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小说
会员书架
爱看小说 >历史军事 >穿越南宋当皇帝 > 第14章 北上(下)

第14章 北上(下)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从这到河西,另有近两千里路,赶路得两个月,乃至时候更长,比及了河西,恐怕已经是夏季。

“有这么多人去吗?”

何承平催促着世人,和刘兴一起,插手了滚滚北上的人潮。

别的一个官军说道,眼神里都是恋慕。

女儿倾慕天子,这事他有“秘闻”。不过,这明显是女儿一厢甘心,天子仿佛没有这份心机。

宋人开边河西,征调五万厢军民兵,他们很多人都是拖家带口,前去河西冒险。

史嵩之神采好转,双眼放光。

“子远,移民为国度工程,陛下殷殷希冀。河西百废俱兴,以屯垦开荒为第一要务。我在想,除了鼓励百姓军士开荒,我们这些官员,是不是也能尽一份微薄之力。比如每人两到三亩自种田,百姓开荒,可不成以设立犒赏……”

史家要重振旗鼓,他要贵为上卿,这是他的机遇,也是他史家的机遇,决不能错过!

何承平哈哈笑道,心头不无调侃。

“200顷!”

快20岁了,不回临安城,在这些凶恶苦寒之地救甚么死扶甚么伤。再不收心,甚么时候是个头?甚么时候才气嫁出去?

何承平嘴里说道,有些不美意义。

身为沔州城的守军将领,金陵讲武堂女学员的究竟,马世荣天然体味的清清楚楚。

“前几天就见过,她做得不错,已经是利州戎司的总医官,也算是为君分忧。”

天子雄才大略,晓得以外洋反哺大宋,眼界之深远,所图之大,让他叹服。

天子亲身调他前去河西,他如何敢回绝?如何能回绝?

或者说,他们都是整饬武备时,被淘汰下来的四川官军,以及处所民兵中的贫苦者。

四名史家,满门士大夫,锦衣玉食,奴婢成群。跑到西北来受这罪,并且没有半点嫌弃,让他寂然起敬。

“夔州府的蒲宏不是被抄家砍头了吗,这个蒲固,是不是蒲宏的族人啊?”

“史相公,你女儿就在利州戎司边军供职,你们父女俩,有没有见上一面?”

何承平指了指前面庞大的车队,问起了四周的几个官军。

“是,相公,顿时去办!”

江万里轻声细语,眼神中有故事。

“我听候偏将说了,三成守边,七成屯田。你放心,你我都过了四十,不会戍边,只会屯田。”

“我也没有去过,究竟甚么模样,去了就晓得。我们的安危,有河西的边军庇护,毫不会有事。别的,移民实边,天子下的圣旨,军中明令,哪还能有假?放心吧,你的10亩水浇地,少不了!”

“三哥,现在畴昔,不是就要过冬了吗?如何不来年春季畴昔?”

“登记完下一波,快马加鞭,速速将详情送于西河州驿站,让他们做好策应筹办!”

“三哥,你去过河西没有?那边是个甚么模样?伤害不伤害?你说我们到了河西,真能分 10亩水浇地吗?”

“三哥,传闻是成都府的富商刘大义,那几十车都是他带的货色,传闻都是些布料、面粉、药材甚么的。”

即便是暑气已消,但到了正中午分,仍然是炽烈难耐。不过蜀道古木参天,倒也抵去了很多热气。

“河西商屯,一亩田只要五贯,200顷就是 10万贯,三年免赋。这个刘大义,既要商屯,又做河西、四川两地的买卖,但是要赚惨了!”

“盗匪?乱军?三哥,你就别谈笑了!”

“那如果碰上了,岂不是白白丢了性命?”

众军都是哈哈笑了起来。确切如此,他们都有家人随行,碰到内奸,当然要同仇敌忾,抖擞抵挡了。

何承平头也不回,持续赶路。

他目光看向火线,在百姓人群中搜刮。那边面,有他的妻儿。

“江万里,你到了!快,给移民安排饭食!”

“三哥,我们这些人,都要军屯吗?”

刘兴点头,否定了同袍的猜想。

专人卖力,分段监察,这是他在成都时向天子提出的移民诸项,经天子和四川制置使崔与之、利州西路安抚使郭正孙、河西制置使范钟等商讨后,查漏补缺,详细移民事件也由他一手筹办。

“但为国事,甘之如饴。民生多艰,能有粗茶淡饭,已经是不错了!”

都四十岁的人了,还沉不住气。

他们这些老弱病残,都是官军整饬时被军中淘汰的。要不是军纪森严,更有家人10亩的授田,他们才不会去千里迢迢的河西垦殖。

“三关五州,还无益州,人间是近水楼台先得月,必定早已经畴昔了。到时候我们到了,能够已经烧荒完了,就等着耕作了,刚好赶上。”

他晃了晃手中的红缨枪,笑道:

孙先不自发瞪大了眼睛。

又一个官军孙先,嘟囔了出来。

“传闻刘大义在河西甘州买了 200顷地,说是商屯。这一次前去,恐怕要在甘州呆些日子了。”

跟着下一波的移民过来,史嵩之欣喜地站了起来。

人家买田,堂堂正正,如何就招惹这些好吃懒做的家伙了。

蜀道难,难于上彼苍。

“看到了没有,鞑靼马队都被他们赶跑了,谁还敢反叛?五万精兵去了河西,都是火炮手榴弹,一起上都有边军护送,你还担忧甚么?”

暮夏时节,金牛道,德阳府通往蜀口的官道上,人流如织,无数的蜀地百姓或独行,或佳耦成对,或托家携口,亲朋老友,或是商队前行,熙熙攘攘,向北而去。

沔州城驿站,路边的凉棚下,新任武威郡守史嵩之细心检察花名册,向一旁的官员耳提面命。

“那如何说,也要留在凉州,不留在我们武威郡了。”

两位大员兴趣勃勃,侃侃而谈,一旁的马世荣也是心动。

“史相公,四川向临洮路和河西路移民,这是北上。传闻另有很多大宋百姓随海军战船南下,传闻也是移民。有这回事吗?”

一旁的侍卫马世荣,满脸赔笑说道。

一提到女儿,史嵩之的脸,不由自主黑了下来。

“成都府人多地少,没地的兄弟多了。一人 10亩,抢着去!”

“相公,绵州这一波移民不错,青丁壮居多,并且内里很多光棍汉……”

何承平的话,让刘兴点了点头,持续问道。

“哪有你说的那么玄乎!”

而在百姓当中,另有大队的官军随行,只不过看他们很多人春秋都在四旬以上,并未披甲,以及只要刀枪等兵器,弓箭手希少。一看便晓得,这是四川处所上的厢军民兵。

“另有盗匪乱军?”

成都府一亩上田 20贯,就是一亩中田也是十三四贯,200顷就是两万亩,起码也是二三十万贯。

“蒲宏家属六十多人,根基上都被赶尽扑灭了。蒲固只是和蒲宏同姓罢了,何况人家主如果挖井开矿,没人干的苦差事。要不是蜂窝煤,他也不会发财!”

史嵩之放下茶碗,悠悠一句。

官员从速承诺,下去安排。

史嵩之神采阴沉,马世荣察言观色,从速岔开话题。

刘兴看了看步队,别有一番心机。

同业的官军有成都府的,见多识广,晓得贩子的秘闻。

这位上官夺目强干,精力充分,浑身使不完的劲,实在让人佩服。

民以食为天。移民到了临洮路和河西路,有没有吃的,那才是第一等的大事。天子处理了最关头之事,剩下的就要简朴很多。

天子大手笔,南下北上开辟,大宋将来的模样,让他也是充满了等候。

“不错!大宋海军战船巡游于外海之上,扬威于国门以外,此为乱世之象。就像现在,湖广的粮食运往四川,四川的粮食运往汉中,汉中的粮食运往临洮路和河西路。而湖广的粮食,就由南洋各地一船一船运入。”

刘兴摇点头,神情有些懊丧。

看来,得想想体例,把刚强的女儿调回临安城,和魏了翁的女儿魏思思一样,相夫教子。

“传闻德阳府的财主蒲固,也在西凉府买了 200顷田亩。他是做石炭和瓷器买卖的,也到河西买地。他就不怕噎着?”

“相公,下一波移民到了!”

很快,又有官军猜疑地嚷道。

刘兴指了指官道上龙精虎猛、来往驰骋的宋军马队们,眼神里都是恋慕。

他本身不就是如此吗?种着种着地卖给了富人,本身成了耕户,不得已参军。

“那是谁呀,这么大的步地?”

“从速走吧!错过了日头,可就要担搁路程了!”

史嵩之喘口气,端起桌上的茶碗,一仰脖子,“咕噜咕噜”喝下去半碗。

刘兴背着承担,满头大汗,一手拿着红缨枪,一边向前,嘴里连续串地题目。

“我看你是妒忌了?人家投入这么多,真金实银,千里跋涉的,投很多,风险也大,天然要得的多!你想想,万一碰上个盗匪乱军的,岂不是人财两空?”

“相公,如许的粗茶,你也能饮得下去?”

“再说了,如果普通的匪盗,我们也够了。”

何承平终究看到了人群中的妻儿,从速挥挥手,可惜妻儿没有瞥见,不过骑在顿时的小女儿倒是在目。并且看模样,小女儿还是很高兴。

何承平一下子睁大了眼睛。

何承平微微一笑,拍了拍刘兴的肩膀。

史嵩之低声一句,两个长幼狐狸目光一对,都是哈哈笑了起来。

这个刘大义,好大的手笔!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