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小说
会员书架
爱看小说 >历史军事 >大明元辅 > 第673章 其实这样更好(4更破万)

第673章 其实这样更好(4更破万)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安南又没有管他叫爸爸。

或许,他们是真的以为国本就是正统,正统就是道义,而道义……就是国度的根底。

乃至……叫爸爸能够都迟了,因为爸爸看上安南了。

现在他的脑袋固然没了,却不是雄师攻破城池以后砍下来的,而是丢在了本身人的手里,如许的成果就让立威的结果大大的减弱了。

打算赶不上窜改,这当然是高务实早就风俗了的,但眼下如许的环境,却还是让他感觉有些不爽。

眼下,王总戎兴趣勃勃隧道:“按台运筹帷幄,逆贼未战先乱,现在明江光复,正合该有一场浩大的入城式,以彰显朝廷之天威、按台之肃令。”

高璋和曹恪不由都笑了起来。他二人固然不清楚高务实的全数打算,但高务实调了几千仆人南下,这是不成能瞒住他们两个的,是以他们对于高务实的下一步打算实在内心也都有些猜测。

当然,最大的功绩必定得让给高直指,没有按台的决计和运筹帷幄,这件事最后会如何扯皮那谁也说不准,以是首功就不必想了——也不敢想,但武将中的第一功,老是妥妥的吧?

他们内心感觉,也只要对安南用兵,老爷才会有兴趣对两个土司这般拉拢。

镇静的王总戎能够健忘了一件事,他面前这位高直指比较特别,很早之前就有御赐的大红纻丝飞鱼服了,只是在广西没穿过罢了。而这衣服,属于超品,固然跟锦衣卫的衣服一样都是飞鱼服,但锦衣卫的飞鱼是有品级辨别的,与“大红纻丝”可不能比。

或许这就是杀人者人恒杀之,黄拱圣不顾血脉亲情,殛毙本身的兄长和弟弟,乃至对名义上的嫡母也没有涓滴仁慈,成果到了穷途末路之时,本身终究也尝到了叛变的滋味。

黄拱圣死了,不是死于“万炮齐发”,而是被本身辛苦练出来的精兵亲卫给杀了。

那就只能是要对外用兵了,在广西对外用兵还能用到哪去?只要安南。

高务实本来无可无不成,他头上的光环够多了,实在不缺这点。不过想了想,事情已经如许了,搞个入城式揭示一下军容倒也勉强算是个加分项,毕竟黄拱圣的部属早不杀他、晚不杀他,恰好这个时候杀他,归根结底还是被朝廷雄师给吓的,说这是朝廷天威倒也没错。

这安南的爸爸,我还就当定了!

更关头的是,此次排兵布阵根基是他一手包办的呀,如何看也不能没点功绩吧?

黄拱圣的脑袋本身并不首要,首要的是他高务实本想着要用黄拱圣的脑袋来立威啊!

换句话说,就是高务实与岑黄两家的联手,不是任何一家土司能够反对、能够反对,不管这个土司姓甚名谁。

这就不是高务实想要的了,他想要的,恰是让桂西、桂南土司们明白一个事理:有他高务实的支撑,黄芷汀与岑凌代表的岑黄两家,能够对广西的任何一家土司停止完整毁灭!

以是曹恪开口了,轻咳一声,对高务实道:“老爷,实在不管黄拱圣的脑袋是被谁砍下来的,对于老爷而言并没有甚么辨别,若非老爷在,这件事哪有这么轻易处理?乃至,小的觉得,眼下如许的环境能够比官军突破明江城以后砍下黄拱圣的脑袋更好。”

虽说这年初的武将,哪怕是“当朝一品”,在七品的巡按御史面前也只要坐在边上的份,但是我胸前是狮子,你胸前是獬豸,这总做不得假吧?

不过这都是后话了,高务实现在纠结的,还是面前。

高务实略有些不测,问道:“哦?你且细细说来。”

分歧于高务实的面喜心烦,广西总兵王尚文倒是真的欢畅,固然只是安定了一个小土司的“逆举”,算不得甚么大功绩,但是不管如何说,这也算是不费一兵一卒安靖处所呀!

感激书友“白胡子王”的月票支撑,感谢!别人一天万字更新是大发作,我这一天万更已经多久了?求订阅,求各种保举啊……

高务实叹了口气,对身边的高璋和曹恪道:“本想借黄拱圣的人头来用一用,谁晓得我刚摆好姿式,他的脑袋就被人送到我面前来了。”

一开端的时候,他们还觉得高务实要对土司用兵,但颠末这段时候察看,倒是如何看都不像。但是不打土司打谁呢,总不成能在广西这穷处所造反吧?那还不如想体例把精兵集合在开平,然后俄然偷袭京师呢……

而他支出的代价,一样也是生命。

大明一向以来特别喜好保护那些公理、公理之类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特别是所谓的“正统”,之前高务实感觉这实在是过于陈腐,而亲目睹证黄拱圣之死这件事以后,回想一下,却又感觉并非真的没成心义。

本身这个都督佥事有没有能够再往上挪一挪,弄个都督同知铛铛?那可就从二品混进了一品了!

王尚文得令,喜滋滋地下去亲身安排入城式去了。

这有点像大明的册封,相对来讲武将固然实际职位低,但拿到爵位的机遇远远高于文官,比如李成梁现在就混了个流爵宁远伯,而当年高拱哪怕权倾天下,哪怕死谥文正,也没能捞到爵位。

高务实得知动静的时候,一时也不晓得该说甚么好,只是感觉有些讽刺。

这个计齐截旦实现,就相称于土司们让出桂西与桂南给朝廷,而“换防”去了安南,如许不管是对朝廷还是对土司而言,都是无益可图的,独一的不利孩子只要安南——但是那关他高务实甚么事呢?

----------

天予不取,反受其咎。

有煤有铁有港口,水稻高产人丁多,并且位置又直插南洋,的确是嵌入东南亚的最好基地……

王守仁之以是能以文官拿到新建伯的爵位,那是因为刚巧在任上安定了宸濠之乱,这个功绩有其特别性,做首辅反而轮不上。

不过这都是瞎扯,以老爷的家世和身份,他不造反那是万众敬佩,如果造反,立马就得变成大家唾骂,如何能够这么干?

当朝一品啊,听起来感受都分歧了!

桂南、桂西土司们或许只会感觉黄拱圣御下的手腕不到位,且一定会感觉是朝廷——切当的说是高务实、黄芷汀、岑凌等人结合起来以后的威势不成反对。

汗青上大明文官个人跟朱翊钧为了“争国本”一事顶牛那么多年,首辅、阁臣是以去位多人,朝廷官员缺员严峻到了某些部分乃至几近限于停顿的地步,成果文官个人仍然没有让步,最后还是逼得朱翊钧不得不让福王之国……这些事情,或许不能仅仅用文官个人与天子争权这么简朴的一句话来粗浅评价。

黄拱圣死了当然好,因为高务实本来就没筹算让他活着,只是他现在的这类死法,却未免不是很合适高务实的预期。

这才是高务实本来但愿通过这一战达到的结果。因为只要达到了这个结果,他才气拔擢黄芷汀和岑凌二人作为岑黄两家的真正代表,又操纵岑黄两家之势裹挟更多的土司,参与到他打算中的“驱虎逐狼”大计中去。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