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9章 金兰湾
“无妨事,朕并非是急于筹算灭亡天竺,而仅仅是逼迫他们互市罢了,以是用不了数十万兵马,只需派出几万兵马就够用了;何况这天竺人的脾气怕是卢将军所想的大不一样,这个国度啊,一贯不如何喜好抵挡。”纵观天竺的汗青,就是一个不竭被外族征服的过程,雅利安人征服了印度肯定了种姓轨制,亚历山大打到了旁遮普,要不是马其顿军队思乡好战,这里或许还会成为亚历山大的国土,匈奴人在印度北方横行无忌,突厥人连续入侵印度,并在其地建立了德里苏丹国,帖木儿的后嗣巴布尔击灭德里苏丹国,建立了莫卧儿王朝,今后他们又会成为大英帝国皇冠上的明珠
“卢将军和五军都督府的诸位都好好考虑一番该如何攻打天竺吧。”此次俞咨皋和郑芝龙也进入了五军都督府中任职,李悠此举乃是为了扩大海军在大明高层的影响,能够预感的是将来很长一段时候里,海军的职位都会不竭上升。
既然他们能够接管雅利安人、契丹人、匈奴人、突厥人和英国人的统治,那么也必然能够被大明所征服,“恰好英吉利的使者来了,等此事结束以后就将他召入宫中,详细探听一番印度现在的环境吧,到时候卢将军想必会大吃一惊的;猜想这一战怕是要比攻打建奴战役定倭国要轻松很多,说不定连击败林丹汗的狠恶程度都赶不上。”
“不过在此之前诸位还得先办好别的一件事情,让南边海军派出使者,向交趾索要金兰湾和海防港等几处港口,作为我大明外洋驻军以及上传停靠的海港。”这两处港口的位置也非常首要,比起马尼拉和马六甲来也不遑多让,以是必须节制在大明的手中,如此方才气够包管大明到天竺的海路畅达。
并且大明和各藩属国的练习越来越密切,外洋殖民地的范围也是越来越大,现在光依托礼部已经很难办理这些事件,以是李悠揣摩着正要开设一个新的衙门专门办理这些对外事件,理藩院的名字听起来仿佛不错,此后礼部就专门卖力海内事件好了,这些涉外的事物就交给理藩院掌管好了。
三今后,李悠返回京中,公然如同他所说的那样,在听取了希斯罗对印度的先容以后,卢象升等人全都大吃一惊,他们倒是很难设想另有如许的国度存在,最后只能感慨能够出世佛教的民族公然不普通啊。
“是的,海军在击败西班牙人和荷兰人以后,已经节制住了大明到天竺的航道,相较于交趾、暹罗等国,天竺边境更广,人丁更多,物产更加丰富,也只要天竺方才气够吃下我大明产出的很多货色,从而赡养那些做工的大明百姓。”宋应星主持研发的各种新型东西逐步在大明推行开来,一座座新的工坊也建立起来,这些工坊吸纳了很多落空地盘的百姓,让大明境内的严峻局势得以舒缓,但是这些工坊所出产的货色毕竟需求市场,除了大明海内的市场以外,这些贩子也将货色运送到倭国、朝鲜、交趾、暹罗等国发卖,当然也少不了和西欧诸国的买卖,现在乍看起来这些商品多数是供不该求,但是李悠却晓得,如果拿不下印度,用不了多久向这些国度的出口数额就会达到瓶颈。
“这位王玄策大人乃是我中原约莫八百年前的一名名将,他受唐太宗之命出使天竺,却碰到天竺大臣阿尔裘那篡位,将王玄策投入大牢,王玄策设法离开后孤身来到吐蕃,向吐蕃和尼泊尔借了数千兵马,随即返回天竺,以数千兵马攻破阿尔裘那数万雄师,并将其拿回大唐献于唐太宗面前,我中原汗青悠长。名将辈出,但像王玄策大人如许‘一人灭一国’的却也未几见。”好不轻易碰到能够向本国人鼓吹我中原光辉的机遇,礼部官员当然不肯错过,他立即神采飞扬的将王玄策的事迹报告了一遍。
“这位王玄策将军真是不成思议啊,这天竺但是现在的印度?”希斯罗赶紧问道,在获得必定的答复后他已然明白了李悠将这艘战舰定名为王玄策号的启事,卡那边这位天子陛下已经将印度视为本身的囊中之物了,他即使心有不甘也没有太多的体例,在西班牙和荷兰人被击败以后,东亚和南亚一带已经没有能够反对大明南边海军的力量了,欧洲诸国又打得炽热,短时候内底子抽不着力量到亚洲来,而印度本土的力量底子不成能抵挡大明的军队,那么就极力共同大明的印度行动,好为公司谋取更多的好处吧。
“可天竺毕竟是一方大国,且西北西南门路艰巨,恐怕主力还是得走海路,如此以来需求多少船只才气将数十万雄师运到天竺?”卢象升顿时感到压力山大,遵循之前汇集到的谍报显现,天竺也是个国土广袤、人丁浩繁的国度,想要灭亡天竺如许的大国,非得派出版十万兵马不成,可如此以来却又超出了大明现在的才气范围。
“陛下,您是成心天竺?”卢象升等人也明白了李悠以此定名的启事,赶紧诘问道,而俞咨皋则有些舍不得这艘战舰分开津门,但是他也晓得现在北方海军的仇敌已经被全数断根,不管是倭国还是朝鲜,都对大明非常恭敬,看来短时候内北方海军是没有机遇兵戈了,像如许能力庞大的战舰留在北方也是华侈。
“敢问这位大人,陛下方才所说的王玄策是甚么样的人物?”卢象升、王洽乃是饱读诗书之人当然久闻过王玄策的大名,而俞咨皋等武将固然不必然读过多少书,可军校中也开有战史一课,他们在这里也曾传闻过王玄策的事迹,在场的唯有希斯罗弄不清楚,他能够学会大明官话就已经很短长了,至于史乘还来不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