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九章 坐享其成
刘芳亮道:“大元帅御驾亲征吴三桂,没想到这个吴三桂引清兵入关,我十万雄师在一片石被清兵所败,大元帅在撤退的途中不慎跌落深谷,已经驾崩了!”
只是第二军团的军事练习还是停止。这个军事练习是遵循都城东郊的地形来布局的,以第一混成旅为核心来展开,曹文诏旅、赤军友旅、白文选旅、马元利旅、李定国旅为帮手,目标就是操纵混成旅的热兵器对来犯之敌。
刘芳亮道:“秦王所言极是,末将谨遵将令。”
李过安抚道:“来亨你先别急,闯王驾崩了另有秦王在。”
李来亨道:“是。我们被鞑子缠住了,一功叔为了我的安危,让我先返来了,他说他抵挡一阵便回。李叔,闯王驾崩了,此后我们如何办呀?”
“无平生还?”
四月十五日,高大山部属的臣子们都按耐不住了,他还稳坐垂钓台,在天津卫按兵不动。
李过问:“你们与鞑子干上了?”
正说到这里,就听亲兵来报,高一功返来了。
高大山又对刘芳亮道:“制将军刘芳亮听令,你部暂编入权将军周世臣麾下,统统任凭周将军调遣。”
李过道:“放心吧,秦王是高夫人的弟弟,他不会晤死不救的。你先好好歇息,天亮后,我们就要想这些鞑子讨还血债!”
“什、甚么?跌落深谷?”高大山固然预知李自成会死,但还是感到俄然。
正说着,只见李过带了一队撤退的人马过来了,李过一见高大山,也是恸哭不已。
李来亨体贴道:“补之叔我看你是一夜未睡,你也去合一下眼。”
“补之兄,你一晚都没睡?”
刘芳亮哭丧着脸道:“秦王,先别说甚么大将军啦!大元帅出大事了!”
李来亨拜别李过,在营中就近的一颗大树下和衣躺下歇息。
刘芳亮一见到高大山仓猝说道:“秦王,你们来的恰是时候……”
军队行军一日,到了香河,高大山命令原地歇息一晚,第二每天亮再启程。
第一军团开端进城了,高大山号令第二军团筹办设防。第二军团早已参照这里的地形练习过数十遍,军队快速地散开,开端顺次进入预定位置。
高大山道:“在一片石与鞑子交兵的义兵还没有完整撤出来,我就在这路当中等他们,补之兄,你就在此和我一起等吧!”
李过点头承诺道:“如许也好,他们没返来我心不安呀!”
四月二十六日中午,高大山的人马开到了都城东郊,留守都城的刘芳亮听到动静,仓猝从朝阳门出城十里驱逐。
高大山又对他身边的四大谋臣道:“我派第一军团入城,你们四个也一起进城去。记着,收支以后,必然要去监狱把刘理顺和赵士春给我救出来。”
“出甚么大事了?”
第二军团每天对峙军事练习,各种技、战术要求,将士们都已经熟记于心。练习一向持续到四月二十五日,高大山才从安闲容地号令全军,打着李自成大顺军的灯号,向都城进军,同时把一面绣有“代天抚民威德大将军”的旗高举在步队的最前面。
“我。”刘芳亮答,“大元帅只给我留了一万多人。”
王长顺是高大山派到李自成身边的老牌卧底,想不到他竟然以玉石俱焚的体例来完成高大山交给他的任务,高大山这个钢铁般的模样落下了悲伤的泪水。
李过也道:“如许甚好,能够确保都城稳定。”
刘芳亮持续说道:“是的,亲兵亲眼所见。当时撤退的景象很混乱,仇敌的追兵甚急,大元帅的坐骑也跑了,幸亏王长顺赶了一辆马车把大元帅救了。遗憾的是,因为山路奇险,王长顺和大元帅双双跌落深谷,无平生还。”
李来亨哭着说道:“刘爷没有瞥见,我一功叔就在前面,他让我先走,他随后就会跟上。”
高大山一指旗号,道:“亮哥,你看到了,我是大顺军‘代天抚民威德大将军’,这是自成哥给我的封号。我传闻‘顺天倡义文武大元帅’去了山海关,今特率雄师前来助战。”
李过看到高大山的人马都已经动起来了,他向高大山要求道:“秦王,我也要求插手阻击鞑子。”
李过道:“我无大碍,你们刚与鞑子拼杀,从速去睡上一觉。”
“权将军周世臣遵令!”
这四位文臣对高大山那是佩服不已呀,想不到就这么几句话,就毫不吃力地把都城给拿下了。
这个阵式是由高大山提出来,百里沙、刘鸿儒两人共同制定出来的一套完整的伏击计划。
权将军是大顺军军制的一品将军,而制将军是大顺军军制的三品将军。周世臣这个权将军那是颠末李过之手给李自成过目同意的,李过晓得,刘芳亮当然也晓得,以是,刘芳亮毕恭毕敬地回道:“末将服从周将军调遣。”
高大山对李过安抚了一番以后,问刘芳亮:“闯王离京时,留谁守都城?”
“秦王他肯收留我们吗?”
二人放眼了望,公然瞥见高一功骑在一匹枣红顿时,浑身带血地奔驰过来。
“睡不着呀!”
李来亨刚分开,高大山就过来看望李过。
“是的。我方才接到禀报。”
刘芳亮见高大山落泪,还觉得他是为李自成落泪呢,以是死力安慰道:“秦王,你别过于悲伤,还是从速构造反击要紧,清戎顿时就要杀过来了。”
高大山又对周世臣道:“权将军周世臣听令,你带领第一军团进城,领受整座都城!”
高大山道:“你当即集合你的人,把他们管束起来,如果他们晓得闯王驾崩了,怕会引发动乱,我派一支军队随你一同进城,领受全部都城,以防百姓惹事。那些关在狱中的大官们,更是要看严了,不能让他们逃狱跑掉。”
四位文臣更是佩服高大山了,本来高大山接管李自成的军制,其玄机在此。
李过的辕门灯火透明,他一夜未眠,对峙在门前等候着撤出来的大顺军兄弟,从当天夜晚,到第二天的凌晨,李过的虎帐里收拢了多量连续撤退返来的大顺军,等了一晚也没见到刘宗敏和高一功撤回。当他见到撤退下来的李来亨时,焦炙地问:“来亨,有没有见到你一功叔和刘爷?”
高大山的中军二万人马,另有李过的一万多人,当道安营。
一阵马蹄声,高一功已经来到了二人的面前,见到高大山和李过,他勒住了战马。
而将五个旅的火炮集合起来利用倒是高大山提出来的。以是,这个军事练习把五个旅的火炮全数调给第一混成旅的重型炮团批示,重型炮团团长吴克孝,一下子成了上千门各式火炮的总批示,此次说他是“炮兵千户”一点都不为过。
高大山道:“补之兄先去睡一会儿吧,有我在你就不消担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