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你小说
会员书架
爱你小说 >历史军事 >穿到古代当名士 > 25|第 25 章

25|第 25 章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宋时本身穿戴短衣,看他里外两层的长袍就替他热得慌,找了个大圆葵扇,坐在桌前谈笑:“师兄计帐辛苦了,让师弟服侍你一回。先把这盘山药糕吃了,这是吊井里冰过的,能解暑气,我再给你扇着冷风,你看那些也就不烦了。”

桓凌也悄悄叹了口气。

敢侵犯地盘,跟周王妃先父的弟子的尊翁对抗!

竟有如许大胆妄为的豪强!

桓凌一早晨都想着宋家父子,猛可地听到“武平知县”四个字,不由得惊奇出声。朱大人俄然想起之前听人说过,武平县宋县令和桓家有过订婚退亲之事,便有些悔怨当着他提起宋家,只含混说了一句“武平知县会欢迎来宾”,想把他对付畴昔。

朱知府顿时变了脸,起家按着桓凌的手,凛然问道:“竟有如许不知死活的人家,全不把朝廷法度放在眼里!幸亏贤弟奉告,不然为兄如何晓得乡里另有这等豪强。此事须叫武平县写一封详文细细叙来,府里才好作主!”

动机一起,就在贰心底盘桓不去。

赍诏官也有几分感慨:“内阁三位老先生都上本劝陛下依着旧制为周王办婚礼, 宫内不必赐下多少金银玩器。都察院两位总宪、副宪与六科十三道给事中、御史更是雪片似地上折子, 只是一时还未能劝得动……”

桓凌笑道:“他就在武平县里读书,仁兄要召他来见也自不难。只是武平县里月初遭了水患,水患后重划地界时又查出有大户倚仗权势隐田逃税,对抗官府清查。宋父执忙着措置那些势家,宋家三弟要奉侍父亲,怕得过些日子才气来府里。”

府尊的令谕传到县里时,宋时已经抱着一摞新旧鱼鳞册数据和抄的赋税数据到了府里。桓凌便即带着他和王家贪占地步、少缴赋税的帐簿面见府尊,劈面陈述清整王家隐田隐户的委曲。

嗯,他光想着那一摞鱼鳞册就眼中冒火,桓小师兄对着那么多题,穿戴厚厚的衣裳,也真是不轻易。

桓凌不由皱了皱眉, 低声问道:“不知朝廷诸位大人如何应对?”

这个好做又好吃,轻易消化,糖份又高,正合适脑力劳动者半夜加餐。

他反倒不大担忧周王与mm的婚事――

这些还仅仅是在衙门里有存档的,还不知有多少告状时就未准呈的。因王家势大,宋时怕他们晓得县里要清查他们的旧罪,会公开对被告和证人倒霉,便没下拘票叫衙役们拿人,只让书办抄好状纸上留的地点,以备今后拘拿。

常日里如果圣上要从国库拿银子, 户部还能硬气到底, 可皇宗子结婚如许的大事总不能一向拖下去, 只怕最后还是朝臣们要先低头。

元娘现在养在宫中, 王妃的名分也已经诏告天下, 今后无罪不成轻言废立。只是拖一两年景亲的话倒也不要紧,南边有些敷裕人家舍不得女儿早嫁,二十结婚也是有的, 他mm年纪还不算大。并且这桩婚事不成, 他祖父的精力必然都要放在朝堂上,分不脱手来压抑宋家,他们在汀州这边的日子也才气安稳。

忒暴虐了,他一家人竟能犯下这么多条罪!如许的人家一日不除,他们就一日不能回家安息!

回到通判内院后,桓凌便在书房里埋头计帐。宋时不美意义干看着,也不想跟着计帐,就躲到厨房盯着有蒸了一锅山药,碾碎成泥,又让人寻来水牛奶搅潮湿了,用糕模扣出形状,上头薄薄浇一层糖桂花卤。

如何着,难不成他们两家退婚后另有友情?

因为内库不敷用, 就不准周王结婚?堂堂天子,竟压着皇子的婚事为质, 向户部要钱吃苦……这岂是圣明天子的行事!

这么想想,贰内心的急火才平复了些, 谢过赍诏官跟他详说朝廷之事,又和朱知府、邢同知及府中各首级官、佐贰官一道备办宴席,接待天使一行。

真该把他叫来府里安慰一番……

王家不但是欺占地步、抗税不缴、坦白徭役,数代以来剥削地盘银钱的过程中也埋没了累累罪过。先是有被他家占了地盘的百姓见宋时跟王家反面,偷偷向他告状;厥后他记了几件案子,感觉之前该当另有状告王家的案子,就叫师爷翻查了一下畴前的卷宗。

早晨他去送点心时,看桓凌还整整齐齐地穿戴一身直裰,手边的茶盏竟是冒着热气的,便悄悄鼓动他:“把外套脱了吧,这里又没人看着,少穿几件,松快松快。”

前任、前前任、前前前任……处所知县凡是九年考满才气换处所上任,往前数几任、数十年的卷宗时,断断续续都有王家为坏处所的诉状。书吏们被宋县令关在县衙保密事情,日夜翻着那些鲜血淋漓的状书,都忍不住痛骂王家。

若他不是将来王妃的亲哥哥, 这时候就该上本劝天子让周王依制结婚,不要以此敛财。可他这个身份偏又难堪――若真上本劝谏, 别人不是要说他们桓家是急着攀婚皇室为自家投机, 就是要说他家讪君卖直。

府传授也是连声附和:“他另有个院试考了第三名的儿子,我当时见过几面,真是个姣美斯文的少年!如果宋令就在府城仕进,这个秀才也稳稳落到我们手里了!”

这趟他到府里是找桓凌帮手清帐的,没带那些状纸、檀卷,不过有桓小师兄力保,朱知府还是极利落地奉告他:“侵犯田亩的事你们县里罢休去查,命案之事若他拒不认罪,便叫你令尊递详文上来,有本府与分府桓大人做主。”

刑名师爷借给桓凌了,赋税师爷就担起他留下的空缺,带着书办们一头扎进刑房,翻起了厚厚的旧卷宗。

父执?与有荣焉?

还不知圣上要多少银子才肯松口,只怕本年朝廷赋税吃紧,宋父执向朝廷请免税粮之事会有些难办了。

朱知府等人还沉浸在天使传诏、同僚顿时要当国舅的豪情当中,完了公过后就凑在一起群情皇家婚事,群情桓凌今后该如何升迁……说着说着不知如何群情起了明天接待来宾的宴席合分歧天使的口味。

福建菜一贯驰名,可着名的倒是福州一带的清鲜口味。他们汀州府在闽西,山多水少、不临海,毕竟是少了些现出水的新奇海味,菜肴又近于中原稠密甘肥之味,恐怕不如别处州府接待的好。

他在武平住了这些天,看得出宋时是真的胸怀朗阔,不介怀他家背弃婚盟的事,才敢叫他留在县里把控局面。若他也跟宋大人普通心存憾恨,这封信就不是要他欢迎使者,而是直接叫人把他接到府里,不叫他亲目睹着那封圣旨了。

朱知府不说,他就本身笑着接了下去:“宋父执到任武平县任知县不过几个月,便已经能叫贤兄留意提及,小弟也与有荣焉。若贤兄成心,我便写封信向父执讨个主张,今后再有使者、客人行经府城,贤兄们也可试用新法接待,或者能令宾主尽欢?”

宋时赶紧应下,躬身谢道:“太尊疾恶如仇、爱民如子,武平县高低戴德不尽。”

可惜桓凌从天使未到府城时就满心想着宋师弟一家,恨不很多从别人丁入耳着些宋家父子的动静,那里肯叫他对付畴昔。

实在他最早想做个红楼梦里的枣泥山药糕,可惜府里没处寻那样好的沧州金丝小枣,只好拿应季的桂花酱代替枣泥。不过桂花山药糕也一样好吃,吃之前拿食盒吊在井里镇一镇,冰冰冷凉,正合适计帐算烦了去心火。

桓凌讲究礼节,不肯只穿戴中衣见人。宋时本身却倒是利落地脱了外袍,就穿戴一身红色薄绸中衣,坐到桌边蹭他的茶水配点心吃。那身内衣是纪姨娘按着他要求改的,领子挖成低低的圆领,上身刚长过腰,不系带,裤腰倒缝了一条细带调松紧,裤筒宽宽松松的,和当代的休闲服一样轻易活动。

这么好的门生竟去了县学,岂不成惜?

桓凌听他们夸宋家,比听人夸本身还对劲,神采更加温和,笑着接口:“不错,宋三弟从小资质出众,在客籍已被人目作神童。不是我偏疼自家人,他十来岁在先父座下读书时,作的文章、诗词就都已有堪夸之处,现在能在福建考中生员也不料外。”

王家固然势大,但大老爷官威更森严,他们不敢恨宋县令逼他们加班,只能把痛恨都投注在犯下重重罪过的王家身上。

至于桓小师兄,那不是外人,不消像对府尊大人那样考虑转头送甚么礼,本身家里弄些吃的就算谢了。

礼部使者只在府城住一夜,转天便要赶往清流县宣诏。桓凌便趁夜把这份圣旨默下来,叫人快马送往武平,奉告宋时礼部使者已出了府城,让他预算着日子筹办接旨。

不过如许的衣裳在读书人看来不得体,他们家只本身暗里穿穿,给桓凌做的满是端庄衣裳。

朱知府惶恐得不知说甚么好,中间陪坐的经历倒没想太多,一力奉迎他说:“武平的宋大令确切贤达。当初他在广西做知县时便逐伎女、肃风纪,平汉瑶纷争,有几个县官儿做获得如许的?本年转任武平,福建提学到他县里巡查后也经常提起他,夸他治学有方。”

宋时摇了摇扇子,沁心的清风便从桓凌脸上拂过。再咬一口凉冰冰、清甜细致的山药糕,便连同这天缭绕在心底的躁意都镇了下去。他又写了几笔,忍不住夺过扇子本身摇了起来,风从他头脸拂过,又吹到宋时脸上,吹得满室清冷安好。

那里没人看着……面前不就有一个么?

朱大人感慨道:“早晓得写信问问武平知县有甚么好主张了。”

朱知府听他越说越像跟宋家有真情的,迟了一步也跟着夸起了宋时:“当日宋门生在府里招考时,我也曾听过他的文章,甚有见地,本来是令先考教出来的门生,难怪能写出如许的好文章。可惜当时府里公事繁忙,兄长未得见他一面,至今想来另有遗憾。”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