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小说
会员书架
爱看小说 >历史军事 >六宫凤华 > 第九百五十四章 一步(二)

第九百五十四章 一步(二)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此时盛鸿身着龙袍,神采沉凝,举手投足间俱是天子气度。

俞太后求买卖志非常激烈,在昌平公主细心殷勤的服侍开解下,这两日勉强能进些羹汤了。

“母后先让周太医看诊吧!这等小事,女儿出面便是。”

“皇上前来看望母后也就罢了,为何还带了一众亲王郡王前来?”昌平公主身为俞太后嫡女,自要挺身相护亲娘。

昌平公主用力地攥着证词,一双眼死死地盯着汾阳郡王。

最后一句话,如惊雷炸响。

天气将晚。

昌平公主目中笑意深了些,一勺一勺,耐烦地喂了半碗热粥。

这些脚步声,大略听去,起码也有十数人。

……

汾阳郡王嘲笑一声:“若无真凭实据,我等岂敢来惊扰太后!”

俞太后听话地张口,将温热的粥喝入口中。

俞太后不再信赖赵院使,这些光阴,俱是令周太医诊脉开方。

率先呈现在门口的,公然是一身龙袍的天子。

昌平公主再痴钝,也惊觉事情不妙了,下认识地看了床榻上的俞太后一眼。

病重的俞太后,在宫女们的搀扶下颤颤巍巍地坐了起来,有气有力地靠在绵软的被褥上。刚吃了半碗粥,倒另有些力量说话:“昌平,你让开。哀家倒要看看,他们这是要做甚么?莫非是要仗着人多,来凌辱哀家不成!”

“母后!”昌平公主意俞太前面色倏变,内心有些焦急:“母后在病中,必然要宁神埋头养病,千万不成多思多虑了。”

“身为院使,这般忽视职守,定要严惩不贷!”

自俞太后病了以后,全部福临宫都沉寂下来。这些光阴,出入福临宫之人固然多,个个轻手重脚,从无人敢大声鼓噪。

俞太后脑海中霹雷一声。呼吸一窒,面孔刷的白了。

……

昌平公主这才惊觉,似有半日未见赵院令人影了。神采也冷了下来,哼了一声道:“这个赵院使,自中午便不见了踪迹。”

昌平公主满身一震,不假思考地怒喊起来:“这绝无能够!汾阳郡王,你这是血口喷人!”又吃紧看向床榻上颤抖不已摇摇欲坠的俞太后:“母后,他们这是用心同谋来气你。你必然要撑住!”

昔日巍峨宽广庄严的宫殿,换了匾额以后,便没了昔日的荣光。跟着俞太后病重不起,日复一日的暗淡下来。

昌平公主满身生硬,抬手的行动格外迟缓。

是盛鸿!

母女两个虽故意结隔阂,到了存亡关头,统统恩仇都被放下。这些光阴的朝夕相伴,倒是有了几分昔日母女情深的模样。

薄薄的纸张,在此时竟重如千钧!

纸上到底写了甚么?

昌平公主皱了多日的眉头,终究略略伸展开来,蕉萃的面孔上也有了些许笑意。将手中的热粥吹温,送到俞太后口边:“母后张口。”

昌平公主忍着肝火,走上前相迎。

俞太后终究吃不下了,略略点头。

几个儿媳争不过昌平公主,也无人和昌平公主相争。

俞太后身子晃了一晃。

身在后宫多年,对伤害到临的警悟,几近已成了俞太后的本能。此时,俞太后只觉心神不宁,似有大祸将至……

汾阳郡主一张口,昌平公主不能不让。

照此下去,或许能熬过这一关也未可知。

这等震惊和慌乱,几近没法以言喻来描述。满身的血液汩汩活动,敏捷冲往脑海。喉头阵阵腥甜。

当着世人的面,昌平公主翻开证词,目光落在写满笔迹的纸上。面前似有千星万点。

便是看惯了盛鸿的昌平公主,内心也有些凛然。不过,在看到盛鸿身后的世人面孔后,被压抑的肝火顿时又涌了上来。

每一个字她都熟谙。为何会聚到一起,就变得晦涩难懂?

天家也是家属。身份最高的是天子,掌管宗人府的倒是盛家的家主。

汾阳郡王自袖中拿出折叠好的证词,迈步走到昌平公主面前,将证词递了畴昔。

能够说,这些人便足以代表皇室宗亲。

俞太后嗯了一声,目光一扫,不见赵院使身影,目光倏忽一沉:“赵院令人在那边?”

俞太后皱起眉头,内心莫名有些不安。

汾阳郡王冷哼一声:“幸亏太后另有脸提起先帝!我本日和一众亲王郡王们进宫,便是来问一问太后,先帝到底有那边对不住太后。为何太后心狠手辣,暗害先帝性命?”

话音刚落,门外便响起了喧闹的脚步声。

昌平公主住进了福临宫,每日守在俞太后床榻边。昌平公主对峙亲身给俞太后喂药喂粥,不肯假手旁人。

“昌平,你是个孝敬女儿,太后再如何对不住你,你仍然孝敬亲娘。可若你晓得,你的亲娘曾对你亲爹做过甚么,只怕你第一个就要反目相向。”

“先帝在天之灵看着,你们谁敢!”

深藏在心底无人晓得的隐蔽,俄然曝露在世人面前。

汾阳郡王面不改色,冷冷道:“这张证词,皇上已经看过了。统统的亲王郡王也都一一过目。”

“这是赵院使的证词,你无妨拿去看看。本相天然了然!”

“你还踌躇甚么?翻开看看就晓得了。”

盛鸿幼年时曾穿过女装,边幅俊美瑰丽,更胜女子。如本年事渐长,那份男女莫辨的斑斓化为男人的漂亮。意味着九五之尊的龙袍,给他增加了几分严肃。

皇室宗亲里,有亲王爵位的淮南王河间王临江王都已死了,只余辈分最高的两个年老亲王。其他七八个郡王,俱正值盛年。以汾阳郡王为首,皆是宗室里的佼佼者。

昌平公主拿起温热的毛巾,细心地为俞太后擦拭嘴角。

一个熟谙的声音在门外响起:“皇姐勿惊,是我。”

盛鸿没有出声,汾阳郡王上前一步,冷然道:“我本日前来,是有要事问责太后。昌平,你站到一旁!”

昌平公主又惊又怒,猛地起家:“是谁在门外鼓噪?”

“母后,女儿让周太医过来,替母后诊脉。”昌平公主轻声说道。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