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小说
会员书架
爱看小说 >游戏竞技 >天下枭雄 > 第四十三章 郢州祭母

第四十三章 郢州祭母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李丽娘见妞妞长得仙颜非常,心中恋慕,赶紧上前挽住妞妞的手,亲亲热热到后院去了,元庆见表姐还梳着环辫,便笑道:“母舅,表姐还没有出嫁吗?”

“有出息!”

“好!你稍等一下,我给你筹办一点香烛纸钱。”

周氏抹去眼角的泪花,又看了一眼身后的妞妞,“这是...你老婆吗?”

李大郎立即明白妞妞是元庆甚么人了,他欢畅得捋须直笑,“好呀!快进屋里坐。”

一晃已是十几年畴昔,杨元庆再一次回到了他已阔别十三年的故乡。

两人说谈笑笑走了城门,杨元庆勒住了缰绳,他实在也只是模糊记得,李府是在城内,靠近西城门,府门口有两棵老槐树,亭亭如盖,杨元庆凝睇了半晌,在火线不远处,两株形状如冠盖的老槐树落入他的视线。

“这么急做甚么,可贵返来一趟,起码要住上十天半个月才走。”

元庆从马袋里取出几匹从都城买的上等绸缎,递给舅母,“这是我的一点情意,请母娘舅母收下!”

杨元庆记得当年外祖父非常嫌厌他们母子,他没有好印象,也不想问他的事,便岔开了话题,“母舅现在做甚么谋生?”

李大郎感喟一声道:“你如果客岁返来就好了,还能见到外祖父。”

“你是....元庆!”

“刚才在门口见到一个。”

“元庆....是你吗?”

妞妞赶紧上前盈盈见礼,“妞妞见过舅母。”

他催动战马,心中有点近乡情更怯的严峻,他的娘舅和舅母还记得他吗?妞妞也不再说话,她了解元庆此时的表情,当年她和母亲回故乡时也是一样的严峻。

“婆家已经有了,来岁仲春出嫁。”

杨元庆的生母姓李,是郢州京山县的一其中户人家女儿,在元庆两岁时与儿子同时抱病,不幸放手人寰。

上中午分,两名骑马的军人呈现在京山县城外的官道上。

少女抿嘴一笑,赶紧给他行礼,“前个月父亲还说到你,你真的就来了。”

“是吗?我如何记不得了,《 我就记得你小时候欺负我的那些事呢!”

“看模样母娘舅母的风景不错。”

这轻柔的语气,驯良的笑容,杨元庆一下想起来了,这女子就是当年他的舅母,仿佛姓周。

佳耦两人仓猝推让,元庆只是不肯,他们也只得收下了,这时,从侧门又走出一个少女,十六七岁模样,容颜清秀,长得颇像周氏,衣裙也和母亲一样,李大郎指着元庆对她笑道:“丽娘,这是元庆,你还记不记得?”

杨元庆摇点头,“母舅,我明天就要归去。”

男童立即跳了起来,“娘,给我,给我!”

郢州位于襄阳和荆州之间,原是西梁朝故地,十几年前杨玄感在这里担负刺史,惹上情孽,生下了此生的杨元庆,两岁时几近病死,一个来自一千四百年前的灵魂使杨元庆重获重生。

李大郎一竖大拇指,“我就惊骇你变成那种都城纨绔后辈,能去边塞参军,那就是好男儿,你母亲泉下有知,也会替你感到欣喜。”

“母舅好吗?”杨元庆牵马跟在前面笑问道。

“这女人长得真斑斓啊!”

周氏冲动放下篮子,抓住杨元庆的手,“孩子,真是你啊!长得这么高了,我记得的,当年你才这么一点点。”

"你放心吧!我会替你办好。“杨元庆点点头,又转头对妞妞道:“你也来膜拜吧!”

元庆也笑了起来,“母舅还不到四十吧!如何就年纪大了?”

“我如何不记得,当年初见你是也才两三岁吧!你骑着竹马在院子里奔驰,还不肯叫我哥哥。”

妇女无法地取一块糕给他,“你这孩子,就晓得吃!”

“这里是李大郎的家吗?”杨元庆大抵还记得母舅的奶名。

李大郎这才想起没有问元庆,歉然笑道:“我忘了,你现在在做甚么,听你的口气,仿佛参军了?”

母舅在一旁扑灭了香烛,低声道:“盼娘,你儿子元庆来看你了,都长得这么大了,很有出息,你地府下能够瞑目了。”

他也不提外祖父的事,拉着元庆坐下,这时,丽娘端来两碗茶,放着桌上,向元庆点点头,便到后院去了。

“元庆,两岁时的景象你还记得吗?”不知不觉,妞妞已经改了对元庆的称呼。

周氏由衷地赞了一声,“我们县城里真没得比。”

周氏拉着妞妞笑道:“我们几个女人到后院说话去,这里给他们舅甥说话。”

“你们找谁?”

房间里走出一其中年男人,身材中等,长得方脸,下颌留有黑须,穿一件蓝色细麻布袍,头戴平巾。

“如何说,当然有穷有富,实在大师都一样,关头就两个字,节约,只要掌控好这两个字,普通都会过得不错,大凡家道败落的,都是不会持家,有钱就胡乱花掉,攒不下家业。”

“那是小子福儿,最奸刁,另有一个贵儿在县学读书,一个月才气回家一次,过几天我稍信让他返来。”

杨元庆也看得出,舅母所穿的衣服,另有屋子就是这两年才创新过,一色的青砖黑瓦,前院两边仓禀里堆满积粮,这是一户很殷实的人家。

“mm?”

元庆冷静点了点头,“母舅,我现在就想去给母亲上坟。”

元庆倒还记得,他有个表姐,比他大一岁,小时候母舅常开打趣,要把表姐许给他。

李大郎摇点头苦笑道:“能活六十岁就算长命,我最多也就二十年,好好挣份产业留给子孙,对了,你另有两个表弟。”

李大郎笑道:“我名叫大郎,实在是老三,十四年前我们五兄弟分炊,你外祖父在城外分给我百亩祖田,十几年节约持家,水田增加到三百亩,日子就渐渐好了,前年又买了百亩水面,养鱼养虾,一年也能挣上几百吊钱。”

元庆母舅又惊又喜,赶紧扶起他,高低打量,眼含冲动,“哎呀!长得这么高了,我记得你是元日出世,顿时十六岁了,十几年不见,你是返来给母亲扫墓吧!”

周氏愣了一下,她俄然一拍本身额头,笑了起来,“看我胡涂的,明显是未嫁之女,我还问是不是你老婆,我明白了。”

府门口,一个头戴八角帽,年约六七岁摆布的男孩子歪着头望他,圆圆胖胖的面庞白里透红。

周氏愣住了,如何会俄然跑来一个外甥,她高低打量杨元庆,一个悠远的影象回到她的脑海里,当年阿谁送去都城的孩子。

杨元庆晓得,他母舅家是户小地主,一向就比较殷实,不过这几年更好,他又笑问道:“别的人家如何样?”

“舅母,是我,你还记得我?”

妞妞脸一红,也盈盈施一礼,“拜见母舅!”

杨元庆冷静地谛视着坟茔,鼻子一阵阵酸楚,这是他生母的坟,就这么孤零零地安葬在这里,连族墓都进不了。

“母舅,真的很抱愧,军中有事,不能久呆。”

杨元庆悄悄喊了一声,“你还熟谙我吗?”

“舅母!”

李大郎非常健谈,加上兴趣好,话匣子翻开就收不住了,“大隋天子不错,赋税很低,碰到灾年还能减免,就是徭役多,上几个月我还去县衙当了两个月的差役,来岁不去了,宁肯交三十吊钱,这年纪大了,支撑不住。”

“大郎,你看谁来了?”一进院门,舅母周氏便急不成耐地喊了起来。

妞妞上前缓缓在坟前跪倒,重重磕了三个头,低低声道:“妞妞拜见母亲大人了。”

当年元庆生母身后,母娘舅母扶养他近一年,也算有哺育之恩,固然影象模糊,但元庆晓得,这就是他的母舅了,他上前一步跪倒,抱拳见礼,“甥儿元庆拜见母舅大人!”

“应当就是那边!”

他命一名小厮把马牵去马房,便拉着元庆的手进屋,正堂内光芒敞亮,地上铺着青砖,左边放一张供桌,桌上摆满各色贡品,供奉着财神赵公明,正面是几张坐榻,榻上铺着茵褥,面前摆了一只火盆。

“她是我mm!”杨元庆笑道。

“娘子,甚么事?”

“哎!十几年就是那样,整天年账,明天想着买两亩地,明天又揣摩买头牛,整天忙繁忙碌。”

元庆点点头笑道:“我在丰州边塞,出任镇将,此次是告假回家探亲。”

元庆点点头,“恰是返来给母亲扫墓。”

李大郎内心明白,当年元庆生母未婚先孕,父亲暴怒,把mm赶削发门,还是他偷偷接回mm,父亲至死都没有谅解mm,不准她的坟迁回李家属墓。

中年男人一眼瞥见元庆,也愣了一下,“这位小哥是......”

杨元庆渐渐跪倒在生母坟前,想着从小杨家的轻视和屈辱,一种激烈的感情打击着他的内心,他再也忍不住,伏在母亲墓碑前放声痛哭起来.......杨元庆忍住哀思,他擦去眼泪对母舅道:“我要重新给母亲立碑,以我的名义,另有,这四周几亩地盘我都买下来,烦请母舅重新用青石替我母亲砌墓,明后年我还会再返来一趟,我还要给母亲争一份诰命,要风风景光给她重新下葬,让县令和刺史都来拜祭。”

周氏拉过妞妞,笑着给丈夫先容道:“这位俏女人是元庆妹子,姓张,奶名叫妞妞。”

他赶紧躬身见礼,“表姐,我是元庆!”

“这位公子,是找我家大郎吗?”身后有人问杨元庆一转头,只见他身后站着一名三十五六岁的妇女,她穿一条淡绿色窄袖条纹绸裙,上身又套一件绣着花边的绿色半袖短襦,肩上披一条厚厚的红色布帛,笑容驯良,手中挎一只篮子,篮子里用蓝布覆盖,边上暴露几色糕点果品。

她赶紧拉住妞妞的手,对元庆笑道:“快跟我回家,你母舅前几个月还说到你。”

时候已到十月尾,一场纷繁扬扬的初雪覆盖了江汉平原,雪花细细碎碎,漫天飞舞,夹着烟霭和繁忙的气色,使已近年关的京山县城添了一丝平和喜庆的氛围。

“这几年还好,庄子里的收成不错,税赋也不高,你母舅前几年又买了百亩鱼塘,水产也能卖个好代价,我感觉比前些年更好。”

........城外一条绿水茵茵的小河边,杨元庆看到了生母的坟,孤零零一座小小的坟茔,坟上被白雪覆盖,中间种了一株柳树,柳枝条在坟头轻垂,坟前竖了一块碑,上面写着‘妹盼娘之墓,兄大郎立’。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