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 白身野士
“蓟王此举,何意?”陛上面色如常。
“十二侯国”的设立,可谓神来之笔。与刘备先前,将羌、氐分治,立护氐校尉,如出一辙。
并将此项轨制,不竭持续乃至发扬光大,构成“祖制”。
“阿母,保重。”有一少年,跪地向老母告别。
“哦……”陛下欣然点头:“撤除祖陵地点之北平县,蓟王所求,皆是前汉废县。两汉之交,毁于海侵。”
独一掣肘,阎柔名声在外。乃是众所周知,直少年时便跟随刘备的肱骨家臣。若堂而皇之,调任高车中郎将,恐遭人非议。特别在蓟国再并五县,环球谛视之际。不成等闲落人话柄。
曹节又进言道:“王幽州(王允)表中言道,欲尽遣扶余四加,迁入前汉废县安居。想必,亦是蓟王暗中授意,为陛下分忧矣。”
蓟王又商定。新任高车归义王,当从高车十二归义侯中,由部落联盟并汉庭,共同推举。
知主公刘备忧心使高车中郎将人选。阎柔、阎志二人,遂向刘备保举了幽州渔阳人,鲜于辅、鲜于银。
互市互市,各取所需,各补所短。再加有蓟国虎踞在侧。衣食无忧,糊口日渐安闲的高车,又岂敢轻起兵器。
幽州牧王允与蓟王刘备上表,不分前后,抵尚书台。曹节看过,不敢怠慢,仓猝入宫呈报陛下御览。
“今水退否?”
“老奴窃觉得,蓟王心有所虑。”曹节不做坦白。
“先前不过十有一县。雍奴薮一析成七,乃蓟王所为。非朕所赐。开疆扩土二千里,岂能如此吝啬。若被人晓得,所赐多是前汉废县,不毛之地。必为天下所不齿。”陛下欣然笑道。
一旦高车部落风俗了推举轨制。必会传承有序。降落老王归天后,兵乱四起,各部相互攻伐,联盟随即崩溃的风险。
一艘明轮大舡,旗号招展,泊在岸边。城内万民空巷,皆来送适龄后辈,前去蓟国太学坛行学。
“扶余四加,有民多少?”陛下目光自暴虐非常。
与刘备重筑的白檀城,互市多年。随高车日趋汉化,受三郡乌桓、南匈奴等内迁部族所染,亦逐步适应农牧。现在皆筑城而居。再加众所周知的“北有蓟,莫纵缰”。边郡情势,逐步稳定。
可谓一石数鸟。参考西域都护府之于西域城邦。分而化之,对大汉无益。
副伏罗归义王,立王庭于白海之滨。
“海水已退,漫衍大小水泽,皆是无人白地。”曹节已事前查问。
“甚好,甚好!”
何况,西林邑二万余户牧人,豢养三十万匹各式良马,干系严峻。民情政务,皆需阎柔打理。孔殷间,亦难假别人之手。
陛下欣然点头:“蓟王铸山煮海,坐拥渔盐之利。富可敌国,自是道理。蓟王之意,朕已尽知。如此,可再将沓氏县,一并划归蓟王。”
当然,对封建体质的各种先进性,部落联盟最直观的体验,便是与之打交道的汉人官吏。
洛阳。
所谓人过留名,雁过留声。又谓名不正而言不顺。能被大汉承认,方能名正言顺。今后今后,被各自部族,乃至全部部落联盟,所承认。
高车归义侯国,类比办理东夷之乐浪。大事小情,无需上洛。可入白檀城,向使高车中郎将通禀。
分立高车十二侯国,结果斐然,远超刘备估计。
“豫儿已晓得。”少年再拜登船。不敢回望,只怕热泪被老母所见。
“若如此,当有二十二县。”曹节大惊伏地。
请开“白檀、平刚、石成、广成、白狼、乐亭、骊成等县。”在曹节的提示下,陛下先看王允表书,方才御览蓟王上表:“求增落日、昌城、乐亭、骊成并北平五县。”
轮番推举轨制,也能有效制止一家独大。汉庭的参与,如同西域都护府,制止小国被大国所并。
刘备必须慎重。
毫不客气的说。大汉的使者校尉,在举目皆是仆从国度的暗淡星空下,以封建轨制的先进性而言,绝对是维系地区稳定的中坚力量。
“听闻,蓟王围海造盐田百万,亩可产青盐十六石。”曹节有问必答:“不毛之地,旁人弃如敝屣。然蓟王却能‘化腐朽为奇异’。”此语出自《庄子・知北游》:“腐朽复化为奇异。”之句。
雍阳县治。
“地盘盐渍,寸草不生。断难稻作。”曹节点头。
百万三韩,四十万扶余,另有二十万高句丽。来岁献费,何止七亿。
使高车中郎将,与汉廷“使者校尉”,有异曲同工之妙。
凡是过的下去。谁又愿提着脑袋,铤而走险。终归是“逼上梁山”。
归义侯国,既稀释崩溃了高车十二部过于集权的部落轨制,又分离了各部渠帅,对老丈人王位的觊觎。
“听闻各有十万人。”
一言蔽之。正副中郎将,兼有“使节”性子。
现任西林令阎柔,是蓟王心中不二之选。
换言之。首任使高车中郎将的人选。直接干系到“推举轨制”成败与否。
使匈奴中郎将,主护南单于,比二千石,可拥节,有处置二人,有事可新增。主,持节出使、领护或戍卫南匈奴等职责,亦主监察北匈奴动静。
温饱起盗心。亘古稳定之真谛。
曹节伏地奏曰:“陛下明见。”
归义侯国的建立。标记取高车正式归入大汉管理体系。
“吾儿此去,当学有所成,上报王恩,下安万民。”老母谆谆善诱。
二人久居边郡,与胡人常有来往。熟谙胡人风俗,又颇知兵事。最关头,与蓟王并无交集。乃野士白身。刘备见过火喜,荐于幽州牧王允劈面。由王允表为使高车中郎将、副中郎将。治白檀城,掌使高车,措置与之有关事件。
“垂白叟此语,正合朕意。”陛下问道:“废县可行稻作否?”
“王上东征西讨,劳苦功高。返国前,陛下赐加黄钺,替主‘伐不义而征无道’,扩土二千里。我朝有功必赏,军功尤重。然,蓟王返国前,披丧送亲,险屠大将军满门。自知必为人所忌,故心有所虑,只要废土。”
长城以北。前汉时所置,今汉已废数县:白檀、平刚、石成、广成、白狼等,今多有部族定居,广种苜蓿,习得青储饲料制备等诸多技艺,变游牧为半农牧。水草丰茂时,在草场间迁徙游牧。寒冬枯草季,则入安居点。避暴雪极寒。水洗水暖,享一年安闲,故称“半游牧”。只需不在游动,游牧另有何所惧。
“垂白叟且说来。”
趋利避害,人之常情。便是塞外胡人,亦不例外。
刘备与副伏罗老王商定。前汉时边郡,悉数复置。立高车十二归义侯国。类比“使匈奴中郎将”,设“使高车中郎将”。
“如此,蓟王取来何用?”陛下再问。有利不起早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