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小说
会员书架
爱看小说 >历史军事 >扬锋汉起 > 第三百八十三章风向暗变

第三百八十三章风向暗变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西州城,因在台城之西,扬州刺史治所而得名。西州城呈方形,每面城墙里半,城内是扬州刺史府的官衙和虎帐,若遇战时,西州城和东府城便是置兵镇守,成为建康城南面的护城。

赵田问明谢绚的出身后,道:“刘豫章以谢、檀两家入梁,有分梁州之势。若谢绚、檀凭之联络文处茂、时延祖等毛家旧部,怕是反客为主。”

刘毅鼓励了半天,对这个措置天然不满。刘敬宣贬职为民,过个一年半载刘裕随便找个来由便能让他复起。他与刘敬宣已结下深仇,难以化解。刘敬宣是刘裕麾下重臣,刘毅不肯等闲放过刘敬宣,欲借机撤除刘裕一臂。

杨安玄嘿然笑道:“梓潼太守檀和之,檀凭之之子;广汉太守谢询,谢家后辈,刘豫章的手伸得真长。”

杨安玄哈哈大笑道:“镇恶有如汉之萧何,何用与小辈争雄。对了,你的兄弟浩繁,此次无妨保举两人前去梁州任职。”

杨安玄看到董怀弹劾杨思平的动静,一脸愁闷。王镇恶笑着调侃道:“主公不是与董尚书有友情吗?如何他会出面弹劾杨梁州?”

固然妾氏为刘裕生下儿子,但刘裕对嫡妻的豪情却涓滴没有变淡,每月起码有十天在臧氏屋中安息,对女儿刘兴弟也宠爱有加,涓滴不次于几个儿子。

衙内修建林立,官署寂静厚重,望楼矗立苗条,院墙将前署后宅分开开来。后宅与官署的厚重分歧,红柱白墙、窗棂雕花、色采富丽,修竹花木遍植宅前户后。

王镇恶躬身见礼道:“多谢主公。”

兵部尚书董怀则弹劾梁州刺史杨思平滞兵之罪,请治其罪。

杨安玄收到郗恢等人送来的信时,朝堂上已经吵成一团。中书令谢混率先发难,奏称刘敬宣损兵折将,有损朝廷声望,需加惩办。

襄阳,杨安玄对朝堂局势洞若观火。郗恢、阴友齐常有函件来往;曾安每旬一次会详细将朝堂上产生的大小事谍报与他知。暗卫禀报的多是官方风向,综合这三者的信息,杨安玄固然远在襄阳,乃至比朝堂上的诸公对局势掌控还要了了。

历阳处在浔阳和建康之间,如何无忌不管不顾出兵来攻,刘裕再出兵相和,本身恐怕讨不到好处。思之再三,刘毅决定还是不惹这位莽夫为好,见好就收吧。

朝议成果,录尚书事、车骑将军刘裕降号为中军将军,位在卫将军刘毅、前将军杨安玄以后;刘道规降号为建威将军;杨思平降爵都亭侯;对刘敬宣的惩罚最重,免除官职,减少册封。板子举起时雷霆万钧,落下时轻风细雨,总不能真因伐蜀得胜夺职刘裕的官职吧。

杨安玄与王镇恶、赵田等人阐发后,以为燕国气力尚存,此时与其全面开战倒霉,命令杨孜敬和鲁轨撤兵,慕容昱亦未追击。

薛县,司马国璠与司马叔璠兄弟据城而守,飞报后将军慕容昱派兵声援。七今后,慕容昱派开阳(今临沂)太守彭泓率五千兵马救济薛县。

赵田笑道:“朝廷任命了两位太守,总算有所赔偿,给朱超石和沈庆之升了官,一个是伏波将军,一个是凌江将军,都是五品,这两个小子年纪悄悄,将来必定要超越仆了。”

义熙二年(406年),张氏为刘裕诞下宗子刘义符,时年刘裕已经四十四岁,对宗子的出世欢乐非常;义熙三年(407年),孙氏、胡氏别离为其诞下次子刘义真和三子刘义隆。

元兴三年(404年)刘裕逐走桓玄掌控朝堂,返还京口,彼时臧爱亲已经四十四岁。臧爱亲与刘裕独一一女刘兴弟,臧爱亲主动提出让刘裕纳妾,分纳张氏、孙氏、胡氏为妾。

杨安玄想了想道:“愚成心派傅弘之为巴西太守,调任文处茂为兖州任城太守;保举时延祖为丹水太守,以张诞接任巴东太守,孟龙符是巴郡太守,如许三巴之地尽在把握,谢、檀两人能有何为。”

刘穆之晓得刘裕此时不喜被人打搅,但刘毅步步进逼,身为谋臣怎能坐视,彻夜他要与主公商讨出对于刘毅之策。

江州刺史何无忌与刘敬宣是表兄弟,得知刘毅上蹿下跳关键表弟,愤然写信给刘毅,警告刘毅不要罗织罪名、公报私仇,不然他要前去历阳拉刘毅一同进京到天子面前辩上一辩。

杨孜敬率军追击,至武原城时慕容昱率救兵赶至,在武原城外兖州军交兵。争战两场,不分胜负,杨孜敬向杨安玄要求救兵。

豫州治所历阳,西北有山名鸡笼(1),与建康玄武湖畔的鸡笼山同名,秀美尤过之,被称为“第四十二福地”。

鸡笼山山峦连缀,有巨石状如莲花,传说是神仙居处游憩之地。东汉末年,高僧金佛、金干、金坤三兄弟,在此悟道成佛。天师道潜隐默修之士,亦遁居清幽山林,兴建宫观,期荫仙风而功道园融。

刘毅晓得何无忌为人暴躁,遇事溢于言表,本身如果胶葛下去,何无忌真会前去都城为刘敬宣相辩。

臧氏脾气和顺,待人诚心,婚后伉俪二人相敬如宾,恩爱有加。刘裕当兵臧爱亲带着女儿在家中替他尽孝抚养女儿。刘裕长年交战在外,伉俪两人聚少离多,但刘裕对老婆豪情深厚。

因而,刘毅向朝廷奏本,刘敬宣罪恶严峻,不能免官轻纵,应下廷尉论罪。京中门阀在他鼓励下,纷繁要求重处刘敬宣。此时,刘敬宣此时已被贬为百姓,再要重处便是要他的命了。

玄月初,刘敬宣撤至江陵,毛脩之亦撤回武陵郡。刘敬宣上疏请罪,但同时弹劾梁州刺史杨思平滞军,迟延粮草供应,用心不派救兵,导致伐蜀得胜。

朝堂上争辩不休,刘裕见事情有离开掌控之势,主意向琅琊王谢罪,自请辞去录尚书事、车骑将军的职务,奏请免除刘敬宣冠军将军、宣城内史的官职,减少其武冈县男的封邑百户;荆州刺史刘道规由辅国将军(三品)降为建威将军(四品);梁州刺史杨思平夺职梁州刺史之职。

刘裕来京中任扬州刺史,便住进了西州城的扬州刺史府,他是录尚书事、侍中、中军将军、扬州刺史,开府如同三司,大部分朝政西州城刺史府中决定。西州城驻有北府精兵二千,在刘穆之的建议下,刘裕每次前去东堂议事都会带上百名保护。

王镇恶略带恋慕隧道:“主公,愚亦想领军出战,早觅封侯。”

第三百八十三章风向暗变

鲁郡蕃县,杨孜敬率六千兖州兵马与司马叔璠五千兵马相遇,几场厮杀下来,司马叔璠不敌,率军退往薛县。

尚书左仆射孟昶(四月,原尚书左仆射孔安国病逝,吏部尚书、丹阳尹孟昶兼任)奏称荆州刺史刘道规督伐蜀之事,亦有失责之处,该当惩办。

豫州府衙前车水马龙、来宾云集,朝中有很多报酬刘毅歌功颂德,街头巷议亦可常听闻百姓争辩刘豫章和刘南平孰高孰低。身在西州城中的刘裕,对这些风吹草动看在眼中、记在内心、烂在肚子里。

刘敬宣攻打涪县之时,杨孜敬与南燕的战役已经结束。

王镇恶道:“朝廷委派了梓潼太守和广汉太守,看来是不想让主公等闲获得这两郡。”

彭泓兵马至承县(今枣庄峄县)一带,被事前暗藏于此的一千五百晋军伏击,高平太守鲁轨一马抢先,直取纛旗下的彭泓,一招斩彭泓,再砍倒纛旗,燕军崩溃。

…………

历任扬州刺史都是朝堂重臣,不乏爱好豪华之人,府衙修建得严肃气度,府中前矗立着两座阙楼,中间的阙道直通高台上的刺史府,府门前两排兵丁按刀而立,威猛雄浑。

谢绚是东阳太守谢朗之孙、骠骑长史谢重之子,与其兄弟谢瞻、谢晦比拟并不出彩,更不消说堂弟谢灵运,不过身为陈郡谢家人,自不消担忧宦途。谢绚出任广汉太守,是刘裕安抚世家的手腕。

本年正月,臧爱亲病逝,刘裕哀思欲绝。这段光阴,朝堂因为刘敬宣之事闹得沸沸扬扬,刘裕表情愁闷,经常一小我坐在后花圃喝酒,凭吊亡妻。

此次刘毅借刘敬宣兵败大造阵容,刘裕的名誉遭到打击。门阀世族本来对刘裕没有好感,见刘毅的卫将军反压刘裕的中军将军一头,有人觉得刘毅将会超越刘裕,将来能够执掌朝堂,纷繁前去历阳拜访。

杨安玄苦笑一声,道:“三叔此次做得过分较着,董尚书是个奸佞之人,对事不对人,愚不怪他。只是三叔替愚受责,愚心何忍,明日派人送些礼品前去安抚。”

刘毅任豫州刺史,喜幸亏鸡笼山呼朋唤友雅聚,或挥毫而书,或喝酒吟诗,或听戏唱曲,当世名流无不以能插手集会为荣,隔段光阴便有诗集传出。

曾安获得琅琊王的信赖,代替禇秀之成为王府处置,而禇秀之则升任为侍中。得杨安玄表示,曾安与陶平、甘越等人相处和谐,经常在一起喝酒听曲,各种小道动静甚为清楚。

至于建康城中的车骑将军府刘裕奏请琅琊王收回,琅琊王没有同意,笑称如果议政过晚城门封闭,刘豫章好有个落脚之处。

檀凭之与刘裕一起在京口起兵,与皇甫敷在罗落桥苦战,兵败身故,刘裕深为怜惜,将其所部的兵马仍归其子侄统辖。刘裕主政以后,宠遇檀家后辈,檀和之、檀韶、檀祗、檀道济等人皆委以重担,檀家人亦忠心于他。

刘裕因而让中军长史徐羡之住入将军府,中军将军府的文武多居此办差,每隔几日刘裕入住将军府理事。

身为刺史刘裕的住处在后花圃西侧,独立的三进院落,装潢精彩。刘裕进京后,将老婆臧爱亲也接到了西府城居住。臧爱亲嫁给刘裕时他贫苦得志,又好赌成性而倾家荡产,为村夫轻鄙。

徐羡之之侄徐逵之娶刘裕长女刘兴弟为妻,在中军府任参将,伉俪两人亦在府中居住。刘裕妻兄臧焘为中军参军事,也住在将军府中。

刘穆之亦劝刘裕道:“当年司马元显在朝,因夜开六门遭御史中丞江绩弹劾,主公若不想多事,在京中确切应设个住处,今后各地的旧部进京朝觐,也有个落脚之地。”

刘裕位极人臣,本来对臧爱亲冷嘲热讽的“亲戚”热忱起来,冒死找来由前来送礼恭维,想让臧爱亲为他们在刘裕面前讨官。臧爱亲不为所动,从不开口,仍过着简朴的糊口,这让刘裕更加恭敬。

鲁轨率得胜之师与杨孜敬合围薛县,司马国璠兄弟得知救兵溃败,于半夜时分从东城冲出,逃往武原城。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