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小说
会员书架
爱看小说 >都市娱乐 >骁雄 > 第三百四十八章 功过

第三百四十八章 功过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赵匡义却道:“虽有小聪明,却无大聪明。”

从他的过来往看,说他是大晋建国第一功臣并不为过。

当时范延光领兵于辽州,赵德钧想要兼并其军,奏请李从珂,李从珂不从。

先帝摆布难堪,问帐下众将的定见,除了刘帅和桑维翰,没有人敢表示定见。

注4:天福三年,即公元938年。

李存勖把三支箭供奉在宗庙里。

郭威微微一笑,答道:“天下无永久的朋友,也无永久的仇敌,只要永久的好处!当时桑大人也是为先帝着想,仇敌的仇敌便是朋友,桑大人出此策,固然是让人难以接管,究竟证明,倒是良策。”

桑维翰身兼宰相、枢密院、翰林学士三大抵职,成为后晋王朝名副实在的股肱之臣,可谓是权倾一时。”

我还记得,其疏末云:‘臣愿陛下训农习战,养兵息农。俟国无内忧,民不足力,然后观衅而动,则动必有成矣。’

当时桑维翰献计说:‘今主上以反逆见待,此非首谢可免,但力为自全之计。契丹主素与明宗(注2)约为兄弟,今部落近在云、应,公诚能推心屈节事之,万一有急,朝呼夕至,何患无成?’

太原城中郭府书房中,郭威正与义子郭荣,亲信爱将赵匡胤、赵匡义三人议论国事,不知不觉便提及了桑维翰的旧事。

赵匡胤奇道:“何出此言?”

厥后,伐契丹、灭朱氏(后梁)也是如此。

“后唐清泰三年(注1),后唐伪帝李从珂对先帝心胸顾忌,成心削藩,伪诏先帝移镇郓州,实在是想动先帝在河东的根底。

郭威接着道:“天福三年(注4),桑维翰奏请将杨光远移镇洛阳,引发杨光远的不满。杨光远上书指责桑维翰去公秉公,除改不当,复营邸肆于两都之下,与民争利。先帝于次年将桑维翰外调相州节度使,一年后又移镇兖州。”

你能完成我这三个欲望,我死而无憾了。”

先帝得知动静后,担忧事情有变,桑维翰前去契丹面见耶律德光,力辩援助先帝之需求。并表示将竭以中国之财以奉大国,厥后又跪于帐前,自旦至暮,涕零争之。

以是,他但愿郭荣能晓得此中的事理,晓得变通。赵匡义的设法能够过火,但他不但愿郭荣也像赵匡义那般过火。

注3:赵德钧(?-937),本名赵行实,幽州人。后唐庄宗赐姓名曰李绍斌,累迁沧州节度使。同光三年(即925年)移镇幽州。明宗即位,归本姓,改名德钧。厥后加授侍中,授东北面招讨使,累官至检校太师兼中书令,被封为北平王。

人无完人,金无足赤。观人须观其短,用人当用其长。圣上若能用好此人,大晋由弱转强,也未为可料。”

郭荣道:“物极必反,只怕此次桑维翰也一定能显赫多久。”

郭荣是郭威老婆柴氏的侄子,原名柴荣,从小郭威家长大,因谨慎笃厚被郭威收为养子,改名为郭荣。郭威对郭荣的希冀很大,今后郭家或许就要靠郭荣来支撑大局。

注2:明宗,即后唐明宗天子李嗣源,李克用的义子。李克用当年也曾与契丹天子耶律阿保机有过蜜月期,两人缔盟结为兄弟。(厥后因耶律阿保机叛变投奔了后粱,两人闹翻。)以是,李嗣源与当时契丹天子耶律德光也有兄弟之约

“这么说来,中原现在这局势,始作俑者本来是桑维翰?”赵匡义皱眉道。

天福六年(注5)六月,镇州成德节度使安重荣耻臣抗疏请讨契丹,桑维翰上密奏,力陈对抗契丹的‘七不成’,从安重荣抗疏启事,大晋与契丹的力量对比,大晋的内政状况,对抗与和亲利弊等方面申明保持与契丹修好的干系,无益于国度大局。

“不能这么说,桑维翰贪财、好色、揽权是不错,但也并非一无是处。他的目光独到,见地不凡,确切是有真本领,也有手腕。

注1:后唐清泰三年,即公元936年。

“无耻,奸佞!”赵匡义忍不住骂道,“争相卖国,难怪中原沉湎至斯。”

此事由桑维翰一手筹办,耶律德光同意了援助先帝的要求。

因而赵德钧撕上面具,遣使契丹,效仿石敬瑭,求耶律德光,但愿耶律德光能立他为帝。但是耶律德光被桑维翰压服,并没有搀扶赵德钧。

先帝服从了桑维翰的建议,没有起兵伐契丹。

以是,‘灭唐而兴晋,维翰之力也’这句话并没有说错,说桑维翰是大晋建国第一功臣并不为过。”

“大晋建立后,耶律德光对桑维翰非常赏识,在耶律德光的力主之下,桑维翰被任命为中书侍郎同平章事兼权知枢密使事,相称于宰相的职位。厥后又任翰林学士,相称于内相。

契丹败走后,大晋的局势能快速安定下来,此人功不成没。朝中有此人,大晋想要大乱也难。各路诸侯对朝廷另有几分顾忌,所顾忌者,恐怕不是当今圣上,而是这位桑大人。

耶律德光被桑维翰打动,因而决定帮忙先帝,这才有先帝借契丹铁骑灭后唐,取而代之之事。

但是厥后卢龙节度使赵德钧(注3)起了谋逆之心,也想要入洛阳,即位称帝,因而也派人贿赂耶律德光,但愿获得契丹的支撑。

相传李克用临终时,将三支箭交给儿子李存勖,说道:“第一支箭要你讨伐刘仁恭,你不先攻陷幽州,黄河以南就不能拿下。

第三支箭要毁灭朱温。

如若先帝奉诏,真的移镇郓州,恐怕不免落个‘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喽啰烹’的了局。不过如果不奉诏,当时以先帝在河东的力量是没法对抗伪帝李从珂的雄师的。

郭威笑着点头不语。

郭荣答道:“我传闻桑维翰此次复出,朝野非议很多,皇上也对他多有不满,这类环境,又岂能久哉?”

注5:天福六年,即公元941年。

厥后契丹支撑石敬瑭当了天子,耶律德光便赵德钧带到了契丹,用来制约石敬瑭,天福二年(即937年),赵德钧死于契丹。

本文中的赵延寿就是赵德钧的养子。赵德钧、赵延寿父子俩,说他们是汉奸毫不为过。

说到这里,郭声望向郭荣,郭威虽有子嗣,但他最看重的还是郭荣。

“不错!”郭威点点头,“先帝号令桑维翰向契丹求援,承诺事成后割让幽云十六州,称‘儿天子’,用奉养父亲的礼节来对契丹主耶律德光。”

郭荣当然明白郭威的定见,不动声色地问道:“以是先帝采取了桑大人的定见?”

我虽不同意他臣服契丹的一些做法,不过,此人的确有目光,有雄才大略,胸有沟壑。大晋前些年的繁华昌隆,他功不成没。

当年桑维翰去枢密使一职,不久枢密院被废,厥后复置枢密院,即以桑维翰兼枢密使,其才气可见一斑。”

“这话在这里说说也就罢了,莫要对外再说!”郭威轻微地斥责了赵匡义一句,答道,“刘帅当然分歧意,也感觉过分份了,但是不如许又怎能说动耶律德光帮忙先帝?

刘帅也死力同意桑维翰的发起!”

石敬瑭晋阳起兵造反,末帝李从珂以赵德钧为诸道行营都统。

赵匡义怒道:“这也未免过分份了,乃是我汉人之耻!刘帅也同意?”

赵匡胤叹道:“大奸大恶之辈,必有大智大勇。”

景延广调离朝廷出守洛阳后,桑维翰得以重返宰相之位,被擢升为中书令,同时又规复设置枢密院,以他为枢密使,再度成为大晋权倾一时的人物。

第二支箭要你打败契丹,耶律阿保机与我握手缔盟,结为兄弟,曾发誓说一起光复大唐江山,现在却背信弃义凭借贼党,你必必要讨伐他。

到了讨伐刘仁恭时,李存勖命礼官以少牢祭于宗庙,请出第一支箭,让贴身将领背着作为前锋。胜利返来之日,带着俘虏将箭送回宗庙。

郭声望了赵匡义一眼,赵匡义的性子他夙来晓得,有些墨客意气,不及他哥哥赵匡胤沉稳大气,不过年青人,有些血刚之气也不敷为奇。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