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 有韩国省
我的面前坐着的是我二叔,他正在享用着香火,很满足的模样。
“都这个点了?差点把大事忘了!”
吃过饭、听过老郭的相声后,爷爷奶奶都去歇息了,老年人睡得早,而年青人啊,最爱熬夜了,我也是此中一个。我和爷爷奶奶并不在一个屋里,他们在东屋,我在西屋。
胡七叔公然是面慈心善,冷哼一声就消逝在原地,估计早已是到了我家,留下我一个孤傲在山上,一脸懵逼。
二叔轻叹一声,过了好久才说道:“此人活着啥都没有,死了倒是啥都有了。”
这仙家用饭的本领确切能够啊!我在心中感慨的同时,却发明爷爷奶奶仿佛没有看到那些飞起来的肉,而在那肉碗当中,却一块也很多。实在这个并不希奇,仙家吃的是肉的精华,你若不信,你能够去尝尝那些贡品,必定是没有味道了。
我是被鸟叫吵醒的,奶奶家的园子里有一个大槐树,常常有鸟儿停在上面,叽叽喳喳乱叫个不断。它们就像是我的闹钟,每天都在六点钟的时候叫我起床。
看着胡七叔一脸焦急的模样,我忍不住问道:“仙家,啥事啊?啥事这么焦急?”
“您也喜好郭教员的相声?”
二叔在一边看着也焦急,毕竟鬼也是要用饭的,只不过神佛鬼吃的都是香火和食品精华。还好胡七叔不是那么吝啬的仙家,给二叔分了一半的肉。
我走了畴昔,说道:“二叔、二婶,本日是你们结发之日,一会儿我在火盆里给你们送畴昔喜服,其他的就交给我吧。”
“啥事啊?你这孩子事还挺多。”
我回到家的时候,正赶上爷爷奶奶方才做好了饭菜,坐在炕上等着我。此时的天已经黑了,我已经是饥肠辘辘,直接脱鞋上炕就去用饭了,连手都懒得去洗。
我让他们坐在中间的一个大青石上。而我忙着筹办摆放红烛和货人。
爷爷给我夹了一块鸡肉,问道:“大孙子,你干啥去了,咋才返来?”
“二叔,爷爷和我给您筹办了一座大别墅另有一辆车,可帅了。”当然,这些都是纸扎的。
“大侄儿啊,你在那干啥呢?”ta李婶叫着我,看起来她有些惊骇,毕竟她只是个浅显的妇女,这类诡异的事,她还是第一次经历。和她相反的是他的女儿,李秀秀却显得天然了很多,眨着大眼睛只看着我们,明显她已经开了阴眼,她看得见我二叔和她小姨。
这时,电视机里响起了郭教员的相声,胡七叔也从神龛当中跳了出来,坐在炕边看着电视。我才发明二叔一脸无法地跟着胡七叔也坐在炕上。我故意去问,可不敢当着爷爷奶奶的面,固然他们晓得我已经出马了,可还是怕吓到他们。
“甚么段子?”
二叔站在一棵树旁,在他的身边,是一个非常斑斓的女人,应当是女鬼,我没想到二叔还能有这艳福。
奶奶心肠特别好,专挑又大又香的夹,很快就夹了一小碗。我把盛肉的碗放在神龛上后,就又归去用饭了。胡七叔早就看到了,他一勾手指,那碗里的肉一块一块地飞到他的嘴里。
早晨八点半,另有一刻钟就到了配阴婚的吉时了。这些典礼的安排,天然是落在了我的头上。女方家里来了两小我,是李婶和他的女儿李秀秀,至于李秀秀他爸为甚么不来,这很简朴,出外打工去了。而我们这边,是爷爷和奶奶。
我会心一笑道:“可不嘛,亲如一家,都是一家人,天朝有个韩国省!”
胡七叔俄然奥秘地一笑,说道:“这个嘛,当然是老郭的相声。本仙家就喜好老郭的相声,风趣。”
“二叔,明天就是你大喜的日子了,到现在我也没瞥见二婶啥样。”
我不想把方才那些说给他们听,毕竟应当是报喜不报忧,不能让他们替我担忧。
胡七叔奥秘一笑:“这不是外道了嘛,韩国不就是我们天朝的一个省?”
“奶奶,我去给保家仙送几块肉。”
“这但是我们天朝的!”
吃过饭后,我先去四周的一家花圈寿衣店买了两件红色纸衣,又买了纸扎的别墅和跑车,另有无数的金元宝。我背着一大包的东西回家,就像是个圣诞白叟,还好这些都是纸糊的,一点都不沉。
爷爷奶奶显得也很欢畅,这一天里都是笑容满面。固然二叔已经归天多年,身后结婚也算是一件令人欢畅的事。
“没啥,出去漫步漫步,爬登山。在家实在没意义,都快傻了。”
二叔一听我这么说,顿时面前一亮,说道:“你二婶嘛,当然是个很有魅力的女人,别急别急,明天你就看到了,着啥急。”
我也苦笑了一声,没有说甚么。
我把两件大红纸衣放到火盆里,一把火烧成了灰烬。二叔看到火燃烧后,便把手伸到火盆里,从中拿出两件大红喜服,并和二婶各自穿在身上。
这一夜,月凉如水,月光透过窗户照进我的梦里。
我仓猝叫住胡七叔:“等等。”
“你说那些高丽棒子,啊,现在叫韩国了吧,那些韩国棒子总觉得我们的东西都是他们的,甚么春节、端5、屈原了,我以为这鬼节和这些鬼也应当是他们的。他妹的,我俄然感觉他们说得挺对的。”
二叔对劲地直点头,直说“不错”。
“李婶,别怕,没事的,这都是你的亲人,没甚么可骇的。如果您还是不适应,我就不给您开阴眼了。”
胡七叔看了看夕照,转过身去,说:“反面你扯犊子了,我该走了,听老郭的相声去。”
我一听这话,如何仙家都喜好了段子?
李婶一听还要开阴眼,仓猝摆手:“不……不消。”
我不美意义地说道:“阿谁……仙家,能不能捎我一程,我走归去怪累的……”
胡七叔深深地看了我一眼,说道:“还不是你爷爷总听,我就听风俗了。这让我想起一个段子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