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小说
会员书架
爱看小说 >游戏竞技 >秦吏 > 第392章 牛羊课

第392章 牛羊课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他本是随口一说,岂料,陈平却顺坡上驴,直接向黑夫要求道:

以是屈原在他的《天问》里,才提出了如许的疑问:“昆仑悬圃,其尻(kāo)安在?”

黑夫本身当然不成能去搞摸索,风险太大,不谨慎就会像张骞一样,十几年都回不来,这个重担,还是得交给乌氏倮家的商队。

提及这件事,乌氏延另有点来气。

“好一个买卖人!”

乌氏倮意有所动,但他是个明智的贩子,不会为了虚无缥缈的东西赌上统统,他思考以后道:

不管如何,固然昆仑迷茫难求,但对来自昆仑的东西,中原人却爱好得不可。

黑夫开端冒死向乌氏倮灌输道:“月氏占有河西,阻断东西客商,独占玉、帛之利,所赢利润,十倍于乌氏!”

很较着,月氏这么做,是为了把持贸易线路,因为节制了河西走廊,他们既能够买下西方之玉,也能够获得东方丝绸,然后再将二者高价卖给对方,从中赚取巨利!

不过,汗青老是有奇特的处所,汗青上,张骞通西域,是为了寻觅大月氏,现现在,乌氏兄弟通西域,倒是想避开月氏……

“这类巴望,便是地理大发明的动力啊……”

除了野心勃勃的征服者外,贩子,永久摸索发明的急前锋。

“但这昆山玉究竟是从那边而来?是月氏人开采的么?“黑夫提出了疑问。

不但可乃至万金,亦是保百口属繁华的好体例。

一边说着,乌氏倮亦看了黑夫一眼,笑道:“走这条线路,亦能为陛下,为郡尉刺探匈奴真假!”

“而现在,乌君为邦国刺探匈奴、月氏军情,此乃一功。为大秦开新商道,此乃二功;又为陛下寻觅西王母之邦,此乃三功!”

所谓昆山,便是昆仑山,不过,这期间的昆仑,并不是一个已肯定的地理名词,更没有一块石碑立在那奉告你这就是昆仑主峰。

“吾等也曾贿赂月氏部落君长,他们只说,此玉并非月氏所产,是从流沙大漠用驼队运至昭武城,再诘问,却不肯再流露半句,说是月氏王有令,向东人泄西方之事者死!”

黑夫的论述,便是从玉石讲起的。

一名巨人说过:一旦有恰当的利润,本钱家就会大胆起来。有百分之五十的利润,它就铤而走险;为了百分之一百的利润,它就敢踩踏统统人间法律;有百分之三百的利润,它就敢犯任何罪过,乃至冒绞死的伤害!

他所说的线路,是直接走青海柴达木盆地到西域,这也是汗青上丝绸之路的副线,张骞第一次通西域时,便是从这条路返来的。

“我不断念,曾派一队人偷渡合黎水,向西进发,成果杳无消息。只是到来年贸易时,月氏王给我送来了他们的人头……”

最好的间谍,不过是两种人,其一是出使本国的使臣,其二,则是做边陲贸易的贩子。黑夫不但需求乌氏倮在资金、牲口上予以帮手,还需求他部下的商队深切匈奴,帮本身刺探仇敌真假,达到”知彼“。

就像文艺答复后的欧洲人一向火急但愿绕开奥斯曼帝国,与印度、中国直接贸易,所之前赴后继不竭奔赴大海一样。这期间的中原人,不但天子神驰奥秘的昆仑和西王母,乌氏倮等商贾,也但愿能直接找到玉石原产地。

“三百年来,中原有很多富商,但能富过两代人的,除陶朱外,再无其他!近者祸及身,远者及其子孙,何也?莫非富商后辈皆笨拙不善?依我看,这是因为他们坐拥令媛,却于国无功,遂被君主、大臣视为虱害,打压之下,令媛之子,一夜之间便会成为闾左穷汉。”

这可谓是春秋战国以来,最大的未解之谜之一。

亲身去过那边的乌氏延道:

这类买卖要保持下去,就必须根绝东西两方贩子打仗。

“西拓之策才方才实施,现在谈灭月氏,为时髦早。但郡尉这么一说,老夫倒也极想晓得,月氏以西,究竟有多少邦国,其人丁多寡,有何特产,等着吾等去贸易。”

总之,月氏以西的天下,比中原人设想中的更大。

据黑夫猜想,书中说赤乌国盛产美女,或许是楼兰?而群玉山大抵就是和田,因为书中说周穆王在那儿“取玉三乘,玉器服物,载玉万只”,当真收成颇丰。

巴掌大的软玉洁白如羊脂,摆放在乌黑的案几上,反射着温和的光芒……

就连乌氏倮兄弟,也对西域知之甚少,如许的话,只能参考假托周穆王西行的《穆天子传》了。内里倒是描述了很多西域地名,甚么舂山、赤乌国、群玉山、曹奴……

乌氏延发起道:“能够走湟中,那儿群羌林立,只要给诸羌豪酋办理恰当,便可放行。”

逼迫乌氏合作,和乌氏主动帮手,结果是大不不异的。

它是实际和设想杂糅的产品,近似“外洋仙岛”,虚无缥缈。有人说它实在位于冀州,又称天柱山,对应北斗星;有人说,它是河西祁连山;又有人说,它远在流沙大漠以外……

乌氏倮产生这类设法,黑夫的目标便达到了一半。

眼看这笔买卖就要谈成了,一旁的陈平乘机说道:

“郡尉,平愿假装成商贾,随乌氏商队北上匈奴,为郡尉刺探其真假!”

乌氏倮兄弟点头:“中原商贾进入月氏,常被拒于合黎水东岸,不得再往西半步。而昆山玉,是从月氏五部的都邑昭武城运过来的。”

他对乌氏倮道:“陛下爱好保藏宝贝,当年李廷尉上《谏逐客书》,便将昆山之玉与随侯之宝、和氏之璧、明月之珠、太阿之剑等并列。据我所知,这昆山之玉,便是乌君从月氏换来的……”

好话谁都爱听,乌氏倮闻言大笑:“郡尉,你这长史,当真会说话,不做商贾,实在可惜。”

“故而,陛下若派李信将军西征灭月氏,于乌氏无益而有害。月氏若灭,乌氏商队便能通畅无阻,沿着河西一向往西走,一边为陛下寻觅西王母之邦,一边与西方邦国贸易。届时,丝绢红糖,可直销到数千里以外,玉石等异域之物,亦将源源不断运入中原,这一来一回,所获之利,与贱卖丝绢予月氏,孰大?这便是我说的大买卖!”

乌氏倮则道:“还可经匈奴,走草原西行!匈奴不事贸易,不会用心禁止,只是匈奴人喜好劫夺客商,风险亦不小。”

纵使黑夫、陈平不识玉价,也能看出,这块玉代价不菲,虽不至于“连城”,起码也值数十百金!

“想来再过些年,乌君恐怕要真的封君拜侯了!”

这时候,乌氏兄弟已经开端研讨,如何绕开河西月氏,派一支商队去西方看看了。

合黎水,黑夫虽不晓得是哪,大抵间隔黄河也没有太远,如此说来,乌氏的商队,只进入了河西的边沿地带。

黑夫心中暗道,没错,这就是他力劝乌氏倮的目标之一!

以是黑夫才敢鼓动陈宝巫雅跟秦始皇胡吹“西王母或在昆仑之墟”,因为他晓得,底子找不到,亦难以证伪。

就算天子真派使者走到昆仑山主脉又如何?东西五千里,南北数百里,很多处所连鸟儿都飞不上去,远看仿佛瑶池,走近才发明难如登天,鬼晓得“西王母邦”会不会在上面。

以是这条贸易线路,亦可称之为“玉石之路”。

他所说的,应就是“草原丝绸之路”,从北方草原一向西行,只要有水草的处所,就有路可走。

“这就是昆山之玉?”

从千百年前的殷商开端,便不竭有“昆山玉”从西边运来,成为中原人最喜好的异域宝贝,妇好牧里的玉器,便多是昆山玉。乌氏倮与河西月氏的贸易,首要便是运去丝绸,调换牛马和玉石,这些玉石是秦朝宫廷各种玉饰品的首要来源。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