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小说
会员书架
爱看小说 >游戏竞技 >一世富贵 > 第165章 版权费

第165章 版权费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徐平看着面前的欧阳修,二十多岁,面色白晰,嘴边微微长着些髭须,既显得年青充满生机,又带着一点成熟。

“当然,我像谈笑吗?五千本又不是大数字,三司新条例我们都印了两千本呢。”

徐平在文章技法上指导不了欧阳修,但文章的内容他却底子不看在眼里。这文章写钱法的部分,在徐平眼里已经到了浑身是马脚从而无马脚的境地,有甚么好评点的。

“第一点,一小我的精力老是有限,你再是学问博识,也不免有疏漏的处所。现在你已经到馆阁任职,馆阁职员都是一时之选,无妨再让他们帮着校订一遍。再一点,书印出来是要卖的,如何着也有一些利钱。到时发卖的时候,从书价里抽一成出来,一部分给你和帮着校订的人,另一部分给昌黎先生先人,你感觉如何?”

这个年代,不管诗文,后起的文人都以韩愈为宗,老一代的杨亿钱惟演等人已经势微。市道上韩愈的文集有,但校订粗糙,谬误极多,多是书商为了赚快钱刻印,看着就让人难受。欧阳修但是文学大师,他用心校订过的,但是可贵的良本。

平常书商请人校订册本,是遵循时候或者字数或者页数给人为的,给过人为以后这书就跟校订职员没有干系了,更不要平话作者的子孙了。不过出精校的韩愈文集是文坛盛事,三司刻书局又是朝廷统统的,欧阳修底子没有想到钱的事情上去。

徐平笑道:“若论写文章,你写的比我强,我如何指导你?若论钱法,我从在邕州任通判厥后任蔗糖务提举时就管着赋税,回到都城更是主持盐铁司,比你想得又透辟了。恕我直言,你这文章只是列举了历代钱法,对当世的钱法根基没有触及,我那里晓得从何讲起?白乐天言,文章应时而著,你这小文在这方面还是差了些火候。”

喝了口茶,欧阳修安静下来,问徐平:“郡侯因何一言不发?这篇小文或许有不敷之处,郡侯尽管明言,指教一二又有何妨?”

分宾主坐下,欧阳修取出几张纸来,递给徐平,口中道:“先前在洛阳,见到郡侯主持三司刻印的《钱法类书》,论说极其精详。修固然学问陋劣,但见贤思齐,也写了一篇关于钱法的小文,请郡侯赐正。”

“如此甚好,如此甚好!鄙人就是感觉,钱的数额大了些。”

欧阳修一下怔在那边,不晓得徐平提这一点出来是甚么意义。

恰是因为如此,欧阳修这批人,借的就是批浮泛无物的“西昆体”而崭露头角。成果到了徐平面前,本身的文章被徐平隐晦地说轻浮无实际内容,他还是不美意义。固然内心对徐平文章的说话浅近、文无余韵也不如何看得起,但还是得承认徐平文章确切有内容。

“郡侯请讲,鄙人洗耳恭听。”

“那也很多了。”

陡峭了一下表情,岔开说了几句闲话,欧阳修又道:“我年幼之时,曾经偶尔获得昌黎先生文集残卷,爱不释手,所得很多。不过当时年青无识,只知是韩文公的文章好,却说不清其妙处。厥后到西京在钱使相幕府,四周都是文学之士,见地日增,再拿出昌黎文集来,才了解其精美之处。这几年闲暇时候,遍览各家所藏韩文公文章,精加订正,集成昌黎先生文集。听闻三司刻书局印制精美,出版又快,不知能不能结集出版?”

“坐下渐渐说。”徐平让欧阳修坐下,“印书天然是功德,但有两点我要提早跟你说清楚,免得今后心生遗憾。”

说过这些,两人一说了一些详细事件,欧阳修又问:“郡侯感觉,我到手的那一成钱如何跟别人分才合适?我毕竟是第一次做这类事,内心也没有个底。”

这个期间印书贵除了订正外,不过是版贵和纸贵。版是用活版,已经不贵了,纸三司过不了多少日子会本身造,本钱也会降下来,有甚么了不起的。

此时北方儒家垂垂开端呈现答复气象,为文讲究尚古简短,代表人物就是尹洙。欧阳修这些南边进士受此影响,垂垂开端文风南北融会,直到厥后欧阳修举起古文活动的大旗。这类大潮之下,前人的评价也遭到了影响。诗文学韩愈,是一时民风。韩诗以外,欧阳修兼学李白,石延年专攻杜诗,梅尧臣受了一些《楚辞》、《离骚》的影响。总而言之,用后代的话来讲,除了一些特别例外,实际主义诗歌遭到了空前的正视。在这类思潮之下,杜甫的职位空前进步,包含白居易等墨客,职位都与唐朝的评价差异。

欧阳修起家施礼:“多谢郡侯成全此事!”

欧阳修听了徐平的话,面有愧色。本身的好处弊端本身明白,他对朝廷的详细事件确切所知未几,写这文章的时候就避开了这一点,只是引经据典。在一样不懂的人眼里,还不失为一篇中规中矩的好文章,在徐平这类赋税里手眼里,一文不值也就不奇特。

欧阳修本来携文来找徐平,固然也没想多受赏识,但不得正视还是有些失落。没想到说到最后却因为校订韩愈文集有了一笔巨款支出,表情又好了起来。(未完待续。)

欧阳修心道,你郡侯家里大家都晓得有钱,不把几百贯放在眼里。对本身来讲,一下子手里有几百贯就能够购置财产了,今后吃喝不愁,如何能够一样?

欧阳修在洛阳的几年,根基就是玩耍喝酒,与至与女妓弄些风花雪月,再就是与一帮跟他差未几的文人研讨文章写作,政事根基上没有参与。没有实际经历又如何能够写出内容深切的好文章来呢?他的文章初看着很有气势,引经据典,上自三皇五帝,下到五代十国,根基就是针对汗青记录发一些浮泛的群情,没甚么可取之处。

徐平却很当真,这干系到版权的严厉性,总不能让写文章的人靠着给人写墓志铭和神道碑过日子。今后印书业生长起来,有序的版权庇护能够让这行业键康生长。

欧阳修吓了一跳,三司不愧是管着天下赋税的,派头就是非同普通,开口就是印五千本。这年初有几套书有这个印刷量,更不要说雕版的利用次数有限,不能由着性子胡来。

想了一会,欧阳修试着问道:“郡侯,文集出来,刻书局筹办印多少本?”

想了一会,徐平道:“订正主如果你本身完成,请馆阁的人再校不过帮手罢了,每人或三贯,或五贯,看你情意好了。至于韩文公先人,却不能过薄,从你的支出里分个一成两成也是应当的。”

见徐平的态度不像是谈笑,欧阳修小声问道:“郡侯是当真的?”

欧阳修汗都快下来了,他做个西京留守推官,一年才赚多少钱?就是钱惟演经常布施他们这些年青人,也不敢想一下子获得数百贯的钱这回事。

再一想钱数,这类大部头如何也得一贯钱一套,一成本身每本书就抽一百文,五千本就是五百贯。这但是一大笔钱,就是几方分润也是不小的数额。这还仅仅是第一批的印数,前面接着印下去岂不是本身能吃一辈子?

第一次干系到前面立端方,欧阳修又必定了是这个期间的文学大师,其势已成,任何人都袒护不了他的锋芒,影响必定更大,当然要谨慎。

徐平看着欧阳修的模样不由笑道:“你不要想得太多,给钱有很多体例的,到时候还要让提举编修所的石全彬与你详谈。比如你如果要一次拿齐,数额必定会少一点,或者就按第一次印的五千本给了。如果是卖了书再分润,那就要分红一次一次地拿了。”

徐平接过来,随便看了几眼,便放在一边。

点了点头,徐平道:“坐下说话。”

“初期如何也得五千本吧,昌黎文集,凡是有闲钱的读书人谁不买一本放在案头?”

不能说文章不好,在洛阳数年,欧阳修深受尹的洙影响,文章已经开端向尚古方向窜改,与之前的四六骈文内容浮泛大有分歧。但文章再好,内里的内容可取的处所未几,与徐平三司的职能和《钱法类书》的定位有很大差异。

见徐平并不热情,欧阳修内心有些绝望。此时他的文名已经满天下,当世的饱学巨儒大多都对他奖饰有加,一见就称之为奇才。风俗了被人捧着,俄然赶上徐平如许不冷不淡的态度,一时让他很不适应。

三司刻书局是刻合用文章的,对文采之类并不如何正视,乃至决计要求浅近,能够让人一看就懂,欧阳修离这一点还是相差甚远。

“功德啊!当然能够!”徐平当即满口承诺。

这话题实在谈不下去,两人毕竟走在分歧的门路上,很难引发共鸣。

三司刻书局的职员设备都已经到位,不过印的都是《三司新编条例》和《钱法类书》之类,合用性强,不得文人士大夫们的正视,没有打出口碑来。如果能够印一部设想精美的《韩愈文集》出来,名誉一下子就能起来。

才出去几十贯钱?帮着校订的人不消给过量,欧阳修也是如许想的。但韩愈的先人只给几十贯是不是少了点?不过韩愈的文章市道上到处都是,也没人给过他家钱,这相提及来一次给几十贯仿佛也很多了。并且再有先人评注韩愈文章,也得照此给钱,如许一次一次加起来韩家就能糊口无忧。韩柳文章代代传,还怕没人看了吗?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