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小说
会员书架
爱看小说 >游戏竞技 >欧皇崛起 > 第154章 培养中文翻译

第154章 培养中文翻译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至于人数,马林暂定为30人。再多,本身也没有精力教了。并且,想要教这批人,本身还得编写课本。比如,汉语拼音啥的,也要搞出来。然后,还要搞个近似《新华字典》的小字典,好让学员们本身查阅。只是,这个编书量好大哦……马林感受,本身要被当牲口用了……

从巴拿马返回欧洲,也有点不顺风,估计得用到3个月。如许一来,总时候也会达到9个月摆布,和荷兰人的非洲本地航路用时都差不太多了。

马林对于这一点,细心考虑过。同大明打交道,是很庞大的。起首,说话上就是个很大的题目。

要晓得,西班牙人的马尼拉大帆船,每年从中原采购的破钞,达到100万到300万比索之间。这个比索,就是银元,后代所说的“大洋”。100万比索,就是100万大洋。详细算下来,每个银元含银量约莫在24克摆布。遵循现在1比12的金银兑换比,就是2克黄金。100万比索,就是200万克黄金,相称于56.1万杜卡特金币了……

而一百天是多久呢?3个月零10天,是荷兰人10个月飞行时候的三分之一……

此中,这要分两个环境。一是和官府打交道,另一个则是和官方打交道……

并且,如果其他国度不涉足承平洋,也就不会发明飞剪船的奥妙。然后,他们就傻不拉几地走非洲东西海岸和印度洋吧,利用的还是老式的盖伦船(貌似现在他们连盖伦船都没有),破钞的飞行时候是飞剪船的三倍……

但是,派船队去中原贸易,总不能让本身或者两个宫廷大夫亲身去吧?以是,还是要培养一批翻译官的。

当然,大明迁都北平后,北平主体住民是大量的官员和家眷。在这个天下性的都会,官方的“雅音”天然也影响到了本地的说话。

帆船走这条线路,相称因而顺风又顺水,速率非常快。即便是机能比英荷的盖伦船要差一点的西班牙大帆船,从美洲西海岸到菲律宾,也只需3个月。

但是,走另一条航路,也就是西班牙人的“马尼拉大帆船贸易”航路,走承平洋线路,时候则要短很多。

而从欧洲前去巴拿马的飞行,利用盖伦船的话,只需一两个月。就是说,从欧洲娶中原东南海岸,走承平洋那条“顺风顺水”的航路的话,总时候只需5个月的模样,比荷兰人要节流一半的时候。

马林的考虑是——在其他国度都被非洲本地航路吸引,不涉足承平洋的环境下,他完整能够在承平洋上大胆利用飞剪船。如许,能够大大节流飞行时候。

面对如此暴利,马林如何不心动?因而,他决定,在5年内,打通中原的贸易航路。为此,他现在要做的,就是培养一批中文翻译……

而闽语和粤语,马林是不晓得,最多会唱几首传唱度比较高的粤语歌。但是,你要让他用粤语和人交换,准会抓瞎。

是的,培养一批中文翻译。毕竟,现在全部东弗里斯兰,或者说全部欧洲,也只要马林晓得中文。另有就是莫日根和巴特尔两个蒙古大夫,晓得一点大同方言。

至于在大西洋航路上,从本土到巴拿马,为了保密,马林天然还是利用盖伦船。并且,这条航路,也不安宁,今后必定会有很多海盗。以是,能够安装很多火炮的盖伦船,才是这条航路的首选。至于飞剪船,快则快矣,但是不能安装火炮,没有侵占才气。以是,只能走偏僻的航路,别让人发明了……

至于回程,则根基差未几。马尼拉大帆船普通是从马尼拉解缆,沿着“黑潮”向东北方向飞行。到达北纬30度以北的日本四周的海疆后,则顺着这一地区的流行西风,以及朝着东方偏北的方向的北承平洋暖流,一起向东。到达美洲西海岸的加利福尼亚地区后,再沿着朝南流的加利福尼亚暖流南下,到达墨西哥西岸,或者,干脆去巴拿马……

不过,这条航路固然也顺风,但因为很绕路,先是要北上,然后又南下的,全航程总用时达到了6个月,是从东向西用时的两倍。这就是帆船期间顺风和不顺风的差异。

这是因为,西班牙人充分地操纵了承平洋上的信风。比如,从美洲解缆去亚洲菲律宾殖民地的时候,西班牙人的帆船,走的是北纬30度到赤道间的东北信风带。并且,这个纬度的承平洋上,另有一个从东向西的洋流——北赤道暖流……

以是,马林终究定下的计划,还是和大明官方交换,利用浅显话和大明官话交换。

这条门路,最大的题目,就是风向多变,要颠末几个风带。帆船期间,行船不是走最短线路的,而是要寻觅能把风力操纵到最大化的线路。

这个期间的明朝官话,实在更多以南京的口音为标准。因为,南京才是大明的正都。立国之初,也是以南京的口音为国度标准的“雅音”。

能够必定,如果利用飞剪船走承平洋航路的话,从巴拿马去中原东南,从东向西,约莫只要一个多月。即便返程不那么顺,两个多月也差未几了……

之以是挑选走承平洋线路,是因为顺风。从印度洋去中原,要绕道非洲东西海岸,然后又颠末马六甲海峡,颠末南海,才气到达中原。

也就是说,那代价100万比索的货色运回欧洲,售价能够会达到400万比索以上,相称于两百三十多万金币了。详细利润,恐怕也有一百几十万金币……

至于和官方打交道,那就费事了。因为,官方处置海上贸易的,多数是胡建人和广東人。这些敢违背律法搞私运的海商们,可不是甚么读书人,天然不懂甚么官话,他们只会讲闽语和粤语。

一旦斥地了在承平洋上去中原的贸易航路,马林能够预感,到时候,中原的丝绸、瓷器,以及茶叶,将会给本身带来各种暴利。

到了非洲东海岸后,反过来再窜改一遍……

马林后代在南京糊口过,发明用浅显话和本地人交换,并没有甚么题目。也就是说,拿浅显话和大明官府打交道,那是没啥题目的。

一个可骇的数据俄然呈现在马林的脑海里——英国人用来运茶叶的飞剪船“卡蒂萨克号”(也叫短衬衫号),从广州解缆,绕道好望角,返回伦敦,全程只用了100天!

马林记得,17世纪的时候,荷兰人的东印度公司,把从台湾收买到的丝绸、瓷器等运返国,利用先进的盖伦船,也需求长达10个月的飞行。

走非洲本地线路进入印度洋的话,先是从北纬30度以北的流行西风带,进入北纬30度这个无风带,持续向南后,又进入北纬30度到赤道的东北信风带。以后,又进入赤道到南纬30度的东南信风带。到了非洲最南端的南非海疆,又进入了流行西风带……

并且,这还只是采购代价,运到欧洲,代价更高。马林宿世读过一则数据。那就是,荷兰人在台湾,收买那些私运来的生丝,收卖价是4荷兰盾每磅。而运回欧洲的话,发卖价则达到16.6荷兰盾每磅,涨了4倍多……

哥伦布的船队已经解缆去寻觅巴拿马了,但马林明白,巴拿马只是一个跳板,一个掌控南北美,以及通往中原、倭国的跳板。

总之,走这条路,总间隔固然不比走承平洋航路长,乃至还短一些,但风带窜改太多,一会儿顺风,一会儿顺风,帆船走起来非常不顺。

和官府打交道的话,则需求晓得“官话”。明朝的官话,和后代的浅显话是有辨别的。后代的浅显话,实在是在满清入关后,吸纳了很多满语词汇后构成的。比如“胡同”,就是满人引入的词汇之一。

也就是说,后代的浅显话,实在是糅合了大明的官话,北平的本处所言,以及厥后入关的满人的土话,杂合而成的。

当然,那是利用浅显的盖伦船所破钞的时候。如果换成飞剪船……

为此,马林命令,在黉舍里,遴选说话天赋比较好的少年,本身亲身教他们浅显话。几年后,派去中原充当翻译,搞贸易……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