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章 终到笛棉
李治歌见她微微蹙着眉,一副很担忧的模样,便笑着安抚道:“不打紧,不打紧,归正这也是我们那妹夫本身提出来的,就算有错,也怪不到我们头上来的嘛。”
不一会儿,前头的郁久嘉诫“吁――”了一声,勒住了马儿,赶车的车夫也顺势停了下来。
马车慢速地向前走着,四周很温馨,能听到马车轱轳吱呀呀地转动的声音,车里的人也都不再说话,悄悄地想着各自的苦衷。
嘉诫上了马,李治歌和雨薇等人重新上了马车,至于跟着李治歌来的保护,总不好再持续跟着了,嘉诫部下的人带着这些保护去支帐篷安设下来。
郁久嘉诫早早就带着人马等待着本身的姐夫了,两人此前在长安也不是没有见过面,是以倒也少了几分防备,多了些亲热。
虽是兄妹,可也不能失了礼数,特别是当着外人的面。皆宜公主先和李治歌、雨薇别离见了礼,接着把各本身边有头有脸的丫环嬷嬷们也都相互一一地先容了。
固然公主才嫁到笛棉短短几个月,可这思乡的交谊却早已经积累得没法计算了,现在见了哥哥,天然是请的跟甚么似的,有满肚子的话要说的。郁久嘉诫内心清楚,本身如果在场,恐怕李治歌和李果儿没法放开了畅谈,他天然也不肯意惹人不快,随便找了个来由就告别了。把李治歌、雨薇和李果儿留在了毡房中。
郁久嘉诫向李治歌和雨薇见了礼,两人也都别离回了礼。
嬷嬷回声而去,他们三个就聊了起来。
……
雨薇真是又感觉惊诧,又很想捧腹大笑,方才李治歌唤他“妹夫”,这郁久嘉诫不但不恼,反而顺着他的意义改了称呼,这可真太成心机了。到底是笛棉人不像汉人一样讲究这些端方呢,还是因为郁久嘉诫和皆宜公主恩爱非常,是以对这所谓的“兄长、嫂嫂”也爱屋及乌了呢。
上了马车,雨薇实在是忍不住了,先是和露儿你看着我,我看着你,悄悄地笑出了声,随后敛了笑意,正色道:“王爷,我们初来乍到,本应抢先去拜访郁久嘉明才是,现在如许冒然地先去看皆宜公主,难道对郁久嘉明有所不敬啊”。
……
本来如此,看来李治歌的内心也并非没有计算,雨薇不由地放下心来,神采也伸展了几分。
李治歌见她真的要恼了,赶紧伸手在她如同嫩葱段一样的手上拍了拍,安抚道:“如何还急了,你听我说。我们如许灰头土脸地去见人家大王,才是失了礼数呢,总得沐浴焚香、清清爽爽地去拜见郁久嘉明吧,再者说,即便郁久嘉诫主动提出先去看果儿,定然是得了嘉明的授意才敢如此,不然他如许谨慎的性子,如何敢做这类事呢?”
“轻鸿哥哥本事得下性子读书?”皆宜公主一脸的不信赖。
李治歌是王爷,那天然笛棉这边也要派个王爷驱逐他才合适;他们又是借着看望皆宜公主的名义来的,那诸位王爷中,就没有比皆宜公主的夫君郁久嘉诫更合适的人选了。
“林轻鸿前些日子为了要娶那苏家二蜜斯,可把老侯爷气得不轻,现在两人也算是修成正果了。只是不幸了轻鸿,整天闷在家里读书,哈哈,怕是过不了几年就得了局呢!”
几日以后,浩浩大荡的步队终究到达了郁久嘉明大营地点的草原。
郁久嘉诫倒也不是不晓得本身这位“兄长”的脾气,嘴角微微地抽搐几下,很快便缓了过来,拱手道:“好,兄长,嫂嫂请随我来!”
雨薇语塞,她本觉得李治歌会说笛棉的端方和我们汉人有所分歧之类的,没想到他却说怪不到本身头上,雨薇又惊又气,低声道:“王爷,您如何能……”
李治歌哈哈大笑,悄悄拍了拍嘉诫的肩膀,道:“如此便有劳妹夫给我们带个路啦!”说着还朝着人家郁久嘉诫拱了拱手……
皆宜公主意了,本不觉得意,筹办随便附言两句就束之高阁的,可翻开匣仔细细一看,眼泪都差点儿没夺眶而出。面前这个金灿灿的镯子,不是当年母妃戴过的吗?如许的东西,天然是从宫里得来的,那天然就是太后娘娘惦记取本身,才叫王妃送来的。
皆宜公主一见夫君和哥哥一前一后地出去,冲动地热泪盈眶,若不是一旁的嬷嬷温声细语地安慰了几句,又拿丝帕拭去了公主眼角的泪,恐怕是要把妆都给哭花了。
雨薇惊诧,按理说,他们来了笛棉,不是应抢先去拜见郁久嘉明吗?那里有先看望皆宜公主,再去拜见郁久嘉明的事理呢……这事儿,搁到长安那可就是不敬之罪,郁久嘉诫如许提出来,究竟是甚么意义呢……
皆宜公主浅笑着,强力忍住眼泪,叮咛嬷嬷道:“去取了我的匣子来,给闽王妃看看可还喜好”。
……
路上虽辛苦,可幸亏每一秒看在眼里的都是此生从未见过的风景,是以倒也不感觉倦怠。
嘉诫道:“闽王殿下和王妃能来,皆宜公主但是欢畅得很呢!一大早就催促我来候着了,现下公主正在帐中等着二位呢,何不马上随小王去帐中会会公主?”
郁久嘉诫这一走,在场的人都刹时放松下来。雨薇把从长安带来的一副镂空金线挽宝玉手镯送给公主当作见面礼,道:“晓得公主不缺这些,可想来想去,恐怕笛棉没有如许精美的模样,还请公主笑纳”。
有底下人放好了脚蹬,李治歌先笑眯眯地跳了出去,随后,露儿撩开轿帘,扶着雨薇下了肩舆。
四周的人额角都有汗珠渗了出来,咱家王爷如何这么随性呢……这方才见面,就拍着人家王爷的肩膀,还口口声声地把人家叫妹夫,这这这……人家还没叫您一句兄长呢,你这会不会有些太随便了啊?
有笛棉的丫环上前给郁久嘉诫见礼,撩开了毡房的帐子,簇拥着世人走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