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小说
会员书架
爱看小说 >都市娱乐 >九龙夺嫡1 > 第69章 初次过招(一)

第69章 初次过招(一)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弘晴笑了笑,没再持续先前的话题,而是话锋一转,语带表示地问了一句道。

没等三爷做出个定夺,就见胤锇摇摆着魁伟的身子从背面骂骂咧咧地行了上来,大刺刺地便要帮三爷拿了主张。

老爹到底还是气盛得很,呵呵,当真是一遭权在手,便将令来使,成心机!

李敏铨明显是听懂了弘晴话里的潜台词,这便一样很有深意地回了一句,内里尽是表忠之意味。

“吹打,快,吹打!”

按端方,访问处所官员之际,正副钦差本该是一并现身的,很明显,三爷撇下老十的行动稍过了些,不过么,弘晴也没筹算去提示自家老爹,毕竟此际三爷已动了身,再要收回,只会适得其反,还不若就这么姑息了去,谁让老十那厮到现在都还没从船舱里冒出头来,被抛到一旁,只能怪他本身架子大,却难怨到三爷的头上,正因为此,弘晴也就只是在内心头嘀咕了一把,却并未有甚旁的表示,只是冷静地跟在了三爷的身后。

老十的话音刚落,布政使公普奇已从旁站了出来,大声拥戴了一把。

三月的天固然已是有些热了,可在这等大凌晨时分,被河面上的风一吹,却还是很有些凉意的,纵使已批了件坎肩,可弘晴还是不由自主地颤抖了一下,固然这行动很轻微,可小意地陪在其身边的刘三儿还是敏感地发觉到了,这便奉迎地劝说了一句道。

“二位爷存候心,主子们办事利落,断不会给二位爷惹费事的,您二位就存候心好了。”

一见到三爷昂但是来,阿进泰自是不敢有一丝一毫的粗心,忙不迭地抢上前几步,大礼参拜不迭。

弘晴微微一笑,话里有话地提点了李敏铨一句道。

有些话点到也就够了,实无需求说得过明,既然李敏铨已是会了意,弘晴也就不再多言,交代了一句以后,便将目光投向了已是模糊可见的聊城船埠……

弘晴并没在乎刘三儿的奉迎,只是不咸不淡地吭了一声,视野却始终落在了运河的南岸上,不过么,眼神里却始终没有核心,明显不是在看风景,哪怕此际两岸桃花盛开、绿柳成荫,风景无穷好,可弘晴的心却较着不在其上,一者么,船行了四天,再美的景看多了,也就是那么回事,二来呢,弘晴这会儿正满腹的苦衷,又哪故意去赏识景色之美。

“那就全赖小王爷吉言了。”

“他奶奶的,这破船摇得爷骨头都快散了架,三哥,小弟但是受不了了,不先歇几日,小弟怕是撑不畴昔了,奶奶个熊的,摆布不过就是放粮么,有这么很多主子在,让他们办了去不就得了。”

论策画,李敏铨只能算是二流人物,可说到观颜察色,倒是相称了得,只一听,便已猜到了弘晴的能够之用心,脸上立马闪过了一丝的忧色,微微一躬身,会心肠答复道。

“某如果没记错,李先生是济宁人罢?”

李敏铨也就是随口感慨一下,可听在弘晴耳中,倒是有了别样的心机,但是弘晴却并未直接说将出来,而是笑着问了一句道。

“李先生,早。”

“嗯,小王的商号在山东也有个分号,人手缺得紧,且不知李先生家中可有得力之人否?”

“衣锦返乡会偶然,李先生您说呢?”

老十那浑球究竟想何为来着?

“好叫小王爷得知,李某本家还真有几个走南闯北的族中兄弟,或许真能派些用处也说不定。”

若能晓得费事会呈现在那边,那倒是无妨,弘晴自忖能轻松对付得畴昔,最怕的便是眼下这等茫然无知之状况,而更令弘晴感到伤害将临的是临解缆前胤禄所带来的动静――十爷出任副钦差并非出自佟国维的本章,而是胤锇本身跳出来自荐的成果,当然了,八爷等人的一力支撑也是可想而见的事儿,偏生老爷子还真就准了奏,而这,明显是给这趟差使增加了无穷的变数,再在一遐想起太子郊送之际那些个几近已是说了口语的表示,弘晴的心顿时便更烦上了几分。

此番前来山东放粮,一半是由各地官仓支给,另一半则由河漕衙门支出,正因为此,三爷此行的目标地并不是山东首府济南而是河漕衙门地点的济宁城,离着聊城也不过就一日的水路罢了,并不算远,三爷自是不如何想在聊城这个穷乡僻壤多加担搁,但是阿进泰的面子却也不能不给,自不免稍有些踌躇。

“小王爷说的不错,李某确是济宁人氏,自幼生于斯,十四岁中秀才,十九岁又中了举子,自发得天下豪杰不过如此,却不料连赴两试皆没,蹉跎至今一事无成,羞回故乡,忸捏,忸捏啊。”

说到了故里,李敏铨脸上的神情刹时便庞大了起来,苦笑着摇了点头,尽是寥寂之情地自嘲了一把。

望着垂垂逼近的故乡,李敏铨明显有些近乡情怯,话语里的感慨意味浓烈得很。

这个题目,在这一起上,弘晴已是几次衡量过量回了,答案么,还是老模样――不晓得!这厮自打上了路,就龟缩在火线的帮手船上,压根儿就不到主舰上来,每日里除了喝酒以外,就是睡大觉,弄得弘晴想跟其见一面都找不到机遇,就更别说从其口中套话了,不过么,老十这等卤莽惯了的人越是谨慎,背面藏着的埋伏就一准越大,这自也就是不言自明之事了的。

“下官山东巡抚阿进泰领山东诸同僚叩见钦差大人。”

“小王爷,外头天凉,您还是进舱里歇息好了,外头有小的盯着呢,断不会出啥乱子的。”

“十爷说得对,些许小事,主子们办了便好,二位爷尽管坐镇批示,下头有主子们在,断不会误了大事的。”

“唔……”

山东那疙瘩,提及来弘晴并不陌生,宿世那会儿,他但是没少到山东出差,大一点的都会根基上都去过,可真要说到体味么,却并不算多,但是有一条弘晴是清楚的,那便是山东之乱――自古以来就有“坑灰未冷山东乱”的规语,说的便是山东人的彪悍与粗暴,每回天下大乱,山东老是闹腾得最凶的地儿,正因为此,山东的事情一贯都是朝廷的重中之重,康熙老爷子几近是每隔几年便要去一趟山东,为的便是安抚那地儿的民气,此番更是一得山东垂危,立马下诏放粮,足可见对山东有多正视,如此一来,三爷的差使就只要胜利一条路可走,倘若出了甚岔子,板子一打下来,你绝对是要命得紧了去了。

“晴儿,来,随为父下船去。”

聊城,位于华东、华中、华北三大地区交界处,因聊河而得名,起自春秋,历今已稀有千年之久,属衮州府辖下,为黄河与京杭大运河的交界之地点,地理位置虽首要,可因着黄河经常众多之故,聊城实算不得繁华大城,其船埠也小而陈旧,仅仅作为南来北往的漕船之临时停靠处,昔日里大多清冷非常,可本日倒是彩旗飞扬、华盖云集,全山东七品以上的大小官员们齐聚船埠,以恭候两位钦差阿哥的到来。

三爷到底是长袖善舞之辈,固然是第一回当钦差大臣,可提及套话来,倒是倍儿麻溜,笑容可掬得令人挑不出半点瑕疵。

“小王爷,早。”

听得响动,弘晴侧了下头,见来者是李敏铨,倒也没在其面前拿架子,点了下头,酬酢了一句道。

“嗯。”

“小王爷,再转过前面那道山弯,就该到聊城地界了,李某已是数年未曾回籍了,还真是顾虑得紧啊。”

船刚靠上船埠,早有筹办的船上海员手脚敏捷地便已将跳板搭好,兴趣勃勃地站着船头的三爷见状,也不等老十的船挺稳妥,便已是神清气爽地号召了弘晴一句,抬脚便迈上了跳板,神采自矜地向岸上走了去。

一大五小六艘官船缓缓地行驶于运河之上,渐行渐近,未几会,离着船埠已是不到三十丈之距,列队等待在船埠上的大小官员们全都打起了精力来,站在行列最前端的一名身着锦鸡补服的白发官员见状,忙不迭地一扬手,断喝了一嗓子,此人恰是山东巡抚阿进泰,其身后左边身着锦鸡补服身材高瘦的中年官员便是山东布政使公普奇,右边身着孔雀补服的矮胖官员则是臬台杜默良,此三人恰是山东宦海的三巨擘。

“谢大人隆恩。”阿进泰照着端方谢了恩以后,一咕噜站了起来,满脸堆笑地凑到了三爷的近前,谨慎翼翼地开口道:“王爷远来,一起辛苦了,驿站已备好,您看是在此暂歇还是到济宁再议?”

就在弘晴心境难平之际,一身青衣的李敏铨施施然地从船舱里行了出来,徐行踱到了弘晴身后不远处,带着丝奉迎意味地号召了一声。

“嗯,那就好,到了济宁,李先生得空便请他们前来一叙好了。”

“阿大人客气了,小王来迟,有劳诸公远迎,小王实是过意不去,都请起罢。”

一见同为八阿哥门下的公普奇出了列,臬台杜默良明显也不甘孤单,大包大揽地拍着胸脯做出了包管,一唱多和之下,自是显得分外的有默契……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