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小说
会员书架
爱看小说 >历史军事 >红楼之春风十里 > 第3章

第3章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明依澜则问道,“你甚么不懂?恰好船泊岸,写下来让你哥哥帮你看看。”

林黛玉有人一同追思母亲,心中哀思获得抒发,其他落泪时候倒少了。

谈笑间,博平郡主身边的亲信刘嬷嬷出去道,“郡主,大爷说事儿之前就已包办好当了,只是一时忙着王爷的寿辰倒忘奉告您了,叫郡主别担忧。”

又给她带了很多宝贵的文房用品,诸如端砚紫毫。于嬷嬷说了,如果穿戴戴着不喜好,赏人便是了。外祖家的姐妹想来也是读书的,这砚台湖笔送人也可,并不失礼。

林黛玉看她们繁忙,内心想起母亲曾说二舅母生的有个表兄,乃衔玉而诞,恶劣非常,极恶读书,最喜在内帏厮混,外祖母又极宠嬖,无人敢管,这表兄也不过和严骥普通的年纪。

明依澜见林黛玉看着复书久久考虑,搂了她来道,“他们男孩儿天然看的高些,叫我同你说,这齐人若真有一妻一妾,倒也不是不成能。这世上单有一种人,大要鲜敞亮丽,口中舌灿莲花,若家世好些,或是对女孩儿体贴些,更是不得了,他如果以一个皮郛骗了妻妾返来,待得暴露肚里黑心子,万事都迟了。”

严骥回道,“若无妾,妻与谁说疑,又与谁相泣,齐人亦只能骄其妻,不及骄其妻妾,很有虚写,逼真尽态所故。此章或与前章相连,若批齐人,难道漫骂齐王?君子开阔荡,小人常戚戚,齐王以王者之尊派人窥测盯梢孟子,实小人也。”

“探花郎的母亲身然是探花娘了。”刘嬷嬷道。

“这是孟子里的一篇,我也只记得个大抵,无事的。”明依澜道,转头见林黛玉手上刚好拿了一本孟子,笑问道,“既捧着孟子,黛玉可晓得这齐人有一妻一妾的典故?”

鬼使神差的就冒出了慈母多败儿这句,立时感觉本身暗自思忖这些,非常不当,有编排长辈之意,忙起家喊雪雀道,“一时半刻还完不了,你随我去给郡主存候罢,这里叫雪鸳几个看着。”

这日官船在岸边靠泊补给,博平郡主道,“本日会在这里歇一夜,你有甚么缺的同我说。”

刘嬷嬷说了几句买地卖地之类的事,有些游移道,“我临走的时候,大爷感慨了一句齐人有一妻一妾,这……郡主,您看着可不会有甚么……”

虽和幼年略有分歧,但林黛玉也能猜到对方身份,轻声道,“严哥哥客气了,若说郡主照顾我是真的,那里当得严哥哥有劳二字。”

三日以后,船又靠了一回岸,严骥的复书到了林黛玉手上。

严骥欲先母亲一步下船去安排诸事,谁知船梯刚搭好,光王府来接他们的人便大步走了上来,严骥见他约莫三十多岁,身着繁华不说,更兼气度不凡,样貌又和母亲有五分相像,不由一怔,不知是王府哪位主子。

这一艘官船虽只要两层,船身却不小,林黛玉同博平郡主中间足隔了有三四间房。博平郡主正在喝茶,见了林黛玉忙让她在身边坐下,笑道,“可都安设好了?”

林黛玉笑道,“莫非我舍得郡主不成?说好了来看我,可不准忘。”

“郡主何必来笑我,总有严哥哥金榜落款的时候呢。”

“家母常日里多是一人,有林mm在旁陪她说说话也好的,我先去背面船上了,林mm进船舱吧。”严骥说完,又嘱托了家中仆妇好生服侍林蜜斯,便去了本身的官船之上。

“我不讲究这个,你母亲是我好友,若嫌弃你这个,我成甚么人了。”明依澜佯怒道,“你别是嫌弃我这个老太婆费事,不肯来陪我。”

林黛玉将复书悉数清算好用匣子装了,奉给明依澜道,“虽是严哥哥给我讲的功课,到底是外男的东西,不便带去林府。”

林黛玉记性夙来好,此时也不消翻书,念叨,“离娄章句下里的,是说齐人有一妻一妾而处室者,其夫君出,则必餍酒肉而后反……”

“我替你收着便是。”明依澜道,“到时候我去荣国府瞧你去,一起有你陪着这么久,真真是舍不得,跟了我回家去长悠长久做母女的好。”

林黛玉正在一旁看书,闻谈笑道,“跟着郡主能有甚么缺的。”

“我尚未出孝,怕是对郡主不好。”林黛玉推让道,“和郡主一条船已是非常过意不去了。”

“借你吉言。”

“嬷嬷去帮着清算东西吧,别在这里说嘴了,叫人家主家闻声。”林黛玉忙制止她。

林黛玉起家谢过刘嬷嬷,刘嬷嬷忙侧身避开,口中道,“林蜜斯太客气了,不过眨眼的跑腿工夫,快请坐下吧。”

林黛玉听她似有感而发,感觉约莫和前几日说办好之事有关,岔开话题道,“故而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林黛玉忙道,“郡主那里的话,既如此,恭敬不如从命,郡主不嫌我无趣就好。”

林黛玉想了想,点头应了,提笔写了两个不懂之处,一是不懂为何齐人穷到要乞食,另有一妻一妾,二是为何孟子未对其作攻讦。

林黛玉这才戴了帷幔,下了轿。

林黛玉不解,“探花娘是个甚么称呼?”

她清脆的声音念来如泉水泠泠,叫民气旷神怡,刘嬷嬷诧异道,“林蜜斯这记性,倒同大爷有些类似。大爷亦是过目不忘的。”

王嬷嬷忍不住道了一句,“严家哥儿真真是懂事,那里像八岁的孩子,听平话也念得极好呢。”

他最后写道,“此其为满足之道也,一句道尽天下苟求繁华之肮脏。”

“还在清算,乱哄哄的。”林黛玉笑道,“郡主这里倒是平静。”

船靠了岸,光王府有人,荣国府也有人,岸边好不热烈。

“我这不是夸他们哥儿么。”王嬷嬷辩白道,到底不再多说,帮着去安设箱笼了,林黛玉的行装不说多也称不上少,虽衣服皆是青蓝等素净色,但数量多,各种上等料子的都有,金饰也很多,青玉白玉并素白银器,皆是精美佳品。

林黛玉听她们有闲事,起家要辞职,明依澜却道,“无妨,也不是甚么大事,左不过将军府的糟苦衷儿,畴前你母亲也晓得的。”

旁的不说,端看他的字已是铁画银钩,风骨初露端倪,林黛玉自惭本身的簪花小楷虽娟秀,却不比他有大师之风,每日又多加了一个时候习字。

“本来到我这里躲平静来了。我东西少天然清算的快,土仪寿礼一概都搁在你严哥哥船上了。”明依澜又道,“有你在啊,我可算是有人解闷了,今后尽管来我这里,不拘是读书作画都成,我身边只要你哥哥一个孩子,他又是男孩,我总盼着有个女儿在我身边陪着我,看着你我表情都松快了很多。”

自此林黛玉每日便陪着博平郡主起居,或是说些闲话,或是凭窗了望,偶然候二人相对落泪,哭一哭贾敏。

“你如果个男儿啊,保准比骥哥儿还强呢,不消几年,就承了你父亲衣钵,又是个探花郎。”

林黛玉掩唇一笑,厥后如有不懂的功课,都写了请秋心誊好,递到严骥那边去相问。待得都城将至,竟攒了一打子宣纸。

明依澜平生但愿都在这个儿子身上,刘嬷嬷天然也格外体贴严骥一言一行,此时大爷不过九岁,说出甚么妻妾的话。

明依澜拿过来看了一回,“这第一我倒是懂,你尚小,还不懂民气之险恶。秋心,你将这个钞缮出来交给刘嬷嬷。嬷嬷辛苦再跑一趟吧,叫他们小孩子本身会商功课去。”

“不过是刚好有些不懂,多读了几遍罢了,那里就过目不忘了。”林黛玉谦道。

刘嬷嬷忙凑趣道,“林蜜斯这是童言无忌,自来童言无忌最是准的,郡主就等着当探花娘吧。”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