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小说
会员书架
爱看小说 >言情小说 >卷飞全家后我躺平了 > 第一百七十七章 心乱

第一百七十七章 心乱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对此,马氏少不得要提示周马氏一番:“大姐,若你真的拿到中馈大权,可记得千万不要再象你那后婆婆似的,费钱大手大脚。她有丰富的陪嫁,有二品诰命,另有高嫁的闺女撑腰,你却啥都没有,需得量入为出才是。你们家现在不过是五品家世,实在真不需求讲究那些虚场面的!”

(本章完)

周马氏呆呆地点头,脑筋里已是一片混乱,甚么主张都没有,一心只想着要去找丈夫筹议今后。

海棠与海礁坐在外间,把屋里的说话听得清楚。

而现在在里间,马氏也开端问周马氏一些关头题目了:“你家老夫人主持中馈五十年,可不象是蠢货。她为何要撒如许的谎?凡是你们在外头找人问一句,很轻易就被戳破了。她就不怕大话败露后,没法交代?这几十年都是她在管家,家里生存出了题目,她但是首责!”

因为周家三房曾经为补助边军而耗尽了家财,以是明天占边军一点便宜,也只是讨回些利钱罢了,边军没有资格指责周家三房?

她紧紧抓住mm的手:“玉梅啊,大姐嫁进周家这几十年,没端庄享过啥福,只想着家和万事兴,儿孙们能平安然安的,额就没需求跟人计算啥了。可如果因为那婆娘几句大话,就叫额的亲骨肉受扳连,出息没了,性命也堪忧,额是绝对不能承诺的!好mm,你千万要帮帮大姐,叫额们老爷觉悟过来吧!那婆娘就是个祸害,本日她只是在家里扯谎,万一明儿她上外头胡说咋办呀?!”

倘若三房老太爷叫了人帮手,那动静早就泄漏出来了,如何能够只要他老婆一小我晓得?这又不是甚么见不得光的秘事,还用得着让统统经手的人闭嘴不成?

可西北边军还没到那份上呢!

周马氏明显心已经乱了:“额不晓得……额底子不晓得家里没钱了!她让老爷别往外说,老爷也叫额别奉告人,额能找谁问去?!可既然没钱,为何她还不肯省着点花?!她前几日还说新年要做新衣,她和大房那边都要花大钱做衣裳,用上好的皮子,京里时髦花腔的好料子,姑太太没打发人送返来,她们就上店里买现成的,多少银子都舍得花。周晋浦媳妇还要打新金饰,给她闺女也打新金饰,说是来岁孩子就要相看了,她们母女都得体面子面的,撑起大将军府的场面,才不会叫人小瞧了……他们费钱还是那样大手大脚的,谁能看得出来家里没钱了呢?!”

也许是周马氏与马氏情感都比较冲动的干系,一时候没有重视到说话的音量,可这反倒更无益于海家兄妹俩体味到她们说话的内容。

马老夫报酬甚么要撒如许的谎?为了解释周家三房缺钱的启事?为了给她偷挖边兵工匠、私建玻璃作坊的打算找一个公道的借口?

倘若西北边军真的山穷水尽了,将领们自掏腰包采买粮草,确保部下的兵不会被饿死,那很普通,毕竟这干系到将军们的切身好处。

等把马老夫人困住了,周世功与周马氏伉俪接掌家中大权,再渐渐查清过往本相也不迟。已经败掉的财产估计是回不来了,可好歹另有亡羊补牢的机遇。三房总另有田庄财产在,不能建玻璃作坊来开源,也能够减少花消,俭仆度日,总能把日子过下去。

归正不会是周马氏花的。她都穷得只能靠月钱与陪嫁庄子的入息度日了,还时不时被马老夫人薅羊毛,又被族中女眷嘲笑穿戴过于寒酸。她那里象是个吞金大户的模样?

马氏反握住她的手:“别担忧,她要犯蠢,周家那么多族人可不是傻的,老元帅也不成能让她废弛了你们老太爷的名声!依额看,你们伉俪如果想明白了,却碍于孝道,不能拿她如何样,干脆告到族里去,让族长出面替你们摒挡。虽说老元帅也要管你们老夫人叫一声婶娘,可周氏族里不是另有与她平辈的族老么?只要这些白叟们情愿出面,你们就不消担忧名声受损,能够放心把她圈在家里,不准她再管事,也不准她再见外人了!”

可既然三房老太爷为补助边军而耗尽家财的说法是假的,那么三房的财产又去了那里?

朝廷剥削军费不假,但西北边军另有多年的堆集,另有周家与其他卫所构造的商队赚返来的钱,另有海西崖如许的理财妙手在赢利、省钱。边军缺粮少马、军器不敷是有的,但远远未到饿死人的境地,起码也有个半饱。既然未到绝境,周家将军们即便会掏钱,也不至于把自家财产给耗光,更何况是隐蔽行事,除了自家老婆以外,再无一人晓得?

海棠悄悄将这个迷惑记在脑中,转头去看哥哥海礁,发明他也在皱眉深思,不知是不是忆起了更多上辈子的线索。

她又转头看向彩绢、彩罗二人,见前者一副愤恚又光荣的模样,约莫这两日也从周马氏处传闻了原委,现在正在为马老夫人扯谎哄人的本相愤怒呢,但较着还没想到更深一层。至于后者,她面上还带着懵然,估计底子不晓得马氏姐妹俩的对话意味着甚么。

是被马老夫人这些年的豪侈糊口与繁华场面耗损掉了,还是当年她的女儿周淑仪十里红妆风景大嫁时陪嫁走了?

细细想来,这个谎话底子经不起考虑,也就是周世功那种不通碎务的书白痴才会被骗到吧?周马氏虽是个见地未几的内宅妇人,但因为有必然的知识,另有过管家理财的经历,也能直觉感到谎话不成信。至于马氏,那更是一听就晓得马老夫人在扯谎了。

这是把边军高低都当作聋子、瞎子了吗?上面拨下来多少粮草,底下又耗损了多少,账目上记得清清楚楚,每一关都不止一小我卖力盘点查验。周家三房老太爷要如何在里头瞒着统统人贴钱做手脚?自掏腰包买了粮食塞出去吗?里里外外那么多人,就没发觉到什物数量上的差额?何况这粮食又是那里来的?他白叟家莫非还能亲身跑去粮店里采办不成?买完粮还要亲身运送到军中粮仓,期间没有一小我搭把手?

而长安地界上若产生过如许的大额粮食买卖,本地官员、贩子不成能一点儿风声都听不到的。凡是长安商家能拿得出那么大笔粮食,陕西都司还用得着为粮草忧愁吗?费钱直接买下就行了,底子不消三房老太爷悄悄行事。只要不是用低于本钱的低价买卖,长安粮商还会回绝军队么?那就真的是不想在这地界上混了!至于粮钱,一时候凑不齐,也能够赊账,西北边军就在这里,跑不掉,迟早会把钱还上。而还账的银子……海西崖必定要操心,断不成能一无所知。

以是,三房的钱到底花在了甚么处所?马老夫人宁肯撒个不高超的谎,拉死去的丈夫做她的挡箭牌,她到底坦白了甚么奥妙?

兄妹俩面面相觑,实在想不出,世上如何会有人撒那样的谎?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