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小说
会员书架
爱看小说 >都市娱乐 >汉儿不为奴 > 第四百七十一章 黄毛小儿

第四百七十一章 黄毛小儿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黑石渡和七星关这两战,吴三桂的嫡派关宁军伤亡很大,那些降兵虽多,但不成依仗,以是吴三桂现在真正能变更入滇可与云南明军作战只要三万人不到,这点兵力只能堪堪敌住李定国的本部兵,若再对上冯双礼、白文选他们的兵马,恐怕就敌不过了。就算能胜,几场大战下来,只怕吴三桂的嫡派关宁兵也伤亡怠尽了。

吴三桂看得很明白,是以不想再充当入滇前锋,将本身的老根柢关宁军都耗损在云南。他召来部下谋士方献亭和胡守亮,向他们求计如何制止沦为炮灰。

“坐收渔翁之利,这体例是好,可多尼怕是不会让本王闲着。”吴三桂有些担忧,设法是好,可多尼能让他就这么在遵义保存气力?

吴三桂闻言欣然附和,道:“这话言之有理,本王也是不想再与李定国硬拼,毕竟我们的老根柢耗损多了,谁知清廷会不会鸟尽弓藏,兔死狗烹?”

算起来,李国翰和吴三桂火伴快十年了,但是他的死却没让吴三桂有半分哀痛,反而欣喜若狂。因为名义上李国翰是帮手他,但实际倒是清廷派来监督与管束他这个平西王的。同李国翰一样负有管束吴三桂任务的另有一人,便是川陕总督李国英。

不过这两场大战固然克服了李定国,逼使李定国退往云南,但吴三桂也为此支出了伤亡近两万的代价。大战过后的吴军也有力持续深切,只能在遵义一带休整,等侯别的二路清军到来。

“明军当中,就数李定国足智多谋,又最能打,以是我们只要不去罗平硬碰李定国,如何也不会在其别人手中亏损,如许天然就能保存气力。”

现在二李去了一个,吴三桂如何不喜,更要重的是,李国翰这一死,其麾下的清军只能归吴三桂节制,由此使得吴三桂能够批示的清军兵力达到了七万余人。再加上在四川、贵州一起收编的南明降军,名义上属平西王吴三桂调遣的的兵员已近十万之众。正因兵员浩繁,气力刁悍,故吴三桂才有底气和李定国前后在黑石渡、七星关大战。

兔子急了尚咬人,吴三桂不想再打这类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恶战。畴前在辽东时,他就明白如何包管本身的好处,也看多了娘舅、父亲他们是如何为了保存关宁军而捐躯那些外省客兵的。做军头就要有兵,做王爷也一样如此,没有兵马,便是让你当天子又如何?别看清廷现在对吴家非常宠任,吴三桂封王,儿子配了公主,又许了一省地盘养他平西藩,可真要把兵马和明军拼光,恐怕清廷就会收起先前的统统承诺,对他平西王也来个清肃了。

二位谋士这么一说,吴三桂顿时会悟,说实话,打心眼里他也是看不起多尼这个才23岁的雄师统帅,试问一个从未颠末战阵,只不过靠袭了父亲王爵的黄毛小儿能有个狗屁本领?

胡守亮也笑了起来:“王爷固然放心去杨老堡便是,多尼有甚么安排,王爷先听着,且看其别人如何说,能推就推,推不掉便先应着,摆布这仗是王爷批示,多尼这个雄师统帅和他父亲多铎、伯父多尔衮比起来嫩得太多,和尼堪、岳乐他们也不能比,我们就欺他了又如何?”

方献亭深思半晌,道:“我倒觉得不管是李定国,还是白文选又或是冯双礼,我们都尽量不要跟他们脱手,让罗托和赵布泰、线国安他们去打,等他们打了以后,我们再当作果断定下一步行动。”

李国英和李国翰都姓李,名字也都有一个国字,不晓得的人都道他俩是兄弟,实则二人没有任何血缘干系。李国翰早在后金期间就是汉军旗人,而李国英直到甲申年还是明朝大将左良玉部下的总兵官,他与左良玉之子左梦庚一起降清,后随肃亲王豪格进军四川,因功升为成都总兵,现在却已是川陕总督了。

吴三桂不是不想抢这灭国首功,可李定国固然退回云南,但其直属本兵另有两三万精兵,又有刘文秀、白文选、冯双礼、马宝、马唯兴等部明军分离在云南各地,这些人部下兵员或多或少,加在一起也有十万众。别的云南境内另有仍听令于永历朝廷的土司兵马,以是虽只剩一省地盘,可清军想要完整占据云南,处理各路清军恐怕仍需几场恶战打,不是悄悄松松就能直取昆明,阵斩李定国,擒获朱由榔如此简朴的。

“胡兄怎能如此说话?”方献亭有些惊奇。

吴三桂点头道:“派往云南的探子回报,李定国所率主力驻扎在罗平,伪蜀王刘文秀因被李定国夺了兵权在昆明郁结沉痾,已是领不了兵,其他将领如冯双礼、白文选等人驻防那边,临时还没有探查清楚。”

吴三桂没有急着赶往杨老堡,他晓得多尼所统满州雄师固然已入贵州,但必定不会充当入滇前锋,更不会让满州兵将在云南大量伤亡。以是多尼所部名为雄师主力,实际倒是各部清军的督战队,特别是他吴三桂的督战队,谁让他平西王是汉人,部下的兵将也都是汉人呢。清廷以满州制蒙军和汉军,又以蒙汉军制绿营,这个国策和用兵方略非论何时都不会窜改。

胡守亮笑了笑,道:“晓得李定国在哪就行了,其别人不敷为虑。”

不想方献亭却“噗哧”一笑,道:“王爷,兵是你领的,仗也是你打的,多尼个黄毛小儿在火线能管得着王爷如何打?”

七星关之战使吴三桂名声大振,顺治派侍卫尼雅达亲往他军中慰劳,不过有一事却比大败李定国、天子特地派使慰劳还要叫吴三桂欢畅,那便是和他一起南下贵州的搭当李国翰病死了。

胡守亮对吴三桂道:“若寻求自保之策,必须搞清楚明军主力在云南的漫衍。”

胡守亮暮年就是吴三桂娘舅祖大寿的谋士,祖大寿降清后他投了祖大寿的妹夫吴襄,也就是吴三桂的父亲,而后便一向在吴家着力。当年吴三桂在决定投闯还是降清时,胡守亮和时为山海关总兵的高第都是主张降清,这才让吴三桂拿定主张和多尔衮联络。清廷要吴三桂领军南下时,胡守亮恰好抱病,没来得及随军,但病一好便仓猝赶来遵义了,此举让吴三桂非常打动。

蒲月初七,进入贵州的信郡王多尼命吴三桂敏捷赶到平越州东南的杨老堡插手军议。与此同时,贵阳的罗托和洪承畴,都匀的赵布泰和线国安等清军将领都接到了多尼号令。

李国翰是汉军镶蓝旗人,太宗时任宫中侍卫,因作战英勇被太宗赐“墨尔根”封号,后擢其为汉军镶蓝旗固山额真,世职累进一等昂邦章京。顺治五年被清廷授予定西将军,与吴三桂一起镇守汉中。

当下便也宽了心,将各部军务安排以后,便带着大将胡国柱赶往杨老堡。(未完待续。)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