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小说
会员书架
爱看小说 >历史军事 >凤和鸣 > 第302章 条件

第302章 条件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姜元羲背动手,回转过身子,面向百姓们,“这些地步能亩产三石,当然有地步肥厚的启事,但更首要的是这些谷种。

百姓们不但毫不料外,另有一种“公然如此”的感受。

如果全部丹阳县的地步都种上这类谷种呢?

这些谷种人间独一,除了我有这些能亩产三石的稻谷以外,你们再也没法找到了。你们想要这些稻谷来年种在你们地里,不是不成以,只要能满足我的前提,就能把这些稻谷领回家。”

姜元羲闻言,侧头看了一眼百姓们,意味深长的笑了笑,“倒是打得一手好算盘,如果家里只要几亩地的,一斗稻谷已经充足来年的第一茬春耕了,如果不敷,还能多换几斗。”

晓得百姓们都在看着,徐峰用心拔高了声音,“恭喜大人,道贺大人,大歉收啊!”

好一会儿,徐峰才道:“大人,百姓们想用三斗本年刚收成的新粮换一斗稻谷。”

如果有聪明人,就晓得姜元羲的要求一点都不亏,起首是本身家的孩子能去太学院读书,固然太学院现在都是免束脩的,二来本来他们亩产二石,如果种上了新谷种,第一熟的时候,除了上交给县令大人的新粮以外,仍然能获得亩产二石的收成,第二熟更是能亩产三石,如何算都是百姓们赚到了。

丹阳县一共有一千一百八十七户,每家分一斗,姜元羲也能剩下一半的稻谷,够她来年春耕的谷种了。

只需求两年的时候,给她两年的时候,她能存下好几年的军粮。

此人眼角余光更是舍不得在稻谷上挪开,奉迎的朝徐峰笑,“垂白叟,我们当然没想着高低嘴皮子一动就把这些稻谷换成我们的,这不是想从您嘴里看看能不能问出要如何才气获得这些稻谷么。”

说诚恳话,姜元羲心中却还是欢乐,哪怕晓得朱学真的谷种颠末改进以后能比平常的谷种更多,也没想到竟然能每亩地都稳定在三石以上,起码的都有三石二斗。

姜元羲伸出一根手指,“第一,只要你们各家有人去太学院读书进益,便能够从我这里领一斗稻谷归去,至于已经在太学院读书的那些人家,能够从我这里领两斗归去。”

百姓们精力一震,“大人请说。”

柳三娘的双眼顿时一亮,“大人,如果我进太学院读书,我家里也能领一斗谷种家去?”

如果三斗换一斗不成,五斗换一斗他们也是肯的。

徐峰斜睨的看着此人,又昂首环顾其别人,“这片地步里的谷种,全都是县令大人本身带来这里的。”

百姓们都竖着耳朵呢,成果姜元羲和徐峰两人还在酬酢,急得不可。

既然这些方才开荒的地步都能亩产三石以上,他们家肥厚的地步,岂不是能亩产更多?

吸引百姓们的重视,本就是他们打算中的一环,见百姓们已经中计,徐峰瞪了一眼来人,走向了姜元羲。

姜元羲面上带着高兴,“徐大人同喜,同喜。”

其别人也眼巴巴的看着徐峰。

如果一年两熟,单单是这片地,姜元羲就能扶养起一支六千人的军队。

百姓们一阵骚动,还不等他们说话,姜元羲又伸出第二根手指,“我这些谷种非常贵重,你们也看到了,根基上都能让亩产三石以上,以是从我这里领了稻谷归去的人,遵循你们自家具有的地步,来年要给我地步数的新粮。

不过这此中有个困难...

徐峰如果不晓得姜元羲筹办将这些稻谷分发给百姓们,也万分同意如许的互换前提,现在却只感觉脸上微微发烫。

一向侧耳听着两人对话的姜元羲,悄悄“啧”了一声,低声道:“公然是有着小聪明的。”

姜元羲的话落以后,堕入了半晌的沉寂,每小我都在当真的深思,县令大人的要求不算过分,因为这些谷种本就是县令大人的,能给他们已经是天大的恩德,种了新稻谷以后县令大人要收回一些新粮也无可厚非。

一道清脆的声声响起,“敢问县令大人,如果家中无适龄蒙童又该如何?”

如果丹阳县真的出了能亩产三石的谷种,早就传遍全部县城了,他们又何必眼巴巴的看着那些稻谷流口水?

比如说,你们家有十亩地,从我这里领了稻谷家去,来年第一茬稻谷成熟以后,只需求给我十石的新粮,余下的粮食都是你们本身的,第二熟的粮食也不消再上交,一样是你们本身的。”

朱学真是姜元羲的人,谷种是朱学真的,徐峰感觉本身这话也没错。

归正总不成能是县令大人闲着无聊好玩。

徐峰已经挑了然,此人只得低声问道:“垂白叟,能不能请您去问一下县令大人,如果我们想要这些稻谷要甚么前提?如果我们能用本年的粮食,三斗换一斗呢?”

姜元羲循名誉去,见是曾经当街拦她,说要嫁给她的柳三娘,姜元羲一笑,“六岁以上,二十五岁以下的蒙童和青年,以及六岁以上、十八岁以下的小娘子们,都能够进太学院读书。如果你们家里实在是没有合适前提的人,只能说声抱愧了。”

穷山恶水出刁民,可没谁说过刁民是蠢的,这不,一大群百姓们,总有好些人能猜出先前敲锣打鼓让他们这些人来这里旁观收割稻谷,又当场称量稻谷的背后企图。

也许是姜元羲的眼神仿佛能看破民气,被她目光扫过的百姓们皆是一阵脸热,却又等候的看着她。

充足一支三千人的军队一年的口粮了。

跟亩产三石以上的稻谷比拟,难堪又算得了甚么,他们从小就在丹阳县长大,会跑的时候就跟着父辈身后在田里下地,对庄稼熟谙的很,丹阳县的田都是一个样的,也没见哪家的地能亩产三石以上,既然不是地里的题目,那必定就是谷种的题目。

被徐峰怒骂了一顿,这报酬难的笑了笑,但是看着源源不竭从田里奉上来的稻谷,这抹些许的难堪又抛在脑后了。

这圈出来的十倾地,起码都收成了三千二百石的粮食。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