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左镇(四)
信有两封,第一封有关战况,却不是流水账般的捷报,而是向赵当世汇报回营近期的意向。据郭如克说,目前河南官兵已经探了然马守应与贺一龙下一步的目标地,筹办提早设局,打一场大的毁灭战,地点就在楚豫交界光化县境内的北泰山庙镇,距谷城不远。郭如克但愿赵当世出兵夹攻,稳稳铛铛捞一笔大功。
“恭贺左帅官复原职!”一入帐,赵当世抢先恭喜。
陈洪范是名利场中人,此次好不轻易起复,怎甘心再沉下去。即便他嘴上说的都是沮丧话,但暗中定不会善罢甘休,那宦海交结的老一套免不得要全使出来。
“罢了罢了,这剿寇的活儿啊,我是做不来,也不想做了。”陈洪范摇着脑袋,寂然道,“我已想好,等杨督师一到,就请辞归家。”看来他已经认定了本身的结局。
陈洪范道:“咳咳,管他去哪儿呢,只要不来襄阳府就成。”说着,略带几分自嘲弥补道,“只要不在我老陈卸甲归田前来襄阳府就成。”他受熊文灿保荐方能东山复兴,但城门失火殃及池鱼,熊文灿罢免之事板上钉钉,他与杨嗣昌并忘我交,杨嗣昌用不消他,还两说。
陈洪范连叹几声,背身不语。赵当世则道:“有小弟与左帅在,兄长放心。”说着对左良玉微微点头,左良玉踌躇半晌,亦点了点头道:“不错,老陈你先别太焦心。”
赵当世确切不肯意陈洪范在这时候离任。陈洪范固然兵弱,但好歹也有两千多人,善加操纵未始没有感化。并且赵当世看得出,左良玉对本身有些决计的冷淡,当下若无陈洪范当粘合剂拉近两家干系,赵、左两边一定就能持续合作下去。
第二封信中则提到了个叫李境遇的人。这李境遇家世代为河南登封乡豪,他本人读过书、精通拳脚,亦是驰名的豪杰,只不过一年前,有衙役到乡里催逼粮款逼迫百姓,他瞧不过,将衙役给打了,因罪捉进县狱,但在乡民的暗中挽救下逃出,遂散家财,啸聚山林。短短一年风景,部众已经颇具范围,常常在登封、临汝、密县、巩县等地活动。
“那卢镇国怎生安排?”左良玉忽问。陈洪范不管届时是否能留下,归正目前也有了打算,走着看就是。熊文灿标下的游击卢镇国也是受连累人之一,他想到就随口一问。
张任学罢官、左良玉夺印以外,七月尾朝中批下的文书涓滴没有提及熊文灿的罪恶,一度让熊文灿看到了一丝自保的曙光。然好景不长,八月初,崇祯帝命礼部尚书、东阁大学士杨嗣昌兼领兵部尚书督师,代熊文灿兼顾诸省剿寇事件。
李境遇且非论,赵当世看罢第一封信,很有兴趣。兴趣点并不在于本身建功,而在为陈洪范邀功。陈洪范之以是惴惴不安一个很首要的启事就在于一向贫乏军功。如果能帮手陈洪范在杨嗣昌到来之前添一笔功劳,对保他留下大有裨益。
左良玉应道:“十有八九去的是四川。你说陕西兵灾来去这很多年,都是个鸟不拉屎的破地,李闯又销声匿迹没法策应,献贼去那边要粮没粮、要兵没兵,自寻死路。”
换言之,杨嗣昌主持局面剿寇,要的是能打能战的军队,来湖广,起首能依托的,便是赵营与左家军两个地头蛇,从他未到任就保举左良玉领“平贼将军”印的行动足见端倪。只要博得了左良玉与赵当世的支撑,相称于立起榜样,其他各路兵马也少不得奉他调令。是以,陈洪范留在湖广这件事,光靠他本身还不敷,赵当世与左良玉都得出面。杨嗣昌再瞧陈洪范不扎眼,也不能不考虑赵、左的感受。
熊文灿剿寇无功,反纵张献忠、罗汝才等巨寇休整乃至复叛,受朝野群劾自不待提,刑部主事雷演祚亦直接弹劾熊文灿的保举人杨嗣昌,称“熊文灿主抚误国,调剂庇护,老是嗣昌”,力主收杨嗣昌下狱,以平朝议。崇祯帝也多少认识到杨嗣昌“言过实在,终不敷信”。但贰心气极高,怎愿在百官面前失了颜面,骑虎难下,仍支撑杨嗣昌。
陈洪范也恭维道:“楚豫等地,论为将者,左帅称第二,没人敢称第一。领个‘平贼将军’,还不是理所该当的事?”
赵当世说道:“兄长这说那里话,楚北空中多亏兄长方能保持至今,以兄长之能,需求长镇襄府。”
赵当世一样表示不知情。本色上,公开里,赵当世已派人去卢镇国那边访问过很多次。熊文灿标兵,本另有蓟州镇游击苗有才一支。但此前清兵入塞,苗有才也和很多明军一样,赴京勤王,以后就没再返来。以是现在只剩卢镇国与下辖的二千八浙江兵还在熊文灿标下听用。熊文灿出事,卢镇国没有陈洪范那样的人脉与资产,更是惶惑不成整天,迫于压力,乃至有直接请辞的筹算。
八月中,崇祯帝设席平台,亲身给杨嗣昌斟酒,赠诗送行,要他“早奏肤功”。杨嗣昌感激涕零,下跪表示两年以内必能剿清贼寇。同月,原四川巡抚傅宗龙到京,任兵部尚书,与杨嗣昌交代。杨嗣昌随后日夜兼程赶往湖广。
左良玉哈哈笑将起来道:“何喜之有,只是把本不该落空的东西又拿返来罢了。”接着哼哼两声,“不过是保举,空口白牙的没甚用处,还是得等圣旨来才算落实。”
“我看献贼、曹贼,一定就去陕西。”赵当世边吃着蜜饯便道,“将动之前先放谎言,流贼熟行法喽。”
说句公道话,陈洪范畴昔对赵营的帮忙的确很大,赵当世重交谊,非论当下陈洪范对赵营是否另有效,光看在之前的情面上也会尽力帮衬。左良玉则是前几日方才由陈洪范带着去襄阳城要了一批军粮,故而也拉不下脸来讲不。
楚北的歌舞升平到了八月尾戛但是止。这一日,赵当世按例与陈洪范在营中下棋消遣,有兵来报,自称是起浑营郭统制所派。自一个月前领兵受命去河南援助剿寇,郭如克隔三差五就会派人返来传捷报。有些有关对回营的战役,有些则有关进剿河南土寇,这一次却非比平常。
事情传到湖广空中,已是八月下旬。
左良玉自罗猴山大败,捡回一条命逃回盛康镇。金声桓、张应元、马应祥等部将前后聚来,颠末近一个月的清算,被击溃窜逃的各路散兵游勇复自四周八方汇拢,前不久,本留在河南看家的右骁骑营参将高进库亦率部援助。至当下,左良玉麾下又有了数千兵马,阵容重振。
陈洪范点头:“不晓得。”他自顾不暇,哪另有精力管别人。
只不过今时分歧昔日,杨嗣昌临危受命,负重前来,若不干出些成绩,终究崇祯帝也保不了他。虚头巴脑的东西说实话在这类环境下派不上大用处。赵当世深知此中事理,故而以为,陈洪范的去留,决定权实际是落在本身和左良玉手里。
和大部分督抚近似,杨嗣昌在处所并没有兵马根本,以是在离京前,他表荐左良玉再次担负“平贼将军”,但愿提早拉拢这名处所气力军头。
杨嗣昌怕熊文灿罪及举主,遂自请领兵“率师南讨”,弹压贼寇。崇祯帝大喜,因为当初重用杨嗣昌与熊文灿,满是他一意孤行,“挠群议而用之”,也盼杨嗣昌建功以塞众口。故而与吏部尚书谢陛商讨后,给杨嗣昌以“督师辅臣”之衔,并赐绸缎绯绢五百段、赏功银四万两及尚方宝剑等等,“便宜诛赏”,寄予厚望。
左良玉抽冷子道:“识人之名?挺好,识了熊文灿这个草包。”
“这又何必呢。”赵当世劝道,“杨督师素有识人之名,兄长必有效武之地。”
郭如克在信中说他本带兵剿李境遇,但见其人颇豪气,与之对谈,投机非常,遂化兵戈为财宝。李境遇请郭如克上山,呼之为兄。郭如克感受李境遇虽落草,但为人磊落、心胸忠义,便建议赵当世能够拉拢一番。
赵当世适时找到他,晓以短长,并承诺供应帮忙,帮他保住官身,临时稳住了他的心神。于赵当世而言,卢镇国比陈洪范好保,毕竟杨嗣昌孤身前来,也需求标兵护持。卢镇国的兵马也是客兵,以是不存在放肆自雄的隐患。别的,二千八浙江兵虽说贫乏练习更从无实战经历,但个个别态精实,精力抖擞,是上好的兵员,赵当世有信心只凭本身就劝说杨嗣昌留下他们。多个朋友多条路,卢镇国此人赵当世见过几次,感觉诚恳可靠,故想以此为契机交友。
大家都在等着变天。
有左良玉驻盛康镇、赵当世驻谷城、陈洪范驻神仙渡,有着三方守在襄阳空中,张献忠、罗汝才等流寇倒也没有再回湖广,而是向西窜入竹溪、竹山等县。但这些处所穷山恶水,也无多少油水,想来也留不住他们。有线报称,西、曹二营下一步将往陕西转移。陕西巡抚郑崇俭防患已然,陕将贺人龙、李国奇等提早驻守陕东南的兴安、平利,周到防备。
自杨嗣昌来楚动静一出,熊文灿衙门前完整冷僻下来,门可罗雀,再也无人问津。熊文灿朝不保夕,再偶然力策分别摊,也没人情愿听他的话。贼寇既然走到了别处,左良玉、赵当世、陈洪范三人亦不追击,只在襄阳府境内蹉跎。他们好处相干,干系相对也近,连月来都凑在一处,本日亦是在左良玉虎帐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