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你小说
会员书架
爱你小说 >历史军事 >花开春暖 > 第三四一章 归京

第三四一章 归京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李小暖被他亲的倒不忍再多责备,抱着他挪了挪,靠到榻几前,取笔濡了墨,谨慎的塞到了阿笨手里,程絮仪跪坐在中间,伸手按紧了几上的宣纸。

蝉翼失声笑起来,

“父亲去打碎人去了,父亲也想阿笨啊,父亲明天还给我们阿笨写信呢,小阿笨如果想父亲了,我们就给父亲写封信好不好?”

“阿笨是不是想父亲了?”

阿笨听懂了话,看着程絮仪不欢畅了,

“好好好!不但当着小恪的面,当着你公公婆婆的面,也要多说几遍,好不好?”

门外,婆子禀报着,老太妃和王妃从宫里返来了,李小暖忙下了榻,打发了程絮仪归去,穿了衣服,带着阿笨迎了出去。

靖北王妃穿戴件黑大氅,大氅帽子裹着脸,跟着羽箭,影子般转进垂花门,进了屋,羽箭掀起东厢门口的帘子,靖北王妃看着衰老木然的端坐着的女儿,嘴唇颤栗着,半晌才勉强抬起手挥了挥,进了屋,羽箭放下帘子,轻手重脚的退出屋,悄悄的守在了门口。

“婉若,母亲筹办把嫁奁都拿出来,换成银子施粥,替你父亲赎一点点罪孽,今后,你出嫁,出嫁……了,就姑息些。”

李小暖接过笔,递给蝉翼,伸头看着阿笨画的乱七八糟图,一边笑一边嘉奖道:

“笨乖。”

李小暖表示着白嬷嬷,白嬷嬷带着屋里垂手侍立着的丫头婆子们悄悄退了出去,李小暖侧身坐到老太妃身边,缓缓给她捶着腿,看着老太妃,等她开口说话。老太妃重重叹了口气,

老太妃直起上身,伸手拍着李小暖,感慨道:

阿笨镇静的蹦跳着承诺着,王妃弯着腰,扎动手,严峻的盯着斜着身子,一起小跑着奔了出去的阿笨,也顾不得辞职,吃紧的跟在背面奔了出去。

阿笨伸手搂住李小暖的脖子,连亲了几下,奉迎的说道:

“嫂子真要把阿笨这信给哥哥送畴昔?”

阿笨欢畅的拖着长音承诺着,程絮仪忙跳下榻,一边笑一边帮着蝉翼摆好纸笔,李小暖抱着阿笨,贴到他耳边,低声交代道:

“笨好!”

“阿然是为了北边灾黎的事。”

阿笨抓着笔,极其当真的在纸上画了个歪歪扭扭的圈,画到一半,笔软软的乱划开去,翘了只尾巴出来,阿笨赏识了下,接着东一笔西一笔,画得纸上横七竖八的一片乌糟,直到笔上蘸的墨用尽,才回身将笔递给李小暖,长长的舒了口气,

“是姑姑说错话了。”

王妃看着阿笨,依依不舍的站起来,李小暖瞄了眼满脸倦意的老太妃,笑着建议道:

说着,折着宣纸,阿笨伸动手,镇静的帮李小暖胡乱按着,两人折好,李小暖将‘信’递给蝉翼叮咛道:

“父……渴!”

阿笨仓猝一上一下重重的点着头,嘴巴扁了扁,一幅要哭出来的模样,李小暖忙搂紧了阿笨,悄悄抚着阿笨的后背,暖和的安抚着他,

“我想着太后这个时候请人喝茶,也就是这事了,老祖宗,这事,倒正正巧,客岁夏天,古家大姐姐说是丰年粮食必便宜,倒不如收些出去存着,我就应了她,又拿了些银子出来,让她去收,倒真是收了些粮食出去,现就存在古家二姐姐和大姐姐在城外的几个陪嫁庄子里,您看,要不,先把这些粮食拿出来?”

李小暖放动手里的邸抄,转头看着正玩得高兴不已的两人,阿笨挥动手里的木剑,跟着程絮仪念着‘父……啵’,程絮仪拿着只布偶,一边找着阿笨的剑,装着打来打去,一边笑的的确说不出话来,

“我就说,小恪能娶了你,是他上辈子修来的福分。”

“我也有些银子,我也拿出来,母亲,我不要,我有母亲呢,母亲别难过。”

蝉翼仓猝回身表示着奶娘,李小暖摆了摆手,抱着阿笨,亲了亲,

“老祖宗既有话要交代,倒是把阿笨先送归去的好,他现在可学会传话了。”

“先收好,等会儿和家书一起让人送出去。”

“三蜜斯又忘了不是,可不能这么说阿笨少爷不喜好听的话,小少爷早就听得懂吵嘴话了!”

老太妃满眼笑意的看着两人出了门,转过甚,招手叫着李小暖,

“老祖宗,这施粥的事,我想着,一边由我们府出面,用您和太后的名义各设几个粥棚,一边古家大姐姐出面,用先李老夫人的名义,您看呢?”

“不不坏!”

“我家阿笨就是聪明,这么大点孩子,没他听不懂的话!”

诚王妃面庞蕉萃,描述肥胖,坐在车里,将帘子掀起条缝,往外探看着。

第二天凌晨,汝南王府、古府、郑家就调了府里大半主子,赶在头一批出了城,到城外搭棚、埋锅,运送粮食,到中午,浓浓的粥饭就煮了出来,都城府衙的衙役们一早也得了府尹的叮咛,跟着出来,鼓着锣,拿着水火棍,筹措着保持着次序。

靖北王府的粥棚,只略晚了一线,也一家家搭起来,煮了浓浓的粥饭,开端施粥,紧跟着,镇宁侯府、钱家、唐家、敏王府等等人家,当天下午也出城找了处所,搭起了粥棚,第二天,都城各家也都跟着摆出了大大小小的粥棚子,太后和汝南王府老太妃都捐了金饰银子出来施粥,凡是还施得起的,谁不要来捧个场?如许狼籍的时候,谁敢不出来捧足场?

李小暖低声接道:

“我带阿笨出去玩玩去,来,阿笨,跟祖母到花圃里去玩好不好?”

老祖宗大笑起来,李小暖一边笑一边责怪着:

“这是阿笨写给他父亲的信,天然要送畴昔。”

老太妃搂着阿笨,笑着夸奖道:

“阿笨这信画得真好,父亲看了必定欢畅,我们让人给父亲送去好不好?”

三月中,诚王妃带着诚王和陇州知州赵远明的尸首,在几百名程恪派出的兵丁的保护下,从北门悄悄进了都城。

“过来坐这里。”

都城北边几里外,就驻满了衣衫褴褛的男女老幼,架着高高芦棚的粥棚冒着青烟和热气,成了最显眼的地标和中间,那些低矮的窝棚围着粥棚漫衍开,在初春的料峭春寒中,一片仓惶心伤的热烈。

“你这丫头,心眼就是多,就这么着吧。”

程絮仪极其耐烦的念着,阿笨俄然丢了手里的木剑,回身爬到李小暖怀里,抬头看着她,委曲的嘟着嘴叫道:

李小暖笑着也不答话,只上前抱起阿笨放到地上,王妃不等老太妃和李小暖说话,抢着说道:

赵远明的尸首由礼部送至已经白茫茫一片、哭声震天的赵府,收殓入棺,摆起了灵堂,李小暖陪着老太妃,当天下午就到赵家哭祭了,各家紧跟厥后,虽已傍晚,赵府门前倒是车马如流,灯火透明。

诚王妃放下车帘,垂着头寂静了半晌,转头看着偎在本身身边,瘦的眼睛都大了起来的周婉若,低声说道:

诚王府大门紧闭,只留了一个偏门供下人出入,寂然的正殿内,架了具黑漆漆的棺木,却连支白烛也没有扑灭。

程絮仪忙笑着跟阿笨认着错,

“好。”

程絮仪惊奇的问道,李小暖笑着点了点头,

老太妃脸上带着丝倦意,换了衣服,抱着阿笨高兴的谈笑了一会儿,转头看着王妃叮咛道:

“小阿笨,是父之过,养不教,父之过。”

正院也是一片乌黑,只要东厢,亮着豆昏黄的烛光,烛光悄悄的燃着,偶尔狠恶闲逛几下,照得榻上木雕泥塑般的诚王妃仿佛动了起来。

诚王妃抬手抚着周婉若肥胖青黄的脸颊,满眼哀伤绝望的看着女儿,眼泪如断了线的珠子,止也止不住。

第二天上午,皇上陪着太后,过来祭奠了忠魂,皇上和太后走后,赵家高低更是脚不连地,来往记念的人越来越多。

诚王妃头抵着车窗框,沉默看着内里,离车子不远处,一个七八岁的小男孩,光着脚,捧着只缺了个大口儿的陶碗,缓慢的跑过来,跪扑在地上一堆破絮中卧着的老婆子面前,满脸笑容的将碗送到婆子面前,婆子支起家子,从身边又拖个肥胖的看不出男女的孩子,托着碗送到孩子面前,用手指往孩子嘴里塞着已经凉了的粥饭。

“老祖宗这话,可必然要当着小恪的面再说一遍才好!”

“老祖宗又笑话我了!”

老太妃斜睇着李小暖,伸手点着她的额头,

沿着北门往两边,施粥的棚子隔几步一个,直摆出一两里路,饥饿的人群有了口吃食,心也稍稍安宁了下来,寻着背风朝阳的处所,搭起窝棚,只等着朝廷的雄师传回捷报,就转回故乡去。

李小暖笑着承诺着,也不敢多迟误,陪着老太妃又说了几句话,就辞职出来,命人去请了古云姗、古云欢和严氏过来,细细筹议了一个多时候,几小我归去,连夜忙了起来。

李小暖抿嘴笑着,

“你先归去歇着吧,我和小暖说说话。”

“不准叫父亲名字,听到没有?”

两人笑了一阵子,李小暖往老太妃身边挪了挪,低低的说道: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