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小说
会员书架
爱看小说 >历史军事 >从百户官开始 > 第四百零七章 还可以这样?

第四百零七章 还可以这样?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此时王鏊、刘森等官员仿佛是想到了甚么,脸上笑容倒是垂垂的消逝不见,张了张嘴想要说甚么,但是此时面对天子与李桓的奏对,底子就没有他们开口的余地。

但是这在充满等候要将李桓下狱的一众官员的眼中,这点惩办实在是太轻了啊。

现在董和弹劾李桓贪墨,朱厚照起首想到的就是李桓往家里搂银子的事情被发明了。

本来弹劾李桓的一众官员这会儿倒是齐齐向着天子开口,要求定罪苏康。

不等董和将话说完,朱厚照便打断董和的话,目光投向王鏊、杨廷和、刘宇、王阳明几位阁老道:“几位阁老,不知你们对此如何看?”

王鏊等官员缓缓退下,而这会儿户部侍郎董和上前一步脸上尽是慎重之色道:“启禀陛下,臣有本奏。”

要晓得先前刘森但是弹劾李桓勾搭反贼,企图对天子不轨的,固然说有些夸大了些,但是阁老王鏊出马固然没有说李桓企图不轨,倒是提出要三司会审李桓,这一步步操纵下来,只要能够达成,不敢说直接掀翻了李桓,也必定不会让李桓好过。

这会儿朱厚照明显是反应了过来,董和那里是在弹劾李桓贪墨啊,这就是拿李桓做幌子,终究的目标还是那一笔巨款啊。

一样看出张仑企图的另有杨廷和,本来捋着髯毛的手微微一顿,用一种非常的目光扫了张仑一眼。

如何会如许,不是说要定罪李桓吗,这就完了吗?

他们或许不会明白表示反对,但是绝对会卡住那一笔银两。

天子只是微微一拂手冲着李桓道:“行了,李卿且免礼起家吧!”

不管心中如何想,面对天子的扣问,王鏊等人也只能打碎了牙齿往下咽。

不消说,董和主动站出来针对那一笔财物,就是代表了满朝文武筹办不认账了。

多少年了,这朝堂之上向来都是文官们对着武勋或者武将猖獗的弹劾,武勋们早已经是丧失了朝堂之上的话语权,能够说他们向来都没有想过有朝一日,竟然有将领敢冲着他们便是一通的猖獗呵叱。

现在王鏊等官员弹劾李桓,做为同李桓干系密切的一众勋贵代表英国公张仑这个时候不站出来替李桓讨情那倒也罢了,成果倒是站出来弹劾李桓,这如何不让人深感惊奇。

朱厚照闻言心中不由的格登一声,暗道难不成李桓在抄家过程当中一些首尾没有措置洁净,被人给抓到了把柄不成?

【大佬们,有月票的给砸下啊!】

就在这个时候,只听得一声轻咳响起,只见英国公张仑上前一步冲着天子便是一礼道:“臣有话要说。”

一些官员看看天子,再看看正同李桓低声笑谈的张仑、朱辅等勋贵,一下子便明白了过来。

其他不说,李桓每次抄家,哪次不是成箱子成箱子的往家里搬银子啊,对于这点朱厚照向来都是乐于见成,也是他所默许的。

另有就是免除李桓一年的俸禄,这也算是奖惩吗?如李桓如许的朝堂新贵,缺的是那一年的俸禄吗?别说是罚俸一年,就算是一辈子,对李桓也没有甚么影响啊。

想到这些,朱厚照下认识的向着李桓瞥了一眼,刚好同李桓对视,朱厚照眼神当中带着几分扣问之意,仿佛是在问李桓往家里搂银子的事情如何就被人给发明了呢。

朱厚照看着李桓,神采庄严的道:“锦衣卫办案倒霉乃至于贼人突入皇城,锦衣卫批示使李桓办事倒霉,有失策之罪,今特免除锦衣卫批示使之职,暂行代管之,免俸一年,以儆效尤!”

朱厚照有些反应不过来,而这会儿老神在在的成国公朱辅也是上前一步,冲着天子一礼,沉声道:“陛下,老臣恳请陛下治冠军侯渎职之罪!”

以是说但凡是有能够的话,朱厚照是不筹算坐视那一笔巨额的财产充入国库的。

本来一众官员跳将出来弹劾李桓,给李桓扣上一个谋逆的名头便已经是让人难以置信了,现在苏康竟然直接跳出来冲着那些官员便是一通的喝骂,真的是让一世人看得目瞪口呆。

朱厚照话音落下,李桓便是冲着天子一礼道:“臣领旨谢恩!”

对于那一笔巨款,朱厚照天然是不想充入国库,倒不是他是甚么昏君,非要将统统的好东西全都拢进内库当中,实在是朱厚照感受这些金银入了内库,比放在国库当中更让他放心,便是利用起来,也更加的便利。

朱厚照反应也是不慢,本来另有些不解张仑、朱辅这些人到底在搞甚么,但是听到朱辅的话立即就反应了过来。

现在想一想,如果说不是他以内库的财帛支撑李桓裁汰了京营老弱,重新组建了一批精锐,恐怕厥后鞑靼入侵犯边就一定会有那一场大胜了。

苏康只不过是因为看不惯他们弹劾李桓罢了,成果却要被安上一个君前失礼的罪名,如果苏康那般行动也是君前失礼的话,那么他们一世人那么阵容浩大的弹劾李桓又该算甚么。

现在苏康直接跳出来冲着那些弹劾李桓的官员一通的叱骂,看在一众官员的眼中,那就是做为李桓一党最为直接的表示。

就是天子听了张仑的话也带着几分迷惑看向张仑。

眼眸当中闪过一丝笑意,就见朱厚照微微点头,目光落在站在那边一言不发的李桓身上道:“李卿,你可知罪?”

端坐于御座之上的朱厚照此时表情自是大好,嘴角挂着几分笑意,居高临下看着面色变幻不定的一众官员,特别是目光落在王鏊等人的身上的时候,朱厚照轻笑道:“几位卿家觉得朕的安排如何?”

当初几位阁老不知李桓在扬州府抄家的详细景象,入宫以后便同天子就此事达成了默契,他们默许那一批抄没来的财物进入内库,而天子则是从内库当中调拨三百万两银钱充入国库。

张仑话音落下,在场一众文武全都呆住了,难以置信的看着站在那边弹劾李桓的张仑。

对于李桓往自家搂银子的事情,朱厚照还是晓得的一清二楚的。

李桓看懂了朱厚照的眼神,则是冲着天子微微摇了点头。

看着站出来的董和,朱厚照心中不由叹了口气,他就晓得本日大朝会之上必定不会这么的平和,好不轻易摆平了昨夜的余波,成果户部又跳了出来,要说这些人不是盯上了李桓自扬州府带返来的那些财物的话,朱厚照绝对不信。

李桓上前一礼,拜倒于前,恭敬道:“臣有罪,恳请陛降落罪!”

朱厚照看到张仑站出来先是一愣,紧接着反应过来,微微点了点头道:“哦,不知英国公可有甚么要说的?”

这会儿天子看向几位阁老,一样满朝文武也是将目光投向了杨廷和、王鏊几人。

豪情张仑、朱辅他们弹劾李桓,咬死了李桓渎职之罪,目标是在为李桓脱罪啊。

当然也有一些不明就里的官员仿佛是没想到张仑此次竟然会站在他们一边弹劾李桓,这会儿也顾不得太多,没有多想张仑为何会俄然之间弹劾李桓,忙不迭的趁机开口道:“英国公所言甚是,臣等恳请陛下治李桓之罪。”

被这一幕给搞懵了的苏康脸上暴露几分惊诧之色,不由指着刘森等人道:“你们……你们……”

当然那些没有看明白的官员觉得此次天子必定是要严惩李桓,一个个的脸上的笑容别提多么的光辉了。

董和先是扫了李桓一眼,目光落在天子身上,然后便是一副大义凛然的模样道:“臣弹劾冠军侯李桓贪墨朝廷赃款之罪。”

张仑目光扫过刘森、王鏊等一众官员,微微一笑道:“陛下,臣恳请治冠军侯李桓渎职之罪。”

他堂堂锦衣卫批示使,如果说连这点事情都办不好的话,那另有甚么脸面执掌锦衣卫啊。

但是这个时候,他们倒是惊诧的发明,在天子快刀斩乱麻之下,他们竟然没法再拿这件事情弹劾针对李桓,不然的话那就是挑衅皇权。

前番一场大捷下来,军中很多将领都是以而平步青云乃至进入朝堂,自但是然的这些人也就被朝中文武视作了李桓一党。

就比如先前重整京营,如果说普通环境下,想要裁汰京营老弱,必定要破钞一大笔的金银,那么这一笔金银想要由朝廷支出的话,只怕会被朝堂之上一众大臣给卡住。

这罪名可大可小,此中充满了弹性空间,天子夺职李桓锦衣卫批示使之位,罚俸一年,相对于李桓的罪名,惩办不能说重,也不能说轻。

做为跟从李桓因功而得以进入朝堂的将领之一,朝中很多官员对于苏康能够说是并不陌生。

说着就见那科道言官向着天子便是一礼,脸上尽是正色道:“陛下,臣弹劾苏康疏忽礼节,臣请治其君前失礼之罪。”

看着面前这一幕的朱厚照眼中不由闪过一丝暖色,固然说早就故意机筹办,但是他也没有想到这些人竟然如此的不依不饶。

不过是眨眼之间的工夫,君臣二人之间便行云流水的如同走了一个过场普通,将一件满朝存眷的案子给定了性,乃至还做出了惩办,这效力之高,窜改之快,直接让很多人直接看傻了眼。

这一次成国公说到渎职之罪几个字的时候,能够说是一个字一个字的吐出。

而内库当中的银钱倒是他随心所欲能够调用的,当时他便是直接自内库调拨了一批金银给李桓用来裁汰京营,重整了京营。

“对,苏康目无君上,该当问罪!”

当然这件事情要说没有阁老背后鞭策的话,恐怕也没有人会信赖。

不过满朝文武当中,也不是没有聪明人,就见王阳明先是一愣,随即眼眸当中闪过一丝明悟之色,明显是已经明白了张仑的企图。

“陛下圣明,臣等无有贰言!”

董和当即便开口道:“冠军侯督办扬州府锦衣卫衙门被灭一案,抄没诸多财物,这些财物该当充入国库……”

就见一名科道言官直接站起家来冲着苏康便是大声呵叱道:“大胆苏康,大朝会之上又岂容你这般无礼,你眼中可另有陛下,可另有端方?”

成果跟着张仑、朱辅等人弹劾李桓渎职之罪,天子便直接以渎职之罪来惩办李桓。

本来这件事情应当是就这么定了的,但是谁让那一笔财物的数额过分惊人了,待到满朝文武发觉到这点以后,再看那三百万两天然就不想了。

只可惜苏康就是一个粗人,面劈面前这些官员的弹劾,一时之间竟然不晓得该如何辩驳。

轻笑出声,天子对劲的点了点头目光扫过一世人道:“诸位卿家可另有甚么事情吗?”

不过就算是晓得董和的目标,朱厚照也是微微点头道:“哦,不知董卿家可有甚么事要奏于朕?”

轻咳一声,朱厚照看向董和道:“哦,董卿莫不是弹劾冠军侯贪墨,不知可有证据否?”

这算甚么,如果说是直接免除李桓锦衣卫批示使的位子的话,那倒也罢了,天子也的确是免除了李桓的权柄,但是最后却又让李桓代掌锦衣卫,这同没有夺职有甚么辨别吗?

一道道的目光齐刷刷的落在了苏康身上,仿佛是想要看清楚,到底是甚么人竟然敢在朝堂之上这般的叱骂他们。

既然苏康敢站出来为李桓说话,那么就不要怪他们非要治他一个君前失礼之罪了。

本来还筹办看李桓如何不利,了局惨痛的官员这会儿皆是难以置信的看着缓缓起家退到一众朝臣行列当中的李桓,直到这会儿另有些晕乎乎的。

李桓同英国公府的干系,朝堂之上能够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做为英国公府的半子快婿,两家的干系绝对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固然说几位阁老乃是百官之榜样,是百官公推出来的魁首,但是并不代表有些事情百官就甚么都听几位内阁阁老的。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