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波云诡谲
玄诚子一拂袖,绵绵法力扶起他来,叮嘱道:“你现在修为大增,须得静坐洞府,好生修持一段光阴,安定功行,不成等闲出关,以免表情不稳,被心魔所趁。”
当然,不拘于人,城隍地盘、山川神只,凡是积德事,积善功,皆能获得。
“这是……功德之气?”
“为师一脉气运,全都落在你身上,自不会眼睁睁看着你道心蒙尘。”
“现在高楷逆天改命,牵动陇右道局势,已有危及潜龙之兆,为师不得不脱手。”
本质上,是天道对于有功之人的嘉奖。
“那渭河龙女,为一方河伯,用心修行,未曾作歹,堆集得一身善功。”
“现在,为师施法降雨,禁止其军攻城,已是冒天下之大不韪,再不成僭越道心,肆意妄为。”
玄诚子一甩拂尘,淡笑道:“小势可变,局势不成改。”
通玄道人感慨道:“师尊教诲,弟子铭记于心,不敢或忘。”
这一步之功,竟然省去数十年苦修,让他修为大增。
高楷打量一眼,本不欲理睬,却不经意瞥见一幕,不由神采一凝。
“痴儿!”玄诚子笑道,“我于山中苦修,落空这三分本命气,仍可复还返来,不必忧愁。”
不由感激涕零,叩首道:“弟子拜谢师尊。”
只见这神像上方,一丝丝玄黄之气环抱,漂渺如云,给人堂皇正大之感。
“为师忧愁,这一朝改易,必将搅乱大局,此后这群雄交战,我等再难以测度天机。”
高楷面露惊奇,功德之气,光彩玄黄。只要对六合众生立下功德之人,才气获赐。
既是供奉龙王,所求多数与风调雨顺、五谷歉收有关。
“现在,这般行事,倒是为时髦早,与师门运营呈现偏差。”
如此看来,这位元君必定立品持正,为一刚正神,虽不知为何香火残落,却不成不敬。
高楷环顾一眼,却见庙内有一座泥胎泥像,曲线小巧,模糊能够辩白出,是一名元君。
通玄道人面色羞惭:“弟子无能,几乎坏了师门大计,不但通微师弟身故,更扳连师尊施法,牵涉尘凡,乃至因果缠身。”
凡人供奉神只,自是为了灵验。
唯有四周角落,尚可掩蔽身形。
“只能坐观天下风云,等闲插手不得。”
“本来,掌门真人预备潜龙危急之时,方才击破她的龙形,以一身龙气,激起气运。”
玄诚子笑道:“不必忧愁,我以三昧真火灼烧龙形,炼化龙气。”
山颠处,波云诡谲,正如这天下情势,令人无所适从。
这龙王庙坐落在渭河一侧,范围颇大,虽不知因何烧毁,却也可看出当年香火鼎盛之时,多么喧哗。
“是,弟子谨遵师命。”通玄道人昂首服从。
通玄道人神情一震,下拜道:“弟子无状,出言不逊,还望师尊降罪。”
“若她附身凡俗,勾引世人,该如何是好?”
“这三瓣本命莲,可助你固结内丹,踏入炼师境地,甲子不衰。”
这古刹年久失修,早已破败不堪,屋檐上长满杂草,香炉旁皆是瓦砾。
“至于那高楷,你不必操心存眷,为师此次施法,已断其活路,再无脱劫的能够。”
“天道高渺难测,我等修行人上体天心,下观人事,却不得随便插手人间交战,更不能施法殛毙一方蛟龙。”
“我派苦心孤诣,于本朝建国之初,便行策划,更有历代真人倾尽尽力,推演天机,方才鞭策这滚滚大潮,岂是你这一介小小变数所能摆布的。”
玄诚子微微点头:“陇右道潜龙为李昼,这是掌门真人,连同诸位高功,破钞百年修为,联手推算所得,必不会出错。”
喜好建国天子:从望气术开端请大师保藏:建国天子:从望气术开端小说网更新速率全网最快。
通玄道人忍不住闭目运转玄功,感受着周身气味不时候刻增涨,与六合之间,更如擦去灰尘,更加通透。
“不然,天谴一至,我等必定形神俱灭,再无转世之机。”
“这变数牵涉各方,摆荡门中大计,也该于彻夜灭亡,重回局势了。”
“那高楷行军,欲要攻取临潭,师尊既然施法降雨,为何不直接水淹其军,若他突入城门,岂不是功亏一篑?”
……
“只是,那渭河龙女,龙形虽破,却有一缕灵魂逃出,不知所踪。”
高楷也不例外。
只是,这神像遍及裂缝,仿佛瞬息间就要四分五裂。脸孔蒙受风雨腐蚀,更是恍惚不清。
“掌门真人既然派你下山,便是择中为师一脉弟子,若能帮手潜龙混元天下,便可受气运加持,成仙有望。”
玄诚子抚须叹道:“通玄,你深切尘凡太久,已然蒙蔽慧眼,落空灵感。”
“龙女固然逃出一缕灵魂,却有真火附着,时候相缠,不出料想,她活不过彻夜中午。”
只见他本来青色庆云,瞬息转为红色,更有一朵本命莲花,染上丝丝紫光。
玄诚子一挥手,不等通玄反应,那三瓣莲花,刹时落在他头顶,融入头顶庆云当中。
“倒是你,因凡尘俗事相扰,担搁了本身修行,数年来,仍旧困顿于道基之境,不得寸进。”
通玄道人放下心来:“师尊算无遗策,弟子敬佩。”
他闭目静坐,运转玄功,神游天外去了。
下方一张香案上,铜炉中一小撮香火,早已燃尽,覆盖着一层厚厚的烟灰。
他伸手一指,头顶庆云之上,一朵紫莲滴溜溜一转,落下三瓣莲花。
丹田中,真气运转大周天,灵气喷涌,逐步凝成一枚金丹,沉浮不定。
玄诚子感喟一声:“起来吧,你自下山以来,东奔西走,为潜龙扫清各方停滞,实在劳苦功高。”
却说临潭城外龙王庙中,高楷一行人正在避雨。
崆峒派数百年运营,环环相扣,虽不时有变数横生,却一一落入股掌当中,绞杀殆尽。
“凡事有因必有果,若想摘取道果,需求深切尘凡,这是免不了的承负,没有高坐山颠、不劳而获的事理。”
通玄道人惊诧道:“师尊,这是您苦修百年得来的本命之气,怎能等闲豆割?”
玄诚子点头道:“你我师徒,早已气运相连,一荣俱荣,一损俱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