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你小说
会员书架
爱你小说 >都市娱乐 >穿越到一九八零 > 第七章:做编剧?

第七章:做编剧?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播送道77号是无线大楼,本年是无线汗青上首要的一年,原董事会主席利孝和在两个月前病逝,而接过董事会主席位置的是现年七十三岁的邵一夫,这是位在华人影视圈职位举足轻重的大人物了。邵一夫及他的家属成员早在一九二四年就开端涉足影视圈了,跟着期间的变迁,从上海转到南洋,再从南洋转到香江,所属院线遍及港台东南亚,旗下的邵氏兄弟及现在的无线在大半个世纪里几近支撑起了华人影视的大半江山,捧红了一众即便在后代来讲仍然是耳熟能详的影视巨星,香江乃至台湾的大牌明星几近过半都在无线或者邵氏呆过。另有一个为人所津津乐道的事就是邵一夫的长命。以七十三岁高龄接掌无线,很多人都开端猜想无线的下一任主席会是谁了,有说是利家或邵家的后辈,有说是其他股东。但李学初倒是晓得,如果有谁正在觊觎这个位置的话,怕是要等的肝肠寸断了,邵老六在无线掌门人的位置上呆了足足三十一年,直到2011年才离任正式退休,时年104岁,而在李学初穿超出来的那年年初才安然去世,享年107岁。

李学初对无线这个香江巨星的摇篮深感兴趣,特别是大名鼎鼎的无线艺员练习班,倒不是想去当明星,而是想看看这个像流水线一样年年出产影视明星的培训班是如何样的。不过八零年的练习班成员李学初所晓得的仿佛只要黄日华和苗侨伟两人,像刘得华、梁朝为、周星星、吴振宇这些今后红遍香江及华人间界的大牌都还要过一两年才出道。

在无线大楼前面晃了一圈,最后也没美意义出来,怕被人赶出来。毕竟脸皮薄的李学初可不像表面一样是个十几岁的小孩子,被保安呵叱着摈除开对于快到而立之年的成年人来讲还是很耻辱的一件事。

可惜,这些人都没碰上,不过就算碰上了本身也不美意义上前搭讪套近乎求署名甚么的,并且估计这个时候人家正忙着呢,哪像本身闲的蛋疼满天下漫步。

“或许我今后搬这里来住也不错”李学初想到。

在家里宅了三天,李学初神清气爽的出了家门。这三天除了用饭睡觉偶尔看看报纸以外,李学初独一做的一件事就是改稿和写本身刚开的新篇酒后大豪杰。有了第一次的经历又有现成的故事,新篇写得很快。过四天徐飞来的时候看到本身交出来的除了小鬼当家以外另有个新故事,恐怕会很惊奇吧?呵呵呵

这一片的环境不错,在香江播送道属于高贵室第区,便是中产和中高产阶层扎堆的处所,四周文娱休闲场合也比较多,治安也好。

李学初在香江大街冷巷乱逛,去播送道看看有没有熟谙的明星面孔,发明现在合法红的明星大部分都不熟谙。发哥倒是仰仗上半年播出的上海滩成为了香江家喻户晓的当红小生,估计现在已经开端尝试往大屏幕上生长了,不过记得没错的话仿佛他很长一段时候内都是个得志者,挂着“票房**”的招牌在苦逼的打拼着,一向到八六年的豪杰本质出演小马哥后才开端咸鱼翻身,成为香江电影巨星。另有芝姐,也仰仗着上海滩中的冯程程一角大红大紫,不过李学初印象更深的是十几年后流行大江南北的《新白娘子传奇》,这部神剧一经上映就刮起收视狂潮,并且收视率长盛不衰,和西纪行一起成为了每年假期必播的剧目,芝姐演的白娘子也成了中国传统范例的贤妻良母的最好范本。直到李学初穿越前不久都还在各处所卫视台都时不时的有重播。估计除了西纪行外就他的重播次数最多了。出乎李学初预感的是九十年代的大众**本来在一九七三年就已经出道了。再就是震少秋,秋官是华人圈里耳熟能详的演艺界常青树了,六十年代出道,从七八十年代一向红到新世纪今后,到李学初穿越的前几年才算是渐渐的销声匿迹,红了靠近半个世纪。

以是,一个比较可行的体例就是今后本身开一家电影公司,本身拉投资、写脚本请导演来拍摄成电影,趁便本身也能够偷偷师学习一下电影该如何拍,今后就本身脱手丰衣足食了。毕竟只要本身看过原作,对拍摄来讲有很大的便当,缺的只是专业知识。八十年代还是个草泽豪杰的期间,这时候入场门槛还比较低,到了新世纪今后,不是专业学院出来的人才根基就想也别想了。不过如许搞就庞大了,留待今后吧,现在只能想想罢了。

在写作上,穿越的上风一览无余。这部用2009年拍摄的好莱坞笑剧宿醉改编的小说放到1980年的香江来也毫无违和感,把手机换成年老迈,拉斯维加斯换成奥门就成,另有些老美看着搞笑而国人看着无感的美式笑点剔撤除,原作中鄙陋的亚洲人换成鬼佬。从有好莱坞开端至今,好莱坞电影中的华人或者说全数黄种人根基上在内里扮演的都是些负面角色,要不是黑帮要不是形象鄙陋的小丑,再就是些唯唯诺诺,等候豪杰挽救的弱势群体。连李保持、发哥这些在海内已经盛名在外的华人巨星在90年代进入好莱坞时也只能找些背面角色出演,还是些**、黑帮或小丑性子的反派,被白人豪杰各种碾压。这类环境一向到差未几2005年今后才开端有所窜改,毕竟亚洲市场,特别是海内市场越来越不容忽视了,他要钱就不能过分激起国人的恶感。在李学初穿越前的后代,好莱坞中的所谓“中国元素”倒是越来越频繁呈现在各种大片中了,古刹啊、中国工夫啊神马的,偶然候会拉些华人影星出去客串一下甚么的刷刷好感度。而普通这些“中国元素”都是些比较中性的,根基不触及文明和代价观之类的东西,跟电影主体情节也没甚么关联跟抵触,和告白植入差未几性子。

无线中间就是丽的,后代改名叫亚视。两家电视台并立,很有些麦当劳肯德基打擂就得面劈面的架式。不过丽的从始至终仿佛都被无线压着一头,偶尔还一两拳,大部分时候都是只要捧首挨揍的份。

李学初对影视编剧比较有兴趣,现在写的和今后打算写的小说也根基都是从影视剧中改编得来的,一开端就打着被导演或影视公司看中编成脚本上映的算盘。如果本身能直接将其变成电影电视剧倒也不错,毕竟已经看过原剧,如果宿世的典范被拍成烂片的话看着也是很难受的事,并且就是算经济账来讲也更合算,电影在现在及今厥后讲都是暴利行业,离这个行业越近获得的好处也越多。做导演是技术活,本身连电影咋拍的都没见过,起码短期来看是走不通的,编剧的话难度就小很多了,只要创意够了,文笔要求比小说还低,只要简练了然就行。可惜不管是无线还是丽的,根基上都是自产自销,除非本身进入内里做编剧或者写出了在香江大火的小说让他们本身上门商谈编成脚本排电视,纯真送达脚本的话根基无人理睬,就算被看中了筹算拍摄,所得的报酬也很少,还不如本身写小说来的钱多。香江影视圈一向都很不正视编剧,编剧不管是小我支出还是业界职位都比较低,除了很少的一部分算是比较受正视以外,在影视公司里根基就是个码字民工。这类状况导致了编剧行业里留不住人才,要不就干脆转职做导演,本身编剧本身拍,要不就直接离开电影行业。后代的本地也是如此。这也是华语电影界题材匮乏的一大本源,老是陷在抄袭跟风的泥潭里拔不出来,耐久为人所诟病。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