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小说
会员书架
爱看小说 >其他小说 >红楼之庶子为王 > 第四百九十三章 驻兵剑门关

第四百九十三章 驻兵剑门关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平阳府知府,乃是货真价实的四品大员,连如许的人物都直接被贾琮砍了,另有哪个敢用本身的脑袋开打趣。

并且,掌控了茂州以后,另有一个好处,那便是能够派出一支奇兵向西绕道大小金川一带,直接攻击西山野川诸部背后,西山野川诸部毗邻雅州,但是如果想要从雅州打畴昔,就只能走碉门寨或者灵关寨两个关隘之地。

“现在我们驻兵剑门,这剑门关向来就有剑门蜀道之称,想当年,李太白曾作诗言,蜀道难、难于上彼苍,指的便是这剑门蜀道。过了剑门以后,便是川蜀核心之地,以是,从现在开端,我们的雄师随时能够遭碰到敌军突袭,各军行进之间当多置探马,以免遭了仇敌埋伏。”

刘备固然是定都成都府,不过汉中作为与北方对峙的火线重地,一样是蜀地的重镇之一。想当年,诸葛亮北伐,便是大多在汉中一带汇兵,而后沿着渭水南岸,向西到天水嶓冢山,向东大散关、连云道陈仓一线、褒斜道眉县一线、傥骆道周至一线、子午谷长安一线,东西伸展足有七八百里之地。

“禀大帅,本日中午,裘良的亲卫已经到了,现在裘良的兵马首要屯驻在怀安、简州一带,遵循他们探查的动静,成都府已经被近十万部众兵马围困,成都府中另有几万兵马,但是各部落雄师连日攻打,固然府城以内临时不缺粮草,但是估计也只能死守半个月摆布的时候!”

他们终究晓得,贾琮手中的天子剑是能够见血的,绝非甚么安排。

大营中军帐中,贾琮召麾下众将议事,包含前军、后军的统帅尽皆到来。贾琮坐在首位,其他四五十名将校摆列两侧坐定。

届时,面对各部雄师,天然也便能够展开决斗!只要击溃了成都府以外的南疆主力,接下来的战役天然也就轻松了很多。

从剑门关向前二百里便是绵州,过了绵州再向南二三百里,便是蜀中的成都府。

“至于成都府之南的巩州、眉州、隆州、雅州、嘉定府、黎州等地,已经尽皆被各部落兵马所占有。”

可这两地尽皆易守难攻,想要强行攻打必然是损兵折将,是以绕后突袭是最好的体例。

而掌控了石泉、绵州、茂州、汉州以后,贾琮便能够带领雄师过九陇、郫县进入到成都府地界以内。

并且,现在朝廷任命贾琮为主帅挞伐西南,又如何能够因为几条性命惩办贾琮?以是,接下来各地州府,不管是壮丁还是粮草,尽皆提早备好,不但没有完善,乃至有很多直接超出。

听着这混乱的局势,贾琮不由得揉了揉眉心,本身麾下的兵马毫不算少,但是敌军一样势大。

成都府之北是汉州,汉州之北便是石泉,不过哪怕石泉军还在,恐怕也不敢妄动。毕竟,石泉毗邻茂州,茂州之地的羌族一贯不平稳,并且,论气力,占有全部茂州的羌族可并不比虚恨部、勿邓部减色。

细细的将裘良传来的动静看了一遍,贾琮深思半晌,而后便是命令说道,“蒋子宁,明日遣出探马联络石泉军、永康军、怀安军,看看这几支兵马现在的状况如何。”

并且,既然成都府之南的州府已经沦亡,那边的兵马明显已经崩溃,本身是用不上了。

兵行十五日,雄师顺利穿过子午谷到达兴元府。又行七八日以后,贾琮的雄师总算是临时停滞下来,并且在隆庆府之北的剑门关安营。

“现现在邛部州勿邓部、虚恨部两大部落合兵六万众,乌蒙山各部合兵近十万,西山野川诸部合兵五万各据一方,罗氏鬼国半月之前也有两万鬼兵进入泸州境内。不过,与长宁军、南平军交兵一场,两边各有胜负,便是再度退回到赤水之南。”

过了平阳府以后,向南行十余日,便是到了长安。

“想要前去成都府,我们必须包管后路安危,茂州固然不是必经之地,但是却也不能留下一个隐患。以是,这羌族一部,必须掌控在本帅的手中。”

固然对于这十三朝古都的长安极有兴趣,不过贾琮倒是并未在此担搁光阴,只是让雄师修整一日,便是持续向南。

不过,贾琮心中对于这几支兵马,却实在没法抱太大希冀。

“史鼐,明日你率本部兵马过剑门关,进入绵州境内!如果石泉军无恙,便传令石泉军与你汇兵一起,如果石泉军已经丧失了战役力,你便做好进兵石泉的筹办。”

“多少豪杰曾在此死亡,可现在却已经尽皆作古!”

出了长安,再穿过几百里的子午谷以后,便是能够直接到达兴元府四周。而之前,这里一样有个大名鼎鼎的名字‘汉中’。

“忠靖侯,裘良、韩奇二人可传返来动静?”

永康军在成都府之西、怀安军在成都府之东,本来就是拱卫成都府的兵马,而现在成都府都被围了很多光阴,如果这两支兵马还在,天然会前去救济。

行军作战最忌被人断了后路,救济成都府当然首要,可如果到时候雄师前去成都府,羌族倒是直接出兵占有了石泉、绵州一带,那贾琮的雄师便是瓮中之鳖。以是,不管这羌族现在状况如何,哪怕他们并未与南疆部落勾连,贾琮也不敢冒险。

这些处所军固然比不上边陲大营,但是一军也有两万多兵马,至于各地的府兵,现在恐怕底子希冀不上,如果这三支处所军还在,对本身来讲也算是个好动静。

只可惜,这漫漫渭水、巍巍秦岭,终归是让诸葛丞相绝命五丈原之上。

过了京兆府向西南前去蜀地,门路就变得狭小难行起来,哪怕是官道也远不如中原地区。而贾琮所挑选的便是大名鼎鼎的子午谷。

站在首阳山山岳之上,贾琮向西了望,“想当年,诸葛武侯便是想要在这里出祁山,但是天不逢时,毕竟被困在蜀地。子午谷、斜谷,再向西便是五丈原!”

边说着,史鼐边将裘良送来的动静递给贾琮。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