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小说
会员书架
爱看小说 >历史军事 >晋乱 > 第59章 司马昭逼曹髦御驾亲征,王基兵围寿春城。

第59章 司马昭逼曹髦御驾亲征,王基兵围寿春城。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文钦不由担忧,马上带本部军马出城,欲破王基、陈骞包抄圈突围而去。

司马昭则亲率雄师携天子曹髦、郭太后出洛阳沿东南边向,浩浩大荡杀向淮南。

旋即又上书:“想昔日先祖武天子每逢战事,皆都亲征,现在昭尽集大魏兵马,必可保陛下及太后无忧,陛下何至如此之言?实非明君之举!”

“如果我亲统雄师前去寿春,天子确如贾允所言,人小鬼大,到时受朝中奸佞之臣鼓动再做有危于司马氏之事,当时我在淮南,只怕天高路远,没法防备。不管托于何人都不若带在身边安稳。”

好不轻易有一寺人膜拜曹髦:“陛下可言司马昭:既然朕已委丞相为大将军全权总都督大魏兵马,朕去又有何益?且朕年幼,龙体荏弱,又如何坐得战车,上的疆场?”

天子曹髦听了,颇觉有理,马上依寺人所言答复司马昭。

文钦无法,只得奔诸葛府问计诸葛诞。

马上命寺人呈报上来。

忽见寺人报来司马丞相奏章,不觉骇怪:“如此起兵时候来奏是为何事?”

司马昭见了不由发怒:“此竖子公然心胸不轨之计。越是如此,越不能独留其于宫中,非御驾亲征不成!”

两位将军相视一眼,知司马昭之意:“大将军欲要困兽!”

司马昭虽携天子曹髦、郭太后出征淮南,但心细思之,仍觉不当,旋即又命镇守魏蜀边关的征西将军陈泰回京任尚书右仆射管理朝政,由堂兄弟司马望代替陈泰任征西大将军镇守魏蜀边关。

贾允一句话提示了司马昭,司马昭忽的想起来许昌司马师临死之时叮咛:“弟担当师位后,牢记凡大事切不成轻托于别人,当死死攥于自家手中,千万莫自取灭族之祸。”

郭太后一句话,曹髦晓得,如果再驳司马昭,必有掉头之嫌,遂承诺司马昭:“朕愿与太后随司顿时将军御驾亲征,平叛诸葛诞。”

曹髦看完不由大惊:“司马昭真乃权臣也,竟然勒迫朕与太后御驾亲征!”

贾允天然听的明白,天然不敢自大:“此皆乃大将军之威!”

司马昭知曹髦同意御驾亲征,倒是只鼻子里哼了一声,并不觉有何不当之处,但倒是对贾允笑言一句:“曹髦恐怕连右长史手心都逃不出去。”

司马昭笑笑:“两位将军可去了。”

司马昭马上依贾允之计,出征必携天子曹髦及太后。

诸葛诞听了,看着文钦倒是哈哈大笑:“私有何惧哉?公乃原魏国大将军,莫非不知此地气候吗?”

然,文钦开城后,却见王基之兵皆如虎狼,冲杀一阵却无马脚,莫说突破包抄圈了,再不回城只怕就要全军淹没。

公元257年6月甲子日,司马昭令青州、徐州、荆州、豫州的大部军士及关中游军,总计二十六万雄师,从各自驻地解缆敏捷赶往淮河以北集结。

无法之下,文钦只得又退回寿春城。

贾允一旁站着,见司马昭欣然点头应允,不由大喜,马上受司马昭意伏身案前,替司马昭拟得一书奏章,上奏天子曹髦:“昔日黥布谋反,汉高祖率军亲征,隗嚣背叛,光武帝亲征西伐,不但前人如此,先帝在时也经常御驾亲征。不管前人抑或先帝,御驾亲征皆为震慑宵小、鼓吹国威,所到之处皆都欢乐鼓励。今大魏寂然一片,四海咸服,本该当固国安民之时,诸葛诞倒是蓦地起兵谋反。故,陛下为保大魏社稷安危,也应亲临火线,御驾亲征。此举,不但能让我大魏将士倚仗陛下天威奋勇杀敌,更能威慑叛军,惊其胆魄。至于陛下及太后安危,陛下切勿担忧,此次出兵尽起大魏雄兵劲旅,所到之处必是战无不克,攻无不下,陛下及太后必无恙也。”

不但如此,更是奉告贾允,天子如此,况你乎?

不时雄师到达项县,司马昭马上项县城内妥当安设曹髦及郭太后,罢,马上于项县颖水丘头安营扎寨。

文钦不由惶恐:“若果司马昭如此雄师围城,不消太久,只怕半年,寿春城内便就粮尽,到时莫说司马昭攻打了,即便司马昭不打,饿也饿死了。”

司马昭之计,旋即被文钦看出。

遂唤身边亲信大臣商讨对策,何如这些亲信大臣无事之时则在曹髦身边义愤填膺,然真到用到之时倒是不知所措,一时候不知该当如何对付。

在陈泰、司马望各自到任后,又把朝野群臣调剂一遍,细思无有马脚后,方才算放下心来。

司马昭要做耐久之战,欲把诸葛诞困死于寿春城。

司马昭知王基乃大魏忠臣,先是任王基为行镇东将军、都督扬豫二州诸军事,携安东将军陈骞持续对寿春城周到包抄,王基于内,陈骞为外,构成两重包抄圈,两重包抄结束后,马上当场环城四周发掘堑壕,修建壁垒,以期困死诸葛诞。

喜好晋乱请大师保藏:晋乱小说网更新速率全网最快。

贾允书完,递与司马昭,司马昭倒是看也不看,只命马上送入嘉福殿中。

嘉福殿中,天子曹髦因司马昭即将以大将军之职亲身统兵出征,自此,朝堂之上再无权臣,恰是其运营夺权之时,正欢乐不已。

待王基、陈骞拜别,司马昭担忧寿春城内诸葛诞做困兽之斗,为保万一,旋即又命奋武将军、监青州诸军事石苞携兖州刺史州泰、徐州刺史胡质将军,只于虎帐当中遴选精锐士卒,轻装简从,作为游军,在寿春核心活动,一则乘机毁灭声援寿春吴军,二则又防王基、陈骞包抄缝隙。

吴军军士不由愈发惶恐起来,皆都催促文钦前去诸葛诞处扣问该当如何:“莫非全军就如此困死在寿春城?”

曹髦阅完,知以己之力难以对抗,遂从速起御辇直奔永宁宫。

天子及太后御驾亲征,一可除却本身心头之患,二则又能够鼓励士气震慑淮南叛军,一箭双雕的功德,司马昭岂能不依?

现现在,字字句句皆在耳边。

太后见了,叹口气:“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此乃司马昭惊骇陛下谋他,欲掌控陛下也。既然如此,陛下不该,只怕不好。且司马昭连哀家一个女流之辈都不放过,陛下还是应允了好,以免我母子之灾。”

王基、陈骞领命欲要拜别,司马昭倒是笑而招回:“两位大将军莫急,完成两重包抄后,倒是无令不得反击!”

此话讲的多么高超:如果贾允都能轻松对付,你曹髦又如何和我司马昭斗?

豫州刺史、镇南将军王基终究比及司马昭携军前来,知司马昭现已颖水丘头安营扎寨,便就前来大营请命:“某已按公命包抄诸葛诞于寿春城内,现大将军到,后该当如何?”

如此三番,皆都大败而回。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