本之前对明铜料贸易交少,都使的缺铜的大明,铜料代价大涨。

铜钱铜料,另有银子,那也都是值钱的东西,换成黄金当然没题目,乃至详细如何兑换,他们还是能够赚一笔的。

而铜又是铸钱,乃至铸炮的首要质料。

买卖赚的银子,大师都有一份。

至于铜钱或铜料,各种分歧的铜钱,也有分歧的兑换比例,先折兑成足银,再兑黄金。分歧的铜钱,含铜量不一,以是只按铜来兑银,而不按面值。

之前有些兵败溃入五台山等山区的义兵,被那些鞑子们围住俘虏后,乃至都直接被他们给分食了。

谁还嫌多。

“那是天然, 我杨国海做买卖多年,向来是童叟无欺, 张大人,你的粮和马呢?”

当然,此中铜和锡的代价变动较大,特别是铜主如果外洋入口,以是代价颠簸比较大,受供应干系的影响很大。

而如果是锻造铜元,特别是大面额的铜元,实在利润更高,约莫是一千枚铜元,利润有银元两块五摆布,铸一百万枚铜元,能有两千五百块银元的利润。如果每天铸一百万个铜元,一年下来起码有七八十万块银元。

远处娘子关上,绿旗飘飘,驻扎着清军却对此视而不见。

张集等想换黄金,实在目标也很好猜,不过是黄金贵重好照顾更保值罢了。

谁也没筹算一向呆在山西啊。

张集惊奇于这些人胃口大本领强,刚拿了两千匹马,竟然还要这么多。

他给张集他们的兑换比例,可比户部给他的兑换比例高很多,多的都是他的好处费啊。

“也都带来了,五千石谷子,另有两千匹口外好马。”

对于这个要求,杨国海没回绝,之前张集就提了此事,他说要归去筹议。

“大人,都是上好的芦盐,质量很好。”

有耻辱心,还如何当官!

后金当年全民皆兵,粮草军资这些能够说都是晋商给他们供应的。

太行八陉之一的井陉,相同山西、河北的首要通道,在娘子关下的桃河边,大明真定总兵杨国海带着一队人马押着很多盐前来买卖。

那些军器,杨国海能猜到一些,不过乎是诸如军中管军需的直接偷出来卖掉,或是将领们把领到的补给偷偷卖掉,乃至是那些兵士直接把本身的设备卖了的,现在山西的很多兵连饭都吃不上,一年多没发过饷了。

“下次甚么时候买卖,你们还能弄来粮食吗?”杨国海固然也很乐意多买卖几单,但思疑张集弄不来粮食。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