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小说
会员书架
爱看小说 >历史军事 >明末大权臣 > 第九十一章 一个条件

第九十一章 一个条件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现在,闯军又要投降了,莫非太子就一点都不思疑?莫非李吴山就不怕旧事重演?

正月的时候,闯军的主力还在陕西呢,连李自成本身都一定能想到必然能够攻破都城,他李吴山竟然算到了?

大红狼毫不客气的说道:“若想要我们归顺,需承诺一个前提……”

如果之前,有人提及如许的话语,不管是罗长腿还是大红狼,必定是半点都不会信赖。但是现在……却有些信了。

当初闯军向官军投降的时候,朝廷当中就有人提出质疑,以为他们不是真的投降。当时是崇祯天子力排众议,接管了闯军的投降,终究变成国破家亡的大祸。

“这有啥值得大惊小怪的?我还觉得是多大的事情呢,本来是因为这个呀。”刘春生哈哈大笑着说道:“我家大帅目光灵敏心机通透,老是能够料敌先机,每次都能快人一步。开端的时候我也有过和二位一样的设法,觉得大帅是能够晓得畴昔将来的神鬼妖魔,厥后见的多了,也就风俗了。别说潼关失守如许的事情了,早在闯军……早本年正月,我家大帅就已看出闯军……你们闯军必然会攻破都城,以是才气够提晨安插,带领太子殿下与乱军当中突围而出……”

以是,罗长腿和大红狼二人才用了个“缓兵之计”,用心把长平公主刘春生等人晾了起来,实在就是想看看后续的局势生长。

李吴山不但算准了潼关必然会失守,乃至早就料定闯军会被多尔衮击败,并且早早就做好筹办。有了这份才气,还执掌着大旗军,的确就是天下无敌的存在。

前提?

甚么前提?

必定不是!

李吴山已经揭示出了充足的诚意,是时候推心置腹的谈一谈了。

李吴山是神仙吗?

幸亏另有长平公主。

在这之前,罗长腿和大红狼还想着能够和闯军汇合,但局势的演变恰好如同李吴山在手札当中提起的那样:从陕西撤下来的闯军主力经豫西去往湖广方向,而远在豫东南的商城则成了真正意义上的孤军。

商城这几千甲破刀残的残兵败将,底子就不敷给多铎塞牙缝儿,就算罗长腿和大红狼不为本身考虑,也必须为部下那几千个老兄弟谋一条后路了。

第九十一章 一个前提

李吴山的推断竟然能精确到如此境地,的确可骇。

“两位懦夫有甚么前提尽管话讲劈面,只如果于大节无亏于朝廷无碍,能做主的我就做主了,实在做不了主的也能够上请天子决计。”

能做到这个份儿上,已不是一句算无遗策就能解释通的,因为这底子就不是大抵的推演,而是无所不晓的预知!

起码罗长腿和大红狼绝对不会信赖如许的说法。

当初第一眼看到手札上的日期之时,罗长腿和大红狼就感觉可疑:如果说李吴山身在陕西,只要具有灵敏的目光,就能看出潼关必定失守。但李吴山是在千里以外的颍州啊,仅仅按照一些支离破裂的谍报和大抵的推演,就能得出如此精确的结论,是不是有点太不成思议了呢?

“若想我们这几千兄弟归顺,需保持独立番号,不接管你们的改编!”

这话可不是客气,因为罗长腿和大红狼是有过前科的。

就算我们归顺了畴昔,你们大旗军就真信得过我们?

打得过就打,打不过就跑,实在跑不脱就投降,然后找机遇再次背叛,这是闯军早就用滥了的老套路。当年才车厢峡的时候,闯军几近被官军完整剿除,在万不得已的环境下唱了一出“诈降”的好戏,不但给本身争夺了贵重的喘气之机,还卷走了官军的大量资材,没过几天就又背叛,逐步演变成燎原之势。

“刘兄弟,你就别再说甚么算无遗策不算无遗策的。你我都是带兵兵戈的人,都上过疆场,晓得兵戈是如何回事……”

李吴山早就推测他们会提出如许的前提,并且已经做出承诺,只不过是借滋长平公主之口说出来罢了:“好,允了!”

两军交兵,最是错综庞大,各种机遇稍纵即逝,在成果出来之前,谁也不敢断言。但李吴山却做到了这一点!

只要妖妖怪怪,才气晓得将来之事。只要未卜先知的神仙,才气做到这一点。

“归顺大旗军,不是不能接管。”罗长腿也是个痛快人,直接就说出了最体贴的题目:“但大旗军能信得过我们么?”

作为斗争经历极其丰富的反贼头子,当然不会因为一个戋戋的公主就完整放下防备之心,将自家的存亡操控与李吴山之手。

不管甚么样的前提都是刘春生能够做主的,因为他底子就不是决策之人,仅仅只是在李吴山的一个传声筒罢了。

李吴山能够提早晓得如此严峻的计谋谍报,莫非仅仅只是依托推断?这仿佛有点不成能。

“我家大帅算无遗策……”

因为铁普通的究竟,证了然李吴山的绝对精确,同时也证了然他的目光到底有多么灵敏。

多铎带领清军以雷霆闪电之势囊括大半个河南,连手握重兵的归德许定都城毫不踌躇的投奔了清军,河南再也没有任何一股能够抵挡清军的武装了。

“前番得救,此次又有殿下亲临,应当足见诚意了吧?”

能够提早计算出千里以外的战况,并且预先判定出交兵两边的每一个计谋细节,乃至连两边的进退线路都说的清清楚楚,作为经历丰富的将领,罗长腿和大红狼深知这类推演才气到底有多么可骇。

至于说面前的情势……真的不需求多么灵敏的洞察力了。

“厥后,我家大帅又算出吴三桂不靠谱,晓得他必然会投奔清军,也晓得你们必然打不过吴三桂和多尔衮,以是才提早做好了动员,带领我大旗军南迁到了颍州……”刘春生笑道:“这些都是众所周知的事情,至心没啥猎奇特的。”

李吴山曾在手札中提起清军的打击线路和闯军的撤退线路,而究竟恰如手札中提起的那样,竟然分毫不差。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