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小说
会员书架
爱看小说 >历史军事 >荒岛好男人 > 第394章 烧制陶器

第394章 烧制陶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田秋秋之以是要去,是想沿路采些草药,给她姐姐治脚伤。

这全部制作过程,花了我们,整整十三天!

用之前出海时带返来的矿料,加上黏土,配成釉料,用刷子涂在粗坯上,刷成光滑油亮。

第三天,我就用黄泥与石头,在柴灶的中间,重新起了一个烧煤粒的煤灶。

因为路程并不远,来回加起来两个小时就够了,再加上两小时挖煤,中午能赶返来吃午餐,便没有装饭去。

到最后,就是焙烧了。

……

因为这类泥巴捏的东西,脆得很,一跌地上就碎的。我们每样未几筹办一些,万一摔坏了,就找不到替代的了。特别是碗碟这些东西。

我表姐道:“打成煤粉来烧啊,这类烟煤硬度不是很大,用根硬木头就能敲碎了。实在也不消磨成煤粉,敲成拇指般的小块就行了,洒过炉灶里,一样好烧的。”

这两吨煤,撤除烧陶瓷用的,够我们平常做饭烧两个月了。

挖多了也不好储藏,是以就打住了,将矿口用茅草细心粉饰好,等下回家里的烧完了再来开采。

我一听这么费事,就不想说了。

然后就是做模成型。

这类活儿很费事,得趁这一窑,把能烧的都烧出来,我们可没工夫今后再烧第二窑。

一共烧了二十个小时,然后才开窑。

这是最后的一道工序。

我没断念:“煤球不能做?”

我让她别走远,分袂开我们声音能传达的范围,不然呈现不测不能照应。

在这制坯的环节中,我们六小我一起围着会商,集思广益,最后决定出要做甚么样的陶器。

因而就出来当总批示,带领我们烧制陶器。

起首第一道工序就是练泥。将观音土敲碎,用阿谁舂米的石臼,将碎土舂成粉末,然后淘洗掉杂质,再沉淀,制成砖块,再加水揉,用脚踩,做成最原始的坯料。

因而最后,我们一共做了五十只陶碗,三十个陶杯,二十只陶碟,十只装汤的大碗,五个洗脸洗手用的大陶盆,五口做饭烧烫用的陶锅,三口烧茶装茶用的陶壶,四口腌制东西以及蓄水用的大陶瓮,十口酿酒的小陶坛,另有三口大大的陶缸!这大陶缸,是用来烧水以及放浴室里沐浴的。

然后遵循田秋秋的要求,还特地做了两口药锅,用来平时熬药汤利用。

我道:“之前我们在乡间时,家里烧煤,不都是烧煤球的吗,不然如何样才好烧?这么一整块大石头,烧得动啊?”

把这些陶器放入窑中,码放整齐,掩上土,然后在烧火口上点上了火。

一批健壮耐用的陶碗陶盆,终究面世了!

我们的要求,只要健壮耐用就够了,丑点也没所谓。

我表姐道:“煤球?你干吗要弄成煤球?”

我们也没拉坯用的轱轳车,更没好的模具,以是只能用手直接捏,捏成几种款式的陶碗陶盆,捏出了大抵的形状,适合用处,看着扎眼就行了。

我们前提粗陋,没法像端庄的制陶作坊一样,把坯型做很多标致。

第二天一早,我就领着我表姐和田秋秋,以及壮壮,去河头上挖煤去了。

若没有田夏夏的指导,我们压根就做不出来!没做之前,倒是想简朴了。

我们径直找到前日发明的阿谁矿口,先铲了上面的一层土,将矿口拓宽,找到最好的煤层,然后再拿工兵铲把煤块发掘出来。

当晚做饭时试用了一下,感受还不赖,比烧木料便利。

田秋秋则带着壮壮去四周的山头采药去了。

疗养了几天,田夏夏的脚伤也好得差未几了。

花了两个多小时,挖好了一船煤,搬上了竹筏,找到采药的田秋秋,逆流又赶回家。

在院子里清出一块空位,垫上毛皮,将一个个做出来的坯器,摆放在上头,接管阳光的炙烤,晾晒干水。

带返来的那船观音土质料,只用了三分之二。

捏成了坯体,下一道工序就是晾晒。

可心自作主张,还为她的四只小狼犬,捏了一个别出机杼的饭盆。一共分红五个格子的,此中四个别离装饭,第五个又大又长的,就用来装水。还美其名曰不准它们争食,公允分派。

实在并不消得着甚么人手的。

我表姐点头道:“不太好做,仿佛要增加很多东西的,甚么木屑、秸杆、黄土、石灰,另有一些高锰酸钾之类的助燃剂,还要有压煤机,没压煤机压不成煤球。我们现在有这些前提吗?”

挖煤嘛,挖出来,装好送去河边的竹筏就是了,这类体力活,根基也是我这男人的事。

我们一共挖了两天的煤,一天两船,早上一船下午一船,一共四船,每船一千多斤,加起来有两吨多。

晒过后,跟着又要施釉。

我表姐卖力把我挖出来的煤块分拣后装进箩筐。

为甚么每样都要制作这么多呢?

接着又砍了个硬木头,打了半天的煤块,敲成小粒,当作做饭的燃料。

只如果平常糊口用得着的,我们能想获得的,都捏一些出来。

回到家,恰好赶上苏舞烧出来的午餐。

本来可心嚷着也要去,但我没许。她已经学会利用阿卡,我给留在家里看家了。苏舞也会用那只柯尔特手枪,也被安排在家里卖力保卫故里。

我表姐遴选着煤块,把此中的矸石挑出来抛弃,一双手弄得黑糊糊的。跟我聊道:“这类是烟煤,并且还是品格很好的,煤化程度极高。烧起来时热量大,烧得好久,敲碎了平常当燃料用,好过烧木料呢。”

这小日子,看来是越来越有奔头了。

上午九点钟,去到了那座煤山。

这陶器,看起来不过是一团泥巴捏出来的东西,但真要做起来,那但是相称要技术的。

我停动手上的行动,抹了一把头上的汗,道:“那是当然了。有水路,运输那么便利,又比木料耐烧好几倍,把家里的炉灶改成烧煤的,今后都来这里采煤得了。噢对了,你说这煤,我们能弄成煤球来烧吗?”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