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小说
会员书架
爱看小说 >历史军事 >名门嫡秀 > 第二百三十九章 七夕

第二百三十九章 七夕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锦澜无法,只得勉强吃了两个,幸亏真如唐嬷嬷所说,并不似往年大厨房做的那般腻人,搁下银箸,她便让沐兰等丫环将剩下的巧果分下去,澜园里的丫环几近每人都能分到一个,多出来的婆子们也能打打牙祭。

锦澜心不足悸的站好身子,转过甚感激的冲施以援手的人伸谢,“多谢...呃,五表哥?”

可还未容她迈出一步,一双有力的臂膀蓦地从身后探出,将那娇小的身子紧紧的圈入了一道暖和的度量中,随之而来的是道降落冷冽的嗓音:

用过巧果,锦澜便起家筹办到怡景园存候,临出门前记起一事,便对唐嬷嬷道:“嬷嬷,一会儿趁着日头将小书房里头的书都搬出来晒一晒吧。”

人群越来越拥堵,即便是沈之逸也有些吃不消了,他抬眼看了下不远处的茶馆,便对锦澜道:“澜表妹,前头是巧市的重头戏,赛彩线穿针,这会儿怕是不好走,若不先到茶馆歇歇脚,待人散了些,我再让小厮去寻。”

世人前后下了马车,沈品彤便拉着锦澜的手往前走,“澜表妹快跟我来,再往前走不远,便能瞥见市坊了,那儿但是最热烈的处所!”

沈氏放心不下,一起叮咛着,直送到二门外,看着锦澜上了马车,才回身回了院子。

幸亏唐嬷嬷是跟着人群涌动的方向寻觅,锦澜细心一看,便发明了唐嬷嬷焦心万分,不竭搜索的身影。

眼看着唐嬷嬷越走越远,锦澜不由心急如焚,摆布看了眼便决定照着方向寻畴昔,可她身子本就娇小纤细,又得顾动手上的河灯,一不谨慎被人撞个趔趄――

七巧食巧果,晒书晒衣,穿针乞巧等均是大周的风俗,且七巧这一日对女儿家来讲,是一整年中最为高兴安闲的日子,可自在出入府门,不过得有丫环婆子陪着才成,入夜后还能亲身到玄武北门、南朱雀门外街及市坊街内的摊子上遴选心仪的磨喝乐回家供奉。

如此一对磨喝乐,常常值几百乃至上千两银子,当然,如许精美豪华的磨喝乐,只在百大哥店里才气寻到,街上的平常摊子,最多是用泥巴或者陶瓷制成的。

“嬷嬷!”锦澜用力的唤了一声,奈安在热烈的喧哗声中,这嗓子仿佛细沙落入护城河,连个浪花都没有。

许是遭到这氛围的传染,锦澜的心一下便雀跃起来,同沈品彤一起逛逛看看,银铃般的笑声逐步融入了热烈的氛围中。

走了小半个时候,市坊还未走到一半,几近每个丫环手里都拎着盏河灯,就连锦澜也不例外,沈品彤意犹未尽,踮起脚尖摆布看了看,便指着右火线的磨喝乐摊子笑道:“澜表妹,我们到哪儿瞧瞧。”

这处设在东梁门外的巧市比不上除夕元宵等节日开放的市坊大,但每条街道上都摆满了货摊,吃喝玩乐无所不有,但最多的还是卖磨喝乐和河灯的摊子,五颜六色的河灯将黑亮如绸的天幕映上七彩的霞光,格外诱人。

沈之逸不大天然的别过甚,小声道:“我来为母亲挑两盏灯。”他自不会说,自个儿一起都缀在背面,为的便是远远看她一眼,见到她和下人们失散,才奋力挤了过来,正巧碰上在危急时候,便顾不得埋没,脱手相救了。

可也不知前头究竟出了甚么事,几近全部市坊里的人都往这儿挤,凭着唐嬷嬷三人底子护不住锦澜,即便紧紧攥在一起的手也被澎湃的人群给冲开了,顷刻东一个西一个,前后都瞧不着人了。

唐嬷嬷服侍锦澜起床换衣,特地没有束发,只将那头微微混乱的青丝梳了梳,整齐的贴在锦澜身后,待文竹将煎好的香汤端出去,服侍着她将满头青丝洗净,又用广大洁净的月白棉巾裹住,细细擦干后才动手梳头。

锦澜带着虎魄同沈品彤共坐一辆马车,沈品彤身边也只留着玳瑁这个大丫环服侍,余下的丫环婆子都同唐嬷嬷一起坐在背面叶家的马车上。

除了嘉裕堂未动外,怡景园里添了四名新丫环,澜园添了两名,轻芷阁两名,绮春苑东西配房各一名,雁姨娘的琉璃馆一名,至于外院的小厮临时未动,但沈氏听了锦澜的建议,为叶昱添了两名伴读书童。

沈之逸漂亮的脸庞微微一红,幸亏映着各色河灯,也瞧不出来,他松开锦澜的手,微浅笑道:“好久不见,澜表妹。”

一双手自锦澜身侧伸出,堪堪抓住她的左手,使她免除了颠仆在地受人踩踏的险境,可惜那盏一向护着的河灯就这么被碰掉了。

开初磨喝乐只是以泥巴烧制而成,后逐步精美起来,不但有陶瓷,乃至另有象牙雕镂或用龙延佛手香砥砺,并以彩绘木雕为栏座或用红砂碧笼当罩子,手中所持的荷叶也多以金玉宝石缀饰。

锦澜边点头边快步跟上沈品彤的步子,唐嬷嬷许嬷嬷等沈叶两家跟来的丫环婆子纷繁快步上前,将两人拥簇在中间。

家人竟喜开妆镜,月下穿针拜九宵。

巧市来的几近都是女人家,像沈之逸这等恰好少年普通不会来,只会去护城河那头泛舟吟诗,这也是为何方才瞥见沈之逸时锦澜会惊奇的启事。

怡景园里头的人也换了一番,惠秀固然还在,但手头的事件几近全都下放到虎魄和墨初身上,秋纹被送到庄子上服侍宁姨娘,沈氏所幸将叶府里头适龄的丫环或是配人或是放出去,又唤了都城里驰名的媒婆子进府,细心遴选人手补上。

锦澜看了看攒动的人头,只得点头应道:“如此,只好费事五表哥了。”

挽菊和碧荷在前几日嫁出了府,现在澜园里头的大丫环便是沐兰和文竹,二等丫环便是露儿和拾儿。

沈品彤眉眼弯弯,“没事。”可她眼尖的瞥见背面的马车高低来一名同唐嬷嬷年纪相称的嬷嬷,顿时就止住了往下跳的动机,老诚恳实让玳瑁扶着下了车。

唐嬷嬷等人顿时就慌了,顾不上很多,扯开嗓子就喊道:“女人!女人!”

跟着时候的流逝,东梁门市坊的人越来越多,大部分都是同锦澜一眼头戴帏帽,身边环着丫环婆子的年青女子,除别的也有一家子带着年幼的后代出来赏玩的,偶尔还能瞥见几群顽童在人群中追逐穿越,嬉闹欢笑。

糟了!锦澜悄悄心急,唐嬷嬷却不管那么多,当即对沐兰虎魄大声喊道:“拉动手,护住女人!”

本来还算宽广的街道仿佛一下就变得拥堵起来,锦澜一大群人走在里头,不免挤挤碰碰,幸亏唐嬷嬷等人紧紧将她们俩护在中间,并未被冲散。

“她哪都不去!”

锦澜忍不住抿嘴一笑,这位嬷嬷她认得,是沈品彤的奶嬷,姓许,最能制住彤表姐了,想是大舅妈恐怕没人在一旁看着,以彤表姐的咋呼的性子会肇事,才特地让许嬷嬷跟着。

由不得锦澜惊奇,人潮拥堵的街头,正将自个儿护住的人,竟然是沈之逸。

沐兰将唐嬷嬷昨儿夜里做好的捺香和方胜等巧果放在水晶蝶子里端上来,锦澜一见,秀眉就皱成了一团,她夙来不爱吃巧果,许是裹着蜜糖的原因,的确甜得发腻。

待马车一停稳,沈品彤就迫不及待的带上帏帽,翻开帘子就想往下跳,吓得玳瑁从速扯住她的袖子,“女人,把稳!”

两辆马车一前一后的驶出,莫约两刻钟后,马车缓缓停靠在了东梁门外一条略显清冷的街头。

七月初七,一大早天还未亮,沐兰便带着文竹,另有露儿,拾儿几人用白瓷盆子接了露水,合着柏叶、桃枝煎煮成香汤,好让锦澜沐发。

唐嬷嬷故作看不见锦澜脸上的笑容,轻巧的给她梳了个百合髻,又换上一身鹅黄各处缠枝妆花褙子和暗绣云纹青莲月华裙,便将她半推着坐在红木雕花方桌前,笑眯眯的道:“女人,今儿个很多吃几个巧果,好让织女娘娘保佑女民气灵手巧。”

本日云骈渡鹊桥,应非脉脉与迢迢。

悄悄点头,锦澜正要跟上去,却听前头俄然传来一阵锵锵锵的敲锣声,本来还算陡峭的人群蓦地涌动起来,大家抢先恐后往前挤,一眨眼,沈品彤的身影已然消逝在面前。

沈品彤和锦澜约好的时候,恰是巧市开放之前,白日里锦澜同平常一样,措置完府中琐事便在怡景园中陪着沈氏,直到用过晚膳,沈家的马车停在叶家大门外,锦澜便带着唐嬷嬷沐兰另有沈氏特地拨过来的虎魄一同出门。

“把稳!”

见锦澜苦着脸迟迟不动箸,她又笑着说了句:“女人放心,这巧果是奴婢亲手做的,里没放多少蜜糖。”

磨喝乐大小不一,姿势各别,多为传荷叶半臂衣裙,手持荷叶的女童,最大可高至三尺,与真正的孩童不相高低,而小的独一巴掌大小,能悄悄松松搁置在掌心中。

“五表哥如何会在这儿?”锦澜侧着头,不解的问道。

锦澜恍然,“本来是如许。”

锦澜无语的看着精力实足,尽力往前挤的沈品彤,她们手上的河灯,十有八九都是沈品彤挑中的,一想起方才卖河灯小贩脸上的笑容,她乃至感觉那小贩夜里都会笑醒。

唐嬷嬷点头,“女人放心,奴婢省的。”

果然如沈品彤所说,往前走了不过半盏茶的工夫,锦澜便感觉面前豁然一亮,热烈的鼓噪劈面扑来。

锦澜本身就娇弱,夹在人群里底子就难以转动,只能随波逐流,好轻易到略微松弛一些的处所,她从速踮起脚尖张望,试图寻到熟谙的面孔。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