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小说
会员书架
爱看小说 >历史军事 >名门嫡秀 > 第一百七十八章 三年

第一百七十八章 三年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沐兰也笑着拥戴:“挽菊姐姐来的时候记得喊上我。”

瞥见锦澜跨过门槛,沈氏忙将手里的信笺搁在一旁,暖和的看着女儿窈窕的身姿,“澜儿来了。”

她稍稍思忖半晌,脑海中蓦地闪过一个动机,不由沉吟道:“莫非是......”

沈氏也不敢多问,只得不断的劝着,好轻易才将将秦氏的眼泪劝住。

还是青玉候在二门外,另有一顶青油小车,沈氏和锦澜上了小车,不一会儿就到了秦氏屋里。

由司徒太医亲身诊脉,又开口说出沈氏身子亏虚,须得静养三年,最忌舟车劳累和劳操心神的话,固然仍蒙受叶老太太和叶霖的反对,不过态度却并未非常倔强,加上锦澜寻了雁容在旁帮手劝说,又故意机悱恻的宁姨娘暗中推波助澜,终究才将事情定了下来。

沈氏见女儿这般开通,不免松了口气,只是内心的惭愧更浓了几分。

锦澜不肯再持续参议这个话题,便侧着头问道:“对了,传闻孟府一大早差了丫环来寻母亲,但是有甚么要紧的事?”

挽菊见锦澜目光时不时望向枝桠上那一串串淡金色的桂花,不由笑道:“女人但是想吃桂花糕了?转头奴婢采些归去,让嬷嬷给女人做来尝尝。”

“这就不清楚了,那婆子并不认得,只不过从角门仓促瞥到外头的青篷马车上挂了个孟字。”唐嬷嬷为锦澜别上两朵指甲盖大小的海棠绢花,这才对劲的收了手,“女人也不消心急,太太既然让墨初来传话,应当是为了同女人筹议。”

碧荷低眉顺目标回声道:“奴婢省的了。”

两年前,由孟家老祖宗亲身保媒,为孟展轩娶了翰林大学士苏旭之女苏月琴为妻。

沈氏吁了口气,锦澜若不提,她还想不到这一块,可这会儿看来,应当就是如此了。

这三年,扬州祖宅里只要沈氏和锦澜母女二人,过得天然比以往顺心,且又有司徒太医帮着保养,沈氏亏虚严峻的身子垂垂好转起来,即便连锦澜的寒症也缓了七八成。

“母亲。”锦澜先是行了一礼,才走到沈氏身边坐下,目光扫过她身边的信笺,“是京里头的来信?”

倘若如许的日子能过一辈子,何尝不是件幸事。

这么急?锦澜秀眉微蹙了下,加快脚步进了沈氏屋里。

说罢便让青玉带着锦澜前去孟茹涵的院子,只是锦澜刚踏出门走了几步,便猛地闻声屋里传来沈氏的惊呼:“甚么?侧妃!?”

“倒是没说。”唐嬷嬷摇了点头,只是俄然想起一件事,又当即改口道:“方才听送菜的婆子说,瞥见孟家的丫环仓促过府求见太太,奴婢猜八成同此事有关。”

自从三年前的端五,阎烨说出三年内莫要上京的话语后,她便照着他的指导,寻了司徒太医帮手。

凌晨的雾气从敞开的窗子渐渐飘入屋内,锦澜正坐在嫁妆前让唐嬷嬷梳头,已经长及腰肢的青丝乌黑稠密,又似上等的绸子般和婉亮滑。

算盘打得倒是很清脆,锦澜嘲笑,只是世上哪有如此便宜的事?

锦澜深深的看了她一眼,才回身出了屋子。

现在能让秦氏忧思的,也只要这个已到适婚之龄的女儿了。

现在这府里明面上是沈氏管着,实际上绝大部分的事件都交由锦澜打理,是以听到锦澜这般问,沈氏也不感觉奇特。

一名唤虎魄的丫环端了新沏好的茶,笑道:“女人喝茶。”

锦澜特地不走回廊,而是挑选穿过园子,初秋时节,虽大部分时令鲜花已经残落,但栀子花、一串红另有月季、建兰等,倒开得恰好,且园子里满盈着一股芬芳的桂花香气,安步此中,实在让民气旷神怡。

是以沈氏差人唤了媒婆进府,从一大堆卖身丫头里挑来选去,最后才买了这个十五六岁,面貌还算清秀,但看起来手脚利落的丫头,锦澜帮着取了名儿,叫虎魄。

沈氏坐在外间的软榻上,穿戴件品红桃斑纹锦琵琶襟褙子,下搭莲青色曲水织金连烟马面裙,梳着端庄的堕马髻,发间插着一支鸭青点翠嵌珠凤头步摇。举手抬足间,头上的步摇悄悄扭捏,衬着珠光翠色,沈氏手里拿着一张薄薄的信笺,红润的脸上柳眉舒展,难掩愁绪。

“女人的头发越来越好了。”唐嬷嬷边赞叹边轻巧的将那头堆云般的长发挽起,梳了个精美的百合髻,用缀了明珠的头绳扎牢后,再插上一支碧玉七宝小巧簪,圆润如玉的耳垂上挂着一对掐丝南珠耳坠,更是衬得娇靥白如凝脂。

自从三年前叶家举家搬家后,留在扬州的下人也未几了,除了跟从叶霖等主子上京的亲信外,余下的都由沈氏做主,要么领十两银子并发还卖身契斥逐,要么安排到叶家残剩的庄子店铺里头做活,而能留守这座宅子的,无疑是对叶家极其忠心的老仆人。

虽说老太太不喜母亲,但她是个重端方又极好脸面的人,在扬州虽操纵韶姨娘来打击对于母亲,不过赐与韶姨娘所谓的管家权力亦是少之又少。

且,在心底,她何尝不想持续留在扬州。

锦澜抿嘴一笑,“这哪是我想吃?清楚就是你们嘴儿馋,还想赖在我身上,不知羞。”

沈氏没想到锦澜竟会看得如此通透,忍不住叹了口气,搂着女儿歉意的道:“今后这般落拓的日子怕是要一去不返了。”

“我也说不准,不过是内心的猜想罢了。”锦澜踌躇了下,才游移的开口:“茹涵姐姐本年,已满十六岁了。”

“说是让我们今儿个过府一趟,倒也没说清楚是为了甚么事,不过瞧着青玉那丫环的神采,孟府怕是遭事了。”这三年沈氏将锦澜带在身边,很多事都不瞒着她,而是让她边看边学着管家。

锦澜垂首揣摩了半晌,便对沈氏道:“母亲,既然姨母这般孔殷,我们还是从速畴昔看看吧!”

沈氏并未听清楚锦澜的话,便问道:“莫非是甚么?”

挽菊和沐兰顿时嘻嘻哈哈的笑了起来,银铃般的笑声远远传开,引得个别打扫的丫环婆子几次侧目。

秦氏用帕子擦了擦眼角,这才发明锦澜还在屋里,顿时便感觉不美意义,忙对锦澜柔声说道:“你茹涵姐姐正在屋里安息,你来了恰好能去见见她。”

嬉笑过后,锦澜仰开端望了望一碧如洗的天空,几朵白云悠然的漂泊在天涯,时卷时舒,变幻莫测,亦如她的心境。

十三岁的豆蔻韶华,锦澜的面貌已经长开了八成,好似缓缓绽放的牡丹,难掩端丽风韵,但端倪间却比平常的闺阁令媛多了一份安好之气。

锦澜的目光从虎魄身上抽离,抿了口热茶,便本身开口,“父亲写信来,是让母亲上京吧?”她并不但愿沈氏是以事难堪,又劝道:“算起来,时候也差未几了,父亲和祖母等不及,也是常理。”

遭事?锦澜不由皱起眉头,以孟府在扬州的职位,恐怕没甚么事能摆荡分毫,且自从孟展轩结婚,又生了一对龙凤胎后,姨母的日子别提有多乐呵了,哪还会有甚么不顺心的事?

玄月的气候,秋高气爽,不似寒冬那般酷寒,也不似隆冬那般盛暑,缓缓拂过的冷风令人由内到外杨溢着一股安闲。

祝嬷嬷走后,锦澜思来想去,便决定重新给沈氏买个丫环,毕竟贴身服侍的大丫环分歧其他,有过一个蔓萍就够了。

锦澜接过茶盅,对虎魄露了个淡淡的笑容。

锦澜点头,继而起家唤了挽菊和沐兰出去,“嬷嬷今儿个就不必畴昔了,内里日头不错,恰好将小书房里的字帖书册拿出来晒晒。”说着她目光瞥向一旁清算床铺的身影,“碧荷,你也留下给嬷嬷搭把手。”

不过,颠末三年的梳理,十有八九已经换成了沈氏和锦澜的亲信。

老太太即便身子安好,可上了年纪精力不免不比畴前,又故意机深沉的宁姨娘在,恐怕在都城里,管家的权力差未几都被宁姨娘掌控在手里了。

锦澜内心叹了口气,收起感慨,持续往水榭轩走去,刚走近大门口,就瞧见墨初正站在门前张望,一看到锦澜的身影,墨初当即迎出来,“女人,太太正在屋里等着呢!”

这时候被宁姨娘谋了手中的权力,定是心有不甘才会鼓动父亲写信来让母亲上都城。

“容mm!”秦氏一见到沈氏,眼圈便忍不住红了起来,顾不上锦澜还在场,拉着沈氏的手呜哭泣咽的抽泣。

仿佛算准了沈氏和锦澜的到来,叶家的马车刚驶到孟家的大门口,紧闭的门扉嘎吱一声缓缓翻开。

“母亲。”锦澜掩下眼底的暖色,从沈氏怀里坐骑,扬着笑容劝道:“这是迟早的事,当初便以三年为期,现在不过提早了4、五个月罢了。”

是了,自从三年前孟氏本家传了信儿来,孟展轩和孟茹涵两人的婚事已经过不得秦氏与孟致远做主。

她垂敛眸光,用象牙篦仔细细梳着垂落在胸前的一小撮发丝,“嬷嬷,母亲这么早让墨初过来传话,可有说是甚么事?”

“好。”沈氏点头回声,又唤了在旁服侍的虎魄,“顿时去备车。”

沈氏点了点头,也不瞒着锦澜,语气凝重的说道:“是你父亲的信,说是老太太病了,现在减轻乱作一团......”今后的,却有些说不出口了,这三年里,女儿脸上的笑容一日比一日欢畅,她真不肯亲手突破女儿小脸上的笑容。

“孟家?”锦澜听了唐嬷嬷的话,固执象牙篦子的手顿了顿,“可晓得来人是谁?”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