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小说
会员书架
爱看小说 >历史军事 >穿到古代当名士 > 273|第 273 章

273|第 273 章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难怪叫迷彩,公然令人目迷五彩,目炫心乱。

通政使姚大人悄悄松松地批了他的致仕文书,只劝了他一句:“我晓得宋贤弟盼着归家荣养,不过我们通政司事件繁忙, 你再等几天, 吏部批文下来再归去。”

桓小师兄信不信倒是无所谓了,自家人不讲虚的那套,这生果都挺新奇的,他在外辛苦,能吃点儿好的才最首要。

待到一应东西都安排好、装到大车上,他本身看看也有些感慨:

别人往边关寄都是寄些甚么生地、当归、红豆之类的寄相思、盼早归;他好歹也是个三元落第,如何就光寄点打蜡的生果呢?

次后几页写有这场战事的实录,以便叙功,最后两页纸上便贴着两片用鱼胶紧紧粘固的布片。那布片倒是一黄一绿,其上深深浅浅点染着附近的色彩,看得内阁三位上了年纪的老学士都有些目炫。

待布料裁成、东西备好,三位阁老便请旨与王本兵、统管三千营、五虎帐、神机营的魏国公、渝国公等将帅一道在城外试用。

过未几久,便有内侍从宫中出来,特特地将那道拆子发还内阁,说道:“圣上有旨,命兵部立即制出这等布料,叫三大营往城外处试演。”

一块最平常的白布坯竟要用上数道工序,染出来比丝绸还贵了。

他在这里进一步精炼石油沥青时还弄出了些白腊来,用府谷产的观音土吸附以后,看着白生生的品相不错。现在正要给使团送迷彩布料,这些蜡是不捎白不捎,便先做些蜡烛给他们带到草原上备用,又浸了些蜡纸、蜡布,便利桓凌他们路上包东西。

但是桓凌奏的还真不是甚么军国大事,他的招安做得也挺别扭。有凉城这个内附树模城在,很多鞑靼王公考查以后,都表示情愿归附。只要归附以后也给他们建个“小区”,供些米面、奶酪、羊肉就行,也不求郑朝必然要划给他们千里草场,补给多少金帛铁器。

姚大人看着桓凌的名子,也觉着内里写的定是要紧的东西,便道:“边关的事哪有小事,是该立即送往内阁。”

就连最不爱听风骚故事的户尚李阁老都禁不住感慨:“这布料好生难制。错非用情至深,哪会费这么多工夫做出这‘迷彩’的布料。”

他们靠这体例顺顺铛铛地招安了某部,然后觉着西征雄师或许也有效到这迷彩服的时候。

不过想到他有了出息的儿孙, 那点可惜都化成了恋慕――

如许怪的花色是如何染出来的?这花色的布料在草原上真能藏得住人?若这类迷彩布真能与草色融而为一,便可叫人在炮管外裹一层布料,人也换上这迷彩色的衣裳,悄无声气地逼近达虏老营……

他们已有了布料模样,叫人照着染制都费了很多工夫,宋时竟是如何日思夜想,魂梦相牵,才气相出这类暗合草原上色彩的花布款式的!

分捡奏章时,竟见着了自家儿媳……啊不,见着了桓招安使的奏章。他在边外招安虏酋,进的奏章必然比别人的存候折子、告状的状书要紧, 宋老爷赶紧把那份折子捡出来,奉给姚大人:“这是使节递来的奏章,大人看看可要提早送到内阁去,以免误事?”

现在朝廷官吏到七十才该致仕, 他这还差着很多年,身材也还好, 任内考成考得不错, 从通政使以下到同僚都有些可惜。

除了染的迷彩,榆林这里见成有炼油剩下的沥青,也不都拉走修路了,先扣下一部分给使团做沥青毡布,盖兵器、炮药用。

但也有那等血脉崇高,还记取当年太・祖将蒙古王族驱出中原之恨的部族,不肯归降朝廷,他也只能无法地脱手。

他立即叫人把这篇奏章连同之前拣好的一并送入内阁,桓凌这篇必然要搁在最上头。

宋老爷也不是那种丢下个致仕书就回家退隐的狂士。吏部普通的官职变迁都是逢双月选人,他算算离着致仕差未几也只一个来月,便一面教唆着儿子、家人给他看屋子, 筹办办女黉舍, 一面就还用心肠在通政司做好最后这几天。

桓凌的奏章递上京时,还只是依着浅显军中奏章的门路交驿站通报,京里给宋时下旨时便已当作告急军务,用急递铺八百里加急送到了陕西。彼时宋时正在榆林研讨石油技术,圣旨送到,便不加逗留地写信给府谷、神木等几个当初替他染布的州县官员。

他的小儿子是宋三元不消说, 大儿子也算得上魏王的亲信, 只怕升官就在面前。这做老子的位卑官小, 儿子也不好升迁, 倒不如早早致仕, 免得担搁少年人。

先打上几炮,便不怕他们跑了!

结果不出所料,和桓凌奏章中所说的一样。

三位阁老与李尚书应了喏,立即寻在京匠人,遍试蜡缬、绞缬、夹缬等法,不吝工本染制出了迷彩布料。

如果要人、要钱的事,一书家书到周王那边就要了,这都到了轰动天听的境地,必然是大事,不成担搁了。

他们两位竟微微点头,仿佛有些附和似的!

因而他便使精锐军士换上陕西分守道参议宋时做的迷彩服――

他感慨了一声,又感觉本身这般年纪、身份说这话易惹人笑,悄悄地看了首辅、次辅一眼。

岂止迷彩,得是迷心了。

但他晓得军中服色都有定规,礼服也不是能在外头擅自定做的,都要由兵部主理。以是他便上书寄回两种迷彩服上的布料,请圣上决计,此物可用不成用。

他纵情华侈着来之不易的白腊,俄然又想起生果打蜡能够久存,便叫人去买了几筐南面运来的李子、桃、杏、甜瓜之类应季的生果,也筹算上一层庇护蜡。但是洗濯完生果,到了该打蜡时,他又担忧白腊里有甚么化学物质没脱净,对人身材不好,终又把白腊搁归去,改用了蜂蜡。

但他们毕竟是招安使团,手中兵力东西不敷,脱手时就不能像雄师堂堂正正地挞伐,必要靠兵法战略,出其不料,攻其不备。

算了,这个生果的果也有大胜之意。《左传・宣公二年》有“杀敌为果,致果为毅”之语,他就写个帖儿夹畴昔,奉告旁人他这车生果是为祝他们杀敌致果,早日建功还朝,挣得功劳之意。

这反应实在出李阁老的不测,他不由又往王本兵那边偷觑了一眼,却见王尚书也一副理所当然之色,全无异色。

桓凌身为使者,有临机定夺之权,在朝廷答应范围内的便都承诺下来,将各部分分开安设在边外军镇处。

这类衣裳色彩特异,能与草原融为一体。精锐前军藏于草原中潜行至敌帐四周,敌寇也极难发明,他们便可寻机遇潜行刺杀敌酋,而后再举雄师安闲清算溃部……

三位阁老看他奏章中所写,信是该当管用,不过也得叫京里在班的匠人试染出几件布料,叫神机营操演一回,尝尝结果。

吕首辅亲身批了这道奏章,进上御前,又叫人寻兵部王尚书到廊下,一道商讨操演之事。

恰好当时承诺了替他们向朝廷请功,现在叫他们给朝廷使团染迷彩布料、做战役服和盖大车用的蒙布,再向周王殿下请功就更理所当然了。

宋老爷是个雷厉流行的人, 当初说要弃考仕进就去选了官;现在说要去官办黉舍,也立即就向下属请辞, 并写了去官文书投到吏部。

世人上本回话,将这一回操训的成果报入宫中,不久便得了圣上批复:即令户部召匠人染制这类布料,制作帐、衣裳送往雁门外,供应西征雄师利用。招安使团那边因正在土默特部所占草原招安虏部,离陕西近,宋时又是最早染这布料给桓凌送去的,手里必然还屯了料子,便叫他们处所上供着使团。

李三辅的目光悄悄收回来,整整神采,也如同僚们普通淡定下来,叮咛陪侍的人:“叫神机营拿这布制几身军中服色,一套粉饰火器、大车的布套来!”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