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小说
会员书架
爱看小说 >历史军事 >我是正德帝 > 第352章 南京

第352章 南京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哈哈哈......苏哥真是会谈笑,这南京如何能和北京比?”

徐鹏举叨了口菜,又吃了口酒,只是笑笑。

“要不然万岁爷经常夸南京好呢?”

这相互吹嘘之人恰是司礼监寺人苏进,而另一人恰是当明天子的连襟,魏国公徐鹏举。船内另有南京兵部侍郎席书、巡抚都御史胡锭以及巡抚苏淞李充嗣,以及别的两名钦差南京户部侍郎蒋恭,御前侍卫张溶。

世人闻言皆是大喜,席书、胡锭、李充嗣三人连连谦善道:“不敢当、不敢当。”

苏进道:“王钦又返来了。”

“嘶~”世人闻言心中都是吸了口寒气,这瘟官又来做甚?

“他来做甚么?”蒋龚端起酒杯袖子便遮住了脸。

也是南京人常说:斯时南北两京一十三省,家家安乐,户户欢颜。天子虽好玩了些,但是朝中机务不紊,大小臣工各安其职。

这是这苏进和张溶如何能不体味出天子的圣意?

并且老百姓不管甚么太宗、宣宗、仁、宣、英、宪、孝。传至正德,莫论其他功劳,单说贩子百业、车船辐凑、百货骈阗之盛,哪一桩不兴?比方殷实之户,晨起品香茗、午膳尝珍羞,一日破钞不过数钱,犹自嫌简素。更有那贩子小民,提篮叫卖、摆摊设肆,日入数十文便足养家;夜来沽酒听曲,醉眼赏杂剧,冬拥炉煨芋,夏摇扇观灯,各式消遣。

苏进心中暗道:“我如何不知?”不经意间瞥见了张溶正意味深长的看着本身,不经意打了个冷颤。

面对二人的相互插科讥笑,船内很快氛围便活络起来。

苏进不动声色将纸条揉成团,借倒酒之机丢了塞进了本身的袖中。这才瞥见席书举杯,便也举杯碰了一下:“席侍郎,有本子递到京里说造办佛郎机铳工匠不敷,可我下去看了下还行啊,南京承常日久,又不是边卫,何必那么急,凡事渐渐来不就行了。”

苏进眯眼饮了一杯酒,张溶也回身了返来船房以内。

真真是六朝金粉地,最忆是秦淮。

喜好我是正德帝请大师保藏:我是正德帝小说网更新速率全网最快。

席书笑道:“你有所不知,”接着便手指了下上面,“催的急。”

张溶吃了杯酒,闻谈笑笑不说话。

徐鹏举笑道:“不消这张溶说,我上了本子乞造办佛郎机铳,陛下二话不说就批准了。应当是真。”

席书道:“实不相瞒,克日身乏,我很有去官之意。”

就连在北京仕进的南边人也说南京人糊口那是远胜于北都城的,而南都城最热烈的处所,莫过于秦淮河边。金陵风景甲于天下,尤以秦淮河为冠。

此时蒋恭也道:“怪不得国公爷肥胖了很多,本来是因为操心此事。”

要不然这南直隶客岁刚遭水患就能很快规复活机?

李充嗣接话道:“我也上了奏本,何如朝廷不准。”

大明乃两京制,都说两京一十三省,在南京人看来。天子虽北击鞑靼,南靖闽粤,四海虽时有边患,可这中原晏然,还算是个承平气象,但是与南京来讲,另有些悠远。

席书,弘治元年落第,弘治三年中进士,初授任山东郯县知县。正德时,历河南按察司佥事、贵州提学副使、右副佥都御史,巡抚湖广,现任南京兵部侍郎。

“要不说这南都城美?不消说这风里透着的酥,连河里的鱼虾都带着脂粉香呢!”

席书举杯邀苏进对饮,却见苏进盯着玉佩发怔。本来那玉佩绳结上缠着半张纸条,墨迹未干写着 “银一万两”。

以是待几人的会本递了上去,徐鹏举做东,在这秦淮河包了一艘花船宴请钦差,连同席书等人。

另有南都城的贩子之民多言天子陛下有太祖、太宗遗风,行事虽不拘礼法,却也能威服四夷。一时能臣如杨廷和,去任后有蒋冕、毛纪等一班刚柔并济、守正不阿之辈,辅弼朝纲。

世人闻言都是面色和悦,心中倒是计下此事,因而对此事很快翻篇。两边又相互吃酒,期间徐鹏举竟然和张溶玩起了猜枚。

徐鹏举笑道:“有甚么功德,也教我世人晓得。”

胡锭乃河南长垣人。原任工部左侍郎胡睿季子。弘治十二年的进士。

就是走个过场罢了,当然让本身这个东厂的大珰来,也有一些公开里调查的意义,所幸没有其他。

“诸位恰是年富力强,报效朝廷之时,如何都一个个的生出了这去官的动机来?你们不知,陛下现在所图甚大,恰是需求诸位帮手陛下成绩大业之际,如何能如此悲观?”苏进闻言便放下筷子,手指着张溶,“这不是御前当差的侍卫张溶还在这里,问问他,看我说的是否作假?”

苏进便答道:“锦衣卫的事,还能有甚么?”

吃饮间,徐鹏举说:“这里我与张溶最是年青,除了苏哥,几位世翁算是我的旧了解,我有句话和你们说知,幸赖当明天子圣明,朝廷又有贤臣、忠臣,救民水火,本日一来是恭祝天子万岁,大明千秋万代,二来是为了庆祝席世翁等人洗刷了弹劾,久后高升,莫忘汲引我一步。”

这时苏进放下酒杯,对这几人道:“我昨日听得一件新事,恰好你们世人都在,说与你们听,想知恁世民气里如何?”

天子当时因为有科道弹劾席书等人,因此差了苏进、张溶会与南京户部侍郎蒋恭同为钦差,查对此事。

张溶倒是看着苏进,心中同时测度他到底会如何答复。

却说妙音一曲弹罢,满船喝采声中,忽闻画舫后梢传来重物落水声。张溶一个箭步窜至船尾,却见两名梢公道趴在雕栏上张望。“方才好似有条大鱼跃出水面。”此中一人赔笑道,月光下可见他衣衿上沾着半片银鳞。

每当暮色四合,画舫凌波,灯火映水;丝竹盈耳,弦歌动地。两岸珠帘半卷,粉黛倚栏,吴侬软语与评弹小调相和,恍若仙乐绕梁。河房窗棂间,文人才子执扇论诗,掷骰赌酒,孝宗时有唐寅、文徵明之流常醉卧船头,任月光渗入青衫。水市中,船娘叫卖菱角鲜藕,香气随波泛动;河灯漂如星汉,载着游人祈愿流向长江。更有夫子庙前书肆林立,乌衣巷口茶寮相接,赶考举子与秦淮名妓常于画舫中彻夜长谈,成绩很多风骚嘉话。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