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小说
会员书架
爱看小说 >游戏竞技 >上品寒士1 > 七十三、频惹情恨

七十三、频惹情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李静姝所生的桓玄已快三周岁,桓玄固然年幼,但言语清楚,边幅也是清秀敬爱,身量较同龄幼儿高大,桓温甚是嬖爱这个季子,让桓玄坐于他舆床边,不时与桓玄低声谈笑。

桓温浅笑道:“陈掾纯孝,天下知闻,我怎能不允你之所请,你玄月初回到建康便可。”

桓温让陈操之、冉盛就住在将军府外院客房,以便传见。

这时,一个西府官吏过来向陈操见礼道:“陈刺史,还记得鄙人否?”

檀玄、毛虎生都是桓温荆襄旧部,此二人皆善能用兵。

桓熙视陈操之如仇,本想借端不来赴宴,想想还是来了,见陈操之俊美还是,又听闻鲜卑公主也跟从陈操之到了建康,宿恨涌上心头,左颊箭疤紫黑,心道:“陈操之,看你对劲到几时!”

陈操之看着这个身量短小但端倪明朗的幼年官吏,依罕见些眼熟,说道:“似在王右军府上见过,不敢肯定。”

桓温坐在舆床上,看着年青俊拔的陈操之,感慨道:“陈子重英姿英发,老夫甚羡,忆及幼年时称心恩仇,恍然如梦。”

这弱冠官吏笑道:“陈刺史真有过目不忘之能,那年我才十三岁,陈刺史竟还存有印象!”一躬到地,自报姓名道:“琅琊王珣王元琳,现为西府主簿。”

陈操之一行入姑孰城,径去将军府拜见桓温,奉上从河北带来的珍宝,倒是陈操之从邺城获得的燕国国器,有浑天仪、测日土圭、记里鼓、指南车,这些国器藏在邺宫秘书监库房,桓温在邺城时未曾搜处,此时一见大喜,陈操之不把这些国器献给建康的天子司马昱,却献给他,其意不言自明啊,桓温当即命人将这些国器收好,对陈操之给朝廷进献大量钱帛的不满顿时消了大半——

陈操之对这个年仅十七岁的王珣说失敬绝非客气语,王珣保存后代的行书帖《伯远贴》是年代仅次陆机《平复贴》的书法奇珍,乾隆三希堂之宝——

陈操之也有快两年没看到桓温了,人到老年,朽迈得极快,现在的桓温与前年北伐时真是判若两人,其不怒自威的紫石眸大失光彩,面皮略见浮肿,但不知为何,老态毕现的桓温却又显得有些莫名的亢奋,莫非是因为获得了燕国的国器?

陈操之又忠心耿耿道:“明公,鄙人还要再进一言,慕容垂父子只合马放南山,万勿让其掌兵啊。”

桓温访问陈操之、冉盛二人时,冉盛只答复了桓温关于幽州军政的一些问话,其他都是静听阿兄与桓温对话,内心暗为阿兄捏一把汗,这时辞出,低声问:“阿兄言词过于诚心,若大司马真欲让阿兄回建康任职,又该如何应对?”

当夜,桓温在将军府设席接待陈操之、冉盛、卢佑诸人,桓温六子桓熙、桓济、桓歆、桓祎、桓伟、桓玄皆在坐,南康公主薨于客岁四月初九,父在丁忧,服齐衰一年,以是桓熙六兄弟现在已经出服,能够插手饮宴,桓熙也筹办克日分开姑孰赴陈郡就任豫州刺史——

王珣出身琅琊王谢,祖父便是鼎鼎大名的王导,父亲王洽是王导诸子中名声最响的,王羲之曾说王洽书法不在他之下,只可惜短折,陈操之赴吴郡肄业前王洽便已经归天,王珣之母苟氏也是当时申明极盛的女书家,谢道韫幼时曾向苟氏请教过,王珣少有才名,神明朗悟,本年十七岁,为桓温辟为军府主簿,其章、表、书、记、文、檄,不待草拟,一笔而下,书风超脱,文辞华丽,甚得桓温正视——

陈操之道:“鄙人离钱唐已经三载,不能为父母坟头添一抔土,心实不安,请明公允三月之期,让鄙人回籍祭祖,然后回建康为明公效力。”

陈操之沉吟道:“建威将军檀玄、淮阴太守毛虎生或能担负此任。”

陈操之道:“明公,慕容垂非可驯之人,明公如何委他以豫州司马之重担!”

桓温笑道:“慕容垂亦曾建议乘胜扫平关陇,但苻坚已经昂首称臣,伐之师出知名啊。”

陈操之一笑,说道:“约莫八月尾,将有动静从洛阳传至西府,苻坚将结合拓跋什翼犍,略取并州、冀州。”

陈操之从速行礼道:“本来是元琳兄,失敬。”

陈操之摇点头,他这时也不能多想这些事,应办理起精力应对桓温父子,另有那慕容垂。

……

桓温道:“我儿伯道赞美慕容垂父子才略,并且慕容垂居江东,一贯谨慎,未显异心,豫州并非边疆之州,戋戋一州司马能有何作为,是以委任之。”

陈操之笑道:“客岁高侍中为钦使,长康为何分歧行,路程两万里啊。”

陈操之发觉到桓熙的仇恨目光,含笑以对,却又发觉桓温次子桓济也是对他衔恨在心的模样,不免惊奇,他与桓济干系虽不算好,却也不差啊,莫非桓济受其兄勾引,也愤恨起他来了?

桓温点点头,问:“冀州总领河北,应有文武全才者坐镇,陈掾既离职,当以何人代之?”

桓温一向绷着的脸一松,对陈操之的狐疑尽释,笑道:“此事且容再议,檀玄、毛虎生虽善用兵,但管理州政则不如陈掾,还得另觅良材啊,陈掾且先居建康为我催促朝廷赐我王爵之事——”

陈操之诚心道:“世子是明公之望,何仍旧外族人帮手之,世子虽因小事与我不睦,但我忠心未改,我欲辞冀州之任回江东帮手世子,只盼世子勿之前嫌拒我。”

冉盛吃了一惊:“当真?”

七十3、频惹情恨

王羲之已归天,王献之不善交友,王彪之大哥,以是陈操之与琅琊王氏来往未几,不明白这个王珣何故这般热忱,俄然想起前日嫂子丁幼微曾向他提及,琅琊王氏有个后辈慕润儿斑斓多才,托谢韶前来探听,欲向润儿求婚,莫非便是这个王珣,春秋亦是相称——

蒲月二十四乙酉日,陈操之回京的第三日,便与冉盛、卢佑等人前去姑孰拜见桓温,二十八日午厥后到姑孰城外的白苎山下,桓温派参军顾恺之等人前来驱逐,顾恺之还是开朗善笑,跳上马与陈操之握手,笑道:“北地风霜摧折,子重风采却更胜往昔,想必是养尊处优之故,何日邀我远游冀州,明白河北山川之雄奇?”

陈操之道:“莫须有,这也是我一向在防备的事。”

陈操之大笑,说了前日在陆府两个小娃娃相见颠仆的事,顾恺之亦笑。

陈操之却不晓得,桓济现在已知他老婆新安公主司马道福为何嫌恶他了,司马道福就是因为与他结婚前在司徒府见过陈操之一面,爱陈操之俊美,才嫌弃他桓济的呀,能不衔恨乎!

桓温幼年时曾袖刀独闯仇敌灵堂,手刃仇敌之子,有豪侠之风,一世豪杰,何如敌不过光阴的的摧折,老态可悯——

顾恺之扼腕长叹道:“惜哉,我在西府不知此事,不然定要求桓公让我出使。”感喟声未绝,却又脸露笑意道:“子重,见过我家小惟清没有,当是汝家伯真之良伴否?”

陈操之墨眉一挑,喜上眉梢,躬身道:“多谢明公。”

陈操之因为司马道福和慕容钦忱这两个女人,获咎了桓温的两个儿子,冲突已趋激化,风雨如晦,变故将生。

陈操之也晓得桓温现在已无精力伐秦,但慕容垂建议伐秦明显并非全为大晋着想,慕容垂决计交好桓熙,天然是因为桓熙是桓温世子,今后是要做天子的,以桓熙之愚,慕容垂之智,江东将有大祸——

桓温在建康耳目浩繁,陈操之向天子司马昱表示要回朝中为官的动静前两日便已传回姑孰——

陈操之道:“明公身材犹健,操之等候跟随明公再伐关陇,一统九州,成万世霸业。”

冉盛叹服道:“阿兄当真是算无遗策啊,本来在洛阳时,阿兄与沈将军密议的便是此事!”

桓温缓缓道:“陈掾既不肯居河北,那老夫就允你所请,让你回朝任职——”说这话时,紫石眸一瞬不瞬凝睇陈操之,察看陈操之纤细神采。

如许想着,陈操之便多看了王珣几眼,除了身量短小以外,王珣姿容、神采皆不俗,陈操之又看看冉盛,冉盛身高八尺,王珣约莫只要六尺七寸,比身材高挑的润儿还略矮一些,与高大雄浑的冉盛更是没法比,心道:“润儿的婚姻还真是烦恼事,高不成低不就啊。”

王珣作为琅琊王氏的后辈,对陈操之却出奇地恭敬,的确有些奉迎,说道:“鄙人从叔逸少公活着时屡赞陈刺史乘法有别人难及之处,鄙人欲向陈刺史就教久矣,今幸陈刺史返来,何其幸也。”亲为陈操之执缰前导——

桓温点头道:“我晓得了,陈掾赶路辛苦,风尘仆仆,且先去沐浴,然后赴宴。”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