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收买人心2
而那些被调集过来的百姓们,也都纷繁跪下,一个个连连叩首,各个都跟着失声痛哭了起来,他们是至心的感激呀!不是这些于家军的将士,搏命血战建奴,他们岂能得以逃脱?于家军能击败建奴,必定也会死伤很多将士,这几个头,他们当真是值得磕的!
说罢以后,有人当即便捧上来了一坛子烈酒,拍开了泥封,顿时飘出一股酒香,于孝天接过酒坛,哗啦啦倒了三碗烈酒。
来人,上酒!”
我于某也不能来了以后,再灰溜溜的率兵归去!不然的话于某就对不起六合知己!以是,朝廷不管,我于某来管,不就是戋戋十万建奴雄师吗?我们是人,他们是牲口,莫非另有人怕牲口不成?
幸亏天理昭昭疏而不漏,他们动静走漏,京师百姓闻之大怒,才迫使朝廷没有敢这么做,要不然的话,恐怕于某这个时候,早已没有死在建奴手中,倒是已经死在了朝廷雄师手中了!”
于孝天说到这里,再一次暴露了气愤到顶点的神采,几近是浑身都直颤抖。
这一下被招来的有些人有点傻眼了,看于孝天和他麾下的这些兵将,这是要疯的节拍呀!这话如何都嚷出来了?这不是明着昭告天下,他们要造大明的反吗?
于孝天接着又端起一碗酒,大声叫道:“诸位先走一步的兄弟!你们一起好走,地府路上别忘了相互照顾,只要于某另有一口气在,就不能让你们家人刻苦,现现在于某恐怕已经是当目前廷的背叛了,但是只要于某还活着一天,就要照顾你们家人一日!
这他娘的当的是甚么天子?昏君也只能昏到了这类境地了吧!这些所谓的朝廷重臣,都是吃屎长大的吗?大明赡养这么多混帐东西,有甚么用?
这碗酒本日我喝了!就算是捅到天上去,我于某也要弄清楚,这是为甚么?也要为我那些战死疆场的弟兄们求一个公道,为那卢象升卢大人,求一个公道!”
“急报……”几骑快顿时的标兵一边急突入营,一边大声呼喝了起来。I861
人群当中有些人当场就骂了起来,在他们的用心鼓噪之下,在场之人更是无不悔恨到了顶点,要不是现在他们手无寸铁,估摸着有些人当场就要抄家伙打上京师,去问问当今的圣上,这是当的甚么狗屁天子。
一听到这里,堆积在这里的数百人便当即都一片哗然,一个个都暴露了喜色,有些卤莽一些的人,这会儿气懵了,竟然忘了他们的身份,当即就破口痛骂了起来,干脆把崇祯天子也捎带上痛骂了一顿。。。
听到这里,在场之人顿时又是一片哗然,这一次叫骂的声音更是响彻了全部大营,就连四周那些于家军兵将们,也都怒骂了起来,满脸都是暴怒的神采。
并且于家军好不轻易万里迢迢的来到了北方勤王,竟然还以抗旨的名义要定罪于他们,要将他们赶回福建,这不是要明摆着将他们这些人都送给建奴为奴吗?
我们但是大明子民,给大明交税,赡养朝廷和文武百官另有从戎的,现现在建奴入关大掠四方,祸害我们,要掳我们出关为奴,朝廷竟然视而不见,还要想方设法的将这些想要救我们的忠勇之士置于死地。
他端起来以后,高举过甚,大声叫道:“诸位兄弟,一起好走!这碗酒是我给你们的送行酒!喝了吧!”
这第三碗酒于孝天端起来以后,满脸喜色的叫道:“本日我于某已经做到了想做的事情,至于朝廷如何措置于我,那于某接着便是,但是于某也不是个浑人,如果朝廷要置我于死地,那么就算是为了我这些弟兄们,于某也不会就此甘心被满门抄斩,我于某倒是想要问问当今圣上,到底何为忠臣,何为奸臣!
不幸卢大人一心报国,但是却被夺去兵权,手头仅剩下数千弱兵,乃至于在杨嗣昌等人的授意之下,各地都断绝给卢大人所率兵马供应粮秣,乃至于卢大人所部断粮数日,被建奴雄师包抄。
在此,于某要祭奠一下,那些在此战当中,阵亡的将士们,你们在地府之下能够瞑目了,我于某未曾孤负当初的信誉,建奴雄师败了,你们能够安眠了!
这时候统统于家军兵将们,都当即高举手中的兵器,狂吼道:“对!去问问当今圣上,为甚么!这是为甚么!?奶奶的,凭甚么要这么对待我们,我们给他卖力,他为何要这么对待我们……”
我要感激我那些部下的将士们,他们与我同心同德,甘冒抗旨的罪名,与我同进退,就算是饿着肚子,也无一人畏缩。
如果朝廷非要置我于死地,那么就请诸位在地府之下,先给于某占个位子,于某有朝一日下去,定还要带着你们在那阴曹地府,闹他个天翻地覆!接了这碗酒,一起好走!莫要牵挂!”
那奴酋多尔衮,也当场在阵前授首,于某这才得之前来这里,将你们救下!
建奴雄师见我断粮,试图一战之下将我灭之,但是殊不知我于家军将士,岂是他们能够对于的?我等与之苦战一日之下,终究固然丧失很大,但是却终不负这天下百姓,到底还是将建奴雄师一举击败。
他为大明立下如此军功,但是却不被大明朝廷所看重,反倒要定罪与他的话,那么这朝廷也真没啥值得尽忠的了!
于孝天冷冷的看着这些人鼓噪,也没有制止他们,让他们先宣泄了一番以后,才再次“痛心”的止住他们的鼓噪,接着开口说道:
以是如果你们要谢,也不必谢我于孝天一人,而是要谢我那些麾下的将士们,如果不是他们甘洒热血,于敌死战不退,仅凭我于某一人,又如何能做到这等境地?
好笑的是于某在领兵到达天津卫以后,派人向朝廷请旨,要在天津卫于建奴决一死战,但是朝廷却下旨不准,乃至于视于某为谋叛。
“但是,于某念因而吃大明的饭长大(我呸,这家伙瞪眼说瞎话!),就算是冒天下之大不韪,既然来此,就没筹算活着归去!朝廷不义,但是你们这些百姓无罪,就算是此后朝廷要定罪于我,杀我的头,将我凌迟千刀万剐!
这一次就连一些读书人,本来不敢漫骂的,现现在也被气懵了,这他娘的是甚么朝廷,眼瞅着我们这些百姓,被建奴祸害,竟然要和建奴媾和,还想方设法的不让那些忠臣们反对建奴,这不是视我们这些百姓为草芥吗?
但是也有人想,这于将军果然是个爽快之人,倒也不失一条男人,该做的做了,但是却不愚忠,这大明朝廷,当真是烂的不可了,尽忠的人落不到好上,这朝廷还尽忠他何用?
说着于孝天端起酒碗,大口咕咚咚的就灌了下去,当然如此豪放,少不了洒一大半酒,亮出碗底以后,于孝天一擦嘴边的酒水,重重的便将这个酒碗摔在了地上。
这大明恐怕也只要卢大人一人,在建奴入关之际,要阻建奴雄师袭掠关内,但是却终不得志,终究被奸臣所害!
但是见到建奴势大以后,朝廷却又三心两意,竟然试图和建奴媾和,乃至于朝廷重臣当今首辅杨嗣昌以及内侍高起潜,看出圣上情意,卢大人主战,而他们主和,为了不让卢大人获得军功,他们到处与之难堪,将其兵权夺去。
说着他便将这碗酒也倾倒在了地上。
接下来当这些人被遣返归去以后,估计全部山东和北直隶的百姓们,听闻这些动静,还情愿听朝廷使唤的,估计就没多少人了吧!
“恐怕诸位还不晓得,于某也是在带兵到了天津卫以后,才得知动静,就在建奴入关南下大掠之际,本来当今圣上、将卢象升卢大人调入京师,总督天下兵马,令其御寇。
正在热烈的时候,几骑快马俄然间从营外吼怒着突入营中,在大营当中,也只要标兵才有这类策马奔驰的权力,换做其别人,如勇敢在营中如此策马疾走,早被拿下了。
杨嗣昌等人竟然要集结雄师,共同建奴雄师将我于某所部剿除于天津卫,圣上竟然准了他们的请奏,集结官军筹办将我剿除。
高起潜督军数万,就陈驻于卢大人不到五十里以外,却拒不发一兵一卒救济卢大人,卢大人率其麾下兵将,死战不退,终究力竭阵亡于疆场之上。
这时候统统人都跪在了地上,很多于家军兵将们这时候也想起了那些阵亡在两军阵前的兄弟们,忍不住失声大哭了起来。
又为何要想方设法置我于死地,为何要视天下百姓为草芥,为何要坐视建奴将如此多大明子民掳出关外为奴?
我于某甘心冒死前来勤王尽忠,但是朝廷为何如此待我?我于某来此勤王,朝廷为何不给我将士一点粮饷,坐视我兵将忍饥挨饿?为何不发一兵一卒,援助我雄师抗敌?
说罢以后,他将这碗酒倾倒在了空中上。
于孝天看着群情激奋的世人,心中微微对劲了一下,明天他这么一番说辞,抛出去以后,估摸着这几十万百姓,此后恐怕就没人再情愿给朝廷当甚么狗屁顺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