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你小说
会员书架
爱你小说 >历史军事 >娇宠王妃1 > 第55章 陷阱

第55章 陷阱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沈妱夙来贪玩,见了本年这场初雪,如何能不欢畅,马车一停稳,她便跳下车来,跑到前面的车边,拉了蒋蓁的手,便高欢畅兴的跑到雪地里一阵乱踩。

妙华山上妙华寺,是庐陵城外祈福的好处所。

那些疆场挞伐的兵士们,有几个不是平头百姓?他们为了保家卫国而奋勇拼杀、流尽鲜血,让那些都城中的高官朱紫们能高枕无忧、安稳度日,他们的兄弟姐妹,又怎能一向赤贫、目不识丁?

沈妱感觉有些奇特,不过因蒋阿姨常来听妙华寺的主持讲经,沈妱对方丈的高徒也没多少戒心,微一犹疑,便走了出来,蒋蓁紧随厥后。

就是单数数现在的朝廷六部和内阁,低等官吏自是不乏寒士的身影,可三品以上的大员里,十其中能有两个出身豪门就很不错了。

初四那夜吹了半夜的风,却没能吹散天上堆积的层云,将近拂晓的时候气候突然转寒,竟然飘起来雪花。但是十月初的时候到底不像腊月那样冰寒,雪花落地即融,凌晨起来的时候地上一片潮湿,倒像是下了场细雨。

徐琰瞧了他一眼,不辩驳,也没承诺——

这初雪之日,也有很多人趁雪而来,不时的有车马颠末,倒是给这冷峭夏季添了些温度。

沈平之前被沈妱劝说时也曾心动过,乃至想过以沈家之力,在庐陵建个小小的书馆。以沈家的财力,拿出两三千册的书来,固然也是笔不小的数量,却也不算太难。

如许的比赛持续了数百年,哪怕到了现在,固然宦海中九成都是以科举晋身宦途,可真正出身豪门的能有多少?

教书育人当然是他的欲望,但前提是家宅安然,妻女无恙。他不会拿全部沈家来冒险,更不会有那样至公忘我、冒天下之大不韪的动机,是以只会暗中在西山脚下建个小书屋,却从不张扬。

可这些话如何能对沈妱去说?

沈妱本来还满含等候呢,谁晓得话题俄然被岔开,惊奇之余,正想重提呢,却见徐琰趁着沈平佳耦喝茶的工夫朝她挤了挤眼睛。

凡是往深想一分,沈平便会生出一分撤退之心。

姐妹俩渐渐的转着,到得一处偏殿,内里昏暗淡暗的,只要两尊罗汉像,蒲团香案与别处毫无二致,也没甚么特别的瞧头。

可这书馆就算建起来了,当真能造福百姓吗?

徐琰数度写信与恩师商讨,踌躇至今,才悄悄下了决计——

也是以,薛万荣的那些书是绝对不能动的,不然过分招摇,怕会胎死腹中。

本来该是由他们把持的繁华官位,俄然有以往被他们瞧不起的豪门学子来分一杯羹,天子乃至还要重用那些人,结合起来对于这些百年大族,不去打压更待何时?

灯架中间有个小沙弥正自诵经,面前摆着个楠木函。

这些设法徐琰天然也不会和沈平去解释,更何况沈妱就在当场,徐琰更是不想浇灭她的热忱,是以随便寻了个话题,就此带畴昔了。但他的情意,倒是就此向沈家三人表白。

是那些豪门学子的天禀不敷吗?一定如此。像前朝的柳首辅就曾是贫寒起家,终究却权倾一时,才调无双。更有与之订交的很多名流,不乏夺目才调,也不缺治国之才,可在那些门阀贵胄面前,他们仍旧没有出头之日。

“当真么?”沈妱大喜过望。

寺里上香的人络绎不断,蒋阿姨是高朋,来之前就打发人通了信儿,那方丈和尚便亲身来迎,引着她们进香抽签。

现在倒好,沈家大张旗鼓的在庐陵办起书馆,宣称为天下百姓谋福利,官府颜面何存?那些世家又作何感触?不会感觉他沈家自视太高、行事特别,进而暗里使绊子吗?

因了这场雪,氛围也格外清寒,沈夫人想着山里比府中更冷,便叫人寻了大氅出来,把沈妱裹得严严实实的,这才出门。

但是,就要如此放弃吗?

拜完了佛像,方丈便引着蒋阿姨和沈夫人去客舍喝茶谈经,沈妱和蒋蓁可贵来趟梵刹,又是初雪之趣,便在几个大殿之间流连,由方丈的徒儿晦岸相陪。

端王殿下他……他……他竟然会挤眼睛!

挤……挤眼睛!沈妱瞧着那张俊容上一闪而过玩皮神采,呆住了。

不过那惊鸿一瞥还真是……又活泼又都雅,叫人沉迷啊!沈妱沉湎在刚才那一瞬的冷傲里,竟是把甚么都忘了。

果然不出沈夫人所料,马车走在庐陵城街巷里的时候还不感觉如何,等一出城门,那凉凉的风就寻着缝儿往车厢里头钻。饶是沈妱裹了大氅,初被这冷风一吹,也还是感觉身上发凉。

沈家在刻书上是没甚么难处的,只是毕竟家资有限,供不起太大的书馆,如果能有端王殿下出资……那可真是如鱼得水了!

固然,端王殿下的这番情意确切叫人欢乐,不管他是为了满足沈妱的心愿,还是为百姓着想,身为长年居于云端的皇室朱紫,他能有如许的设法,就已是可贵。

那头徐琰笑着点了点头,沈平倒是沉默着,未发一语。

她还只是个十四岁的小女人,有着夸姣的神驰,若就此掐断,岂不是过分残暴?

虽万千人,吾往矣!

另有乾坤?沈妱起了兴趣,跟蒋蓁对视一眼,便拉动手儿往那背面走。

他并不是一味只晓得挞伐疆场,出身皇室,想要在朝廷安身,靠的毫不但仅是勇武。关于藏书育人的事情,他之前晓得的确切很少,沈妱那日在西山脚下提出要建书馆的时候,他实在也当真考虑过。

蒋阿姨和沈夫人在丫环婆子的搀扶下渐渐的往前走,沈妱和蒋蓁玩得正欢畅,一人带了两个丫环,边走边玩,就差搓雪球打雪仗了。

沈妱正想着踅身出去呢,那晦岸小和尚却手举禅珠,道:“这罗汉像后另有乾坤,女人不去看看?”

科举经历数百年走到现在,尚且摇摇欲坠,想要初创书馆,让更多的豪门学子识文断字,有更多晋身的能够,其艰巨程度可想而知。这乃至,比一场面对漠北雄师的战役还要凶恶——

自小浸淫都城、出入朝堂,徐琰对于豪门和世家之间的斗争,感受比沈平还要深切很多。

徐琰倒是神采如常,道:“我来出资,沈家刻书,我们本身建个书馆尝尝。如果这书馆当真能顺利的开下去,我也好向皇兄建言,再由官府来做此事。”

妙华寺也算是座古刹,一代代的扩建下来,大小殿宇加起来能有两三百间,每一处都供着分歧的佛像罗汉,又有文人骚人在此留诗赠碑,很有看头。

明黄色的帐幔长垂及地,那罗汉像是以石头刻成,底下是挖出的檀木座,和着檀香袅袅,倒是清幽。不过这些偏殿大多狭小,偌大的石像一摆,背面便显得逼仄,只能容一人出来。

沈夫人自是欣然承诺。

背面蒋阿姨和沈夫人渐渐下了车,见状不由发笑。

而这第一步,明显要谨慎翼翼,低调谨慎。

在城外渐渐走了一阵,那风景就垂垂变了,地上偶尔能见到些未融的积雪,再往厥后,便是薄雪覆盖着路面,到得妙华山脚下时,那雪竟然有半寸之厚,白茫茫的落在山林之间,与那尚未落尽的红叶相映,格外风趣。

沈妱掀起帐幔,内里供着一支十八铜人的灯架,上头佛灯长燃。

沈平眼中有深深的黯然,他喝了口茶来安抚心境,继而昂首向徐琰道:“殿下顾恤百姓之心,叫人佩服,只是此事牵涉甚多,恐怕还得从长计议。”

因沈平入狱的事情叫蒋文英佳耦也悬心了数日,这回他安然返来,蒋阿姨先撇了两天,等风头畴昔,十月初五的时候,便约沈妱母女同入梵刹进香,以祈安然。

沈家坐拥十万卷藏书,沈平腹中对古往今来之事可谓不知者甚少。当初科举制刚出来的时候是甚么景象?豪门学子有了晋身的路子,自是皆大欢乐,可那些历代官吏、高门大族是如何的反应?

书馆能够建,但不能大张旗鼓,要用绣花一样的水磨工夫,渐渐的叫人接管此事,徐缓图之,才气垂垂走出宽广的路。

这留园的景色在庐陵小驰名誉,沈家三口既然前来,徐琰也不吝啬,叙话以后便安排人陪着沈妱母女去游赏园中风景,他和沈平一道闲谈慢行,趁便问问征书的事情。

起码疆场上刀枪相见,成王败寇。朝堂之上却向来都是兵不血刃,如果行事失了分寸,叫那些世家们联手排挤豪门士子,那结果恐怕适得其反。

那些没钱买书的人天然是欢畅了,可那些世代的书香家世,那些高官权贵们会如何想?

但是想要建书馆,岂止是花银子那么简朴?

看着太安然宁的朝廷,排挤打击之究竟在数不堪数。

沈妱忙把预先备好的镂花小手炉捧在手里,又不住的往沈夫人怀里钻,这才感觉好受些。

这件事不能一蹴而就,便可效春雨之德,润物无形。

倒得妙华寺的庙门跟前,也不知是谁有雅兴,一左一右的堆了两个雪人,还就近摘了秋叶绿草装点,非常风趣。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