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小说
会员书架
爱看小说 >玄幻奇幻 >渌水依荷起微澜 > 第一百五十六章 退居幕后(下)

第一百五十六章 退居幕后(下)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不但是那位年事尚轻的提举大人,就是他家的贤浑家都不是浅显的内宅妇人。”忙是点头应到一句,干脆放动手中针线,换过一边坐下,才接着言道:“以妾身看来,若不是碍于那次子身份,定是秉承家业的顶好人选!”

“是啊!可惜了,这般人才倒是位自幼身材孱羸的。想来也是不得而为之,如有一丝复原如初的但愿,就连他府上的老爷都必是留其在京持续为官的,只怪这天意弄人……!”随后之言,已被哽在咽喉处,半响都未曾再有旁的言语之声。

现在思及本身,不免遐想起现在那位,已是萌发退居之意的上峰卢大人来。先前初入宦海,或许还略有不适,才会有此之想,但现在看来那位倒是早有退居之心。若非如此,当日唤了本身钞缮那份折子时,便不会有此发起。

明知老婆不过是安稳之言,不觉是昂首浅笑道:“娘子觉得那卢大人倒是如何?能想到以小面额宝钞惠及泛博中小商户之人,必然不是那全无见地之辈。入京以后不好论道,但以我之见,此前必然是有所策画过,才气有此假想的!”

至此,尹侍郎大人所赠的林地,才算真正有了用武之地,想必用不得几载光阴,他汪家便能有所窜改了。

但任谁都未曾推测,这姚宏远竟然会为了当年那位的顺水推舟之举,如此不吝代价的仓猝驰驱。比起那真正得了他家恩德之人,更是经心极力,不计得失。

“一来,天然是因为桑园有所进项;这二来嘛,当然是与这位惯懂买卖门道的姚世弟走的颇近,多少也能从中习得些有效之策。”说着本身也不免点头,苦叹:“论道起来,现在我已身在这户部任职,按理说,如何也是常与金银、账目打交道,可运营一项而言,却还是如初时那般一样,好似未曾有半点转机?”

两位幕后之人的企图虽有分歧,但故意帮村他汪清洋之意,倒是如出一辙,不想这旁汪副提举还未曾出言感慨。劈面的冯氏已是惊呼出声道:“难怪我前日庙里还愿之时,那和尚连连赞道一句‘自有朱紫多助!’。初时还不感觉甚么,现在老爷这般一提,倒还真是如此。

不待那旁汪清洋回过味来,更是抬手指着自家酒楼方向,接着言道:“别看现在这买卖确切收益颇丰,但经历此番清除一过后,想必就要大不如前了。此中原因,想必不消小弟多提。以世兄这等身处之境,定是已有所料。”

只是碍于主仆之别,倒是不能过分较着了,但能得这般好本性的主家,就这故乡人两口儿而言,也已心存感激咯!听得主家另寻了一户中年佳耦与自家同去,顿觉放心很多。当年苦于连续短命了三个孩子,才落得膝下空虚,不免是倍感苦楚。

原是道理当中,昔日都城酒楼买卖非常红火。有多少是宦海吃喝而至。既有那一心在京中寻觅依傍的商户宴请,更有那追求再进一步的各式拜托,这才使得凡是有些名声的酒楼,都未曾完善过客源,就算比起东边牌坊那一片的教坊司而言。都是有过之而无不及的。

轻啜了口茶,才低笑点头持续道:“与其寻了外人接办看顾,还是交到世兄名下,才是最为放心!”

或是唯有卢大人那般,志不在此的,方能退得这般萧洒,抚心自问,倒是千万不能!再且放下心头思路,两位旧友不免再度落座,论及其间各种变相来。毕竟朝廷此番行动,不但涉及京中官员无数。更因宝钞该小面额一事与这位姚店主干系密切,天然得了共通话题。

说到底,此前他伉俪俩正论起的桑园一处,也是因为这卢大人当初的退居之心,才使得自家也随之分了一杯羹,若非当时那桩,只怕现在各种便于自家无缘咯!更何来,再进一步之心?

在旁人眼中或许这姚宏远未免陈腐,但是在他汪清洋看来,倒是恰好相反,这位无疑是可托之人。即便是那等权势滔天京中高官,也一定得保平生无碍,更何况本身这般的末流小官?

仿佛这位姚店主早已猜出旧友之想,不觉已是摆手劝道;“世兄大可不必为小弟担忧。实则我本也成心稍减了几处偏僻的铺面,换作郊野的田亩、林地,只是苦于家中一杆仆人,全都是几代在京的家生子,那里还能寻出一个懂行的来哦!”

让他汪清洋未曾推测的是临告别之前,劈面的这位旧友倒是直言不讳,成心入股自家桑园一事,饶是他已在宦海历练年余,也是不由愣神当场。

听得此言,劈面坐上的汪清洋方才豁然。本来姚世弟倒是有此一想,也难怪还要购置邻近之地,一并交由我家看顾,倒是为了本在户部任职之便。

毕竟当年之事,凡是同窗旧友也都是略有晓得的,不过是哪家三公子的顺手而为罢了。真要论道起来,毕竟没费多是力量,比起这位的此番之举来,更加显得非常微不敷道。

听得这旁相公是低声感慨,不觉已是点头应道:“本就不是商户出身,放眼满都城中又得几位那般短长之人哦!更别提,他姚家好歹也已是几代与买卖之事有关,我们但是比不得。”

更何况,这两口儿已是当年府里留下为数未几的故乡人了。说句实在话儿,比起那些唯恐避之不及的亲戚来,对于这老伉俪俩的体贴之心,无疑是更胜三分!

“如此一来,不但是我们家完善的银钱可补全了,就是人手一事也大可,再寻上一家合适的来帮村一二了。”只是故乡人两口儿前去镇守,毕竟已有些光阴了。单论身子骨,已是力有所不及了,更何况又是放着两人,单独保护虽说全无半点担忧,倒是不实之言。

能让故乡人安度暮年,并且连随后之事也都想妥,更是唯有自家这位性子极好的主家老爷了。就在这汪府当中,下人们是以倍感放心之际,另一方特去购置林地之人,也是行事极快,不到五日之期已是带着拜托文书,直接寻上门来。

本就是两代世交,又曾师从同一名先生,虽有十余岁的不同,却无碍两人的忘年之交。再则,原也是式微官宦后辈出身的汪清洋,也是愈发看重这位的怀旧之情。

“哎,莫要如此泄气。我家虽未曾购置有过量田产,但对于桑皮纸这项,我还是非常看好。不若由我家入股三成,干脆多添几亩,我们联袂将那处林子改作桑园。也是不错。”

但本日主家不但明言了此桩,另有一件更叫人不测的,便是主家太太口中的终老一事。得知此桩,慢说他老两口了,就是院中余下几人也都无不惊诧非常的。

想到当年两人皆是点头一叹,只不过任他如何猜度,也千万不能想到这位此时所提,竟然与自家那处,已是没钱可投的林子有关。

若论受人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此理是大家皆知,但真正能落到实处的又有几个?更别提,为了当年援手之事,竟情愿变卖了财产,施救与人的实属可贵一见!

当然免得又说道起,那处侍郎大人的奉送来。经劈面这位只略略一提,不由连连苦笑道:“你我本是旧时同窗,两家更是多年世交,我家景象如此,想必也是瞒不过外人多少,更何况姚世弟乎?”收起手中折扇,不觉更添几分苦涩:“当日得侍郎大人赠林,本是功德一桩。却无法囊中羞怯,只得临时停顿那处的改建之事咯!”

想及上峰的退居之心,不免是莞尔一笑:“如何就未曾想到,眼下收了姚世弟的入股银两,他也就划一于隐在了幕后。如此一来,我这身边岂不是又出了一名,甘于退居幕后的第二人?”

也恰是以,当时髦活着的姚家老父才于三十年前,一举将手中的铺面去了七八成,才换来了当年他家秋月亭的开张。别看店名不敷大气,但此中倒是满含了他家那位老父的半生所望,毕竟自接办祖业以后,便再无转机可言,始终是略有红利罢了。反之是家中日趋增加的人丁,又怎不叫倍感忧心。

倒不是心中有顾虑,而是只恐这位是成心为之,毕竟先前所帮手之事,不过是被其传染而至。本就未曾想过回报一事,然这位却好似特地提及普通,不免让汪清洋略有踌躇。想起这位才刚为报大恩,失了那很多店铺,更是那里敢立马点头应到。

想到此处,亦是缓缓点了点头,应下了此事。商讨后,只等这位前去看过了地点之处,再行购买完成一并交由他汪清洋,便可算作两方得益之举。

毕竟在前后经历了先帝驾崩,太皇太后仙逝的那三年间。当今那位就一度停息,过教坊司的统统事件。至此都城酒楼的买卖,也是日趋畅旺了起来,持续至今更是早已赛过了旁的买卖。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