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小说
会员书架
爱看小说 >历史军事 >大明元辅 > 第816章 高钦差再临大同(3更破万)

第816章 高钦差再临大同(3更破万)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而宣大总督郑洛也亲身赶来了大同,与大同巡抚贾应元、大同镇守寺人刘平、大同总兵官麻锦一道,驱逐钦差台端。

高务实还是执长辈礼见过贾应元,但贾应元不肯接管,因为他说了一件高务实都不晓得的事:他是郭朴的弟子——当年那一科,郭朴是同考官之一,贾应元就是他点中的。

当然,他的根基经历高务实来之前已经看过了,此公初任工部营缮司主事,分担临清砖瓦厂,后在济南、杨州两地任职,其间办事精干判定,克已营私,部下人都不敢假公济私。后升山西副使,主持军队后勤事情。凡他办理的军饷出入、税贡帐目,都经心核实、毫厘不差,山西大小官员都爱护他。

高拱是他的三伯,他是高拱环球皆知的衣钵传人,那么高拱在土默特官方的高贵名誉,他高务实除非傻了才会不加以操纵。

好吧,这个话不能直说,高务实也只幸亏其他三人惊奇的眼神中不露声色地点了点头,端着架子道:“起来吧,我来之前,你幺舅跟我说,让我来看看你在这里有没有打着他的幌子胡作非为,如果有……他让我拿鞭子抽你。”

特别是在现在这个时候点,土默特要呈现一名新大汗的时候,他高务实刚好又卖力册封这件事,这还不好好操纵一下高拱的声望,高务实就不是高务实了!

十年前,另有很多曾经做过疆场的处所成为荒凉之地,现在也早就再次斥地成了良田,现在恰是春季,田里春耕正忙,一片和安然乐的气象,看得高务实非常欣喜。

当然,好动静也有,那就是本身节制土默特的打算应当会更加顺利——这真是一把双刃剑,高务实感觉本身得好好想想,该如何做均衡。

大同巡抚贾应元这小我,固然是晋党人士,但高务实跟他不是很熟,只晓得他字仁甫,是直隶遵化县人。传闻自幼好学,苦学不辍,终究在嘉靖四十一年得中进士。

郑洛算起来是高务实的前辈,高务实天然不敢怠慢,过了一遍钦差礼节以后,便笑着上前见礼。郑洛对高党这位将来魁首很有好感,大笑着与他叙话,然后又举荐了别的三位“大同三巨擘”。

卧槽……闹了半天是师门同窗。

寺人就是寺人,论脸皮比文官更牛逼,以是刘平上来就对高务实恭恭敬敬行了个跪礼,口中亲热得不得了,道:“小侄刘平,见太高世叔。”

呃……对都是对的,但是搞不搞得好,这个不好说。

不过,这仿佛也前兆着另一件事:土默特如果真和汗青上一样安安稳稳同大明贸易几十年,兵戈甚么的,那只怕就真的不可了。

刚生下来的双胞胎兄弟还会抢奶吃呢!可见,求保存才是人道的底子。

大明宦海就是这个特性。

刘平忙道:“小侄岂敢,大同但是幺舅的起家之地,小侄在大同诚恳端方得很,郑制军、贾军门和麻总戎他们都是能够做证的。”

到了大同,高务实发明此次出使的事仿佛宣大三镇非常正视,宣府巡抚萧财主和山西巡抚辛应乾固然不能擅离职守前来,却派来了本身的亲信师爷前来,两位师爷都自称是来“候命”的。

要晓得,现在因为有京华的干系,大明和土默特的贸易应当比汗青上的范围更大才是,再加上高务实他本身一向在向土默特输入豪侈品,恐怕还会加快这类“腐蚀”。

既然是同窗,那就好说话了,两小我只是把干系点明,没说半句多话,竟然就连氛围都变得密切起来。

看来我当年的设法还是对的,这天下被骗然有嗜杀之人,但不成能一全部民族都嗜杀,很多时候,嗜杀都是因为好处引发的——人家穷得要啥没啥,不抢不杀就要饿死,那他们如何会不嗜杀?蝼蚁尚且贪生,况乎人哉!

特别是当路旁、田中的乡民晓得来者是高阁老的侄儿、大明的六首状元高龙文时,一个个忙不迭下拜,很多胆量较大的乡民还会大呼“草民多谢高阁老赐田”、“多谢高彼苍”……

而另一个好动静,乃至大好动静,则是“高拱成佛”的题目。

三伯,您白叟家在天有灵,可看到了这些平常百姓对您的尊敬和感激了吗?

他发明,这一起上的风景也和十年前大不不异了。

领着一千京营马队和三千骑丁,高务实一行浩浩大荡赶往大同。

呃……我是跟你幺舅平辈论交不假,可我啥时候承诺你做我侄儿了?

唉,我这个做侄儿的也是不称职,呆在他身边也没劝得住他白叟家。如果他能亲目睹到这一幕,该有多欢畅……

因而又超迁右佥都御史,巡抚大同。他客岁还曾条陈八事:增民堡、添墩台、备东西、固边城、丈屯田、蠲捕贼、选正官、归土兵。

高务实听得都震惊了,这年初的蒙前人,狠起来那是毫无人道,但是要说浑厚起来,倒也是浑厚得如同赤子。

想着想着,鼻子不由酸了。

高务实看得差点抹泪。

“那便好。”高务实点了点头,朝麻锦望畴昔。

据曹淦说,当年高拱归天的动静传到土默特时,土默特好些部落哭声一片,无数牧民主动遵循汉人的风俗,为高拱披麻带孝,那模样瞧着比死了大汗还悲伤。

是不是一心为“民”,高务实不敢打包票,但高拱的确是统统为了这个大明。

曹淦也是满脸唏嘘,道:“想当初小人迫不得已落草为寇,当时那里晓得朝中也不是真的奸佞当道,还是有高文正公这般一心为民的彼苍大老爷……”

高拱因为主持封贡和互市,并且严格要求公允贸易,同时考虑到平常蒙古牧民的需求,准予他们开“小市”,这一系列的办法下来,蒙前人对高拱的观感,那真如同看菩萨普通。

现在回想起来,三伯之死,与其说是因为昔年好友张居正的郁郁而终而豪情迸发导致,实际上更多的只怕还是劳累过分……他一向都是个事情狂,又上了年纪。

老子穿越来这十多年,日子总算没有白忙乎!

镇守大同处所寺人刘平,这就更是老熟人了——他幺舅就是黄孟宇。

一起无话。

这位,固然第一次见面,却也不算外人——他是麻贵的亲大哥。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