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小说
会员书架
爱看小说 >游戏竞技 >扛着AK闯大明 > 第138章 封赏(求推荐票)

第138章 封赏(求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大明两百余年北患从未消逝,且愈演愈烈,到其兄天启朝连续丧失数城,而到了他,竟然几次被打至都城。

“爱卿出征前,朕曾承诺若卿安定边患,朕当亲身为卿行冠礼,现在再过几日爱卿便过了年纪,是以,就在这朝堂之上吧!

但空旷的大殿并未寥寂多久,后便利传来动静。

敕封魏鹏鸿遂安伯,世袭一代,唐峯封成安伯领大同总兵衔,向雄封清平伯领太原总兵衔,山海关游击刘文、吕义皆封子爵,授固原、甘肃总兵衔。

“谢皇上!这么说臣今后又有个名字了?佑明,刘佑明,听起来还不错!”

“内阁随朕与东暖阁议事,退朝!”崇祯道。

山海关、宣府战死者抚恤皆由户部支取。

另有宣府镇总兵魏鹏鸿、山海关参将唐峯、向雄作战英勇,援助及时,军情告急,知其将在外而君命不受,方能助刘爱卿成绩此业,功不成没。

万岁山千户所组建仅半年,临危不惧、处变不惊、遇敌稳定、克敌制胜,当为我大明之表率,副千户常钰、祖仇清皆封子爵世袭三代。

“众卿另有何贰言?”崇祯傲视群臣,心中说不出的舒爽。

大明自靖难之役后百多年未曾一遇。

安国伯刘鸿渐,自继任蓟辽督师以来,山海关一役,戮敌数万,扬我国威,建奴八年来首逢一挫,乃知我中国有人矣!

甚么是实实在在的,银子呗,至于那甚么免死铁券,刘鸿渐记得仿佛从没有哪一块见效过。

PS:这一章废了很多时候,如有疏漏,万望包涵。别的,求保举票。

左副都御史施邦昭摇了点头叹了口气,他身后的御史言官有一部分皆是半年前新晋的豪门后辈,提及来,这还是安国伯的功绩,哪知?唉!

既然升了侯爵,那岂不是今后得自称本候了,本候,本猴?仿佛不如何好听呢!

内阁郑三俊、范景文等人也是噤若寒蝉,他们几人是晓得刘鸿渐的本事的,他们更晓得目前刘鸿渐在皇上心目中的职位,几人面面相觑,皆默不出声。

群臣中丰年青些的皆是一脸羡慕,皇上亲身行冠礼,此是把这位年青的侯爷当作本身的子侄辈来对待了,如果今后不出昏招,当是真正的与国同休了。

刘鸿渐倒没想那么多,见崇祯手中拿着个冠冕,便起家迎了畴昔,上得御台接而跪下。

“启奏皇上,自成祖天子靖难以来,我朝一次册封如此之众从未有之,微臣觉得皇被骗怜惜我大明爵位,方能使众将珍惜所得,以慰先贤。”

朕继位一十七年,未曾如此畅怀,皆卿之功绩也!

本来的冠礼端方烦琐,过程冗余,在这朝堂之上,崇祯干脆简而化之,表完字后便是念了戒词,以后便把玉冠箍在了刘鸿渐的发髻之上。

自从昨日把详细战报递了上去,刘鸿渐早晓得崇祯本日会有封赏一举,他对这些并不甚在乎,甚么伯爵、侯爵,皆只是个名头罢了,所谓声望、繁华皆是虚妄。

得,刘鸿渐终究想起,他另有个武英殿大学士的名头,苦也!

崇祯这一刻神态安闲,仿若年青了几岁。

崇祯早晓得会有人出来辩驳,但没想到会是这么个阿猫阿狗,但这并无毛病他杀鸡儆猴,虽说汲引官员需求吏部制定人选,几位总兵的任免有待商讨。

让诸位爱卿一同做个见证,来来来,上前来!”崇祯从身边服侍的小黄门手中接过一顶玉冠,面露浅笑向刘鸿渐摆摆手。

“微臣在!”刘鸿渐正暗自心中腹议,听闻皇上召见,忙出班回话。

新任礼部尚书马士奇左看看右看看,发明没人吱声,有了前两次的经验,再没有确实证据之前,他决定做一次缩头乌龟。

“奉天承运天子,敕曰:

杀敌无算,俘获无数,光复古日国土,使我大明九边连成一线,反复昔日荣光,其功堪比中山,其智不逊凤雏。

但这爵位,是他老朱家的,那是任何官员都没有权力指手画脚的,祖制定曰,凡是有军功者皆可册封,光复失地者可世袭,他,并没有僭越。

罪将高一功、郝摇旗能观其局势,献贼首李自敬,使陕西大部免于战乱,功过相抵,领延绥、宁夏总兵,三年无犯,皆封子爵。

圣旨很长,可圣旨没有念完,没有任何人勇于打断,这等因而逆天威,非论是谁,砍了脑袋也不为过。

“猖獗!汝还知我朝有靖难之役,万千国土就义,百万百姓逢难,数十载苛虐,一朝寂灭,此之功绩岂是汝能扼杀?来人!拉下去杖则二十,撤职查办!”

朕心甚慰。

另有阎应元、陈明遇、冯浑厚、王朗、刑山、岳成泽等皆封毕生男爵,万岁山战死两百七十位兵士皆领抚恤一百两,由内帑供应。

西北闯贼,贻害大明数十年,劳民伤财,饿殍百万,屡战屡败,乃朕心中另一大疾也。

“安国候,那里去?朕另有要事问你!”崇祯好整以暇的道。

“朕以天子之名,为爱卿安国候刘鸿渐行冠礼,表字佑明,敕戒词曰:

孝于君亲,友于兄弟。亲贤爱民,率由礼义。毋溢毋骄,永保繁华!”

刘鸿渐听到皇上喊退朝,不由得想回家与家人报喜,想来千户所的诸位兄弟还不晓得此事,可还没走两步,就被崇祯喊住。

现在,大明从山海关至宁夏甘肃,九边重镇重新连成一线,使战局重新规复三年前的步地,待雄师练成,兵锋所指,当与建奴决斗。

王二喜的公鸭嗓不紧不慢的一字一句的念着,底下众臣听的皆是惶恐。

一个稍显年青的御史出班,不顾左都御史施邦昭的劝止,义愤填膺的驳斥。

数年来,他夙夜忧叹不知送走多少所谓勇将,皆无济于事。

所谓初生牛犊不怕虎,说的就是这类人吧,闻风奏事,不负任务,便是御史的挡箭牌。

特敕封安国伯刘鸿渐为安国候,世袭罔替,领铁券,授前军都督府左都督,赏麒麟服、蟒服各一件,赏银四十万两。

一场说大不大,说小不小的战役,竟一下子封了一个世袭侯爵,三个伯爵,六个子爵,六个男爵,外加一个左都督,六个总兵。

“既然都无贰言,那就按旨办事吧!安国候上前来!”

爱卿居功而不自大,十月,引万岁山千户所转战山西,战略果断,以一当十,前后克潼关、太原、大同,继而克陕西。

刘鸿渐起家拜谢,为首的几个爷爷辈的阁老,也是拱手与刘鸿渐庆祝。

待到念完钦此二字,百官已是瞠目结舌。

钦此!”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