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小说
会员书架
爱看小说 >游戏竞技 >明末求生记 > 第517章 晋北风云起(24)

第517章 晋北风云起(24)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至于刘参将们会不会带着仆人突袭,抢回家人,这个倒是不需担忧,就算他们得逞,边兵们能闹第一次,一样就能闹第二次,第二次对于他们,可就不会这么温情脉脉了。

朝堂之上刹时炸开了锅,群情澎湃。

那晚将官们劫后余生,保得性命之余,已是光荣不已,面对佣兵们要强势带走他们的家眷作为人质一事,谁都不敢出头,耿总督大发慈悲,与孙可旺商讨以后,定下了这个端方。

如此一来,倒便宜了张家口的将官们,每天出城与家人相会,佣兵们除了派人看管得紧些,倒也不过量理睬。

幸亏将士同心,反击及时,将这伙人困在城中,全数斩杀殆尽,随信送来了几百颗首级。

宣镇总兵行动最快,第一个带兵跑到张家口,死乞白咧地将耿总督请到本身驻地,借着检阅的名头,好好接待了总督大人几天,表达了本身忠于朝廷,忠于总督的情意以后,从顶头下属的手中,拿了些好处。

佣兵们并没有第二天就开赴,回返达林台,毕竟耿如杞还在,身为边兵的邹群等人,不宜做得过分较着,起码得装个模样,等耿总督走了再说。

有攻讦宣府将官,乃至宣大总督的,说他们察事不明,导致张家口儿民伤亡惨痛,变成大祸,固然杀了鞑虏,但功不抵过,要求朝廷重重治他们的罪,这是少数。

只要女人不是丑的出奇,或是身有残疾,差不离都在佣兵当中找到了归宿,不是张献忠罗汝才等人不抉剔,而是没得挑,不趁着这会儿把女人找到,等回达到林台,他们可就要比其他佣兵团掉队一步了,还如何争十大天字号佣兵团。

随后宣大总督的折子也到了,简朴陈述了一下张家口之变的颠末,并说本身过后奔赴现场检察,张家口众将所言无误,请陛下和众阁老酌情措置。

崇祯三年十仲春中旬,京师银装素裹,雪后初晴,自宣府方向前后而来的几匹快马,别离送来了两道奏折,在大明朝堂上激发了一场不大不小的风波。

张家口驻守参将刘某,并其他大小将官,自陈其罪道,建奴伙同北虏,安排细作混入张家口,趁夜反叛,杀人放火,无恶不作,军民大受其害,计稀有千人伤亡,并稀有百房舍被火焚毁。

有为宣府将士请功的,数百颗真夷脑袋,此中上百的建奴首级,如许的军功,自萨尔浒一役以后,已经很多年没有过了,至于伤亡的军民和毁损的房舍,那是小过,无足轻重,这等论调乃是支流。

本来这帮人借此良机,在张家口请人给他们拉纤说媒,筹办立室。

何况有句话不是说得好么,三年臭军汉,母猪赛貂蝉,他们在草原几个月,差未几也是这个感受,突然回到关内,随便一个汉人女子都能把塞外那些蒙人女子比下去。

全部宣大宦海,则是在张家口事情以后,风向就变了。

这得归功于张家口一事中,事前策划得天衣无缝,脱手全无征象,行事也是没有涓滴忽略,凡是与八家粮商相干的,无人生还,他们在朝堂中的背景,得不到涓滴有效讯息,心中虽有思疑,倒是没有实证,只能用伤亡一事来讲事。

以孙可旺为首的涿鹿工会和佣兵们,还算给他们这些将官留了些颜面,每人留了个妾侍,几个丫环,十多个仆人小厮,以便照顾他们的平常起居,让他们不至于做那孤家寡人。

在刘参将剿除建奴细作之乱后,耿总督与张总兵就奇异地呈现在张家口,如此神速,实在令人侧目,随后张家口众将请耿总督检阅本地将士的行动,向其别人表白他们已全数投奔到了总督大人的麾下。

兵部与礼部派出人手,细心勘验这些脑袋后得出结论,首级俱为真夷,奏报没有谎报。

接着是八家粮商全部毁灭的动静传出,没了金主,这些本来抱成团的大小官吏们,很快就四分五裂,纷繁向总督大人表达了本身的美意。

朝廷的旨意赶在年前到了张家口和阳城,加封了众将官几个虚衔,户部挤出十万两白银的粮饷送了过来,至于不对,只淡淡提了句要他们带罪建功的话,就此揭过。

有了表率的力量,各城、堡、卫的副总兵、参将、游击,纷繁放下身材,请耿总督前去巡查他们的驻地,耿如杞借此良机,带着从范氏等人的府上弄到的赋税,每到一地,就将士卒们的欠饷断根一空,拉拢军心,一时候声望无两,成了实至名归的宣大总督。

没体例,谁叫他的几个儿子,都被押去达林台做了人质呢,他年纪已然不小,再要生几个带把的出来,本身都不抱但愿了,要想老刘家的血脉能够持续,就得乖乖听话,做那傀儡参将。

诸如张献忠这类的佣兵(孙可旺对外宣称,他们是涿鹿商社的保护),他们了无牵挂,本该在张家口放松放松,玩乐一番的,只是他们不但没有安逸下来,反而比邹群等人还要繁忙的模样。

但说实话,数千军民的伤亡,特别大多还是布衣,与大明这些年在辽东的败绩比拟,已经算得上微乎其微了,这等论调,很快就被淹没了,从崇祯帝将此类奏折全数留中不发,就能窥得朝廷的态度了。

当然,传到内里,就变成了这是总督大人开恩,又收成了一批感激。

当然了,赋税的来源,耿总督对外宣称是找涿鹿商社拆借的,既堵了某些人的口,又扬了涿鹿商社的名,涿鹿商社的商队自此在宣大一带通畅无阻,至于张家口制止中小商家出入的那道禁令,早在事情后的第二天,刘参姑息主动裁撤了。

崇祯帝不置可否,但随后以这些首级祭天祭祖的行动,无疑表白了他的态度。

再说他们要将家眷迁往达林台,压服家人,清算东西,也得花些时候。

他们衣衫光鲜,脱手风雅,倒也颇具吸引力,只是人数很多,张家口的女子有些不敷,寡居的,嫁不出去的,都被媒婆子们拉来充数,更有人跑到四周乡间,给人说媒。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