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小说
会员书架
爱看小说 >历史军事 >开心农家乐[重生] > 第18章 烤红薯

第18章 烤红薯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种西瓜的二十多亩地,他想了想还是空了下来。固然他手里有肥料,但是让地步歇一歇比较好。首要启事是山坡上不好上机器,没法耕犁,他一小我事情效力太低,等他清算好,必定要错太小麦莳植的季候。

郑立一家过来以后,杜凯丰轻松了很多。但是郑季军伉俪不太乐意,他们每天的事情实在太轻松,每天就随便到果树林里看看,拔拔青草,再不然就是帮手翻翻那片空位,杜凯丰也不让干太久,两人有点不适应。

几人吃上午餐已经是下午三点多,郑季军一向在跟杜恺裕说红薯的事情,他是真没想到,红薯会这么好卖。有几个从黉舍出来的教员,确认红薯是杜凯丰种的,不但买了好几个烤红薯,生红薯也买了几十斤,代价没问,结账的时候也完整没有还价还价的意义。

吃过烤红薯的人都说味道不错,也说等会买几个。固然代价贵点,但是确切好吃。

这些金丝小枣,到底还是受了泥土气候的影响,结的果子比杜凯丰在基地里看到的小了很多。他当初在基地里买枣树的时候,基地的事情职员给他先容过,金丝小枣的重量大抵是在五到七克摆布。但是杜凯丰田里小枣,最大的也才六克,普通枣子都在四到五克摆布。

饶敏归去还跟杜恺裕说,公然两人也是实诚人,直接在黉舍卖多好。

江口县是个农业大乡,之前几近家家户户都种红薯,老一辈的人从小没少吃红薯,乃至有些人因为吃的红薯太多吃伤了,看到红薯就想吐。

固然枣子小了一点,但是味道还是不错的。当初枣子还青的时候,杜凯丰就摘下几个尝过,味道不错,又脆又甜。比来树上也有那么几个红的,大多在树顶,得的阳光多。

农历玄月初,恰好是十一四周,郑立一家终究从内里返来。

送走最后一个门生,齐秀萍从后厨出来。她还不谙练,收钱送菜甚么的做的不好,以是就在前面切菜洗盘子之类的,一向没有停下过。

红薯摊子支在门口有些碍事,但是题目也不大。齐秀萍看来买生红薯的人未几,干脆就到小饭店里去帮手,从中午十二点,到两点,小饭店里一向没停下过。很多厥后的门生说晓得来的太早要列队,以是就在课堂里等着,估计人走的差未几了才过来。

“喝点饮料。”饶敏拿了两瓶牛奶递给他们,又让郑季军帮手烤几个红薯,她给隔壁的邻居送畴昔点。

中间的饭店差未几一点多就没了人,杜恺裕的小饭店人却一向没断过。齐秀萍暗安闲内心点头,杜恺裕确切没有扯谎,这小饭店确切能赚很多钱。

郑季军也算是矫捷,找人要了点水,洗几个红薯摆在摊子上,又烤了几个红薯当样品。过来问价的人,不管买不买,都让他们先尝尝。

杜凯丰这段时候也没闲着,中秋节过后,田里的小麦要种。

郑季军伉俪也只好听他的,住在这里。幸亏杜凯丰这里离他们家也不算太远,能常常回家看看。

这么干了两天,郑季军找杜凯丰说不可,再这么下去他们没法干,对不起杜凯丰给的人为啊。

郑季军跟齐秀萍到了一中门口,发明这里还没有门生过来。杜凯丰让他们先杜恺裕的小饭店里呆着,比及将近放学的时候再去摆摊。两人合计这可不可,就那么一会工夫,卖不完如何办。

“这些门生,出来都问我这是不是老板弟弟家的红薯,差未几都买了带走。”郑季军这段时候忙的手忙脚乱,内心倒是很高兴,短短两个多小时,他卖了很多钱。

郑季军本来筹算在黉舍大门口守着,那边根基上都是卖饭的小摊,他找一个背一点的角落也行。饶敏让他们先把摊位在支在门口,等打出了名声,再去别的处所摆摊。这里的门生都不熟谙郑季军,如何能晓得这红薯是杜凯丰种出来的呢。

生红薯也能吃,脆嫩清甜,就是淀粉有点多,水分感没有那么足。

“本来筹算过几天再收红薯,那我们现在就收了吧。”红薯能存放,也不消及时收,杜凯丰本来筹算再等几天,红薯经霜今后会更甜更好吃。既然郑季军闲不住,就先挖一些红薯出来。

因为树林里果子未几,并且也不太摘,杜凯丰也提早跟村里的孩子说了。现在不能去摘枣子,想吃了就来跟他说,他让三毛去摘。这些果树本年才刚种下,用竹竿甚么的乱打,对枣树不好。

饶敏接了杜凯丰的电话,一向留意门外,一向比及中午才见两人过来。过来一问才晓得,两人还跑了趟菜市场。

等她有空出来,郑季军还在烤红薯,车子里的红薯下去了一大半,短短两个多小时的工夫,郑季军卖掉了很多红薯。

先让大师晓得味道,再把家里的地点报一遍,奉告大师这但是绿色无净化的红薯,一上午也卖出去一百多斤红薯。眼看中午就要放学,两人才吃紧忙忙往黉舍赶去。

比来杜凯丰又多了一个事情,让三毛去树林里找成熟的枣子,找的多了,就给杜恺裕带着,给靖昕靖凡吃。找的少了,就揣在口袋里,每天中午吃过饭出门漫步,看到谁,就给谁几颗,普通小孩子分到的比较多。

大师都晓得杜凯丰这枣树花了很多钱,赢利就希冀这些枣树呢,是以也都再三交代本身的孩子。杜凯丰给了枣子,才气吃,不能偷偷的去田里摘。

杜凯丰感觉这些事情也不算少了,每天都下田干活,并且齐秀萍过来以后,主动承担了家务和做饭,他轻松了很多,这么些事情莫非还不敷。

他们没有过来,而是先回家看看,他们家离杜凯丰这里也不是太远,伉俪两个想回家住。至于郑立,他果断要住在杜凯丰家里,这里好吃的一大堆,不住在这里会少了很多吃的。

“这都是顺手的事情,那里算是事情。”郑季军搓动手说。

郑季军跟齐秀萍不像杜凯丰想那么轻松,总算有点闲事干,必定要干好。

但是比来几年,因为产量,措置体例和储存的题目,几近没有人家再种红薯。就算有人家种了红薯,也只种一点,充足本身家吃就行。以是本来烂大街的红薯,现在也能卖上好代价,最低也要一块钱一斤。

每天挖四五百斤红薯出来,郑季军去卖生红薯,齐秀萍去卖烤红薯,就在一中四周,累了还能去杜恺裕店里歇息歇息。

杜凯丰移植过来的金丝小枣,结的果子不是太多,一棵树上大抵只要一百多个。但是果树多,几千颗果树,算下来也能结很多果子。

第一天开业,杜凯丰没给他们带太多红薯,两个三轮车里的红薯加起来有三百多斤。能卖多少不肯定,但是必定能卖出去,至于剩下的,就给杜恺裕,他家如果吃不完,就送给邻居。

两人到了县城,先跑到一个比较大的菜市场,占了一个不太显眼的位置。齐秀萍让郑季军先烤几个红薯,给隔壁的人尝尝,很快就搭上了话,对这里摆摊的环境大抵有了体味。

杜凯丰也让三毛帮手摘下来几个,这时候枣子掰开,中间另有黄色的丝线相连,这就是金丝小枣名字的来源。这类枣子,不消看就晓得,必定很甜。味道确切也很不错,苦涩适口。并且这类甜很天然,不像有些生果,吃的人嗓子疼,这类枣子吃多少都不会让人感觉不舒畅。

并且山上的果子,山坡上的红薯,都等着收货,样样都要忙活,他实在分不开身。

“这个好。”郑季军连连点头,两种体例卖红薯,总不会卖的太差。并且杜恺裕提早跟他说了,一中的门生都特别喜好吃杜凯丰种的东西,红薯必定也喜好。

今后想吃烤红薯,他们就只能本身过来拿红薯,回家烤了。

杜恺裕为了欢迎他们过来,买了很多吃的过来,一家大家热热烈闹的吃了一顿。

杜凯丰早就让杜恺裕帮手打了一套烤红薯的东西,电动三轮车又买了两辆,不过两天时候,东西就全数备好。郑季军也在这段时候练习了几次,很快把握了烤红薯的体例,吃的大毛跟二毛每天跟在他身后。

郑季军的红薯烤的不错,杜凯丰就趁着中午出去遛弯的工夫,拉了很多人过来,让他们先尝尝烤红薯,尝个鲜。

杜凯丰给家里的红薯订价,一斤两块,烤红薯则是一斤五块。都比市场上的红薯贵了一些,但是它们值这个代价。

“嘿嘿嘿,小丰种的东西都很好。”杜恺裕嘿嘿一笑,他弟弟现在但是黉舍里的名流,只如果他手里拿出来的东西,门生们都情愿买。此中有几十个去过杜凯丰家里的门生,几近成了杜凯丰的忠厚粉丝,不但每天过来用饭,还常常说杜凯丰如果出了甚么新的食品,及时告诉他们。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