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小说
会员书架
爱看小说 >历史军事 >扬锋汉起 > 第三百零六章四方相贺

第三百零六章四方相贺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后宅,孔苗的内室,亦红色装点得喜气洋洋。孔苗身着大红牡丹绣衣,下着霞色褶裙,红缎绣花鞋上坠着珍珠。头发梳成堕马髻,头上插着金步摇,眉心贴着花钿,珥珰挂于耳边。

慕容德道:“朕据三齐之地,藉着五州之众,教之以军旅,训之以谦逊,高低知义,人思自奋,缮甲待衅,为日久矣。欲先定中原,饮马长江,此志能遂否?诸公详议之。”

玄月六日,迎亲船在孟津口停靠,锣鼓的喧闹声传到艨舯舰内。

颜氏潸然泪落,道:“苗儿,只求你这辈子能平安然安,与夫婿和美到老,至于繁华繁华要来何用。你嫁得那么远,娘想见你一面都难,今后想你了可如何办?”

慕容德道:“难怪杨安玄发檄讨桓,杀父之仇不共戴天。”

半晌以后,第二首催妆诗到,“不知今夕是何夕,催促阳台近镜台;谁道芙蓉水中种,青铜镜里一枝开”。

刘轨、司马休之、刘敬宣、高雅之等人北逃至南燕,慕容德大为欣喜,晋国人才投奔本身而没有前去秦、魏等国,申明本身仁德为晋人所知,王图霸业可期。

姚兴思忖半晌后道:“便以归还何澹之之名前去建康,尹卿可愿一往?尹卿与杨安玄是旧识,无妨顺道前去襄阳。”

八月二十八日,曲阜孔府,鼓乐喧天,透着喜庆。

…………

收到杨安玄地号令,陈渔筹办了四艘艨舯舰,张灯结彩将船只打扮得喜气洋洋,本身领队带着二百名兵丁护送杨尚保一行前去曲阜迎亲。

八月十二日杨尚保带着儿子杨育前去曲阜替杨安玄迎亲,袁氏还让张兰带了四名女仆沿途服伺孔苗。

陈渔非常珍惜独掌一面地机遇,从海军把逐水蛟的兄弟带去孟津关,到任以后招募军兵,抓紧练习,一心想与襄阳、海军争个高低。

颜氏拿出细绳替女儿绞面,大嫂冉氏和三女儿孔琪在帮着孔苗打扮,敷香粉、抹胭脂,经心润色后的面庞艳光照人。

姚兴踌躇不决,看向尚书左仆射尹纬,道:“尹卿,你觉得如何?”

杨安远就任河南太守时,杨安玄让陈渔随他前去,洛阳在黄河边,黄河相同秦、魏、燕诸国,在洛阳建一只海军至为首要。本来的洛阳、海军驻防在孟津口,有千人,大小战船三十余只。

冉氏着忙起来,道:“快给苗儿补妆,红盖头呢?张兰,把团扇拿来。”

尹纬拱手道:“陛下,臣觉得耳听为虚,目睹为实,何不派使者前去建康观晋国真假。”

袁虔之归降秦国以后,被授为宁南将军、广州刺史(空衔),他与刘寿、高长庆等人虽得姚兴信赖,但毕竟不如身在晋国,因此有机遇总想劝说姚兴兴军南伐。

得知晋国雍州刺史杨安玄发檄反桓,中书侍郎韩范上疏建议南伐,“……桓玄欲篡,神怒人怨,可乘之机,莫过此也。以陛下之神武,经而纬之,驱乐奋之卒,接厌乱之机,譬犹声发呼应,形动影随,未足比其易也……”

司马休之轻声道:“谨慎隔墙有耳,此事需从长计议。”

南燕,广固。

颜氏强颜欢笑,道:“大喜的日子,不说这些。你父亲说杨安玄才学过人,不知本日的催妆诗筹办得如何。”

…………

慕容德问刘轨道:“刘卿,杨安玄何许人也?”

慕容德授刘轨司空之职,甚是宠任,司马休之、高雅之、刘敬宣等人皆授将军之职,命他们招募兵马,将来为攻晋前驱。

前年桓玄曾派使者来秦国,一是告诉其在朝,二是但愿归还何澹之。何澹之,北府旧将,王恭第二次起兵之际曾劝说王恭诛杀刘牢之,王恭兵败后逃奔后秦。

孔苗拜别父兄,在冉氏的掺扶下上了彩车,锣鼓欢声当中,车身一震,缓缓朝外驶去。

内里的鼓乐声复兴,杨育带着迎亲的世人大声齐道:“新娘子催出来。”

考虑到陆路门路不便、鞍马劳累,杨安玄早有安排,让驱逐的步队先北上洛阳,在洛阳乘艨舯舰顺黄河而下,至济南郡临邑下船,然后再前去泰山郡曲阜迎亲。

镇东将军、雍州刺史杨佛嵩反对道:“我军欲南下,必先取雍州。雍州杨安玄英勇善战、军器精美,兵马超越五万,新近又败冯该雄师,得数万青壮,臣恐纵使十万雄师,亦难篡夺雍州。”

听姚兴发问,袁虔之起首出班禀道:“桓玄安忍无亲,多忌好杀,位鄙人授,爵以爱加,无公允之度,不如其父远矣。其篡夺期近,杨安玄、庾仄等人前后竖起反旗,晋国海内不稳,陛下恰好此良机兴军南下,篡夺国土。”

孔苗笑道:“辛苦嫂子了,婚期尚早,不如在洛阳歇上一日,嫂子和大哥也能逛逛洛阳城。”

“臣遵旨。”

朝中大臣皆知慕容德年事已大,并无南伐之意,只是找借口推委罢了。连续三日朝议,以尚书令慕容麟、中军将军慕容法、尚书右仆射丁通为首的多数大臣皆出出言反对出兵,以为桓玄把握晋国大权,兵多将广难以抵敌,南伐之事不了了之。

杨安玄犹在编县与荆州军大战,襄阳城袁氏已经动手安排人手前去曲阜迎亲。

孔鲜满面笑容地与杨思平寒喧,请迎亲的世人入内安息,酒、茶、生果早已筹办安妥。

客岁水战皇甫敷,陈渔凿穿楼船,建功升为宁远将军,杨安玄让他前去镇守孟津关,整建洛阳、海军,并从襄阳、海军拨给他五艘改革后地艨舯舰,大小战船三十余只。

孔琪、冉氏等人送孔苗出闺门,替她清算裙裾,再度道:“谨听尔父母之言。夙夜无衍。”

彩车装潢华丽丽,车帷选用红色的绫罗,上面绣有丹凤朝阳、繁华牡丹、百子图等吉利图案,喜庆吉利;两匹大红马拉车,马额前挂着大红花,洗漱得干清干净,透着神骏不凡。

姚崇亦道:“要篡夺雍州,需发举国之兵。我军柴壁之败元气未复,若大肆南下,恐被魏人所趁。现在西境不稳,还望陛下以大局为重。”

刘轨不熟谙杨安玄,对他并不体味,仅从司马休之、刘敬宣等人嘴入耳闻过杨安玄的事情,禀道:“杨安玄乃弘家杨氏以后,其父杨佺期以勇武闻名,败亡于桓玄手中。”

从襄阳到曲阜路途悠远,路过雍州、豫州、兖州和青州,来回一趟约四十天。

刘敬宣沉声道:“道穷思变,慕容德立国未稳,青州大姓崔氏、封氏都心向故国,并且南下的鲜卑豪族中亦有很多人不满慕容德。若能联络这些人,发难杀死慕容德,共推季预兄(司马休之字)为主,则大事可成。”

杨尚保作为大媒,明天打扮得格外喜庆,一身大红锦袍,头戴乌纱帽,身后是迎亲的步队护拥着迎亲的彩车。

借助南燕报仇的但愿落了空,司马休之、刘敬宣等人聚在一处,唉声感喟,借酒浇愁。

船埠上欢声有如潮流,不断于耳。张兰出舱往船埠上了望,看到身着绛红色金绣锦袍的杨安玄,正与孔鲜寒喧,仓猝回身回舱,喜声道:“苗小娘子,我家主公亲身来迎亲了,正在船埠上与孔郎君说话,顿时就要登船了。”

颜氏强忍哀痛,将团扇递于女儿手中,道:“勉之、敬之。夙夜无违尔闺门之礼。”

孔琪笑道:“六妹好福分,妹婿是刺史,将来享尽繁华繁华。”

建威将军刘敬宣奏道:“陛下,杨安玄雄才大略,足智多谋,世人觉得是谢玄以后的名将。其两败秦师,再拒魏军,桓玄讨伐两度兵败,现在坐拥雍州之地,发檄讨桓,足见其志不小。陛下何不派出使者,邀其共同出兵。”

“传闻烛下调红粉,明镜台前别作春。不须面上浑妆却,留着双眉待画人”。催妆诗报到内室,几名女子都出身书香家世,自能品出诗中意味,无不交口奖饰。

高雅之道:“万寿(刘敬宣字)言之有理,求人不如求己。”

孔苗起家拜倒,红着眼圈哽声道:“女儿服从。”

…………

雍州讨桓檄文被商贾带至长安,东堂议事,姚兴问道:“桓玄欲篡,雍州杨安玄发檄讨伐,朕当若那边断?”

婚期定在玄月二十六日,杨安玄没法亲往曲阜,这类环境可由媒人和小叔替为迎亲。

送至院门外,孔懿与孔鲜等人站在门前,孔懿一样祝道:“敬之戒之。夙夜无违舅姑之命。”

冉氏道:“你大哥帮着妹婿推行儒学,今后必定要来洛阳,到时奴再随他前来吧,眼下妹子你出嫁的事最大,如有个闪失你大哥还不得抱怨奴。”

刘敬宣道:“愚前几日听城中商贾提及,杨安玄玄月大婚,无妨派人前去送礼,将来讲不定能成为臂助。”

彩车以内,孔苗回顾张望熟谙的家宅,眼泪扑簌簌地落下,花了妆容。

孔苗被引得落泪,冉氏笑着劝道:“娘,奴与鲜郎会前去送嫁,与苗儿作伴。过些日子阿翁也要前去襄阳持续修撰儒藏,您如果想苗儿了无妨一同前去襄阳。”

孔鲜穿戴崭新地青袍,身披红绸,领着兄弟和师兄弟们站在府门外驱逐前来迎亲地杨尚保等人。

司马休之叹道:“慕容德垂老迈矣,不复进取之心,早知如此,还不如投奔秦国。”

冉氏帮孔苗盖好红绸盖,笑道:“这几日你闷在舱中,总算能出外透口气了。彻夜宿在洛阳城,能睡个结壮觉了。”

高雅之愤然道:“便是前去雍州亦好,没想到杨安玄竟然再败冯该,桓玄拿他亦无计可施。张诞投了雍州,传闻遭到重用,坐镇丹水城与秦对峙。”

孔苗连连点头道:“娘必然要随爹爹一起前来,听大哥说从洛阳乘船来曲阜,不消二旬日,今后女儿也会经常回家看你。”

孔苗的脸上飞起红霞,心中尽是幸运与甜美。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