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小说
会员书架
爱看小说 >游戏竞技 >东厂 > 第一百九十七章 你不仁 我不义(下)

第一百九十七章 你不仁 我不义(下)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多谢千岁!”袁大海心下暗喜,有了魏忠贤这话,本身不管做甚么,都不会有人非议的。

接着他又翻到另一页,指着上面王绍徽、徐大化、霍维华、孙杰等人的名字,对魏忠贤说:“这上面的五十小我名,都是朝中的君子,叔叔可顺次点用。”

正如攀附龙所担忧的那样,自此,魏广微便断念塌地投到魏忠贤的度量中,在内阁与顾秉谦一呼一应,到处于韩爌、朱国祯作对,对魏忠贤也是极尽恭维巴结之能事。

袁大海的定见当即被魏忠贤采取,他也早发觉到魏广徽对本身还没完整归心,也生了冷淡他之意,乃至筹办在撤除杨涟他们以后,便要把内阁重新换血,把魏广徽拿掉。但现在东林党却让魏广徽开刀,这倒是天赐良机,若广徽能是以而认清东林真脸孔,对咱家也是功德,广徽毕竟是小我才,朝政上也离不开他。有他在内阁和顾秉谦照顾着,韩爌他们便难以腾脱手来。

正要说若无事便先行归去,不想魏忠贤却俄然嘿嘿一笑,上前拉着他便往司礼监去,也不说甚么事,搞得袁大海非常迷惑。

接下来李应升又拿魏广微之父魏允贞做对比,指出你父曾为言官,公道发奋,因获咎当时阁臣而去,隽誉一向传播至今,你莫非不知吗?你该当退读父书,保住百口的名声,不要狡兔三窟,与言官作对,百年后或可见你父于地府之下!

叶向高身为首辅,固然告病在家没有理事,但如此大事却一无作为,任由韩爌等人擅做主张,也是要罚的。天启正考虑如何惩罚叶向高时,叶向高的辞呈却送了过来。

首辅这么交代,赵彦和邹元标天然没有贰言,本来这银子就拨不出来,现在有了首辅的交代,这事情便不能怪到他们头上。真就要怪,也只能怪魏广徽多嘴。

那日随魏忠贤去见天启时,袁大海觉得天启定然会因为和氏壁这事而牵怒东林内阁,进而会同意魏忠贤对东林党人亮刀子,哪知在魏忠贤成心偶然提起杨涟和魏大中、袁化中等东林党人牵涉左光斗、*星贪脏舞弊案时,天启竟然打断了魏忠贤的话,对他说了句“朕尚偶然去掉先帝顾命大臣,尔为厂臣,权力甚重,但应自敛。”随后便挥袖分开。

魏忠贤这么说,袁大海还能说甚么,只能点头应了。又与魏忠贤说了本身想要将东厂整编的动机,魏忠贤听后,哈哈一笑:“你办事,咱家放心,自去做便是,不须问咱家。”

叶向高一走,韩爌便由次辅名正言顺的继任首辅,叶向高临走之前上疏保举朱国祯、邹元标二人入阁,天启也同意了。

看到叶向高的辞呈,天启惊诧,叶老头打天启元年就任本身的首辅,现在已有四年,固然没有大的建立,但幸亏朝政也还安稳。如果同意叶的辞呈,天启一时想不到何人能继任首辅,便下旨采纳,不准叶向高辞职。

别的,他为了取媚魏忠贤,特地编写了一本《缙绅便览》,呈送给魏忠贤,作为汲引或降黜官员的根据。书中把*星、攀附龙、杨涟、左光斗、魏大中、李应升、缪昌期、周宗建及叶向高、韩爌等六七十人,十足称之为“邪人” ,并把这些人分出差等,别离用墨笔标出。

.............

比及了司礼监,魏忠贤又叫人把王体乾、李永贞、梁栋他们都叫来,等人到齐后,魏方笑着对世人道:“前两日咱家与大海打赌,若老叶本身走人,那咱家便输大海一个媳妇,现在老叶已经向皇上上了辞呈,依我看,怕是不日便要滚蛋了。如此一来,这赌约天然是大海赢了!咱家此人最是利落,愿赌伏输,来来来,你们这些公人都在,我们这会便要大海说,他想要哪家的闺女,只要大海开了口,哪怕是王公大臣家的,这媒咱家也做定了,呵呵!”

甚么君子之交,狗屁!东林言官上疏进犯我,你杨涟为甚么不禁止!你攀附龙为甚么不压抑!哼,你们还不就是想我垮台!

展转翻侧两夜后,魏广徽终是咬牙下了狠心,李应升是东林党,魏大中是东林党,孙承宗也是东林党,那*星老匹夫也是东林党!现在他东林党高低分歧要对于我,内廷魏忠贤又对我生了冷淡,再要蛇鼠两端,对东林抱有怜悯不忍之心,只怕如何死的都不晓得!

事到现在,你们就莫要怪我魏广徽狠心了!

李应升颠末体味,晓得是魏广微从中粉碎,想到魏的“祭享失误”一罪尚未清理,便上疏痛揭阁臣魏广微,指出依大明律,祭享失误杖一百,广微难逃其杖!并指出此后广微另有何脸面复入内阁大堂发号施令?

至于孙承宗要军饷出兵的事,袁大海也有所耳闻,何如这事轮不到本身做主,魏忠贤也没问,东林党人本身给拖了后腿,也怪不了魏忠贤,以是只是有些可惜,其他倒也没甚么。

他只道魏忠贤定会采取本身的定见,瞒着天启行大狱,把杨涟他们一网打尽,哪和魏忠贤倒是苦笑一声,决然回绝道:“皇上不发话,咱家便不会做。”见袁大海神情有些绝望,觉得他担忧本身,怕杨涟他们再施背工侵犯本身,不由大为受用,上前用力拍了拍他肩膀,笑道:“来日方长,老是有机遇的,皇上眼下还顾虑着先帝,若咱家这时去动了杨涟,皇上必定会不悦的。你要晓得,皇上但是最念交谊的,若非万不得已,还是缓一缓吧。”

李应升落了个败兴,平白没了一年的俸禄,更被天子给明旨斥责,还被攀附龙指责不顾大局,弄得是里外不是人。幸亏他东林党人有的是钱,这一年俸禄没了就没了,还不至于就饿死了。当天,魏大中等人便过来送了一千两银子,实在暖了李应升的心,由衷吧道还是我党人知心啊。

……………

等了这么几日,终究把魏广徽等来,魏忠贤大喜之下,一口承诺了魏广徽所请。亲身跑到天启面前告状,说李应升唾骂阁臣,不识大抵,应严惩不贷。

想通以后,某种程度上被东林党逼上梁山的魏广徽当即撕破脸皮,决然决定誓死跟从魏忠贤,不再对东林抱以好感。他连夜求见魏忠贤,求他为本身出这口肝火,严惩东林那帮言官。

天启的话让魏忠贤足足怔了好久,方才对袁大海无法的点头道:“这事且先放放,总要等皇上同意才行。”

韩爌初为首辅,一心求稳,内要稳定朝局,外要稳定边局,表里都不能有失,几番思虑,终是同意了魏广徽的定见,要赵彦和邹元标不要拨付银子,若孙催,则迟延。

…………

李应升这道奏疏内容可跟当年*星对魏广徽说的“见泉无子”差未几,把个魏广徽气得直顿脚,把邸报摔在地上接连两气候火攻心,吃不下饭去。

袁大海急于当即处理掉杨涟他们,便低声劝道:“千岁好不轻易才过了这险关,如果不尽早处理杨涟,只怕夜长梦多。”

首辅韩爌晓得天子要廷仗李应升后,顿时上疏力救,天启看在这位首辅才上任没几天的面子上,便从轻发落,不过还是停发了李应升一年的俸禄。

皇上已经批准出兵,这银子却迟迟不到,孙承宗心急焚,多次催促兵部、户部,公文来去无数,而发饷一事却一拖再拖,终究落空了反攻的战机。

他指着上述诸人,对魏忠贤说:“这些东林党,都是与叔叔用心过意不去的!”

至此,东林党经心设想的“吉祥”闹剧灰溜溜的结束,上高低下都式微了好。不过这中间也不是没人得了好处,魏忠贤那边不说,河南那从井里发明“和氏壁”的农夫倒是得了天启亲口赏的一千两银子,赞他发明珍宝,不忘皇家,忠心可嘉。喜得那农夫眉开眼笑,因为那玉刚一出井,便被官府给拿了去,一广钱都没给,现在皇上却派人送来一千两银子,这但是真正的“龙恩”啊!至于那块和氏壁则是被天启命令收进内库,今后不见天日。

代天启至内阁诘问孙慎行、韩爌等人后,袁大海便与魏广徽一起去了司礼监,魏广徽这边忙着检察魏大中等人弹劾本身的奏疏,袁大海则是跟着魏忠贤一起去见天启。

魏忠贤早就在等魏广徽前来了,自那日魏大中上疏,袁大海便对他说:“尔今魏阁老对东林党的态度不及千岁这般果断,传闻暗里另有来往,依部属看,此番东林言官上疏弹劾魏阁老,恰是要阁老认清东林脸孔的最好机遇,千岁无妨冷眼看着局势停顿,东林那帮狗咬起人来可不会放手,定会把魏阁老逼到绝境,到当时,阁老必然会来求千岁,而当时,阁老才真正心向千岁了!”

魏忠贤听了,非常对劲,便向天启保举魏广微做太傅。几天后诏令颁下,魏广微被擢升为少保太子少傅,兼建极殿大学士,今后他对魏忠贤,更是亦步亦趋了。

.............

魏忠贤自安然过关后,便在王体乾、李永贞、袁大海、梁栋等人的运营下,以阁臣顾秉谦、魏广微为外援,以户部尚书吴淳夫、刑部尚书张瑞图为照应,以东厂袁大海为前锋,无时无地不在磨刀霍霍,随时乘机向东林大肆扑去。

震住李应升和魏大中他们后,魏广微恶相毕露,开端了对东林党人实施抨击行动。他给魏忠贤出谋说,第一个要灭得就是杨涟,他一倒,其他的人就像大树被连根拔起,枝叶纷繁震落。不撤除杨涟,我二人死无藏身之地?

不想,叶向高倒是铁了心的要辞职,他在两天以内连上二十三道奏疏要求当即返乡,望着堆得老高的辞呈,天启晓得叶向高去心已定,没法挽留,便叹了口气,同意叶向高辞职,同时下旨加升叶向高为太傅,赐银蟒及盘费,并派行人司的一名行人护归回籍。

战机已失,孙承宗只好无法撤销出兵动机,满含无法写信奉告了弟子李应升,让他查清到底是如何回事。

天启现在对东林党越来越没好感,再加上前几日的和氏壁闹剧,叶向高辞职,内阁不肯拨付教员的兵饷,搞的现在是一听到东林党三字就来气。一听魏忠贤说东林党的言官敢唾骂阁臣,也不问他们骂了甚么,大手一挥便下谕要廷杖李应升。

韩爌不懂兵,也不知兵,听魏这么一说,顿时有些惊骇,他实在是对辽兵没甚么信心,打万历四十八年到现在,这辽东每次兵戈都是输,虽说孙承宗去了后,局势有所窜改,但也不过是失复了百里失地,关外大片地盘仍在后金手中.且后金马队短长,辽兵初建,关宁马队也是草创,传闻连战马都凑不起,这如果等闲出兵,如何能打赢?万一如果打输了,如何是好?

魏广徽的前前后后,袁大海都清楚得很,他给魏忠贤呈的那份《缙绅便览》能够说是一个缩小版的《东林点将录》,目睹魏忠贤对那《缙绅便览》如获珍宝的模样,袁大海心中就不由乐了,策画着等老魏看到本身呈的这份《东林点将录》,岂不是要乐开了花?

一五一十,本来不动的将内阁答对详情禀明天启后,天启勃然大怒,当即下诏免除孙慎行的礼部尚书一职,由礼部右侍郎吴淳夫接任。并要内阁上报事情原委,次辅韩爌以下一概罚俸三年,以示效尤。

此时的朝局,便构成以韩爌主阁,朱国祯主铨(吏部),攀附龙为都察院总宪、杨涟为副宪,邹元标以内阁学士兼户部尚书,赵彦掌兵部,冯从吾掌工部,魏大中、袁化中掌管六科,大要看来,东林党仍紧紧把持着朝政,但明眼人都看出东林党的危急越来越近了。一个很较着的信号便是本来六部只要一个刑部尚书张瑞图是阉党,尔今户部也落在了阉党手中。

………

要我走,我先让你们滚!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