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新生医院的秘密
叶澜依没有碰阿谁盒子,而是退回屋内,拨通了谈警官的电话:“我需求警方庇护,有人晓得我家的地点,并且...”她的声音哽了一下,“他们晓得我的畴昔。”
快递员查对了一下票据:“寄件人姓支,说是首要质料。”
叶澜依猛地坐直:“烧毁?”
Y-44——与她名字“叶澜依”的拼音首字母和出世年份符合。
“嗯,我记得是场大火,死了很多人。当时我还只是个巡警,传闻调查成果说是电线短路。”谈警官说,“你思疑这两起案子跟那家病院有关?”
叶澜依的胃部一阵绞痛。她快速翻阅,发明越今后,“按和谈措置”的案例越多,而所谓“和谈”的内容从未详细申明。
条记本的扉页上,“重生妇产病院”几个字已经退色,但上面那行小字仍然清楚可见:“特别病例记录——仅供内部参考”。
叶澜依的视野恍惚了。她跌坐在椅子上,感到一阵天旋地转。二十年来追随的出身之谜,竟然以这类体例闪现给她,并且与两起可骇的妊妇凶杀案胶葛在一起。
而后条记本再无记录。
翻到条记本最后几页,记录变得草率起来:
支鹤轩——支临霁的父亲。
“444号殡仪馆的地下室有重抱病院的标本和记录。”叶澜依简短地说,“我需求当年火警的详细陈述,另有幸存者名单。”
条记本中间夹着一张泛黄的照片,叶澜依谨慎翼翼地取出来。照片上是一群穿戴白大褂的人站在病院门前,最前排中心坐着一名面庞严厉的中年男人,胸前别着“院长”的名牌。叶澜依的目光被站在院长右边的一个女人吸引——她穿戴护士服,却没有看镜头,而是侧头望向院长,眼神中透暴露一种诡异的虔诚。
她立即拨通了市局档案室的电话。一小时后,她拿到了重生妇产病院火警案的调查陈述。
叶澜依的太阳穴突突直跳。她从未见过本身的出世照片,养父母奉告她是在路边被发明的弃婴。她一向觉得本身是1994年出世,但如果这张照片真的是她...
她刚放动手机,就听到窗别传来纤细的响动。叶澜依刹时绷紧神经,轻手重脚地走到窗边,微微拉开窗帘一角。
“两起案件有关联。”叶澜依说,“我需求重生妇产病院的统统质料,特别是2001年摆布的。”
手机再次响起,是谈警官发来的信息:“查到了风趣的东西。重抱病院火警前三个月,有七起医疗胶葛赞扬,都是关于婴儿灭亡后家眷未能见到尸体的。别的,支鹤轩在火警后一个月俄然扩建了殡仪馆地下室。”
照片后背写着:“重生妇产病院全部事情职员,2000年春节”。
这是一本重生儿记念相册,每一页都贴着婴儿照片和根基信息。但与其他病院的记念相册分歧,这些照片没有任何欢乐气味,反而像是某种冰冷的档案记录。每张照片下都标注着婴儿的出世日期、体重、身长,以及一个奇特的字母编号。
喜好444号殡仪馆请大师保藏:444号殡仪馆小说网更新速率全网最快。
“接生婆命令告急撤离。统统标本转移到444地点。院长说他会措置后续。上帝保佑我们。”
叶澜依的公寓满盈着咖啡的苦涩香气。凌晨五点,窗外还是浓稠的暗中,只要她的书桌亮着一盏孤灯。阿谁从444号殡仪馆带返来的玄色条记本摊开在桌面上,中间是她记录的线索便签。
“叶澜依密斯?您的快递。”快递员递过一个扁平的小包裹。
挂断电话后,叶澜依重新核阅条记本。一个细节俄然跳入她的视线——在最后一则记录的页边,有一个不起眼的数字:“444-7B”。
翻到1999年6月部分,一则记录引发了她的重视:
她颤抖着翻到相册最后一页,发明一张个人照。照片中,支鹤轩站在中心,中间是重抱病院的院长,而阿谁被称为“接生婆”的护士怀中抱着一个婴儿。照片后背写着:“特别项目服从,2001.5.12”。
2001年5月15日凌晨,重生妇产病院产生特大火警,形成17人灭亡,此中包含8名产妇和3名重生儿。调查陈述认定起火启事是地下室电线短路,但叶澜依重视到一个细节——最后报警的是444号殡仪馆的夜班职员,称看到病院方向有火光。
更奇特的是,灭亡名单上并没有院长和阿谁被称为“接生婆”的护士。叶澜依翻到幸存者名单,上面只要五个名字,此中一个鲜明写着:“支鹤轩——殡仪馆主管”。
“接生婆”三个字被画了圈,中间打了个问号。叶澜依皱眉,持续往下翻。接下来的几十页记录了近似案例——产妇临蓐呈现题目,婴儿灭亡或“按和谈措置”,胎盘或某些构造被特别保存。一牢记录中都呈现了“接生婆”这个代号。
“叶参谋,东区公园的尸检成果出来了,和竺惜蕊案几近一模一样。”谈警官的声音透着怠倦,“胎儿平空消逝,没有任何手术陈迹。并且...”他停顿了一下,“死者口腔内一样发明了玄色粉末。”
叶澜依的心跳加快。她签收包裹,立即关上门,用拆信刀谨慎地翻开。内里是一本老相册和一张便条。便条上只要一行字:“本相需求完整的拼图——支临霁”。
透过猫眼,她看到快递员打扮的年青人站在门外。叶澜依翻开门,但保持着安然间隔。
门铃俄然响起,锋利的声音在沉寂的公寓里格外刺耳。叶澜依屏住呼吸,透过猫眼看到内里空无一人。她等了一分钟,才谨慎翼翼地翻开门。
她的手机俄然震惊起来,是谈警官。
相册封面烫金的“重生记念”四个字已经退色。叶澜依深吸一口气,翻开第一页。
楼下停着一辆玄色轿车,车窗贴着深色膜。固然看不到车内幕况,但叶澜依能感遭到有人在监督她的公寓。她敏捷拉上窗帘,关掉统统灯,从抽屉里取出一把折叠刀塞入口袋。
叶澜依皱眉:“我没有订购任何东西。”
挂断电话后,叶澜依回到窗前。那辆玄色轿车仍然停在那边,纹丝不动。她俄然认识到,从444号殡仪馆带出阿谁玄色条记本的那一刻起,她就成了这个暗中游戏的一部分。
门口放着一个红色盒子,上面用红笔写着“给Y-44”。
“案例001:产妇22岁,初产,天然临蓐过程中呈现大出血。婴儿取出后无生命体征,按和谈措置。接生婆唆使特别保存胎盘构造,标注'潜力型'。”
“案例034:产妇30岁,试管婴儿,双胞胎。临蓐过程中一个婴儿灭亡,另一个存活但发育非常。接生婆决定将存活婴儿标记为'失利品',与灭亡婴儿一同措置。家眷被奉告双胎均未存活。”
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重抱病院?那不是二十年前被烧毁的那家私立妇产病院吗?”
叶澜依答复:“我需求再次检察殡仪馆地下室,特别是7B地区。”
最后一则记录的日期是2001年5月12日:
翻到中间一页,叶澜依的手指俄然僵住了。一张泛黄的照片上,一个女婴温馨地躺在秤盘上,眼睛紧闭。标注信息显现出世日期是2001年5月12日——重抱病院火警前三天。而最让她毛骨悚然的是编号:“Y-44”。
叶澜依托在椅背上,揉了揉酸痛的双眼。窗外的天空已经泛白,新的一天开端了,而她感受本身触碰到了某个尘封已久的暗中奥妙。
而游戏法则,由“接生婆”制定。
叶澜依翻到第一页记录,日期是1999年3月15日:
她逼迫本身沉着下来,重新核阅统统线索。444号殡仪馆、重抱病院、消逝的胎儿、“接生婆”、支家父子...这统统都指向一个可骇的结论:一个持续二十年的胎儿发卖或尝试收集,而她能够是少数“幸存品”之一。
“2001年4月,接生婆说风声太紧,要求停息'特别措置'。院长分歧意,说'客户'需求太大。今早发明3号储藏室的标本少了两个,不知是谁...”
叶澜依的思路被拍门声打断。她警悟地昂首,现在是早上七点,谁会来拜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